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丰富全区青少年的文化体育生活,提高青少年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国庆期间,东川区2020年“重道杯”三对三篮球赛在老年活动中心成功举办。 B: 2015年,东川明月中学初一新生采用一半摇号一半考试的形式产生,所以初一新生入学考试的人数和以前相比,减少了一倍。 C: 市民文明素质的高低是昆明市2020年能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保证。 D: 9月25日,东川区2020年国庆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启动仪式隆重举行。当天,除了精彩的文艺演出外,区领导和市民们还一同开展了徒步健身。 |
2、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硬朗 派遣 徇职 见异思迁 杞人忧天 B: 收敛 坍塌 怅然 哄堂大笑 惊慌失措 C: 分岐 静谧 诅咒 怪延不经 神彩奕奕 D: 嘹亮 热忱 高邈 畏罪前逃 莫不关心 |
3、 | 下面句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祟山峻岭的峰巅,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述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B: 西山在朦胧中涂摸了一层娇红,轮阔渐渐清楚起来。那娇红中又透出一点蓝,显得十分凝重,正配得上空气中摸得着的寒意。 C: 甲虫在上面时而并行,时而倏地一下分道扬镳,又忽然有高有低地跑在几层复杂的立交桥的盘道上,沿着令人眼花撩乱的螺旋曲线,跑成了一朵光与影发育而成的旋转的五采莲花。 D: 有一次,我突然接到你寄给我的印有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相的名信片。 |
4、 | 下列有关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地方特色浓郁,作者是贺敬之。 B: 《骆驼祥子》中刘四爷因嫌弃祥子是个臭拉车的,并且怀疑祥子是因为贪图他的钱财而娶虎妞,在寿诞之日与虎妞争吵至闹翻。 C: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中的《言语》,《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 中外小说中有一大批中下层人物形象。如《孔乙己》中被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中虚荣势利、自私贪婪的小市民于勒。 |
5、 | 下列划线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今年“五一”文化消费成为假日经济的黑马。(黑马:指出人意料的获胜者。)B: 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骄傲:褒义词,自豪) C: 小轿车的车价会不会高台跳水。(跳水:指一项水上体育运动项目) D: 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影:动词,放映) |
6、 | 选出下面不属于描写“落日”的一项是( ) A: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B: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C: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7、 | 划线字释义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山巅(山顶) 狂澜(大波浪) 哽住(声气阻塞) 木兰当户织(门)B: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阻抑(控制) 亘古(延续不断) 问女何所亿(思念) C: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哺育(喂) 宛转(曲折) 关山度若非(过) D: 懊悔(悔恨) 惨白(悲惨) 怪诞(荒唐的) 愿为市鞍马(买) |
8、 |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面对这耸人听闻的舌尖上的浪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中国式的盛宴”。B: 假如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 , 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我们每天都会进步,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愈加美好。 C: “这些网络游戏就是化了妆的魔鬼,是在教唆犯罪.”一位参加过网络游戏测评的教育界人士义愤填膺地说。 D: 对于各种网络游戏,﹣些年轻人沉溺其中,乐此不疲 , 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时光。 |
9、 | 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 A: 表现小弗朗士对敌人的蔑视嘲讽。 B: 表现小弗朗士对法语、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对敌人暴行的极端愤慨和讽刺。 C: 表现小弗朗士对敌人暴行的无比愤怒,对鸽子、对和平的无比热爱。 |
10、 | 下列各项中不是社会环境描写的一项是( ) A: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B: 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中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C: 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D: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2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1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什么意思?( 2 )“狂”是这首词的词眼,请简要概括作者“狂”在哪些方面。 |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高帝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谏,不从。吕后使吕泽劫留侯画计。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诚能不爱金帛,令辩士持太子书,卑辞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一助也。”吕后如其计。 汉十二年,上疾甚,愈欲易太子。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以死争,上详许之。及宴,置酒,太子侍,四人者从,年皆八十余,须眉皓然,衣冠甚伟。上怪而问之,四人前对,各言姓名,曰: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窍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曰:“羽翼已成,难摇动矣。” B: 然上高此四人高:重视 C: 吕后如其计如:依照 D: 愈欲易太子易:轻视 ( 2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以”与“此难以口舌争也”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以塞忠谏之路也 B: 属予作文以记之 C: 皆以美于徐公 D: 醒能述以文者 ( 3 )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留侯认为请出四位老者为太子效力,就有助于阻止高帝废黜太子。 B: 叔孙太傅引用古今事例,甚至以死相争来阻止高帝废黜太子,但未能成功。 C: 因太子不爱钱财,仁厚孝顺,礼贤下士,四位老者才答应出山为其效力。 D: 高帝认为太子“羽翼已成”,是因为他已感觉到天下人都愿意为太子效命。 ( 4 )请把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令辩士持太子书,卑辞固请,宜来。 |
一粒花生米
韦如辉
①那一年,我考上了大学。父亲突然变得喜欢赶集,在村前弯弯的土路上,和人头攒动、噪声如潮的集市上,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这个中的原因,当然是由于他刚考上大学的儿子。
②开学前一天,父亲坚持要把我送到学校。
③离报到的时间还有一下午,父亲对我说,不急,时间多着哩。父亲边说,边把目光投向车站周围的饭店。父亲问:“饿吗?”我点点头。我听到父亲的肚子里,也一阵阵地敲着鼓。
④从几家大酒店的门前走过,父亲选中一家叫“薄利小吃部”的饭店,痛下决心似的说:“就这家了。”
⑤小吃部摆设十分简单,几张对开的桌子和几条长椅组成的座位,稀稀落落散落着几个食客。父亲要了一盘红烧肉和一盘油炸花生米。父亲递给我一双筷子,又夹一块肉给我,神采飞扬地说:“补补身子,这是好东西哩。” 这时,老板手里拿着半斤老烧,走过来递到父亲面前:“大哥,不喝两盅?”父亲受宠若惊,而后幡然醒悟似的问:“多少钱一瓶?”老板回:“两块五。”父亲对老板的安排似乎十分满意,斟上酒,美美地吱溜一小口。
⑥一小瓶酒很快见了底,父亲夹花生米的筷子也开始摇摇晃晃。父亲语速放慢,结结巴巴地说:“吃肉吃肉,不吃完可惜了。”就在父亲让我的时候,一粒花生米从他的筷子头上脱落了,花生米先掉在桌子上,后从桌子的东头弹跳到西头,最后从桌子的西头落在我脚边。父亲红红的眼睛盯住那粒花生米,那是一粒十分饱满的东西。这东西要在地里长,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父亲心想,绝对不能放过它。父亲弯下腰,捡起,扔到嘴里,风生水起地嚼起来。这一连串的动作,父亲完成得非常漂亮,不带一丝的犹豫。但这一切都被我,还有老板,和几个素不相识的食客看得一清二楚。我的脸一下子红到脖子根,好像那半斤老烧都倒在我肚子里似的。
⑦从小吃部出来后,我拒绝了父亲送我到校的好意。我以晚了就没有回去的火车为由,坚决打发父亲回去。
⑧而后,我脑海里尽是闪动着一粒花生米弹跳的影子,还有父亲那串卑微的动作和神情。我无法接受父亲的那串历史,以致四年大学时光,他没能跨进儿子的学校一步。
⑨去年,我下岗了,我的儿子考上了大学。
⑩在送儿子入学的火车站旁边的小饭馆,发生了和父亲当年相似的一幕。
⑾我要了一盘红烧肉和一盘花生米,还有半瓶本地老烧。
⑿一粒花生米以同样的方式落在儿子的脚边。
⒀等儿子去洗手间的时候,我弯下腰,捡起,扔进嘴里。之后,我顺手抓起桌子上的一团粗糙的餐巾纸,试图堵住从我眼眶里溢出来的辛辣的东西( )
( 1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①我考上大学那一年,________。
②去年,________。
( 2 )联系上下文,品析⑥⑦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妙处。①父亲红红的眼睛盯住那粒花生米
②我以晚了就没有回去的火车为由,坚决打发父亲回去。
( 3 )关于文章①—⑤段的内容,下列说法最正确的一项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谈“摆阔”
①一篇论摆阔、崇阔及效阔的文章说:“摆阔之风不足虑,崇阔之风不可刮,效阔之风为害最烈。”这一论断说对了三分之二,偏偏在要害的摆阔上出了毛病。因这摆阔不但自身实不足取,而且是崇、效二风之源。摆阔从不像搞核武器秘密进行,而是在光天化日之下、灯火辉煌之中、众目睽睽之所招摇过市,崇阔之风焉能滥刮?摆阔又不像发疟疾,其状苦不堪言,而是飘飘欲仙乐不可支,焉能不诱发人们去效?“摆”风如绝,三风俱灭;“摆”风一起,三风俱烈。因此,最足虑者就是三风中的首恶:摆阔。
②用公款“摆阔”,其危害自不待言,连参与者也自知理亏,当不在“不足虑”之列。那么自掏腰包而摆阔呢?该文说“无论摆到那种阔度,都听之任之可也”。此语大可商榷。
③对那些花几十万元玩一条狗,花1500元让外国按摩女洗一次脚,出35万元让厨师做一桌酒席,是不应“听之任之”的。因为这与用这些钱投资再生产、投资教育、救灾扶贫、赞助文体事业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后者造福社会有益于个人,前者呢?挥霍一空,付与流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咏史》)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④由于摆阔、崇阔、效阔之风骤起。而“崇”与“效”最终仍是落实在“摆”,你“摆”我“摆”,大“摆”特“摆”,“摆”的先决条件是有钱。竞相摆阔,就会诱导人们疯狂地“一切向钱看”,疯狂聚敛来的金钱又用来疯狂地“摆”,疯狂地挥霍一空之后,自然又得疯狂地去攫取。周而复始,焉有不损人害己,败家误国之理?
⑤有人说摆阔者皆是“劳动致富”,是“能挣会花”,我很怀疑此说。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极其艰苦的。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一掷千金,不是常人的心态。而钱如魔术师变扑克牌,捻指之间,铺天盖地滚滚而来,那钱不去“摆阔”也属罕见。“奢”者来钱必易,而劳动致富是不易的,同时,“劳动致富”者当属劳动人民的范畴,而劳动人民的本色就是勤俭。为何独在这些摆阔的人的身上却不见这一本色?
⑥有人说大款摆阔可以利流通,促生产,增税收,利国利民,这纯属天真的误解。“奢于身者,惠不及其亲”,将社会共同创造的物质精华,将用外汇进口的高档名牌,集于一身消耗殆尽,对他人于国家何利之有?有谁能从《红楼梦》中薛蟠的身上获益呢?
⑦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对人类的巨大贡献,有哪个摆阔的大款可比?可他说:“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生活,并且时常发觉自己占有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我们“摆阔”的大博士学位诸公有这样的感受吗?
⑧“节俭则昌,淫佚则亡”——这一警钟应该长鸣。
( 1 )本文是一篇驳论性文章。作者在第①段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论敌错误所在的一句话是:________( 2 )第③段在批驳“自掏腰包摆阔可听之任之”这一观点的时候,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论证方法;引用李商隐的诗句的作用是________( 3 )作者在第④段连续用了五个“疯狂”,这有什么作用?( 4 )第⑤段中说“我很怀疑此说”。请从文中找出作者“怀疑”的两条根据。( 5 )怎样理解第⑧段这句话的含义?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5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