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十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十二章》) 译:与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信了呢?
B: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杞人忧天》) 译: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
C: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 译:君子的行为操守,是依靠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依靠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D: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 译:屠户于是跑过去,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2、

选出下列对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会宾客人(举行宴会,动词) 几欲先(逃跑)
B: 侧(用眼看,动词) 宾客意舒(不多)
C: 指其一端(一种) 奋袖臂(扬起,举起)
D: 欲先走(音jī几乎) 一抚尺而已(罢了)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国成功发射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充分体现了航天科技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
B: 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研发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山东号”于2019年12月17日在海南军港交付海军,表明中国已经通过了建造航母的毕业考试。
C: 赤水河红军大桥是古习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大桥建成后,太平镇至贵州习水镇的行车时间减少了10倍,极大地改善了沿线百姓的出行条件。
D: 近年来,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扩大社会影响力,许多博物馆大胆创新,利用“云端”开设网上展厅、介绍馆藏,加快了数字化建设的步伐。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周敦颐《爱莲说》托物言志,以爱莲之情表达对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生活态度的赞赏,表达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B: 《小巷深处》这篇感人至深的叙事散文,抒写养母对“我”深切的爱和“我”对养母的感情,感情真挚,富有感染力
C: 《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散文,出自鲁迅先生“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D: 英国作家笛福的《格列佛游记》用类似纪实的手法,生动地记述了格列佛在海上诸岛经历的形形色色的事件,还通过幻想旅行的方式来影射和讽刺现实
5、

对下面文段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今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宜多应者。

A: 怜:爱怜
B: 亡:死亡
C: 诚:果真
D: 唱:通“倡“,倡导
6、

下列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 一丝不(马马虎虎) (洗)
B: 头晕目(眼睛昏花) 小心翼翼(鸟的翅膀)
C: 可望不可(接触、靠近) 获益浅(非,不)
D: 慧心未(灭,丧失) 繁弦急(指管乐器)
7、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___________;其傅彩也,___________;其长才也,___________。

①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

②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③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

A: ③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①
D: ②①③
8、

选出对名著《骆驼祥子》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 )

A: 大兵们吃了败仗,祥子乘黑从兵营里偷跑回来,还顺手拉了三匹大兵撤退时落下的骆驼,把它们卖了几十块钱,从此他就有了“骆驼祥子”的外号。
B: 虎妞是个老姑娘,长得虎头虎脑,像个男人一样。其父刘四爷管外,虎妞管内,父女俩把人和车厂治理得铁桶一般。
C: 曹先生的社会主义言论引起侦探特务的注意,他只得远走避难。他让祥子回家送信,结果,祥子被孙侦探敲诈去了他的全部积蓄,买车的计划再次破产了。
D: 虎妞真的怀孕了,祥子就拼命拉车干活赚钱,结果跌伤病倒,竟把虎妞的积蓄也用光了。虎妞由于难产死去,为了置办虎妞丧事,祥子只得向刘四爷要了些钱。
9、结合语境,选出下列语段中划线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多少次,我穿行在莽莽大山,看沟壑纵横,怪石lín_____峋,体会幽谷深静,小鸟欢唱,秋虫低徊,这是跋涉生命的旅途之美。春,之所以明媚,是因为漫长冬的孕育;而夏之所以xuàn_____烂,是因为有狂风暴雨的淋漓与畅;而秋之所以成熟,是因为厚积薄发的积淀和历练;而冬之所以静美,是因为北风的遒和大雪的纷飞。

A: 嶙 炫 ɡān jìnɡ
B: 磷 炫 ɡān jìn
C: 磷 绚 hān jìn
D: 嶙 绚 hān jìnɡ
10、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明不明白,为什么要辛辛苦苦读书?更不明白,怎么样才能把书读好?
B: 阅兵大典就看看精神:横线、纵线,斜线、线线笔直,枪线、胸线、脚线、线线壮观。
C: 专家一致认为:世界经济复杂有两个支柱:一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一是亚洲经济体的引领。
D: 面对发射导弹的威胁,人们不禁怀疑:朝鲜到底在维护国家主权,还是扰乱地区和平。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1 )诗中分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与感情的激荡变化。
( 2 )请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诗作简要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
【甲文】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文】 冰雪文序
张岱
鱼肉之物,见风日则易腐,入冰雪则不败,则冰雪之能寿物也。今年冰雪多,来年谷麦必茂,则冰雪之能生物也。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而冰雪之气必待冰雪而有,则四时有几冰雪哉?
吾所谓冰雪则异是。凡人遇旦昼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躁则风日,而清净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
故知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其所以恣人挹取受用之不尽者,莫深于诗文。盖诗文只此数字,出高人之手,遂现空灵;一落凡夫俗子,便成臭腐。此期间真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即使其能解能说矣,与彼不知者说,彼仍不解,说亦奚为?故曰: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
【注释】①若:像。 ②特:只不过。③恣:放纵,任凭。④挹(yì):舀。⑤奚(xī):什么。

(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
①不见 ②每至晴初霜 ③作之者 ④无不此冰雪之气

( 2 )请用“/”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

( 4 )①【甲文】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袁鸣三声泪粘裳”有什么作用?
②张岱文风任情适性,文笔流丽清新,为人慷慨亮节,性格孤高傲物。请问,文中哪句话最能反映他曲高和寡、知音难觅的心情?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读书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循序渐进是最基本的方法。

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完善的。读书也一样,必须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消化、吸收。“万丈高楼平地起”,大楼要一层一层往上盖,书也要一点一点认真读。正如清代陆清献在《示儿书》中所说:“一日所读虽不多,日积月累,自然充足。”读书如果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急于求成,就好像肚子饿时吃饭,狼吞虎咽,囫囵吞枣,不仅没能品尝到菜肴的滋味,甚至可能会因噎废食。数学家华罗庚也说:“学习上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学得不扎实,你想来得快些,结果反倒慢了。”可见,循序渐进是一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读书方法。

③任何学科的知识体系都是由浅入深建立起来的,起点都是基础知识。循序渐进的读书方法是与学科知识体系的特点相适应的,因此,读书就要从基础知识开始。杰出的科学家都是从最简单的加减乘除开始学起,杰出的画家都是从最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开始练起,杰出的文学家也都是从最简单的遣词造句开始写起。他们都是在起点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会不断提高,有了后来的成就。这充分说明打好基础,循序渐进,才会取得好的结果。

④在循序渐进的阅读中,随着对内容理解的不断加深,人们会产生更深入的思考,因而循序渐进的阅读就成为读书者进步的阶梯。南宋哲学家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是他对自己续书经验的总结。他曾每日从《礼记》《左传》等经籍中选取两段,反复阅读,出口成诵,进而不断思考,融会贯通,最终形成自己的思想。正是这样,他才成为伟大的哲学家。

⑤青年人读书欲望很强,读书劲头很大,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有些人读书贪多求快,“在空中起跳”,忽视打好扎实的基础,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结果收效甚微。因此,一个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日益精进。

( 1 )上面的文字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是________。(限12个字以内)
( 2 )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甲)第②段分别引用陆清献和华罗庚的话,来充分论证本段的观点。

(乙)第③段论述的重点是:任何学科知识体系的起点都是基础知识。

(丙)第④段先说内容理解的加深会带来思考的深入,据此提出观点,再用朱熹的言行做证明。

( 3 )下面是《论语》中关于学习的两则语录,哪一则有助于你理解上面的文字?请简要说明理由。

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自从手机里增加了微信。到外面我就到处蹭网, “蹭”这个字着实精彩,它把我这种类似于乞丐的“无赖”行径表达得一清二楚。上下班经过银行与电信营业点等有wifi的地方,都迫不及待地打开“万能钥匙”探寻一二,走到那里就由昂首阔步变成了最时髦的低头一族。开始自己还不大好意思,后来看着坐在台阶上“蹭”得不亦乐乎的年轻人,便释然。但凡“前有车”,咱就能“后有辙”,这都不算啥事;既然开放了wifi,那就是让大家用的吧。也是,只要从众,啥事都不叫事了。好比遭人诟病的“中国式过马路”,一群人一拥而过,红绿灯也不完全管用,法难责众呢。

②微信,成了每个现代人的新常态。于是,家里的气氛大变。过去回家先看厨房或先进厕所的事情,一律让位给掏出手机看消息;而且是进门堵在门口就开始,半天才能挪动一步,或者直到一声断喝才能抬起头来。过去空闲了拿起拖布勤快劳作的情景,现在基本都销声匿迹了。

③微信好吗?当然,微信里各种远远近近的消息,熟悉或陌生人的动态,还有腾迅新闻从不间断、不失时机的新闻和广告,还有朋友们的祝福与问候。开始玩QQ的朋友好多都把战场转移到微信里来了。为什么呢?较QQ而言,微信更加独立、安全、保密。比如一对一的聊天,不会担心被其他无关人员窥探;有些什么小秘密,也非常适应在这里交流。一时之间,微信成了生活里与上班、吃饭、睡觉同等重要的内容;一日之间,微信成了萦绕在脑海里难以离开的光影。微信让我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让我不走路就看到万里河山万里景,让我手指一动就能与千里之外的好友互动交流,让我想到哪儿找谁就能在哪儿找到谁。还有,它让我从陌生人中找到了熟悉的感觉,从简单的文字里找到了智慧文化的知音。如果用文化的语言来说,微信让人开拓眼界、开阔胸襟、开放思维,助力于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④但我不是来为微信评功摆好的。我是说,被微信纠缠的生活很累很苦。没有微信我不知道那么多事情,我会很轻松简单;知道了那么多社会生活中的不公不义而暂时无法改变的事情,让我如负重苛。没有微信我不去多了解别人的生活学问,自我感觉还好;现在知道了更多人的工作生活还有文化,经常有自惭形秽的感觉。过去不知道微信,还能不想不比不怨不怼,现在消息纷乱、评说多端,有时候难辩真伪,简直不知道信谁。微信如同一剂精神鸦片,叫人离不开断不了又有很大的烦恼;它占去了过去用来读书锻炼的大段时间让人在无聊与有聊间游走。我甚至觉得,是微信让生活的节奏更快,因为它总是令人目不暇接、大脑紧张、分身乏术,它总是叫人从一个坏消息走到另一个坏消息里找不到出口。

⑤我已经有些过敏反应。想到微信就想扒拉一下,一边扒拉又一边沮咒时间都浪费在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内容里了。

⑥我想删除它,又舍不得它。我想爱着它,又十分讨厌它。

⑦微信啊微信,我不知道该爱还是该恨你!

( 1 )第②段画线句子中划线的“一律”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 2 )简要分析这篇文章的论证过程。

( 3 )下面是是一些“微友”对微信的评论,请结合课文内容与下面的材料,谈谈微信的弊端。

【材料】

一位大学生说:“我只是想满足自己的八卦心理,因为朋友们常会更新状态——自己在做什么、在什么地方、与谁在一起。朋友圈就像是放大镜和望远镜,让我看到朋友的生活细节。”但他也表示,这种阅读基本是无效阅读。“往往满足好奇,与世界建立联系,舒解孤独感”。

刘方认为:“信息发布者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不会像媒体人一样遵守真实等准则,其发布的信息可能更鲜活,但是不够专业。微阅读中的信息不完整和不准确是肯定的。我就有很多次误信的经验。”

Judy认为微信不可避免地侵蚀自己:“有时睡前拿起一本书翻不了两页,就忍不住拿起手机。因为,看140个字总比看一页纸要轻松得多。况且,读书的时候,看到有价值的内容还要做笔记。而在手机上‘微阅读’,只要点击‘收藏’就完成了。”

( 4 )有人认为“微阅读”会改变大家对纸质出版物的阅读习惯,你怎么看这个问题,请阐述理由。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某报曾以“什么样的人最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最后从应征的八万多封来信中评出四个最佳答案: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为婴儿洗澡的母亲;在手术台边一站几个小时,坚持挽救他人生命的外科医生。
   由此我们知道,快乐来自成功,来自梦想,来自爱心,来自坚持。其实,在你生活中,也一定有过来自成功、梦想、爱心、坚持的快乐。正是因为享受了成功,胸怀着梦想,付出了无私的爱,无数次执着的坚持,你的快乐才那么鲜亮,那么真切,那么丰盈。
请以“快乐,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②文体:记叙文。
③要结合自身的经历来写,写出真实的自己。
④书写工整规范。
⑤不少于600 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掌心一朵微笑”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