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长春市三十八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正是桂花开放时节,故金榜题名也称“折桂”。
B: “崔九堂前几度闻”中的“堂”是居所名称,古代居所前为“堂”,后为“室”。成语“登堂入室”出自《论语》,意即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指学问、技艺由浅入深,达到一定的造诣。
C: 古代制竹简以火烤竹去湿,刮去竹青部分便于书写和防蛀,称为“汗青”或“杀青”。后来“汗青”指“史册”,例如“留取丹心照汗青”;“杀青”现多指影视作品前期拍摄完成。
D: 古人将一夜从19点开始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一更,即零点前后。
2、《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讲述的是以什么为题材的故事?( )
A: 官场
B: 温室效应
C: 克隆
D: 神怪
3、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散步》的作者是莫怀戚,体裁是散文,运用了“小中见大”的表现手法。
B: 《散步》一文对景物描写着墨不多,仅有两处,却充满了诗情画意,为“散步”提供了一个美妙的背景。
C: 课文记叙的同时穿插议论,以议论为主,揭示中心。
D: 课文通过散步这一件小事,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4、下列几位同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轩说:同义词虽然词义基本相同,但仍有区别。举例来说吧,“成绩”和“成就”,前者语义轻,后者语义则较重。
B: 思琪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要运用到谦辞和敬辞,比如“不吝赐教”“才疏学浅”“抛砖引玉”“洗耳恭听”“大驾光临”等词全是谦辞。
C: 雨婷说:反义词的使用可构成对比,使句子的感情色彩更为鲜明,例如这一句,“黑暗最终会被光明所替代”。
D: 昊鑫说:数量词的妙用具有诗意化的审美效果,你看“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中,巧用数量词,寥寥几笔就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生动传神。
5、下列句子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有意识地使用火,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创新,也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关键 。有了火的温暖,人们得以熬过寒冷的岁月,迈向更广阔的天地;有了火的照明,人们得以避开猛兽的 ,夜以继日地劳作;有了火的炙烤和蒸煮,人们得以食用熟食增强体质;有了火的高温,人们得以制陶冶炼加速文明进步的 。火,并不是自然长久地地存在,它需要人们的呵护,需要人们掌握一定技巧才能获得。


A: 标志 叨扰 步调 继续
B: 标致 袭扰 步伐 继续
C: 标志 袭扰 步伐 持续
D: 标致 叨扰 步调 持续
6、下列简介有误的一项是( )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出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B: 《黄河颂》是一首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并表达出中华儿女向黄河学习的决心。
C: 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
D: 《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法国沦陷区人民的悲痛与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7、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现是( )
A: 组织活动的老师奖给你一件礼物,你对老师说:“谢谢老师,这礼物我笑纳了。”
B: 班会上老师说:“小丽同学拾金不昧的精神值得全体同学学习,让我们为她鼓掌。”
C: 一值日生看到楼梯口的垃圾,大声喊道:“谁再在这儿乱扔垃圾,谁倒八辈子霉。”
D: 小陈获得书法比赛一等奖,同桌祝贺她,她说:“天道酬勤嘛,这是对我的最好回报。”
8、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chōng)谷 狗(dù) (lán)干 门(yuán)
B: (hàn)海 锦(qīng) (gēng)饭 兜(móu)
C: (léi)累 干(gē) (liáo)落 宫(qiè)
D: 踌(chú) (qiāng)笛 (tóng)关 狐(qiú)
9、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条石阶小路折转而上,。树并不很粗,却坚劲挺拔,都生长在石上。;树冠顶部挑着几株青青的疏枝,在风中摇曳着。

A: ①两边一色翠柏,铺满沟沟壑壑,枝枝蔓蔓 ②树干破石而出,如迎风的大旗;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
B: ①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铺满沟沟壑壑 ②树干破石而出,如迎风的大旗;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
C: ①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铺满沟沟壑壑 ②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树干破石而出,如大旗迎风
D: ①两边一色翠柏,铺满沟沟壑壑,枝枝蔓蔓 ②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树干破石而出,如大旗迎风
10、下列各句中,关联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即使知道错了,应该赶快纠正。
B: 那位父亲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脸上的表情却十分地犹豫。
C: 尽管已经71岁了,他依然显得精干、活力充沛,不乏睿智和幽默。
D: 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得受着,而且都承受得了。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1 )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
B: 在领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 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
D: 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 2 )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替”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有卖油翁担而立________

②尔敢轻吾射________

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

④康肃笑而之________

(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3 )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 )
A: 为后文写陈尧咨埋下伏笔。
B: 为后文写康肃笑而遣之埋伏笔。
C: 为后文写陈尧咨忿然责问作铺垫。
D: 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老王》(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 1 )选段对老王生活和品质两方面的表现,可以用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字概括。
( 2 )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老王来送香油鸡蛋”这部分内容?
( 3 )联系上下文,揣摩句中加点词表情迖意的效果。

①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镶嵌”一词原意是什么?此处有何表达效果?)

②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既然来了,免得托人捎了。”(“我”为什么这么说?)

( 4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数不完。”有限的鸡蛋却数不完,你能说出其中的含义吗?
( 5 )文末写道“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请问:“我”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并不好,“我”为什么还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面对老王为什么还感到“愧怍”?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相关问题。
父 亲
关宏
①小群是个苦孩子,生下来就双目失明,母亲生小群时由于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当小群懂事后便知道自己没有如别的孩子享受五彩缤纷世界的福气,但是,小群也非常热爱这个世界。因为小群有一个细心的父亲,父亲便是小群的眼睛。
②很小的时候父亲让小群触摸柔软的凉凉的东西,说:“这是水,可以流动,长江、黄河和大海都是这样的水组成的,水多了便浩荡奔腾,可以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后来,小群真的由父亲和父亲的一位朋友带到海边玩,父亲竟然教会了小群游泳。
③父亲是要在失明的儿子心灵中,重安一双明亮的眼睛。
④难度最大的是向小群解说颜色。小群生下来就是一个黑暗世界,怎么让他理解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呢?比方给他解释红色:太阳就是红色的,它发光,能把黑夜变成白昼;它发热,在寒冷的冬天能把人晒暖和。
⑤“我懂了”,小群说,“红色就是让人感到光亮和温暖!”
⑥“不全对。”父亲细致地解析,“血也是红色的,但它不会发出什么光来,人血也是温热的,鱼血却是冷的但鱼血也是红色的。红色并不总同光和热联系在一起。”
⑦小群困惑了起来。
⑧父亲再作耐心的解析:“发热发光的是太阳,而不是红色,只是太阳能发光发热,同时又是红色的。红色只不过是有视力的人看到的一种颜色。”
⑨经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小群逐渐有所领悟。
⑩虽然父亲也这样反复地给小群讲解天空的蓝色,大地的黄色,作物的颜色等等。但小群却对光和热有点联系的红色情有独钟。
⑪渐渐地,小群觉得世界不再陌生,反而美丽迷人,小群懂得了世界上有许多不用看便能感受的事情,可是有一次小群真生父亲的气了。
⑫那次,小群让父亲买一个红色米老鼠书包,当父亲买回来小群背着上学的时候,一位阿姨很无意地对小群说:“小群这个绿书包可真漂亮!”小群回家便对父亲喊:“爸爸,我让您给我买红书包,您怎么给我买绿色的呢?您知道我看不见便骗我!”说着便哭了起来不。
⑬父亲听了,半天没吱声,过了一会儿才为小群擦眼泪,说:“爸爸对不起你,小群……那天我买书包时说只剩下这个米老鼠书包,所以绿的我也买下了……小群,爸爸是爱你的。”小群感到了爸爸用他那慈爱的大手抚摸着自己的脸庞和头发,小群就在那一刻理解了爱。
⑭时光就这样慢慢流过,小群读书的成绩越来越好,当小群学会按摩与心理咨询,能够自食其力的时候,父亲突发脑溢血去世了。父亲的匆匆离去让小群痛不欲生。小群想,今后谁还能做自己的眼睛呢?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⑮然而,就在给父亲开追悼会的时候,小群听到了一句话,这句话犹如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小群的一生。
⑯一位叔叔在追悼父亲时说:“他从来没有放弃奋斗和追求,他对身边的人充满爱心,作为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他让我们每一个结识他的人都从他身上吸取了力量和勇气……”
⑰就在这一刹那,父亲对生活、对自己的那份热爱和勇气仿佛一下子全贯注在了自己的身上。“父亲呀,”他默默地祝祷,“ 。”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 2 )赏析第(15)段画线句,谈谈其含义。含义
①段中“父亲便是小群的眼睛。”中“眼睛”的具体含义是
③段中“父亲是要在失明的儿子的心灵中,重安一双明亮的眼睛”中的“眼睛”的具体含义是

( 3 )对文中父亲错买书包这一情节,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父亲事先知道买的是绿书包,二、父亲事先不知道买的是绿书包。你同意哪种理解?请根据文章简要说明理由。

( 4 )联系全文,紧扣父亲心愿,补全小说结尾。

( 5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小群父亲的性格特点。你如何评价小群父亲的人生理念?

四、写作(分值:60分)
按要求作文

宫崎骏说过:“小时候,幸福是一件简单的事,长大后,简单是一件幸福的事。” 心中存满阳光和感恩的人,生活得踏实滋润而又信心百倍,内心也便拥有了一种简单的幸福,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更是一种智慧的生活方式。幸福其实很简单,简单到一个眼神,一个问候,一份付出,一份成就,一抹茶芬,一缕书香,一句话,一处景……心怡处,人生便开满了花。

请以《简单的幸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人名等相关信息,不可抄袭和套作。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向日葵的执着”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