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高安石脑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处应填入的句子,与原文衔接最紧密的一项是( )

雁有合群性,喜集体行动,并且很守纪律,往往排成了行列,在空中一行行地飞过,________

①而他们的阵形,又像是写出来的字,所以又称“雁字”。

②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曾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之句。

③苏东坡所谓“雁字一行书降霄”,而明代唐时升竟有咏“雁字”诗二十四首之多。

④好像是军队列阵形一般,因有雁阵之称。


A: ④②①③
B: ④③②①
C: ②④①③
D: ②①④③
2、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②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④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

⑤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地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A: ①④②⑤③
B: ②⑤①④③
C: ②③①⑤④
D: ②①⑤④③
3、停课不停学,经典暖人心。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下题。

【名著人物你来猜】

这是同学们制作的四张小说人物档案电子卡片。下面对卡片中的小说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二强子【乙】保尔【丙】吕布【丁】李逵
B: 【甲】祥子【乙】朱赫来【丙】张飞【丁】林冲
C: 【甲】祥子【乙】朱赫来【丙】张飞【丁】李逵
D: 【甲】二强子【乙】保尔【丙】吕布【丁】林冲
4、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目前家电市场硝烟弥漫,空调降价大战一触即发
B: 十八岁是成人的年纪,那时我们绝不可以继续惴惴不安地挥霍父母辛苦所赚的金钱。
C: 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善于虚张声势把大家的自信心树立起来.
D: 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本部省却别出心裁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学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5、怒杀阎婆惜的是( )。
A: 刘唐
B: 宋江
C: 晁盖
D: 张文远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青年歌手大赛选手综合素质之所以整体不高的原因是不少歌手忽视文化学习造成的。
B: 从这些小事,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C: 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
D: 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
7、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昨天的作业太多了,能全部完成的同学,只不过占全班十分之二、三。至于完成的质量就更不好说了。
B: 在海边他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他写青松,写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写秋月。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C: 他喊了一声:“跟我来”!就向前冲锋。
D: 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火车来呢,或者索性坐飞机呢?赶快给我个准信儿。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于如何举办好今年端午节赛龙舟活动,刚才大家都提了很好的建议,最后我来谈几点想法,就算抛砖引玉吧!
B: 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然
C: 个别人爱占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总是当仁不让 , 通常不会受欢迎。
D: 到新学校后,班集体相敬如宾的和谐氛围让张晓亮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
9、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一位特产店的老销售道出了玄机:为骗取顾客的信任,店里每天都会殚精竭虑地“安排”几十个顾客抽到一等奖。
B: 我们平时走路的时候尽量不要颔首低眉 , 而要昂首挺胸。
C: 我军攻势猛烈,以摧枯拉朽之势令敌方难以抵抗,节节败退。
D: 对于大街上有些乞讨者,我们也要做到为富不仁 , 以免上当受骗。
10、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它有光,有催生的能力 ②啊!我们应为这微笑感动

③它照亮真理、正义、仁慈和诚实 ④这是睿智的微笑

⑤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

A: ④①⑤②③
B: ④②⑤③①
C: ②①③⑤④
D: ③①④②⑤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 1 )“何处望神州”中的“神州”指什么地方?

( 2 )作者说孙权是英雄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述。

( 3 )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吴均与吴均体】

吴均(469~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通史学,有个性。写《齐春秋》时,不顾梁武帝萧衍的忌讳,如实地记录了齐、梁间的历史,梁武帝恶其实录,免其职,焚其稿,而遭迫害。后又奉诏撰写《通史》,未成而卒。诗文多描绘山水景物,而文胜于诗,风格以清丽挺拔见长,时人或仿效之,世称“吴均体”。

【吴均诗文】

【甲】赠王桂阳别诗

树响浃山来,猿声绕岫急。旅帆风飘扬,行巾露沾湿。

深浪暗蒹葭,浓云没城邑。不见别离人,独有相思泣。

【注释】王桂阳是当时的桂阳郡太守王嵘,诗人吴均曾依附于他,然而似乎也未得到王的器重,因而他终于辞别王桂阳而去,写下了三首赠别诗,这的是第三首,状写自己飘然而去及别后所见所感。

【乙】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丙】与施从事书

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注释】①汉:银河。②企水:口渴求饮。企:祈求,盼望得到。③春罗:即女萝,一种爬蔓植物。

( 1 )“吴均体”以写景见长,上述诗文中共同写到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猿猴、风等。
( 2 )“吴均体”注意锻字炼句,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负势上________ ②鸢飞天者________

③鸡鸣不________ ④风雨如________

( 3 )《与施从事书》中的画线句清新秀逸,很好地体现了“吴均体”的特点。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秋露为霜,春罗被径。

②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 4 )“猿”是动物中较为特殊的,也是古人常提及的一个意象,上述诗文中都写到了猿猴,又各有特点,请根据诗文内容分别对《朱元思书》《与施从者书》两文中猿猴的意象加以说明。
( 5 )吴均家世贫寒,但好学有俊才,人称“古之狂者”。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一个表达你对吴均之“狂”的理解,并结合相关内容谈谈吴均“狂”的具体表现。

①本称狗发疯,后亦指人精神失常。如“疯狂”、“癫狂”。

②纵情任性或放荡骄恣的态度。如“轻狂”、“狂放”。

③汹涌。如“狂风”、“狂浪”。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电子纸开启阅读新时代》一文,完成小题。

①自从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直到今天,纸一直是最主要的阅读载体。但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发达,使纸质媒体暴露出信息量有限,不能动态查询的缺点。目前,已有许多人通过液晶显示屏等阅读器进行阅读,但是,从阅读是否舒适的角度看,液晶显示屏和纸张相比差别实在是太大了;液晶显示屏必须得有背景灯,长时间阅读会导致眼睛疲劳;而电子书阅读器通常采用反射式液晶屏,反差程度较低,亮度也不是很好。电子纸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选择,电子纸利用电泳显示技术原理发明而成。

②目前的电子纸已经能够做出与传统纸张相近的薄厚及外观,有着与印刷品一样的质感,并且初具传统纸张的一些特性:亮度和分辨率较高,可在自然光下阅读,室内外均有较好的易读性;视角广,可从各个角度阅读;重量小,便携;适合移动阅读等。

③电子纸还有传统纸张不具备的优点:其呈现的内容不固定,它能随意存取、多次使用大量阅读材料,且便于检索。在电子纸上多次写入内容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手直接写入,另一种是用复制的方法(包括网络下载)来刷新内容。只要你随身携带电子纸,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查询、下载各种信息。此外,电子纸可调节字体大小,保护视力,图文刷新后不耗电,节能。

④虽然有上述很多优点,但目前电子纸还不完善:一是电子纸不能显示彩色内容;二是不能弯曲、折叠;三是其内容资源比较贫乏,需要更多的内容提供商,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出版等行业都在电子纸平台上出售内容产品,并实现版权保护,共同来丰富电子纸的内容资源。

⑤电子纸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例如,用电子纸阅读报刊,可以更及时,阅读的种类可以更多,就像许多报刊都随时带在身边一样。而阅读传统报刊在时间上不够及时,我们必须等报刊邮递到手上,或是摆上报摊才能读到,对那些身边没有的报刊,我们就无法阅读。用电子纸阅读不用带沉重的书包,下载非常便捷,电子纸天生的放大功能也会使它受老年人和有视觉障碍的人的青睐……这种新技术也会带来很多有益的社会影响。例如,大大降低传统纸张的使用量,从而减少树木的砍伐,大大减少发行和运输的费用等。可以想见,电子纸会翻开数字化生活的崭新一页。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作者李莉莉)

( 1 )本文以“电子纸开启阅读新时代”为题目,有何好处?
(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侧重说明与传统纸张相比电子纸所具有的优点;第③段侧重说明电子纸所具有的与传统纸张相近相同的一些特征。
B: 选文第④段划线词“目前”指当前、现在,在语句中起限制作用,表明“电子纸还不完善”的结论,反映的是作者写本文时的事实。
C: 选文第⑤段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强调了电子纸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也会带来很多有益的社会影响。
D: 选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
( 3 )电子纸是一种高科技产品,可能还不为人们所熟知,请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向大家介绍电子纸。(50字左右)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善于总结是一种智慧

①总结是一种智慧,也是一门学问。历览前贤俊杰,凡事业有成者,往往都善于总结。

②秦国蜀郡太守李冰潜心钻研水文,设计建造了“独奇千古”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总结出“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六字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的八字真言,泽被后世。楚霸王项羽自矜其功,直到四面楚歌时仍执迷不悟,发出“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的喟叹;而汉高祖刘邦清醒自知,将“所以取天下”的原因归结为“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回溯历史,一个人总结能力的高下,映照着认识水平、为人境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生走向与事业成败。

③自诞生以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于总结经验。正如毛泽东同志在1965年与程思远谈话时所言,“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事实证明,从革命年代、建设时期到改革岁月,打完一场仗、建完一项工程、推进一项改革,我们党都会及时总结反思,认真发扬优点、纠正失误。正是在不断地总结归纳中,我们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筑牢了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④然而,现实中不少看似有模有样的总结,却背离了初衷。有人把总结等同于写材料,任由“秀才”坐而论道、凭空出理,只求辞藻华丽、句式整齐,不管是否源自实践,是否对工作有益;有人视总结为论功行赏的机遇,把尚在构思的蓝图包装成已经完成的工作,为明显存在的问题罗织借口,结果吹大了政绩泡沫,遮蔽了潜在矛盾;有人把总结写成流水账,抄抄文件、堆堆数字、列列表格,既囫囵吞枣应付自己,也草草了事敷衍上级。凡此种种,均徒有总结之表、无总结之实,落入了形式主义的窠臼。

⑤如果对总结来个“总结”,敢于直面问题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心理学认为,人在意识到自己身上存在问题时,会本能地选择逃避或推卸,以拒绝痛苦情感的折磨。然而,哲人有言:不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一个人在舒适区待久了,就如同“温水煮青蛙”,长此以往,只会踟蹰不前、能力退化。勇敢面对难题、善于剖析自我、学会总结得失,才能增长心智、提升认知,更好地适应当下和未来。

⑥法国作家福楼拜谈及写作体会时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你必须把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如果我们缺少勇于剖析的心理素质,丧失探寻本质的研究精神,就容易制造言不由衷、词不达意的“花架子”,总结的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总结是客观的观察,也是高度的概括、智慧的结晶,必须保证“含金量”。

王安石创作“春风又绿江南岸”时,一个“绿”字,就经历了十多个字的反复揣摩。安于做思想懒汉,惯于照猫画虎,难以成就高质量的总结。保持清醒、善于钻研、提高认识,才能知兴替、明得失,用理性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 3 )请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 4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人总结能力的高下,映照着认识水平、为人境界,影响着人生走向与事业成败。
B: 要做到增长心智、提升认知,更好地适应当下和未来,必须勇敢面对难题、善于剖析自我、学会总结得失。
C: 现实中不少看似有模有样的总结都是徒有总结之表、无总结之实。
D: 第⑤段中“一个人在舒适区待久了,就如同‘温水煮青蛙’”运用比喻修辞,增强了文章的文采和说服力。
E: 我们如果不对自己做出高质量的总结,就会成为思想上的懒汉,惯于照猫画虎。
四、写作(分值:60分)

夸父为了追赶太阳,奋力奔跑;精卫为了填平大海,拼命地飞翔;女排姑娘为了祖国的荣誉,不惧强敌力挽狂澜;中国航天人为了展现创新中国,成功发射“天宫二号”……为了仰望日月星辰,他们在努力奔跑;为了欣赏山川湖海,他们在努力奔跑。我们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为了心中的梦想,更应努力奔跑,奋勇向前。

请以“努力奔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思想健康,内容充实。

②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③书写工整规范。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浪郎”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