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哈尔滨市第一三○中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
B: 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
C: 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写过一行不朽的诗:“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
D: 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
2、下列各句中属于宾语前置的是( )
A: 何以战?
B: 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C: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D: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放假了,美丽的校园一片寂静,人迹罕至
B: 春节前,菜市场一片人声鼎沸;购买年货的人很多。
C: 班主任很善于发扬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 , 各尽所能。
D: 最近小明买了一个创新玩意,我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看了半天,感觉很有趣。
4、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B: 今年4月1日,在泰州市国际写作中心,举行了“秋雪湖之春”书画家笔会。
C: 《济南的冬天》节选自长篇散文《一些印象》。(《老舍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D: 上午八点,社会各界为雅安地震遇难者举行默哀仪式,汽笛声、防空警报声一齐响起。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西方传统推崇决战决胜,好比国际象棋,追求结果;而中国的理念强调巧用计谋及迂回策略,好比围棋,追求“势”。
B: 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开幕式上,盛锦云获得“第七届中国儿科终身成就医师”荣誉称号。
C: 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D: 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
6、

根据《西游记》《水浒》《童年》《简·爱》拟写的下联不准确的一项是( )

上联:贝多芬呕心沥血谱名曲

下联:

A: 唐三藏跋山涉水求真经
B: 一丈青胆大心细赛英豪
C: 格列佛千辛万苦度童年
D: 夏洛蒂妙手慧心著经典
7、

下列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

A: 听完演讲后,同学们由衷地说:“李老师的这番演讲抛砖引玉 , 我们受益不浅。”
B: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这句诗大胆地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把郁积在诗人胸中的“愁”描摹得淋漓尽致
C: 在这场抗击“非典”的战役中,广大医务工作者始终战斗在最前线,他们中的感人事迹不胜枚举
D: 看到电视画面上数百头藏羚羊被盗猎分子枪杀而横尸荒野的惨状,我们顿觉义愤填膺 , 恨不得立即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8、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中,乡试的第一名称“解元”,会试的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第一名称“状元“。
B: 古文中“羹”和“汤”的意思相同,都是指用肉(或肉菜相杂)调和五味做的粥状食物。
C: 古文中“儒林”指封建社会里“读书人”或“士人”这一群体,“国殇”指为国牺牲的人。
D: 古诗文写作中常用借代手法:“干戈”和“烽火”代指战争,“黄发”和“佝偻”代指老人。
9、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多看善思,善于解决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B: 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放慢了速度。
C: 通过学习他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D: 国家、社会、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0、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特别是每当清晨和傍晚,眺望环山,别有一番大自然的风韵。早晨,____________,乳白色的云纱飘游山腰,像仙娥在轻轻起舞。傍晚,____________,转眼间,____________,在暮色降临山野的苍茫中,峰顶却凝聚着一片彩霞,经久不灭。
(1)千山初醒,朝云出岫
(2)朝云出岫,千山初醒
(3)霞光倾泻万山,夕阳映照重峦
(4)夕阳映照重峦,霞光倾泻万山
(5)太阳落山,霞光消褪
(6)霞光消褪,太阳落山

A: (2)(3)(6)
B: (1)(3)(5)
C: (2)(4)(6)
D: (1)(4)(5)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唐代诗人杨巨源的《城东早春》然后回答问题。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①诗家:诗人。②上林:古代皇家园林。

( 1 )本诗中的“才”和“半”用得好,请结合诗歌内容赏析。

( 2 )诗歌的标题是“早春”,下联却描绘了仲春时的景象,请说说你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 书以观 宁静远 闲情逸专心
B: 援疑理 文彬彬 朴无华 天生丽
C: 久而乃色夷 政通人日丽
D: 缊袍帚自珍 弃如 服粗食
( 2 )用下面《论语》中的话帮助理解文中划线句子“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__)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 •雍也》

(甲)颜回以“向道”为乐,而不顾及自己吃住条件的简陋,这与宋濂因为从小出身贫贱,所以立下志愿要发愤读书,故能够苦中作乐,以致于忘记了自己吃的穿的不如那些“同舍生”是一致的。

(乙)颜回以“向道”为乐,而不顾及自己吃住条件的简陋,这与宋濂因为在学习上能够获得无穷乐趣,内心充实而坚定,对学问充满渴求,所以不在乎吃的穿的不如其他“同舍生”是一致的。

( 3 )阅读选文和下面两则链接材料,用自己的话填写表格。

(材料一)

白牛生者,金华潜溪人,宋姓濂名。尝骑白牛往来溪上,故人以白牛生目之。生虽贫,喜色常溢眉宇间。或诘之,生曰:“吾内足乐也。内既足乐,无人非,无鬼责,得亦乐,失亦乐,我何忧哉?”生不贵贵人,不贫贫人。或尤其无别,生曰:“贵自贵尔,于我何加焉;贱自贱尔,于我何损焉。”

(节选自宋濂《白牛生传》)

(材料二)

数十年来,师弟子道废,鲜有推所得引人之事。执事探索古初,根据仁义,汲汲以诱拔后辈为职。虽樗朴不才如某者,亦收之于门,而告以斯道。执事于义,则师也,知己也;于恩,则拔之于恒人之中,而成之也。

(节选自方孝孺《谢太史公书》)

注: ①贵:认为……高贵。②贫:认为……贫贱。③尤:责备。④执事:旧时书信中用以称对方,表示对人的敬称,先生、兄台之意。⑤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⑥樗(chū)朴不才:比喻才能低下,多用于自谦。⑦方孝孺: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思想家。曾拜大儒宋濂为师。

宋濂人生经历

宋濂品质或形象特点

勤奋好学

为人

为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水浒传》节选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随即押一纸公文,就差何涛亲自带领二十个眼明手快的公人,迳去郓城县投下,着落本县立等要捉晁保正并不知姓名六个正贼;就带原解生辰纲的两个虞候作眼拿人。一同何观察领了一行人,去时不要大惊小怪,只恐怕走透了消息。

星夜来到郓城县,先把一行公人并两个虞候都藏在客店里,只带一两个跟着来下公文,迳奔郓城县衙门前来。当下巳牌时分,却值知县退了早衙。县前静悄悄地。何涛走去县对门一个茶坊里坐下吃茶相等,吃了一个泡茶,问茶博士道:“今日如何县前恁地静?”茶博士说道:“知县相公早衙方散,一应公人和告状的都去吃饭了,未来。”何涛又问道:“今日县里不知是那个押司直公日?”茶博士指着道:“今日直日的押司来也。”何涛看时,只见县里走出一个吏员来。看那人时,怎生模样?但见:

眼如龙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耳悬珠,明皎皎双睛点漆。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之心机。上应星魁,感乾坤之秀气;下临凡世,聚山狱之降灵。志气轩昂,胸襟秀丽。刀笔敢欺萧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

那人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驰名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上有父亲在堂,母亲早丧;下有一个兄弟,唤做铁扇子宋清,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这宋江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士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且好做方便, 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之急,扶人之困,因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曾有一首《临江仙》赞宋江好处:

起自花村刀笔吏,英灵上应天星,疏财仗义更多能。事亲行孝敬,待士有声名。济弱扶倾心慷慨,高名冰月双清。及时甘雨四方称。山东呼保义,豪杰宋公明。

当时宋江带着一个伴当走将出县前来。只见这何观察富街迎住,叫道:“押司,此间请坐拜茶。”宋江见他似个公人打扮,慌忙答礼,道:“尊兄何处?”何涛道:“且请押司到茶坊里面吃茶说话。”宋公明道:“谨领。”两个人到茶坊里坐定。伴当都叫去门前等候。宋江道:“不敢拜问尊兄高姓?”何涛答道:“小人是济州府缉捕使臣何涛的便是。不敢动问押司高姓大名?”宋江道:“贱眼不识观察,少罪。小吏姓宋名江的便是。”何涛倒地便拜,说道:“久闻大名,无缘不曾拜识。”宋江道:“惶恐,观察请上坐。”

何涛道:“小人安敢占上。”宋江道:“观察是上司衙门的人,又是远来之客。”两个谦让了一回,宋江坐了主位,何涛坐了客席。宋江便叫:“茶博士,将两杯茶来。”没多时,茶到。两个吃了茶。宋江道:“观察到敝县,不知上司有何公务?”何涛道:“实不相瞒,来贵县有几个要紧的人。”宋江道:“莫非贼情公事否?”何涛道:“有实封公文在此,敢烦押司作成。”宋江道:“观察是上司差来该管的人,小吏怎敢怠慢。不知是甚么贼情紧事?”何涛道:“押司是当案的人,便说也不妨。敝府管下黄泥冈上一伙贼人,共是八个,把蒙汗药麻翻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差遗送蔡太师的生辰纲军健一十五人,劫去了十一担金珠宝贝,计该十万贯正赃。今捕得从贼一名白胜,指说七个正贼都在贵县。这是太师府特差一个千办,在本府立等要这件公事,望押司早早维持!”宋江道:“休说太师处着落;便是观察自赍公文来要,敢不捕送。只不知道白胜供指那七人名字?”何涛道:“不瞒押司说,是贵县东溪村晁保正为首。更有六名从贼,不识姓名,烦乞用心。”

宋江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他如今犯了迷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心内自慌宋江且答应道:“晁盖这厮奸顽役户,本县内上下人没一个不怪他。今番做出来了,好教他受!”何涛道:“相烦押司便行此事。”宋江道:“不妨,这事容易。瓮中捉鳖,手到拿来。只是一件:这实封文须是观察自己当厅投下,本官看了,便可施行发落,差人去捉。小吏如何敢私下擅开?这件公事非是小可,不当轻泄於人。”何涛道:“押司高见极明,相烦引进。”宋江道:“本官发放一早晨事务,倦怠了少歇。观察略待一时,少刻坐厅时,小吏来请。”何涛道:“望押司千万作成。”宋江道:“理之当然,休这等说话。小吏略到寒舍分拨了些家务便到,观察少坐一坐。”何涛道:“押司尊便,小弟只在此专等。”

宋江起身,出得阁儿,分付茶博士道:“那官人要再用茶,一发我还茶钱。”离了茶坊,飞也似跑到下处,先分付伴当去叫直司在茶坊门前伺候,“若知县坐堂时,便可去茶坊里安抚那公人道‘押司便来’叫他略待一待。”却自槽上鞁了马,牵出后门外去;宋江拿了鞭子,跳上马,慢慢地离了县治。出得东门,打上两鞭,那马拨喇喇的望东溪村撺将去。没半个时辰,早到晁盖庄上。庄客见了,入去庄里报知。正是:

有仁有义宋公明,交结豪强秉志诚。一旦阴谋皆外泄,六人星火夜逃生。

( 1 )用《水浒传》原著中的章回名称概括故事情节。

节选部分故事是美髯公智稳插翅虎,________。宋江这么做的原因是晁盖他们干的一件大事,即杨志押送金银担, ________。宋江这么一做,结果事情败露,不得不逃离官场的是虔婆醉打唐牛儿, ________。

( 2 )结合选文分点分析文中加下划线词语“吏道纯熟”的具体表现。
( 3 )宋江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他如今犯了迷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你是否认同宋江的想法和做法?请结合选文及全本回答。
( 4 )以下是小智和小慧在阅读这段节选文字时,针对划线语句该怎么阅读和理解产生了争论,现在,你也参与了讨论,请根据你的理解完成对话。

小智:唉!又看到这大段的人物外貌描写和诗词,我就直接忽略了,也不影响我了解故事、认识人物的。

小慧:哦!我倒是没有忽略,虽然觉得内容有些重复,但这样的内容在原著中是相当多的,自然有它的作用。

你:我都是细细欣赏的,因为________

小智、小慧:这样啊。那我们往后阅读时倒要好好欣赏、仔细品味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电
①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②渡江战斗于20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③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3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④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24小时,30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⑤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 1 )下列对上则消息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电头部分交代了新闻要报道的主要事件和事件所涉及的人、时间、地点。
B: 消息的标题、导语、主体均写到渡江军队数量,写法各不相同。
C: 正文由导语、主体、结尾三大部分构成,各部分安排得清晰明了,井井有条。
D: 消息用词准确,感情色彩鲜明,既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蔑视,又赞颂了人民解放军。
( 2 )文中第四句的描写有无必要?请作简要分析。
( 3 )这则消息有两处对比,请把它们找出来,简要说说它们是怎样对比的。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写作文。

提到“众”字,总会不由得想起:众口难调、众志成城、芸芸众生……请以“众”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要求:①自拟题目,扣题作文;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承诺、成空”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