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愕然 竹匾 嗤笑 骇人听闻 B: 鹁鸪 隔膜 箫索 人迹罕至 C: 伶俐 崇拜 祭祀 连篇累牍 D: 栅栏 应酬 船舱 原形必露 |
2、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碧绿汉江,浩荡千里,甘甜的江水哺育着两岸无数勤劳的人们。 B: 窗外樱花盛开,一位年轻的妈妈牵着幼小的孩子在树下漫步,画面十分温馨。 C: 散文和小说是两种不同的文学体裁,在阅读中要注意区分,不能混为一谈。 D: 隆中风景区成功创5A,是我市旅游发展史上空前绝后的盛事。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中美经济贸易谈判中,美方代表总是没有明确态度,他们的真实意图难以捉摸。 B: 这里风景宜人,河流清澈见底,山峰奇形怪状,真是别具匠心啊! C: 她随手把一颗石子扔进湖里,一圈圈涟漪在平静的湖面荡漾开去。 D: 西方文化有西方的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有中国的特定思维,两者不能相提并论 , 应相互包容和尊重。 |
4、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B: 近来,菲律宾对中国南海黄岩岛主权的挑衅行为让中国人民义愤填膺。 C: 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竟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存在,对此,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死灰复燃。 D: 受利益驱使,地沟油上餐桌、旧皮鞋熬制老酸奶等食品安全事件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
5、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一句中主语是“多读书,读好书”,谓语是“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B: “树梢上,美丽的小鸟高兴起来啦!”一句“树梢上”是主语,“美丽的”是定语,“起来”是补语。 C: 《水浒传》中武松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风雪山神庙等情节,展现了武松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的性格特点。 D: 明末清初小说家施耐庵在《水浒传》中,讲述了“拳打镇关西”“醉打蒋门神”“火烧草料场”、“智取生辰纲”等一个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故事,使人酣畅淋漓。 |
6、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潍坊对媒体称尚未发现有价值的举报线索,而网络上关于地下排污线索却不断涌现,潍坊寿光市的一个工业园区普遍存在地下排污。B: 胡萝卜在荷兰被列为“国菜”之一,这是因为胡萝卜素具有维护上皮细胞的正常功能、防治呼吸道感染以及激发免疫力等作用。 C: 作家的写作不应只局限于一个地区、一个事件,而是应尽可能地放眼到国际视野中去书写、去观察、去感受。 D: 公职人员掌握着公杈力,其房产权属和交易信息涉及公共利益,不属于个人隐私,公开其房产信息能够维护公共利益,也可强化社会舆论监督。 |
7、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难道能否认我们的意见是不正确的吗? B: 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 C: 为了搞好工作,我们要虚心接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D: 人称和语言的运用,也要恰当处理。 |
8、 |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最后等它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时,它马上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B: 我连忙赶去,只见这位老先生弯着身子,蹒跚地走过来,两手紧紧地抓住裤腰。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C: 因为从外表看来,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大相径庭:形容彼此大体相同,略有差异。 D: 他们在和有高度智慧的鸟或哺乳动物打交道的时候,常常需要不顾自己的尊严,所以,实在不能嗔怪有些外行人批评。嗔怪:对人表示不满。 |
9、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惩戒(chěng) 怂恿(sóng) 蹒跚(shān)B: 狡黠(jié) 蜷伏(quán) 小凫(fú) C: 麝香(shè) 虐待(nüè) 嗔怪(chēn) D: 旭日(xù) 蓦然(mù) 丰腴(yí) |
10、 |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题。 山中 长江悲己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的作者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并称为“初唐四杰”。B: 诗的前两句是一联对句,诗人以“万里”对“长扛”,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 C: 诗的后两句,即景点染,用眼前“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进一步烘托这个“悲”和“念”的心情。 D: 三,四句“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是诗人虚写景物,是他心中的想象。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1 )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B: 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 C: 此诗着重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D: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思乡之切。 ( 2 )有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蒙乃始就学 ________ 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 )文章写鲁肃的反应对于表现吕蒙有什么作用? |
列车上
①前两天我坐火车出差,一路看着窗外荒凉的冬日风景,听着“咣当、咣当”的车轮声,实在是无聊透顶。我想找个同行的旅客,聊聊天,打发时间。
②首先把目光落在了对面的小伙子身上,年龄相仿,应该有共同语言。我正在考虑用什么话来开头,只见那小伙子打开随身带的电脑包,取出笔 记本,放在腿上开始上网。于是耳朵里传来了QQ的提示音,原来人家有 人聊天。
③左边是个美女,一直侧脸向窗外看着,虽然咱不贪图什么艳遇,但是 如果有一个佳人旅途相伴,聊聊天,也是很不错的。我整理一下自己的衣 服,清了清嗓子,用尽量绅士一些的语调说:“你好,是不是没来过这里,见你一直在欣赏外面的景色啊?”话音落下,美女却丝毫没有反应。仔细一瞧,人家秀发遮掩的耳朵里耷拉下一条黑线来,原来在静静地听音乐,把整个车厢里的人都排斥在外。
④我灰头土脸地苦笑一下,扭头看斜对面的那个大爷。大爷穿着非常 朴素,慈祥的面容,一看就是个实在人,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大爷似乎觉 察到我的目光一直盯着他,马上把手提包抱在怀里,把头埋下去,身子向我 相反的方向扭了扭。我颇为尴尬,使劲咽了一口唾沫,站起身来。
⑤我穿过车厢,走到了两节车厢的接头处。看见一个中年人在那里抽烟。我凑过去,掏出一支烟来,赔着笑说:“车厢里禁止抽烟,憋坏了,也过来抽一口。大哥,借个火。”中年人犹豫了一下,掏出打火机递过来。我在火车的晃荡中把烟点着,吸了一口,把打火机还给他,说:“谢谢啊,大哥这是去哪?”⑥中年人把还剩下一大截的烟掐灭,说了声:“你接着抽,我回座位了。”⑦我正呆滞在那里,一个八九岁的阳光男孩出现在眼前,“叔叔,请问您,高大笔直的树就是白杨树吗?”
( 1 )请写出第①段画线部分的作用。( 2 )细读第②~⑥段,“我”想与人聊天却四次都未能如愿,请把“我”遇挫后 的“反应”填写在下列横线上。第一次: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
第三次:________; 第四次:________ 。
( 3 )第⑥段中年人的言行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什么?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石油被称作工农业生产中流淌着的黑色血液,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很多交通运输工具如汽车、飞机等使用的汽油、航空煤油等都是石油产品,日常生活中部分电力的供应也来自石油。美国有45%的能源供应来自石油;我国能源供应中石油所占比例约为23%。据不完全统计,我们生活中有6000多种产品,例如润滑油、橡胶、塑料、合成纤维、涂料等等,都是石油产品。石油像黑色的金子一样,吸引着人们去寻找、去开采。
②石油是怎么生成的呢?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万年的时间,在现今已发现的油藏中,时间最老的可达到5亿年之久。在地球不断演化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有一些“特殊”时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死亡后,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质不断分解,与泥沙或碳酸质沉淀物等物质混合组成沉积层。由于沉积物不断地堆积加厚,导致温度和压力上升,随着这种过程的不断进行,沉积层变为沉积岩,进而形成沉积盆地,这就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质环境。
③伴随各种地质作用,沉积盆地中的沉积物持续不断地堆积。当温度和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沉积物中动植物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碳氢化合物分子,最终生成石油和天然气。
④分散在岩层中的石油又是怎样聚集在一起的呢? 石油不像水聚集在水库中那样聚集在沉积盆地最初形成的岩石——生油源岩,也就是沉积岩中,而是透过岩石的孔隙,被挤压到压力分布更低的岩石裂隙和孔隙中,直至停留在被完全封闭的储集岩中。储集岩是聚集石油的岩石。储集岩形成了储藏石油的地质环境——圈闭构造,它是阻止石油被继续运移的地质构造。石油的这种聚集方式就如同水被一块海绵吸收一样。正因为有了储集岩和圈闭构造,石油才能够安静地在地下定居,等待发掘者的到来。
⑤地质学家认为,在漫长的地质过程中,已有很大一部分石油因圈闭构造遭到各种地质作用的破坏而流失掉。在经历生成、运移和储集后,石油一般分布在近地表的范围内。
⑥可以看出,特定的时间与空间对应着生油环境、沉积盆地的形成。相当规模的生油源岩、储集岩及储集岩形成的圈闭构造等几个要素,是生成石油和发现石油的核心。在石油的生成过程中,上述诸要素任何一项缺失或“不佳”,都会对石油生成全过程产生影响或破坏,导致仅形成规模较小的石油生成、聚集,而不具备商业化开采的价值。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在6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