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建宁二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的英语水平的高低与其词汇量成正比,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根本上取决于词汇量的大小。
B: 他潜心研究,反复试验,终于成功研发了具有预防及治疗肠胃病的药粥系列产品。
C: 尼泊尔产生8.1级强震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该国位于全球著名的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上。
D: 广受好评的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但提高了大众对经典诗词的鉴赏水平,而且唤起了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记忆。
2、

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补(jiào) 午(xiǎng) 愧(zuò) 以身则(zuò)
B: 取(dì) 红(yān) 笨(zhuó) 锋芒露(bì)
C: 烦(zào) 琐(wěi) 拖(tà) 大广众(tíng)
D: 持(jīn) 恶(zēng) 悔(chàn) 悲天人(mǐn)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被访者几乎都表示对曲靖不甚了解,但都认为曲靖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少数民族风情的地方。
B: 通过作者的鉴赏示范,使我们明白要驱遣想象去欣赏作品,体验阅读的愉快。
C: 这场比赛的胜利,将决定我们能否顺利进入决赛阶段。
D: 他的学习他自己负责。
4、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份卷子中第一小题他花了10分钟的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B: 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 , 而要汲取教训,加紧训练,提高技艺。
C: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 , 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D: 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 , 令人赞叹不已。
5、选出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句是( )
A: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狼不敢上前,瞪着眼(贪婪地)望着屠夫。
B: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C: 其一犬坐于前。 其中一只狗蹲坐在屠户面前。
D: 缀行甚远 (狼)紧跟着(屠夫)追了很远。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景起兴,对仗工整。诗人站在“城阙”一眼就可以望到“五津”,写出两地距离之近,充满深情厚意。
B: 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诗人用两个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借以减轻友人的悲凉和孤独之感,惜别之中显现出诗人豁达的胸襟。
C: 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运用对偶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只要友情深厚,即使相隔千里也像是在眼前一样亲近,彰显了友谊的超时空性。
D: 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歌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抒发与友人的惜别之情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豁达的胸襟。
7、下面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是( )
A: 离开水的鱼儿,嘴巴一张一翕的,像是在诉说自己的不幸。
B: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当不断学习,见异思迁 , 积极进取。
C: 绿茵场上,足球健儿们精神矍铄 , 斗志昂扬,精湛的球技倾倒了数万球迷。
D: 这位画家的山水画有深厚的功底,他临摹的《乡居野趣》几乎和真迹雷同
8、

下面这段话中,没有语病、表意正确的一句是( )

A: 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共产党员保尔•柯察金的英雄事迹。
B: 歌坛新秀林虹的演技精湛,荣获了“十佳青年歌手”的光荣称号。
C: 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小明用愤怒的脚使劲跺着哪裸露在外的木桩。
D: 本次展览征集了近千幅家庭老照片,这些照片是家庭生活的瞬间定格,却无不刻有时代的痕迹,让人过目难忘。
9、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 的清新。
②拾一片树叶,细数 的纹理,那都是命运神秘的手相。
③从繁华、喧嚣的市中心来到这山清水秀的避暑胜地,我们感到
④今年我校参展的科技小制作有2000多种,形状各异,色彩缤纷,令人

A: 珍重 精致 心安理得 目不暇接
B: 珍重 精细 心安理得 应接不暇
C: 珍惜 精致 心旷神怡 目不暇接
D: 珍惜 精细 心旷神怡 应接不暇
10、

对下面几句诗的韵脚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 在、泪、月、短
B: 深、心、金
C: 深、心、金、簪
D: 在、 深、心、金、簪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过分水岭
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①一夜声。
【注释】①潺湲:水流动的声音

( 1 )首句“ ”二字是诗眼,下面三句都是围绕着它来具体描写的。

( 2 )你从“得同行”的“得”字中体会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一)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二)江郎梦笔
淹为宣城太守时罢归,始泊禅灵寺渚,夜梦一人自称张景阳,谓曰:“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淹探怀中得数尺与之,此人大恚曰:“那得割截都尽。”顾见丘迟,谓曰:“余此数尺,既无所用,以遗君。”自尔淹文章踬矣。 又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 1 )解释划线词语。
①世耕  ②邑人之 ③不能前时之闻
④淹探怀中得数尺之 ⑤又宿于冶亭

( 2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并自其名 ②或钱币乞之 ③邑人奇
④淹宣城太守时罢归 ⑤前一匹锦相寄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②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③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

( 4 )从《伤仲永》中找出表明作者写此文目的的句子。

( 5 )阅读两文,说说方仲永和江淹的结局是怎样的,二人的共同点是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民以“食”为天》,回答下面小题。

民以“食”为天

俞水生

①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中国人在饮食文化上追求精神上的美感和愉悦,讲究色、香、味、形俱佳。中国饮食不仅内容丰富,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也非常丰厚。

②中国疆域辽阔,地形多样,加上气候多变,这就为中国人的饮食提供了大量的动植物原料,并形成了汉民族的基本饮食结构特征: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丰富的动植物作为副食。

③米食和面食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南方因气候湿热,多种植稻类,故以米食为主;北方气候相对干冷,多种植小麦,则以面食为主。

④与丰富的主食相对,作为副食,中国莱肴在长期烹饪中出现了许多流派,并形成不同类型的地方菜系。其中,粤莱、川莱、鲁莱、淮扬莱、浙菜、闽莱、湘莱、徽莱被称为“八大菜系”。不同的莱系,其口味具有很大的不同。过去,人们常把中国人的口味概括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此说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也反映了人们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相应的联系。譬如,喜辣的饮食习俗多与东部地区气候潮湿有关,经常吃辣可以驱寒祛湿;过去新鲜蔬莱在北方是罕见的,人们习惯把莱腌制后慢慢食用,这样,北方大多数人就养成了吃成的习惯。

⑤除了地理环境因素外,各地的烹饪方法,包括配料、调味、火候、刀工等不同要求,都是形成不同菜肴类型的重要因素。我们在品尝美味佳肴时,往往会说这道莱好吃,然而,若要进一步细究为什么“好吃”,恐怕一般人就讲不清楚了。这说明,中国饮食似乎有着一种难以言传的奥妙。这种奥妙,关键在于它的味道。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相比,中国烹饪更讲究调和之美,这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妙之处。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使食物的本味、配料和调料,交织融合在一起,使之达到中和之美的最佳味道。

⑥中国很早就有“礼乐文化始于食”的观念。从古到今,中国人喜欢把饮食与节庆、最佳味道礼仪活动结合在一起,每逢年节或婚丧寿辰,都会举办各种宴请活动。在节日里,人们通过相应的饮食活动既可加强亲友联系,又可活跃节日的气氛。过节的菜肴也有讲究, 经常通过谐音、双关等方式,表达吉祥、祝福的寓意,如“鸿运当头”“全家福”等。

⑦一个地区的饮食礼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吃的方面已不满足于吃饱、吃好,而是对“吃什么”和“怎么吃”讲究起来。显然,这已不单是为满足口欲而吃,主要是为健康、长寿而吃了。

( 1 )下面对本问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疆域辽阔,地形多样,加上气候多变,这就为中国人的饮食提供了大量的动植物原料,并形成了汉民族的基本饮食结构特征: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丰富的动植物作为副食。
B: 中国饮食内容单一,蔬菜和水果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一个地区的饮食礼俗是成不变的。
C: 与西方的饮食传统相比,中国烹饪更讲究“菜生而鲜,食分而餐”,而不讲究调和之美,这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妙之处。
D: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吃的方面仅仅是满足于吃饱、吃好,对“吃什么”和“怎么吃”并不讲究。
( 2 )下面说法与原问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 中国人在饮食文化上追求精神上的美感和愉悦,讲究色、香、味、形俱佳。
B: 中国南北方汉民族基本的饮食结构是由人们的喜好决定的。
C: 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相应的联系。
D: 中国饮食的美味,在于把食物的本味与配料和调料相调和,使之达到中和之美。
( 3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除了地理环境因素外,各地的烹饪方法,包括配料、调味、火候、刀工等不同要求,都是形成不同菜肴类型的重要因素。
B: 第⑥自然段采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了中国人不喜欢把含与节庆、礼仪活动结合在起的饮食习俗。
C: 第⑦自然段“⼀个地区的饮食礼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句中划线词“相对的”不能删除,否则会影响原文的意思。
D: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中国很早就有“礼乐文化始于食的观念。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顶着混沌迷蒙的风雪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冰坨,狂风狼似的嗥叫着,要征服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②将军的马,早已让给了伤员骑。将军和战士们一道踏着冰雪行军,他不时被寒风呛得咳嗽着。他要率领这支队伍向前挺进,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他们面临的将是十分a(恶劣、恶浊、拙劣)的环境和十分b(残暴、残酷、残忍)的战斗,可能三天两头吃不上饭,可能要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多里路,可能……哦,可能太多了。这支队伍的素质怎样呢?能不能经受住C(严密、严明、严峻)的考验?
③将军思索着……
④前面的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干什么。
⑤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⑥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前面……冻死了一个人……”
⑦将军愣了愣,什么话也没说,朝那儿走去。风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点迷离。
一位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都落满了雪,可以看出镇定、从容的神情,却一时无法辨认面目,半截带卷的旱烟还夹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之间,烟火已被飞雪打熄。他微微向前伸出手来,好像要向战友们借火……怎么?他的衣服这么单薄、破旧,像树叶、像箔片一样薄薄地贴在身上,他的……他的御寒衣物呢?为什么没有发给他?
⑨将军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蓦然转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老子要……”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⑩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
⑪“——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上来!”将军两腮的肌肉剧烈地抖动着,不知是由于冷,还是由于愤怒。
⑫终于,有人对将军小声说:“他就是军需处长……”
⑬将军发火的表情突然凝住了。他怔怔地伫立了足足有一分钟。雪花无声地落在他的眼睑上。融化成为闪烁的明珠……他深深地呼出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至齐眉处,向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⑭雪更大了,风更狂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碑……
⑮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地钻进了弥天的风雪之中,他耳边回响着无数沉重而又坚定的脚步声在说:“

( 1 )本文的主人公是 , 本文对主人公所作的描写是 描写。

( 2 )从第②段A.b 、c 处的括号中,选取最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
a处: b处: c处:

( 3 )第⑧段画线句子是对军需处长的 描写,它的作用是

( 4 )本故事情节的高潮是:

( 5 )⑭段中“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碑”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

( 6 )小说反复描写风雪的主要作用是:

( 7 )本文末尾⒂段应填入的句子,最恰当的是:( )

A: “这支队伍为什么不怕困难呢?”
B: “这样的队伍真是不可思议!”
C: “看来狂风可能征服不了这支队伍。”
D: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 8 )下面是对这篇小说中心思想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表现红军不畏风雪严寒坚持行军的勇敢精神。
B: 反映将军爱护战士、官兵一致的优良品质。
C: 赞颂军需处长所代表的红军战士无私无畏的崇高品质。
D: 赞扬将军知过能改、光明磊落的坦荡胸襟。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枣香醉人》中醉枣酝酿着爷爷奶奶爱的味道,陶渊明的酒里散发着田园生活悠闲惬意的味道,汪曾祺先生的鸭蛋里蕴藏着家乡的味道,宋濂在粗茶淡饭里却品尝到求知快乐满足的味道……

请以“难忘的味道”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两个人不相等但可以相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