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指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 ) A: 他在我们这群小伙伴中,做事稳当,处事果断,德高望重 , 很有威信。 B: 这次活动为了顾全大局,使大家各得其所 , 所以有一小部分人对其不是很满意。 C: 入秋以来,各地的庄稼陆续进入丰收季,金秋画卷令人眼花缭乱。 D: 高铁动卧的出现,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能够蜷缩在被窝里旅行,幸福感油然而生。 |
2、 | 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 A: 原句:我们会超过前人,创造出比前人更辉煌的业绩。改句:难道我们还不如前人,创造不出比前人更辉煌的业绩吗? B: 原句:人,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能总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改句:人,要么与自然和谐相处,要么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 C: 原句: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改句: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根本没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 D: 原句:由于人类的霸道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鸟、鱼、兽渐渐退避三舍或渐渐灭绝。改句:鸟、鱼、兽渐渐退避三舍或渐渐灭绝,是因为人类的霸道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 |
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国首次实现万米海底的巡航遥控和实时视频影像传输播放,这一最新科技成果靠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斗号”自主遥控水下潜水器取得的。 B: 作为公益性的教育资源,博物馆不仅要鼓励寻常百姓常来常往,更要供学者精英雅玩品鉴。这无疑是当下博物馆建设需要明确的功能定位。 C: 我们新时代的教育应该是培养广大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能力。 D: 我们来到这举世闻名的博物馆,看到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快乐与自豪。 |
4、 |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帐蓬 幻想 溜达 刨根问底 B: 伶仃 贮立 废墟 麻木不仁 C: 呼啸 流淌 慷慨 沉默寡言 D: 酬劳 琢磨 纯粹 莫不关心 |
5、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读书不能一味贪多,要抓住有价值的文章和著作不松手,把它读熟,读透,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这样它才会化作你生命______的基础。 ②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设置的综合素质考查,______只有一分,但意义却很重大,参赛选手在复习备考时______不应掉以轻心。 ③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一定要遵守我们的______,不能出尔反尔。 A: 坚实 纵然/固然 允诺B: 坚固 纵然/当然 承诺 C: 坚实 虽然/当然 承诺 D: 坚固 虽然/固然 允诺 |
6、 |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 。它们在艺术创作中 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 ,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今天,它们并没有因为现在高科技手段而 ,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A: 异曲同工 酣畅淋漓 斗转星移 偃旗息鼓 B: 殊途同归 淋漓尽致 斗转星移 销声匿迹 C: 异曲同工 淋漓尽致 沧海桑田 偃旗息鼓 D: 殊途同归 酣畅淋漓 沧海桑田 销声匿迹 |
7、 | 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攀爬(pān) 耸立(sǒng) 颤抖(zhàn) B: 峭壁(qiào) 凸出(tū) 闷热(mèn) C: 屡次(lǚ) 悬崖(xuán) 嶙峋(lén) D: 训诫(jiè) 迂回(yū) 安慰(wèi) |
8、 | 下面的一段话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祖先留传给后代子孙最珍贵的遗产。②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后代子孙开启智慧的钥匙。③我们有能力和条件,把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全面的发扬和继承。④只有把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下来,拥有了一定的智慧,才有能力、有资格去接受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 |
9、 | 选择语句依次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虽然 但是 夕阳才会和你为伴 C: 不论 如果 夕阳才会和你为伴 D: 即使 假如 夕阳就会陪伴着你 |
10、 | 开了“改革文学”的先河的作品( ) A: 《花园街五号》 B: 《乔厂长上任记》 C: 《沉重的翅膀》 D: 《新星》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1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B: 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C: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D: “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崇山峻岭。 ( 2 )这首词的上下片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又何间焉( ) ②弗敢加也( ) ③公问其故( ) ④望其旗靡( )( 3 )曹刿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从他入见后与庄公的对话中,你是怎样理解庄公之“鄙”与曹刿的“远谋”的?( 4 )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5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曹刿的指挥下,弱小的鲁国在长勺之战中战胜了强大的齐国。用你的话说说,他在战斗中是怎样选择时机进攻和追击齐军的? |
阅读郭沫若的《白鹭》,回答文后题目。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着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画面名称 | 画面形象 | 画面特点 |
白鹭钓鱼图 | ① | 和谐自然 |
② | 枝头闲立 | 悠闲舒适 |
白鹭晚飞图 | 黄昏低飞 | ③ |
阅读《风筝》,回答后面问题。
风 筝
王安忆
我们每个人都是父母手中的风筝。
①天下的母亲都爱操心,我妈妈是天下母亲中最爱操心的母亲。在她眼里,我们儿女全是还没孵出蛋壳的鸡,她必须永远孵着我们。
②妈妈时常辅导我们功课,尤其是算术。她不希望我们去搞文科,而要我们搞理工科。她明白理工科的基础,在小学里便是算术了。
③有一次,临近大考,她辅导我“换算”。她一定要问我:“一丈等于多少米?” 我说:“老师只要我们知道一米等于多少市尺就行了。”可是,妈妈说:“万一有一道题目是一丈等于多少米,你怎么办呢?”她的逻辑是对的,我想不出任何道理来反驳,于是便只能跳脚了。
④其实,她辅导我语文恐怕更合适一些,可她并不辅导,只管制我读书。第一次看《红楼梦》是在我小学四年级,妈妈把那些不适于我读的地方全部用胶布贴了起来,反弄得我好奇得难熬,千方百计想要知道那胶布后面写的是什么。
⑤后来,我和姐姐先后去插队,终于离开了家。可我们却像风筝,飞得再高,线还牢牢地牵在妈妈手里,她时刻注意我们的动向。后来,我到了一个地区级文工团拉大提琴,妈妈凡是路过那里,总要下车住几天。有一次,我告诉她,我们去了一个水利工地演出,那里有一座大理山,有许多大理石等等。妈妈便说:“这是个散文的意念,你可以写一个散文。”想来母亲在我们身上寄托的理工之梦早已破灭,又见我一人在外,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反倒生出许多无事烦恼,便这么劝我了。这回倒真让我心下一动,之后不久,闲来无事,我写成了一篇散文,不料想这竟成了我第一篇印成铅字的作品,给了我一个当作家的妄想。
⑥然后,我便开始舞文弄墨,每一篇东西必须妈妈过目,然后根据她的意见修正,才能寄往各编辑部,再次聆听编辑的意见,再次修正。她比编辑严格得多,意见提得极其具体、细微。我常有不同意之处,可是总不如她合乎逻辑,讲不清楚,于是又只好跳脚了。
⑦再后来,我去了北京讲习所,风筝的线仍然牵在她手里,每一篇东西总是先寄给她看。不过,与先前不同的是,妈妈同意让我听了编辑部的意见以后,再考虑她的意见。这时,我如同闸门打开,写得飞快,一篇连一篇,她实在有些应接不暇了。终于有一天,她紧接一封谈意见的信后又来了一封信,表示撤销前封信,随我去了。接到这封信,我忽然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风筝断了线,没头没脑地飞了起来,抑或能飞上天,抑或会一头栽下来,不论怎样,对风筝线,它无须再有什么怨言了。
⑧人长大以后,说话行事,总被别人夸:“你爸爸妈妈教养得好。”有所不足,总被别人说:“给你爸爸妈妈宠坏了。”似乎长大成人,对于我们做儿女的来说,自己是一点功绩也没有的。或许也对-----小时候,我喜欢画画,画的画也颇说得过去,老师总说:“和你姐姐一点不像。”可无奈大人要我学外语,请来教师,一周三次上英语课。开始只能敷衍应付,到了末了,连敷衍也敷衍不下去了,只得停了课。如今,我每周两次,心甘情愿地挤半小时汽车,前往文化宫学习英语,苦不堪言地与衰退的记忆力搏斗着。不由想,假如当年,父母对我拳棒相加,也许这会儿早能看懂原版著作了。再一想,假如当年,大人听顺我的志趣,或许现在也能画几笔了。英语没管好,画画的天赋也给管没了。倒是那样似管非管,似不管非不管,弄出了个做小说的梦——想来想去,儿女总是父母的作品。他们管也罢,不管也罢,都是他们的作品。风筝或许是永远挣不断线的。
妈妈对“我”的“管”与“不管” | “我”的感受 |
辅导“我”“换算” | 嫌她多事 |
① | 好奇难熬 |
劝“我”写散文 | ② |
③ | 总不如她 |
给“我”写信,表示随“我”去了 | ④ |
娱情山水,带给你惬意的感觉;沐浴真情,带给你温馨的感觉;遨游学海,带给你充实的感觉;悦纳他人,带给你包容的感觉……生活中的感觉无处不在,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它们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总会给你自信,让你幸福,促你顿悟,伴你成长……
请以“有一种感觉叫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