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黄松峪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自从推广使用电子书以后,学生们摆脱了卷帙浩繁的纸质教材、参考书,书包的重量减轻了不少。
B: 建设工地上,各种机械夜以继日地轰鸣着,劳动者们决心以最优的工程向党的九十华诞献礼。
C: 漫步在古运河秀水之畔,徜徉在瘦西湖亭阁之间,文明不得不赞叹设计师别具一格的构思和匠师们精妙的技艺。
D: 读经典著作应该扎扎实实,不能浮光掠影 , 否则,所得自然不多,对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没有多少帮助。
2、下面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湛蓝的海,洁白的云,时尔有几只海鸥掠过船舷,眼前的一切真是栩栩如生
B: 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的秘密,可惜我知道的太迟了。
C: 多年来,老校长为了这群孩子成长,起早贪黑,处心积虑 , 他的功劳不能忘记。
D: 到新学校后,班集体相敬如宾的和谐氛围让张晓亮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广州是粤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如何将广州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进行融化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B: 粤港澳大湾区文艺精品《醒狮》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震撼登场,让上海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
C: 现在通过“羊城慧调解”微信小程序,广州市民就可以足不出户地利用其中的“人民调解在线”排忧解难了。
D: 番禺大小祠堂约有399间,它们不仅能引发参观者对家族文化传承的思考,还能让人有直观的视觉享受
4、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夜雨诗意》夜雨进行了具体的描摹。
B: 《听听那冷雨》从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对雨作了细致入微的描绘,然后联想到人生的风风雨雨,感慨万千。作者是在借自然界中的雨来抒发自己的情。
C: 《雨夜奇袭》中的雨表明了一次战斗的天气状况,它对我军的进攻起到了很好的掩护作用,也从侧面表现了战士们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D: 《雨夜奇袭》以时间为线索,时间贯穿全文,思路清晰条理,衔接紧凑,利于读者快速把握文章内容。
5、下列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 盘缠 延纳 睡眼腥忪 传宗接代
B: 签暑 抠痒 逢凶化吉 奋不顾身
C: 呓语 时辰 有例可援 天打雷劈
D: 打鼾 辩解 冷酷无情 鸡犬不灵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等。
B: 李白是盛唐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
C: 戏剧是综合的舞台艺术。按戏剧冲突的性质及效果,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D: 二十四节气中,小满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小满的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7、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沉湎其中 房屋坍蹋 入不敷出 金榜题名
B: 星空璀璨 充耳不闻 原弛蜡象 神采奕奕
C: 周道如砥 以逸代劳 奴颜卑膝 大相径庭
D: 民生凋敝 屈指可数 震耳欲聋 耀武扬威
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句特标“求”“访”,用词精当,富于意味,耐人寻味。
B: “虚”字只轻轻一点,却使人对文帝的重贤姿态产生了怀疑。
C: 末句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点破主旨,直抒胸臆,怒斥文帝。
D: 诗作讽汉文帝其实是讽刺唐朝皇帝,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
9、下面文段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王。王曰:“缚者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善盗乎?”

A: 吏二缚一人王 诣:到
B: 缚者为者也 曷:同“何”,什么
C: 坐 盗:盗窃
D: 齐人善盗乎 固:固执
10、

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任何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发表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酸甜苦辣,展示自己的“名言警句”。②正因如此,这一传播手段迅速被社会各界广泛运用。③微博没有任何门槛,无需任何包装,只要想说,就可以通过微博说出来。④微博之所以如此受公众关注和追逐,是因为“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A: ③①②④
B: ①④③②
C: ④③①②
D: ②①③④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1 )诗歌的第一句写出了诗人的什么情况?
( 2 )诗人“僵卧孤村”可为什么“不自哀”?
( 3 )“夜阑卧听风吹雨”中的“风吹雨”的意思有两层,一层是________,另一层是________。
( 4 )诗中哪一句是虚写的呢?又是怎样同前面的现实描写衔接起来的呢?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山市

(清)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愈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暗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 1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相惊疑 顾:看。
B: 悟为山市 始:才。
C: 惟楼一座 危:危险。
D: 或或立,不一状 凭:靠着。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始悟山市知之知之
B: 尘气莽莽数年恒不一见
C: 楼上人往来屑屑任重道远
D: 邑八景一也然后知松柏后凋也
(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所说的“山市”,与“海市”一样,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
B: 山市出现的高潮阶段是危楼的出现。
C: 本文是以时间的线索来描写山市的变化,有许多表时间性的词语作为提示。
D: 将“山市”说成是“鬼市”是作者的封建迷信的思想在作祟。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漂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②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③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④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 1 )文章第①小节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 2 )试赏析第②段中“轻舒双臂”“轻轻一蹬”“向空中飞去”、第③、④段中“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哧’地插进碧波”这一系列动词的妙处。
( 3 )下列关于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这是一篇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写,把吕伟的高难动作分解成一连串特写镜头、慢镜头,描摹出吕伟精彩刹那的具体形象。
B: 这篇特写完整记录了吕伟参加跳水比赛的全过程,情节一波三折,中国健儿的拼搏精神在这短短五百字内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C: 本文有层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从“轻轻一蹬”到“凌空翔舞”,由“疾如流星”到“插进碧波之中”,跳水姑娘轻盈似箭、潇洒自如的身姿让人尽收眼底。
D: 文章有起有伏,动静穿插自如。一个“托”字犹如“定格”在空中,与“疾如流星”形成强烈反差;“哧”地插进碧波之中的身体,以静衬动,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焕发自省的力量

何聪

①自古以来,我们的先贤在修身养性、练达自身等方面,都十分重视自省的力量。唯有自省,人才会变得克己谨慎,不断反思审视自身的过失,真正去纠正错误、解决问题,避免小过失发展成大错误。很多人回首自己来路、盘点人生得失时感慨,正是自省精神让自己从歧途走向正路,从缺陷走向完善。在相当意义上说,自省精神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是让自己减少失误、错误,实现自我净化提高的有力武器。

②“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危急时刻,人们往往会警醒自己,反省自己的不足,补齐自身的短板。而在平常时候,人们则容易失去警觉,习惯于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判断是非,而不是检视自己有无不足、缺点和失误。当自省机制失去效力,凡事责人而不自省,只找别人毛病,而不找自己原因,往往会使小纠纷酿成大事故,正所谓:“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

③自省的力量,首先在于可以“立已”。古人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极言自省是修身养性、提升境界的重要方法。《世说新语》载,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与蛟、虎并称为“三害”。乡人怂恿他打虎擒蛟,巴望两败俱伤,同归于尽。周处射虎杀蛟三日,回来后得知人们以为他已死而皆相庆贺,始悟乡人患己之甚,乃“有自改意”,由此弃恶从善,终为忠臣孝子。今天,我们讲自省,对思想、工作、生活点滴及细节予以检视,客观地看待自我,清醒地查找不足,其意义并非止于忏悔,而在于超越自我,促进自我认知、自我完善,不断唤醒善意良知,不断升华人格。

④自省的力量,还在于能够“达人”。“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桐城六尺巷这一古今佳话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凡事首先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付诸改正的行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事当前,我们首先反省自己的错误,对方多半就会有正向的反应,即便一时没有也报之以宽容,很多问题就会在无形中化解了。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每个人都能唤醒自省意识,焕发自省力量,就会形成向上向善的良性循环,重品行、讲道德、守规矩就会蔚然成风。

⑤善于自省的人富有人格魅力,善于自省的民族受到世人敬重。处身现代社会,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反躬自省自身的规则意识、道德品行、言行举止,在自省中知敬畏、受警醒、明方向,我们就将在不断自我约束中实现自我完善,进而共同提升社会文明的水位。

(选自2018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 1 )选文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是________。(限30个字以内)
( 2 )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先提出观点,再分别论述观点,最后进行总结:这是总分总式结构。
B: 第②段论述的重点是:人们危机时刻应反省自己的不足,补齐自身的短板。
C: 选文引用周处自省改过的事例,论证自省可以修身养性、提升境界的道理。
D: 第⑤段总结焕发自省力量的意义:实现自我完善,进而共同提升社会文明水位。
( 3 )选文第②段和③④段调换位置是否影响文意的表达?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 4 )第③段除举例论证外,还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吾辈生于积弱不振之国,安忍坐视而不一救耶?(周恩来)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你的观点是怎样的?说说理由。

作文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④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风行者”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