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石家庄市第十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提取下列句子的主干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主干:发展表明优越。)
B: 党证里面摆着一小堆火柴。(主干:里面摆着火柴)
C: 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主干:这不是时候。)
D: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主干:苏州园林是园林的标本。)
2、下面对古诗文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中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就是赋。
B: “风烟望五津”中一个“望”字,不仅拓宽了诗的意境,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
C: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苍苍十指黑”,活画出卖炭翁的肖像,写出劳动的艰辛。
D: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墊。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记录了齐鲁之间的一次战争,这次战争又称“长勺之战”。《左传》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这句诗运用比喻的个修辞手法,描写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
C: 《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小说塑造了一个专横跋扈、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警官——奥楚蔑洛夫形象。
D: 《出师表》是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前呈给后主的一篇表文,因情真意切感动过无数读者。苏轼曾称赞它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4、

下列文学常识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爸爸的花儿落了》——小说——林海音——台湾
B: 《邓稼先》——人物传记——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C: 《土地的誓言》——散文——端木蕻良——当代作家
D: 《孙权劝学》——司马光——《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经过评审会投票,曹文轩老师获得了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
B: 随着高考改革方案的不断探索,大多数省份都对录取制度进行调整,学生的综合素质被列为录取的重要参考因素。
C: 随着陈忠实、童庆炳、杨绛等大家的离世,我们不禁担忧中国文学界的未来还有谁能担得起。
D: 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6、

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孔乙己》、《范进中举》、《变色龙》和《窗》四篇小说都运用了对比的写法。
B: 《口技》是一篇笔记小说,主要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表现了口技艺人技艺的高超。
C: 《水浒传》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D: 《孔乙己》侧重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范进中举》和《变色龙》侧重写人物的语言;《窗》主要通过心理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
7、

下面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jī) 尺(zhǐ) 相形见(zhuō)
B: 蓬(hāo) 挑(xìn) 海桑田(cānɡ)
C: 默(jiān) 朴(chún) 其欣悦(sì)
D: 利(xī) 贯(jí) 汗出背(jiā)
8、

下列句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B: 故乡的槐树,成簇成片,遍布四野,似乎散漫凌乱,却又井然有序;似乎千篇一律,却又各具情致。
C: 我班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将剧中人物演得栩栩如生 , 博得了观众的掌声。
D: 课堂上,王方跟老师争论了起来,对这种班门弄斧的做法,有些老师不以为然。
9、下列划线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 贤者能勿
B: 白玉之环
C: 天下缟素
D: 自笔录
10、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
B: 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提议建立中日韩核电安全交流与合作机制。
C: 由于长江流域连续干旱,导致洞庭湖、鄱阳湖水面大面积缩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D: 交警大队在校门口安装了红绿灯,大家进出校门的交通安全和事故隐患都有了保障。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相关习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1 )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 2 )尾联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诗人又是如何表现这种“愁”情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太夫人姓郑氏,考讳德仪,世为江南名族。太夫人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其后修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得禄而养。又十有二年,列官于朝,始得赠封其亲。又十年,修为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留守南京,太夫人以疾终于官舍,享年七十二。
节选自(欧阳修《泷冈阡表》)

( 1 )下列句中 “之”与“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中 “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辍耕垄上
B: 鸣而不能通其意
C: 无案牍劳形
D: 益慕圣贤
(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俭薄所以居患难也 ②其后修夷陵
③修得禄而养 ④享年七十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
②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

( 4 )选文中的太夫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乔家大院是晋中几所著名宅院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日益成为三晋旅游文化中一抹亮丽的风景。

②乔家大院历经250多年的沧桑,至今依然盎然矗立,除了历史的幸运外,其建筑的结实程度是不言而喻的:选用了当时质地上乘的石料、木料、砖瓦等材料,聘请了经验丰富的工匠,并且采用了合理的建筑布局和格式。房屋地基到底有多深,已经无从可考。其中承重的墙体是关系房屋是否结实耐用很重要的部分,乔家的墙体是很厚重的,比如东北院的前墙达1.2米,后墙达1.4米,外墙更是高达10多米,厚3米的堡墙。

③乔家大院有许多设计都体现出防雨、防火、防盗等多种功能。例如,大院的斜坡顶屋面是用半圆形的简瓦盖在弧形的底瓦上铺作的。钩头瓦和滴水相配合,易于屋面排水,也合理的起到了遮挡和装饰的作用,与屋脊线相呼应,完善了屋顶的美观。屋顶多用单坡屋顶,能将雨水汇如院中,谓之“四水归堂”。悬山是两坡顶,悬山顶的檀木悬挑“出稍”悬出山墙之外,以防护山墙受雨淋。而硬山顶的檩木完全包砌在山墙内,屋顶不悬出山墙,垂脊就落在山墙上。这种方式是明代盛行的砖砌山墙,不怕雨淋而产生的新屋顶形式。乔家的平房顶上铺砌方砖,用的是石灰、米汤、蜂蜜相拌的“三合土”,经年不露,即使顶上有人走动,房里也听不到任何动静。乔家的木结构外露部位,比如屋檐、门罩等多有油饰彩绘,这些彩绘除了追求装饰效果,还起保护木质、减少风雨侵蚀的作用。其中东北院是一座有着明朝遗风流韵的院子,有窗无门,墙厚窗小,它的特点是一色青砖到顶,枪、梁、橡、柱等木结构全部被封闭在青砖以内,除门窗以外不见木料,可以防火。

④另外,乔家的屋顶多用单坡顶,后檐升高,外墙直抵屋脊,与两边房檐交圈连成一线,形成高墙环围,可以加强防御。而且每院屋顶有走道相连,有可俯瞰全院、遥望村外的更楼,日夜巡逻的更夫就住在更楼上。乔家外墙又是高10多米厚3米的堡墙,上面还有女儿墙,还有眺阁等。这些措施都有效地保护了乔家的财产安全。

⑤大院的地面都是方砖擾地,磨砖对缝,在砖缝中挂白灰和桐油和拌的油灰,以保证地面平整耐用。每个院子中间都放着一口黑色大水缸,在下雨天聚集雨水,在遇到火灾时还可以应急。

⑥乔家大院更为张扬的是它的奢华、气派、与众不同。对于乔家这样的晋商,这样的巨贾豪门,住宅既是其累累白银的物化,又是其家族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⑦乔家大院不仅追求实用性,而且它的美观性也非常突出。大院的建筑装饰无处不在。这些华丽的装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内涵。乔家的装饰手法主要有石雕、砖雕、木雕、以及绚丽斑斓的彩绘,美轮美奂,堪称一绝。房屋的基础部分多饰石雕、房屋的结构部分以木雕和彩绘为主砖雕则多在屋顶。石雕集中在柱础石、勾栏、门枕石部位。乔家的柱础有方鼓式、刮菱形等。柱础石上有线刻图案。此如,东北院三道门柱础石上有“福禄寿喜”四面有四种水果,桃寓意“长寿”,佛手自然是“福”,香橼是“禄”,石榴代表“喜”。新院大门抱鼓石正面有“出将入相”——一边是文官,一边是武将;两侧是“封侯挂印”——有枫树,有猴子,一个大帅手中持印。这些石雕,既有活泼的民间气息,又体现出官府的威严、气派。

( 1 )第②段画线句中的“达”是否可以删除?为什么?
( 2 )第⑦段中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
( 3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乔家大院是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B: 乔家大院斜坡顶主要起到遮挡和装饰作用。
C: 平房顶上铺方砖用“三合土”,牢固又隔音。
D: 乔家大院屋顶多用单坡顶有利于防火防盗。
( 4 )下面一段文字是否可以放在文章的①与②段之间?为什么?

正如梁思成先生所言,“外雄内秀”是山西传统民居最大的特色,乔家大院也不例外。乔家大院四周是高十米有余的外墙,不难看出当时晋商具有极高的安全意识与防范心理。外墙由灰色清水砖砌成,颜色古朴单一,墙体威严高大,具有很强的防御性,此为“外雄”。移步院内,大到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小到装饰形式、造型细节,处处都精细刻画着晋中传统大院“内秀”特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一棵会开花的树

①我老家的小山村位于科尔沁沙地的边缘,童年的记忆里就是多沙少水。村子的前面也有一条河,可是这条河除了发洪水之外几乎常年干涸。村子里只有一眼深水井,遇到天旱,它能干到连一碗水也打不上来。多数的时候,人们吃水只能到二里多地外的一个山泉去挑水吃。

②同样是农村,住在几十里外的姥姥家就不同了,姥姥家不是沙地,有水的地方自然不缺少绿色,再加上姥爷身体好又勤劳,姥姥家的院子不仅栽着杏树,种着黄瓜、西红柿,最令人羡慕的是姥姥家的窗前有一个大花池,从春到夏开满了鲜艳的花朵,招蜂引蝶。而妈妈所在的学校更让人向往,办公室窗前是一排高高的大熟季,开得高兴了能捧出碗大的花朵。还有学校院子里的五角枫、梧桐……每次去妈妈的学校,我总会摘各种各样的叶子带回家。

③妈妈带了花种和树苗回来,我和弟弟们都兴奋地围着观看,只有奶奶不高兴,说妈妈“净干没用的”。

④妈妈先是把树苗栽进院子里,那是一个弱弱的、翠绿到让人不忍心碰的小树苗,细细的枝条。我们问妈妈这是什么树,妈妈说是会开花的树。因为它太弱小,怕被踩到,又怕被家里那淘气的鸡或馋嘴的猪吃掉,于是妈妈把一个破瓦盆的底子敲掉,给花树做了个房子罩在上面。接下来就带领我们姐弟砌花池。

⑤如今早已经记不得当年和弟弟抬水浇花有多苦,只记得每到下雨的时候,都是我最快乐的节日,我会把家里的盆盆罐罐,所有能盛水的器皿都放到外面去,过后把这些雨水用来浇花。我第一个看到花池子里的花种发芽,看到它们从土里伸出了头,高兴得不得了,我不想告诉别人,想等它长高些给大家一个惊喜。事实上除了我也没人太在意这个,于是我每天上学放学都要在花池边儿流连一会。

⑥奶奶虽然表现得不屑一顾,但多数的时候都是她在照料,松土、上肥、浇水,小小的花池渐渐地热闹了起来,先是指甲桃打了苞,接着是喇叭花张了嘴,我家的窗前竟然也飞来了蜜蜂和蝴蝶。而那株住在瓦盆里的花树也不甘寂寞,就在大家的目光都投在那些花花朵朵上的时候,它也从瓦盆里伸出小手来,一摇一摇地招手。

⑦秋天来了,那棵小树苗已在不知不觉中冲出瓦盆,亭亭地有了小树的模样。更为惊人的是,它竟在第二年的夏天开了花,成了一棵真正的花树。

⑧那个夏天,它细细的枝条上长出米粒一样的花苞,一直含着不肯绽放,以至于让人等得失去耐心,甚至怀疑它不是花蕾而是卷在一起的树叶。终于在一个要下雨的日子,我放学后一进院子远远看到那株翠绿的小树突然脱胎换骨,除了枝干,通身的粉。我急急地跑到跟前,呀,竟然一粒粒的花蕾都张开了笑脸,灿灿地开遍了全身,这些花儿紧紧地簇拥在一起装扮成了一棵美丽的花树。这时,我的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要知道,这是我的树我的树呀!它不仅是我家院子里的第一棵树,而且还是一棵会开花的树呀!

⑨那一天,我一直站在那株小树下,看它在雨中绽放,看它在雨中飘下片片细碎的雪一样的花瓣铺陈在地上,我,任凭雨水在头上身上流淌……多少年后当我读到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马上就会联想到我家的那棵花树——“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读这首诗的时候我又一次忍不住流泪,不同的是,席慕蓉的树是开在阳光下,而我的花树只在雨中绽放。要知道,这一点对于生活在干旱地区的人来说很要紧,一开花就下雨的树无异“喜报”,我家的花树奶奶就叫它“报喜树”,还有人叫它“晴雨树”,天上有了云彩,人们就跑到我家的院子里看花树开没开,要是开了就不用出工了,等在家里“雨歇”。

⑩花树陪伴了我五年,到我离开老家时这棵树已高过了墙头。这棵树弥合了我与老家的裂痕,让我对那个在科尔沁沙地边缘的小山村有了根的认同。如果说灯和水是我童年的两大隐痛,一直到今天依然是这样,家里所有的灯不论长得什么样,但必须是亮的,不管是卧室还是客厅,从不用朦胧的光。而对于水的节俭却是刻在骨子里,哪怕去别人家做客,只要听见有水龙头没关紧的流水声,我总忍不住要冲过去给人家关上。唯有花树却是刻在我心上最美丽的一道风景。这些年无论我走到哪里,一直在寻找老家的那棵花树的品种,想知道它到底叫什么名字,向别人描述时却又表述不清,终没有确切答案,遗憾的是至今不知它的学名。

( 1 )课文第①自然节用了大量笔墨描写家乡的多沙少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2 )第⑩段画线句“这棵树弥合了我与老家的裂痕,让我对那个在科尔沁沙地边缘的小山村有了根的认同”,应该怎样理解?

( 3 )第⑧段的“我的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和第⑨段的“我又一次忍不住流泪”,两次流泪的原因有什么不同?

( 4 )任选一个角度品析下面的语句。

我急急地跑到跟前,呀,竟然一粒粒的花蕾都张开了笑脸,灿灿地开遍了全身,这些花儿紧紧地簇拥在一起装扮成了一棵美丽的花树。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一路有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少年如他”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