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苏州市昆山市亭林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浩翰 虔诚 心有余悸 融融泄泄
B: 典范 妖娆 风尘仆仆 一泻千里
C: 堕落 犒劳 死心踏地 轻举妄动
D: 眷顾 勾勒 循规蹈矩 为富不人
2、根据艾青的诗歌创作年代和内容,我们大致可以把艾青的诗歌创作分为四个时期,即①留学法国与归国时期,②抗战时期,③新中国时期,④创作后期(1976年后),下面四首诗的排序符合艾青诗歌创作四个时期的( )
A: 《大堰河——我的保姆》、《礁石》、《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光的赞歌》
B: 《礁石》《光的赞歌》、《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C: 《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礁石》、《光的赞歌》
D: 《礁石》、《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几十年如一晶无私奉献的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经媒体曝光后,更赢得了无数人的赞赏。
B: 杭州西湖不仅有秀美的湖光山色,更有千年的文化结存 , 被列为为世界文化是众人望所归。
C: 智慧的人能够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以免重蹈覆辙而悔之莫及。
D: 写作需要生活的积累和丰富的思想,否则,你的文章就会因缺乏具体内容而成为一纸空文
4、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A: 水污染防治是我国新时期发展中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B: 青年们要牢记自己的使命,不枉费光阴,面对时代的召唤,昂首阔步,一马当先
C: 我们班很多同学都苦心孤诣地学习,希望在中考时取得理想成绩。
D: 我们在加油站、车站、公园等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一些“奇葩翻译”,令人忍俊不禁
5、

下列成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卧薪尝胆 有福同想
B: 异想天开 完璧归赵
C: 寒来署往 望眼欲川
D: 满栽而归 斗志昂杨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走进美丽的中海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B: 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的大交流时代。
C: 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
D: 市科技馆作为重大科普基础设施,已经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成为我市文明城市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中国学生留学出现明显低龄化,在这种需求的刺激下,一些以精细化培训为特色的中小培训机构也纷纷开展相关业务。
B: 水利专家表示,如果人们再不建立节水意识及合理配置水资源的话,到本世纪中叶,“水危机”在浙江上演不是危言耸听。
C: 根据《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 国家要求车主对达到一定行驶里程的机动车作报废处理,其中小型非营运载客汽车的行驶里程上限最高为60万公里。
D: 目前,美素奶粉造假事件曝光后,宝宝们的口粮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妈妈为宝宝们挑选奶粉成了难上加难的事情。
8、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仪表堂堂,大有绅士风度,而且咄咄逼人 , 没有拘泥做作的气习。
B: 我们读书切忌不求甚解,对于不懂的地方要多问老师多查资料。
C: 由于审美水平的低下,经常出现一些美不胜收的奇装异发。
D: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9、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大海鱼棠》用十几万张手稿画出古典美,展现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给人创造了一个故弄玄虚的世界。
B: 茶圣陆羽茶文化一本《茶经》传天下,一杯清茶意悠悠,举手投足显风流,在饮茶、品茶中参悟人生的喜怒哀乐。
C: 要想成为君子,不但行事要光明磊落,还要有宽宏大量的气概
D: 将莫言作品选入中学教材,是好是坏苟且不论,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的教材编委们在不断思考,在努力探索。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2016年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其中的“智能机器人”板块,涵盖服务机器人、制造机器人、运动机器人等许多大量内容。
B: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C: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D: 近年来,许多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既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又让校园充满了活力。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相关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1 )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

( 2 )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①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1 )解释下列划线字词。

日更定矣________ ②余饮三大白________

欣然起行________ ④积水空明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横线句子的意思。

①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3 )用“/”给甲文的一个句子标明两处朗读停顿。

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 4 )比较文中画波浪线的两个句子在写景手法上的异同。

相同点:为了突出景物特点(乙文月明,甲文雪大),两处都运用了________的描写手法。不同点:乙文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的描写手法,甲文划线句运用了白描、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

①科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子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且能持续数月之久。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的,用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 1 )下列对我文章的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全文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的。
B: 文章由科学家的预言自然地引出本文的说明内容。
C: 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 本文语言平实准确,第⑤段划线词“大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2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
A: 细菌发电的原理很简单,只需要细菌的参与就可以产生电能。
B: 细菌发电的优点可概括为效率高、成本低、无污染,其发展的前景十分诱人。
C: 细菌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却不能为细菌发电带来任何好处。
D: 细菌发电是只需要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无需添加任何物质便可以达到40%的发电效率。
( 3 )“绿色发电”已然成为未来用电能源发展的趋向,除了本文中所提及到的“细菌发电”外,请你联系你生活中的见闻,列举出另外两个有关于“绿色发电”的例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风筝中的科学

①古老的风筝,已经不仅仅是娱乐玩具,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风筝同样在为人类作贡献!

②风筝又名纸鸢(yuān一种凶猛的鸟)、纸鹞(yào雀鹰),最早发源于中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据说巧匠鲁班就曾“削竹为鹊,成而飞之”,应当说这是风筝的前身。五代时期的李邺,曾在宫中以线放纸鸢为游戏,又别出心裁地在鸢的头部安装竹笛,风入竹哨,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响声,因此得名“风筝”。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把风筝列为中华民族的重大科学发明之一。美国华盛顿国家航空和空间博物馆中有一块说明牌上也醒目地写着:“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③风筝的发明,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启示:1749年,美国一位名叫威尔逊的天文学家,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空中试验仪。他用6只风筝将天文仪器吊到700多米的高空中进行科学试验,第一次测到了大气的温度,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数据,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1752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曾用风筝挂上一只铁钥匙,在雷电交加时,把风筝送上天,引来雷电,从而证明了雷电也是一种放电现象,避雷针也由此发明。1804年,英国的乔治格雷爵士用两只风筝作机翼,研制出了一架5英尺的滑翔机。1894年,英国科学家设计了一只供战场观察的军用风筝,其作用犹如当今的卫星电视转播……

④最近,科学家提出了利用风筝发电的新方法。据估计,风筝风力发电机获得每千度电的成本仅有1.5欧元。而欧洲国家每千度电的发电成本平均为43欧元,风筝风力发电机的成本仅是后者的三十分之一。

⑤据报道,俄罗斯物理学家在这方面作过探索。他们将50个巨大的风筝,放到空中从上至下排成一串,看上去就像一架通天的梯子。每个风筝伸展开来足有足球场那么大。而牵扯这些风筝的绳索约有6000米长,路灯杆那么粗。假如风筝所在高度的风力不足的话,人们还可以放松绳索使风筝升高。意大利科研人员计划建造发电能力在几兆千瓦范围的大型设备,并在计算机上成功地进行了模拟计算。设想的风筝发电装置,在风力作用下能够带动固定在地面的旋转木马式的转盘,转盘在磁场中旋转而产生电能。这种风筝重量轻,抵抗力超强,可升至2000米的高空。一个直径1000米的巨轮便可以提供250兆瓦的发电能力。这将是第一台发电能力和常规电站不相上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

⑥此外,科学家还设计建造家用式的高空风力发电设备。房主可以把这样的设备安装在自家房顶上,或许还可以替代太阳能电池。这些小型风筝梯子只需100米或者200米高,就可以足够为一户人家提供几千瓦的电力。

⑦当今,风筝在科学试验和工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更为广泛。利用风筝作海洋救生工具,利用风筝牵引船只, ……这些应用极大地方便了人类的生活。

( 1 )细读本文,说说风筝发电与常规电站发电相比有哪两大优势?
( 2 )文章第⑥段中划线的词语“或许”能否去掉?为什么?
( 3 )第⑤段划线句子除了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
( 4 )请发挥你的想象,进行一次创新之举,在第⑦段横线上再设想出运用于生产、生活、科研等实践活动中的两种方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那个影响了我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600字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他的风景”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