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南宁市苗圃行动华光女子高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面情境中,导游能巧妙化解矛盾的一项是( )

王安石纪念馆参观时,一男游客和一女游客就王安石到底是临川人还是东乡人争得不可开交。

A: 争什么争,管他是哪里人!
B: 现在听我讲解,要争,等会儿再争!
C: (对男游客)不要争啦,好男不和女斗。
D: 不管是临川人还是东乡人,他都是我们抚州人的骄傲。
2、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杨振宁,理论物理学家,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B: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C: 萧红,原名张迺莹,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D: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3、

下列划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女(shū) 跄(1àng) 面(huò) 步履跚(pán)
B: 耀(xuàn) 执 (zhuó) 菜 (hūn) 揄(yé)
C: 防(dī) 魁(wú) 酿(yùn) 奄一息(yān)
D: 静(mò) 怜(mĭn) 吸(yŭn) 然(mù)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嘹亮 烘托 融洽 引人入胜
B: 纳闷 脸夹 吹嘘 兴至勃勃
C: 安适 酷爱 清辙 汉马功劳
D: 气势 震摄 憔瘁 花枝招展
5、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傅雷家书》是翻译家傅雷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的家信汇编,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作者是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
C: 《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变脸》中的水上漂,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原苏联作家保尔•柯察金,主人公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是一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英雄战士。
6、

下面句子的方框里,可以使用问号的一项是( )

A: 哪辆车几点出站□在哪休息□都搞清楚了
B: 我不知道他今天为什么不去上班□
C: 他哪都不去,你能把他怎么样□
D: 我不管你们是怎么想的□我的态度是不会改变的了
7、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B: 通过近两年的艰苦建设,使盐城人民享受到了BRT公交的便捷舒适。
C: 眼下,花样迭出的新款手机已不再是单纯的通信工具,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贴身伴侣,用来彰显个人品位。
D: 小李发现老王正在和他的战友谈话。
8、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诚(qiǎn) 洁(jiǎo) 峥(rónɡ)
B: 山(lù) 立(chù) 视(kuī)
C: 嬷(mó) 严(lì) 撒(mí)
D: 涟(yī) 按(nài) 悔(chàn)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叙利亚再度遭到美国及其盟友的导弹打击,从其目前紧张的局势来看,我们不得不认为世界和平距我们还很遥远。
B: 至5月中旬,魅力湘西大剧院《魅力湘西》节目已累计演出了7000多场,接待中外游客大约1300万人次左右。
C: 《红海行动》讲述了“蛟龙突击队”营救中国公民在海外的故事,情节曲折,场面宏大,十分好看。
D: 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因为其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缘故。
10、

下列句子中,比喻不贴切的一项是(

A: 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想抓住它,它却已经融化了。
B: 仲春时节,清风送爽,我们走在山路上,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轻快。
C: 清脆的泉声,婉转的鸟声,嗡嗡的蜂声,微风轻吹树叶声,汇成悦耳的交响曲。
D: 月色下的荷塘中,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列诗句,回答问题。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 1 )根据提示,将描写乐曲声的比喻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形容乐声粗重的:________

形容乐声轻细的:________

形容乐声流畅的:________

形容乐声冷涩的:________

( 2 )对文段中句子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
B: “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
C: “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
D: “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1 )下列选项中划线字的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待君久不至,已。 少时,一狼径 , 其一犬坐于前。
B: 屠乃奔倚下。 一狼洞中。
C: 友人惭,下车引。 久 , 目似瞑,意暇甚。
D: 太丘舍去,去后至。 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 2 )解释划线的词。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________

②恐前后受其敌 ________

③屠自后断其股 ________

( 3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4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尊君在不? ”句中“尊君”是古代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B: “君与家君期日中。”句中“家君”是古代对别人尊称自己的父亲。
C: “其一犬坐于前” 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其一/犬坐于前”
D: “一狼径去”“一狼假寐”表现狼的阴险狡诈。
( 5 )请从“聪慧机智”的角度,结合内容举例分析陈元方与屠户各自的表现。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父亲因腹痛难忍进医院急诊,B超显示是急性阑尾炎,肠腔上还有一个直径4厘米的不明包块,医生怀疑这个包块是癌。“如果在阑尾手术中病人因其他病灶的影响而死在手术台上,本院不承担医疗责任。同意的话,请你们在手术单上签字。”

②“你们”是指大哥和我。医生的话让大哥的脸“刷”地变白,手术单在他手中“噗噗”地抖动。他把目光投向我,突然的灾难让他的脸上充满同舟共济的企盼。他问,二子,你看呢?

③“签就签呗!”我漠然地说。甚至我还打了一个哈欠,不耐烦地说:“昨晚我打了通宵麻将,太困了,想早点回家,手术时你就一个人待在这儿吧!”

④我想,既然没有大祸临头的感觉,何必要虚张声势地悲伤。大哥最终还是忍住了愤怒,在手术单上赌博一样谨慎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⑤我的冷血是存心的,因为我对父亲有着深深的不满。父亲原来是一名工人,45岁那年他病退回家,让与我同班读书的大哥辍学“顶替”。大哥比我大一岁,我俩的成绩不相上下,都是班上的尖子生。可那时家里穷,父亲怕我俩都考上又都读不“终局”,于是决定让大哥回来“顶替”。

⑥就这样,我和大哥开始了不同的人生。大哥进厂不久,厂里更新了机器设备,他的工作只是坐在电脑监控室里按电钮,轻松自在,养得白白胖胖,并按部就班地娶了妻,生了子,节假日一家三口共用一辆摩托车,像一串幸福的糖葫芦在大街小巷兜风,活得好不滋润。而我这个世纪末的大学生却赶上不包分配,在一个又一个人才市场里兜售了两年,赔尽了笑脸,仍然没能把白己推销出去,个中辛酸,一言难尽。正是我们兄弟俩截然不同的生活境况让我开始憎恨父亲,他明知我自幼体弱多病,为什么不以保险起见让我“顶替”呢?既然父亲把他的爱以最实惠的方式给了大哥一个人,那么就让大哥一个人来承担养老送终的义务吧!我虽然冷血却不矫情,言为心声是我最大的优点。所以我说要回家睡觉。

⑦“请你们帮着把病人抬上手术床。”医生对我们说。我只好跟着大哥来到父亲的病房。病床上的父亲已被自己的汗水淋湿,扭曲的表情昭示着体内的疼痛正像风暴一样肆虐。生命在这一刻显得无比脆弱,大哥的眼睛终于坚持不住漾出红红的雾气,这份柔情有悖于他一贯的钢铁个性。父亲瞬间明白了自己的病情,他忽然想起什么来,吃力地叮嘱大哥:“假如我就这么走了,你只能给我立一根孝子棒(我们的风俗,一个儿子立一根),写上你的名字……

⑧“为什么?”大哥吃惊地问。我也对父亲的“遗言”感到不满。到死还在偏心眼儿,这不是变相地骂我不孝,不认我这个儿子吗!

⑨“因为二子是我捡来的孩子,我得把这个权利留给他的亲生父母,万一他们以后有机会相认,我可不能昧了良心……”父亲说着又把眼光移到我脸上,“二子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我实在不放心。谁会料到大学生就业这么难。那时让他多读书,我是想不能亏待了人家的孩子……二子啊,你别怨爸,爸就这点儿能耐。往后,让大哥多照顾着点儿——大明,记着我的话,对弟弟要多帮衬啊!”父亲艰难地说完这些,汗水已几乎将他淹没。他疼爱的目光久久地停在我脸上,眼眶里溢出浑浊的泪珠。而他对我二十多年的疼爱却得不到回报,他要把写有我的名字的孝子棒给别人——为了良心。

⑩我的身世让我震惊。

⑪我的狭隘让我羞愧。

⑫我的灵魂被父亲的良心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⑬我没有离开医院,直至手术结束。医生告诉我们,“不明包块”原来是肠腔积液,真是虚惊一场。

⑭而我,已学着乌鸦反哺的姿势,给父亲喂饭。我的良心会背负如山的父爱,走过今生。

( 1 )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⑤⑥段运用插叙的手法,回溯了父子三人的生活经历,使故事情节更加充实完整。
B: 文章语言形象细腻。“他疼爱的目光久久地停在我脸上,眼眶里溢出浑浊的泪珠”这句话表现了父亲对我深藏的爱和愧疚。
C: 第②段中,对大哥的神态、动作、心理和语言的描写,表现了大哥对父亲病情的担忧和他的毫无主见。
D: “我”大学毕业后漂泊辛酸的生活和大哥按部就班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照,让我开始了对父亲的憎恨。
( 2 )阅读文章,依据“我”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词语。

不满——________——________——羞愧——________

( 3 )仔细阅读文章,说说你对第④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我的良心会背负如山的父爱,走过今生。

( 4 )好的标题能提示文章内容,揭示文章主题。请你仔细阅读文章,谈谈文章以“良心”为标题的作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片片蝶衣生

①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

②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花瓣娇小并不起眼,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被那一抹微蓝所吸引。

③移步花丛中,仔细瞧去,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让人一眼惊艳。时值冬季,它们的四片花瓣成对绽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生动,活泼。微风拂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飘来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微风吹动蓝色的花朵,花朵起伏,与那身披蓝衫的蝴蝶别无两样。

④借助手机搜索,原来此花实名正是蓝蝴蝶。我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将这样一朵小花装扮得如此美丽。它那对生的叶子,平展两侧对称盛开的花瓣,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无不娇美可人。在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⑤我在这片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彩蝶,想起自由自在的欢啼黄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开时节,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

⑥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长在花丛里,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片片蝶衣生。

⑦我常常想,这世间的花不也和寻常的人一样吗?人有人性,花有花性。有的人生来不甘,总不愿栖息于荒芜之地,纵有迁徙,也难逃“枯萎”的命运;有的人知足惜福,不攀不比,即便生长在乡野间,也是一身正气。好比这蓝蝴蝶,它形貌小巧,生长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之中。它不俗不媚,凭一身高洁之色来示人,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

⑧夕阳西下,通往码头的行人越来越多,我流连在这片花丛中,为邂逅此花而欣然。它们清婉的姿容,密密丛丛的风韵,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

( 1 )依据文章第②③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点。
( 2 )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 3 )在蓝色的花海中徘徊,作者为什么想起了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 4 )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 5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片蝴蝶花”给了你什么启示?
四、写作(分值:60分)
字典说:回眸是回转眼睛,回过头看,向后看,转头看。诗人说:回眸是冲出小河的水流,回归浩瀚的大海;是狂风骤雨过后,扫起满地的落红;是大浪退去之后,捡拾海滩上五色的贝壳;是流了泪之后,洗清的那张笑脸。回眸是为了过去,回眸是为了未来。
请以“回眸”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不限),不少于600字。(2)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缠绵过后谁许谁地老天荒∝”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