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南宁市江南区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哑(sī)  汹(yǒng)  明(lí) 柔(nèn)
B: 喉(yān) 琴(xuán)  洪(xiè) 喃(ní)
C: 悲(fèn) 号(kuò) 改(chuàn) 鲜(yán)
D: 踊(yuè)  厚(nóng) 苦(còu) 冕(ɡuàn)
2、

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几天的阳光在树的枝条上撒下的一抹嫩绿,,确实需要一次洗礼。干裂的大地和树根也早已期待着雨。雨却迟疑着。我怀想故乡的雷声和雨声。那隆隆的有力的搏击, ,仿佛春之芽就从冻土里震动,惊醒,而怒茁出来。细草样柔软的雨声又以温存之手抚摩它,使簇生油绿的枝叶开出红色的花。现在,雨却迟疑着。

A: ①被尘土掩埋得有些憔悴了②从山谷传出山谷
B: ①把万物照得些憔悴了②从山谷传出山谷
C: ①把万物照得些憔悴了②从山谷返响到山谷
D: ①被尘土掩埋得有些憔悴了②从山谷返响到山谷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撺掇 嘱咐 偏僻 天衣无逢
B: 追溯 携带 磅礴 销声匿迹
C: 沙砾 雾霭 水畦 目空一切
D: 沟壑 眼眶 亢奋 海枯石烂
4、

下面加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 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
B: 仔细查了几遍,试卷上还是找不出纰漏,这真让人忘乎所以
C: 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
D: 这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创造出一种生动流畅、本色当行的语言风格。
5、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迟钝 点缀 一泄万丈 惊心动魄
B: 矜持 泛滥 扑朔迷离 耐人寻味
C: 修茸 旌旗 一反既往 不期而至
D: 累赘 烦燥 锲而不舍 心有灵犀
6、给下列新闻拟写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本报讯(记者王紫)记者从省文化新闻出版厅了解到,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公布了1082名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我省31位民间艺人位列其中,至此,我省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88人,居西北地区第二位。

我省此次推荐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刷、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类34个项目的38名代表性传承人参加评选,其中,格萨(斯)尔传承人格日尖参、才智,汗青格勒传承人尼玛,花儿(七里寺花儿会)传承人李桂英,蒙古族民歌传承人古力,佛教音乐(青海藏族唱经调)传承人索南卓玛,青海汉族民间小调传承人刘世维,撒拉族民歌传承人韩英德,弦子舞(玉树伊舞)传承人扎西昂江,安昭传承人席玉秀,藏戏(青海马背藏戏)传承人才让华旦,皮影戏(河湟皮影戏)传承人周邦辉,贤孝(西宁贤孝)传承人李洪盛,传统箭术(南山射箭)传承人包仁欠本等31人榜上有名。

(《西宁晚报》2018年5月20日,有改动)

A: 我省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8人
B: 我省已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8人
C: 我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居西北地区第二位
D: 国家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7、下面语句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zhuō),无论是令人厌(wù)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B: 我常常把手放在大地上,我会感到她在跳(yuè),和我的心的跳跃是一样的,它们的热血一直在流,在热情的默(qì)里它们彼此呼唤,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
C: 这是某种令人惊(hài)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xī)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D: 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zhì)比,庄严(sù)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阴中。
8、

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平型关大捷”,一个中学历史考试经常喜欢考核的名词,用家喻户晓来形容恐怕并不为过。但有些东西听的次数多了,不免有些许逆反心理。纪录片《我的抗战》“伏击”这一集所有亲历者的记忆,都是从一场石破天惊的大雨开始的,没有人知道到底要去哪儿,唯一清楚的就是天亮后要去打仗,打鬼子。60多年后,关于平型关大捷,课本上伟大意义一二三四说得泾渭分明。但在课堂上苦心孤诣等着下课的学生们,你们真的了解这场战斗吗?你们可否知道,为了这场被誉为“抗战第一胜”的伏击战,我们的战士究竟付出了多大牺牲?

A: 家喻户晓
B: 石破天惊
C: 泾渭分明
D: 苦心孤诣
9、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B: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C: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D: 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
10、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管(shù)   广漠(mè)   眼病(yì)
B: 罚(zé) 厌(wù) 轻话(bó)
C: 戏(xī) 号(chuò) 祖母(zhé)
D: 牢(sāo) 宽(shù) 文绉(zōu)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课内阅读

阅读《化石吟》3~6节,回答下列问题。

(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节的主要内容。

( 2 )第3节中“平凡的真理”指的是什么?

( 3 )第5节中“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一句中“档案”的本义是什么?在诗中的意思是什么?

( 4 )第6节中“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一句中“魔法师”“雕刻家”指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纪鹗

(唐)林简言

东渭桥有贾食于道者,其舍之庭有槐焉,耸干舒柯,布叶凝翠,不与他槐等。其舍既陋,主人独以槐为饰,当乎夏日,则孕风贮凉,虽高台大屋,谅无惭德,是以徂南走北,步者乘者,息肩于斯,税驾于斯,亦忘舍之陋。

长庆元年,简言去廓得息其下,观主人德槐之意,亦高台大室者也。洎二年,去夏阳,则槐薪矣。屋既陋,槐且为薪,遂进他舍。因问其故,曰:“某与邻,俱贾食者也。某以槐故,利兼于邻。邻有善作鹗鸣者,每伺宵晦,辄登树鹗鸣,凡侧于树,若小若大,莫不凛然惧悚以为鬼物之在槐也不日而至也。又私于巫者,俾于鬼语:‘槐于去,鹗不息。’主人有母者且瘵,虑祸及母,遂取巫者语,后亦以稀宾致困。”

简言曰:“假为鹗呜,灭树殃家,甚于真鹗,非听之误耶?然屈平謇谔,非不利于楚也,靳尚一鹗鸣而三闾放;杨震订谟,非不利于汉也,樊丰一鹗呜而太尉死。求之于古,主人亦不为甚愚。”

(选自《寓林折枝》,有删减)

【注释】①鹗(xiāo):乌名,俗称猫头鹰。②謇谔:正直敢言。③讦谟:远大宏伟的谋划。

( 1 )用“/”为文中划线处断句(限断两处)。

莫不凛然惧悚以为鬼物之在槐也不日而至也。

( 2 )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东渭桥槐树下的饭店虽然简陋,但对槐树的装饰独具匠心,用翠绿的布条挂满树枝,留住夏日的凉风,所以客人很多。
B: 林简言离开夏阳的时候来到槐树下,发现大槐树没有了,只好去别人家,他向人打听了一番,才知道槐树被毁的原因。
C: 邻居家的孩子善于学猫头鹰叫,他很喜欢这棵树,常常趁人不注意爬到树上乱叫,声音忽上忽下,忽大忽小,很滑稽。
D: 店主的母亲有肺结核病,听信巫师的鬼话,担心大祸临头,店主只好扔掉巫师的咒符,闭门陪侍母亲,以至于门庭冷落。
( 3 )第②段中哪些词语表现了鹗鸣者的丑恶?请仔细品读,具体分析。
( 4 )本文与王安石《伤仲永》的写法相似,根据提示填写下表空缺处。

篇目

①________

说理

《伤仲永》

神童才华泯灭

阐述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纪鹗鸣》

槐树被毁

②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颗糖,一世暖

①小时候,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和小伙伴们围在一起,从攥紧的手心里取出一颗糖,小心翼翼地撕开糖纸,慢慢地将糖放进口中,瞬间,那甜便可以蔓延开来,在稚嫩的脸上妖娆绽放。

②每每此时,小颜只是远远地望着我们,不肯靠近,却也不舍得离开。直到他的母亲恶狠狠地喊着他的名字,小颜才恋恋不舍地拿起镰刀,迈开细长的双腿到后山去割猪草。小颜的母亲从来没有给他买过一颗糖,甚至有时连饭都不给他吃。

③有次放学,我和小颜结伴回家。我从兜里掏出一颗糖,即将入口的时候,却在眼角的余光中留意到了小颜眼神中的渴望,我轻轻咬下半块糖,把剩下的半块递给小颜。小颜抬起头,眼睛里闪烁着亮晶晶的光,满脸的天真和烂漫。

④也许是因为半块糖的缘故,小颜和我成了最好的伙伴。小颜长得瘦弱,又总是沉默不语,便时有调皮的同学欺负他。可无论同学们如何欺负,小颜总是默默承受。然而有一次,小颜却和别人打了起来。高年级的同学知道我口袋里有糖,就把我堵在回家的路上。“放她走!”一直沉默的小颜突然开口道。那些同学根本没有把小颜放在眼里,便和他扭打起来。平时看似柔弱的小颜此时却爆发出了超强的力量,他像一只发怒的豹子,闪转腾挪,火焰般的气势震慑住了他们,他们最终落荒而逃。

⑤而在家里,小颜永远都是逆来顺受的样子,无论母亲如何打骂。后来小颜考上外地的大学,才结束了不堪回首的时光。我们都替小颜庆幸,觉得在苦难里浸泡的他终于有了出头之日,我们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小颜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毕竟,这里没有任何让他留恋的东西。

⑥没想到,毕业之后的小颜竟然回来了!他放弃了外面条件优厚的工作,毅然回到了家乡。在工作之余,小颜悉心侍奉在瘫痪的母亲床前,给她做各种好吃的饭菜,给她换上新衣服,推着她在阳光晴好的小路上散步。仿佛幼时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仿佛在他面前的是视他如宝的亲生母亲。

⑦坐在洒满阳光的小院里,我问出了一直以来的疑惑:“你从来没有恨过你的继母吗?”小颜轻轻地笑了:“没有,从来没有。其实我很感激她,她让我和爸爸重新拥有了完整的家,而且她始终坚持没有让我chuò(
)学。就像你当初给我的半块糖,那份甜,氤氲了我的整个童年。在生活里,她也给了我一颗糖,那一点点甜,化作了温暖我一辈子的暖。”

⑧突然想起小时候吃糖的情景,我们把糖含在嘴里,就那么任糖在嘴里慢慢融化,直至渗透到身体里的每一个角落。多年以后,我们甚至回忆不起糖的味道,但只要看到当年珍藏的糖纸,那些甜蜜的点滴便会卷土重来,暖暖的,将我们包围。原来,当年的一颗糖,早已铭刻在我们的身体里,化作了映亮一世的暖。

( 1 )根据拼音写汉字:chuò________学
( 2 )梳理②——⑦ 段内容,仿照示例,补充概括文章写了“小颜”的哪几件事。

①________ →轻咬半糖,开心感激→怒打同学,勇敢仗义→考上大学,庆幸感叹→②________

( 3 )文章以“一颗糖,一世暖”为题的妙处是________
( 4 )第④中的划线句子“他像一只发怒的豹子,闪转腾挪,火焰般的气势震慑住了他们,他们最终落荒而逃。”运用了________ 的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_。
( 5 )联系全文,从结构和内容上简要分析第⑧段的作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养马岛日出

宗璞

①到海边了,便总惦记着看日出。最初几日阴雨,天空为云霾锁住,只见海天茫茫,是深深浅浅的灰色。不见太阳,也不辨东南西北。

②一天清晨到得阳台上,忽见一侧天边和海面闪着红光,空中云层后面,有个大红球,那是一轮红日,已经升高了。没有多久,便不能逼视。阳台上看日出,毕竟局促。

③在告别养马岛的这一天,特意到海边去等候。

④微弱的晨曦中,树木似醒未醒,海是凝重的灰蓝。昨天还是海面的地方,现在露出高高低低的礁石,线条还不十分清晰。一个小小的人影正在那块伸入海中的大礁石上移动着,他是想上得高些,看得远些。那是我们力所不及的。我们只能循着岸边小路选择了一处开阔的地方,等候那伟大的时刻。

⑤天边有云层围着。渐渐地,东方红了,由浅到深,红得很朴素。似乎云层后面正在燃烧,却看不出那中心在哪里,我们凝望天边,不敢眨一眨眼睛。忽然有一条鱼从水上跳出,接着又是一条。似乎也在盼着太阳。

⑥“快看!快看!”我们彼此叫着,只见云层后面陡然出现一个小红球。那是太阳!那是燃烧的中心。太阳在云霞围绕中跳出了海面!云霞红得耀眼,一条光闪闪的红柱从水面拖过来,每一道波都发着红光。

⑦这一带几个海岛上都有三官庙,渔民们奉祀天、地和水。我和他们一样,觉得一切这样神圣。我心中充满感激,感激天有日月、地有泥土,感激太阳辛勤地出没、大海不息地涨落。希腊神话中的阿波罗每天驱赶着金色的马车向天上驶去时,是否想到地上水中的生灵在顶礼膜拜?

⑧太阳不停地上升,愈来愈大。水面红柱愈来愈宽而长,终于成为一片落进海水的灿烂的彩色。太阳的红反而淡下来,变成白亮的强光,使我们转过头去。

⑨太阳出来了,新的一天开始了。太阳是我们的。

( 1 )根据③一⑧段作者所描写的观“日出”的过程,体会作者情感态度的变化,将下面的空格补充完整。

日出前,________——日出时,________——日出后,感激崇拜

( 2 )文章写“养马岛日出”,为什么开头写“太阳不见”和“阳台看日出”?

( 3 )请从修辞的角度,体会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太阳在云霞围绕中跳出了海面!云霞红得耀眼,一条光闪闪的红柱从水面拖过来,每一道波都发着红光。

( 4 )第⑦段写道“我和他们一样,觉得一切这样神圣”,“我”和“他们”觉得“神圣”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 5 )文末为什么说“太阳是我们的”?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幸福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境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洒向山间野外时,你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你会感到“有梦真好”……“真好”是一种心灵的体验,“真好”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请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以“有 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2)不少于600字。(3) 书写工整规范。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ヽ放荡的青春”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