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松鼠虽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兽类,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B: 虽然我们掌握了金龟子发音的原理,它为什么而歌唱却仍是个谜? C: 国王兴高采烈地说:“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刚说完,又连忙补充一句:“一定要好好照料小宝贝!” D: 曾经和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来了,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来了。 |
2、 | 下列句子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 ( ) A: 马拉松在江北举行,从大剧院到市区,沿途街道门庭若市。B: 发令枪响后,勇哥首当其冲 , 跑在最前头,最终夺得了金牌。 C: 在自私自利者的心目中,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行为是不堪设想的。 D: 万里长江上的山水画廊——三峡,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 它以独特的云雾山水,浓郁的风土人情和古往今来的风流人物,吸引着无数游人。 |
3、 |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B: 母亲带了浑身黄色的一只小猫回来。 C: 游过这条并不宽的河,我用了大约半小时左右。 D: 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
4、 | 对下面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未见过这么茂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片瀑布,从空中垂下。分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藤萝比作瀑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藤萝的茂盛,表达了作者对藤萝的赞美之情。B: 你就是调尽五颜六色,又怎能画出祖国的面貌呢?分析: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意在表明多调一些颜色,祖国的面貌是可以画出来的。 C: 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分析: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酷热。 D: 整条岷江就在我们的左侧晃悠着,肆无忌惮地呼啸着,随时都有可能把我们连人带车一起揽进它的怀中。 |
5、 | 词类活用常常可以丰富语言的表现力,以下划线词语不属于这种用法的一项是( ) A: 所以愉快着你的愉快,痛苦着你的痛苦。B: 他多年的辛劳给学生酿制了一种智慧。 C: 我走出庭院,凄迷着月色的空气立即包裹了我久已干涸的身躯。 D: 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 |
6、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A: !”,﹔。 B: ”!;,? C: ”!,,? D: !”﹔;? |
7、 | 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乐观的人看见问题后面的机会,________________。机会从来不会主动敲响你的门,无论你等待多少年,________________。朝着既定目标前进,________________。 ①悲观的人则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 ②悲观的人只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 ③它只如一阵风拂面而过,需要你有反应能力和追随速度 ④需要你有反应能力和追随速度,它只如一阵风拂面而过 ⑤你就会发现机会的存在,充分发挥你的潜能 ⑥尽量发挥你的潜能,你就会发现机会的存在 A: ①④⑥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③⑥ |
8、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滴水穿石,告诉我们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 , 这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宝贵启示。 B: 世界卫生组织称赞中国的各项防疫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应该向全世界大力推广。 C: 清明节,人们纷纷到陵园祭扫,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 , 以此寄托对逝者的哀思。 D: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渐好,师生们满心喜悦地重返校园,在学习中共享天伦之乐。 |
9、 | 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吟鞭东指即天涯 吟:指吟诗(《已亥杂诗》龚自珍) B: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名声(《陋室铭》刘禹锡) C: 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木兰诗》) D: 自缘身在最高层 缘:因为(《登飞来峰》王安石) |
10、 | 下面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 闷(mēn)热 缥(piāo)缈 端详(xiáng) 睡眼蒙眬(lóng)B: 蜿蜒(yán) 弥(mí)散 絮(xù)叨多 姿多彩(cǎi) C: 瞩望(zhǔ) 贪(tān)婪 苍(cāng)茫 头晕目眩(xuàn) D: 战粟(lì) 眷(juàn)恋 栖(xī)息 反(fǎn)璞归真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 【乙】 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①,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②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垒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刘元卿《南岐之人》) 【注】①瘿:读yǐng。颈瘤,俗称大脖子病。 ②焦:细瘦干枯。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①湮于沙上________ ②转转不已________ ③及见外方人至________ ④焦而不吾类________ ( 2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 B: 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 C: 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 D: 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 (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 ( 4 )【甲】、【乙】两文揭示的共同道理是什么? |
阅读训练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
[加拿大]里柯克
我们决定为“母亲节”举行一次特别庆祝。我们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它使我们大伙儿都体会到:母亲为我们成年累月地操劳,她吃足苦头和付出牺牲,全都是为了我们的缘故。
我们的计划是,把这一天过得像过圣诞节或别的盛大的节日一样隆重,我们决定用鲜花点缀房间,在壁炉上摆些格言。我们请母亲安排格言和布置装饰品,因为在圣诞节她是经常干这些事情的。
两个姑娘考虑到,逢到这样一个大场面,我们应该穿戴得最最漂亮才合适,于是她们俩都买了新帽子。母亲把两顶帽子都修饰了一番,使它们显得挺好看。父亲给他自己和我们兄弟俩买了几条带活结的丝领带,作为纪念母亲这个节日的纪念品。我们也准备给母亲买顶新帽子,不过,她倒是似乎更喜欢她那顶灰色的旧无檐帽,不喜欢新的,而且两个女孩子都说,那顶旧帽子,她戴了非常合适。
早饭后,我们做了一个出乎母亲意料之外的安排,我们准备雇一辆汽车,把她载到乡下去美滋滋地兜游一番。母亲一向是难得有这样一种享受的,因为我们只雇得起一个女佣人,在家里母亲几乎就得整天忙个不停。如今乡下正是风光明媚的时节,要是让她驱车游逛几十里,度过一个美好的早晨,这对她来说可真会是莫大的享受。
但是,就在当天早晨,父亲有了一个新主意,与其让母亲坐在汽车里逛来逛去,倒不如带她去钓鱼更妙。父亲说,出租汽车么,雇了一样得花钱,我们何不利用它又游玩又开到山上有溪流的地方去钓鱼哩。就像父亲说的,如果你要去钓鱼,前面就有个明确的目标,能提高你的兴致。
我们大伙几都感觉到,对母亲来说,有个明确的目标会更好些;再说,不管怎样,父亲昨天刚好又买了一根新钓竿,这就更自然而然地使他想起钓鱼来了。
这样,我们便为这次旅行做好了一切安排,我们让母亲切了些夹心面包片,为了怕我们肚子饿,还准备了一顿便餐。母亲把所有的东西都给我们收拾齐全,放到一只篮子里,准备上车。
唉,车子到了门口的时候,不料汽车里面看来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宽敞,因为我们没有把父亲的鱼篓、钓竿以及便餐估计在内,显然,我们没法儿都坐进车里去。
父亲叫我们不必管他,他说他留在家里也很不错,而且他相信他能利用这段时间在花园里干点活儿,不过,当然我们全都觉得,让父亲留在家里可绝对不行;特别是,我们都知道,他果真留下来的话,准会闯祸。安娜和玛丽姐妹俩倒也都乐意留下来,帮着女佣做中饭,只是,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她们买了新帽子不戴一戴,未免大使人扫兴。维尔和我本来也愿意退出,但不幸的是,我们在准备饭菜上,却是一点忙也帮不上。
到最后,决定还是母亲留下来,就在家里痛痛快快地休息一天,同时准备午饭。反正母亲不喜欢钓鱼,而且尽管天气明媚,阳光灿烂,但室外还是有点儿凉,父亲有些担心,要是母亲出门,她没准会着凉的。
于是我们向母亲欢呼了三次之后就开车出发了。母亲站在阳台上,从那里瞅着我们,直到瞅不见为止。父亲每隔一会儿就转身向她挥手,后来他的手撞到车后座的边上。
我们把汽车开到美妙无比的山冈中行驶,度过了最愉快的一天。父亲钓到了各式各样的大鱼,维尔和我也都钓了,不过我们钓的鱼都不及父亲钓的那么多。至于那两个姑娘呢,在我们乘车一路去的时候,她们碰到不少熟人,还遇到几个熟识的小伙子,便在一块儿聊起来。这一回,我们大伙儿都玩得痛快极了。
我们到家已经很晚,母亲猜到我们会回来得晚,她把开饭的时间推迟了,热腾腾的饭菜给我们准备着。可是首先她不得不给父亲拿来手巾和肥皂,还有干净的衣服;接着,她又去帮女孩子们开饭。我们便在最最豪华的筵席上坐下来,有烤火鸡和圣诞节吃的各种各样的好东西。吃饭的时候,母亲不得不屡次三番地站起来,去帮着上菜、收盘,再坐下来吃。
这顿饭吃了好长的时间,真是有趣极了。吃完饭,我们大伙儿争着帮忙擦桌子,洗碗碟,可是母亲说她情愿亲自来做这些事,我们只好让她去做了,因为这一次我们也总得迁就她才行。
一切收拾完毕,已经很晚了。睡觉之前我们全都去吻过母亲;她说,这是她有生以来过得最最快活的一天。我觉得她眼里含着泪水。
总之,我们大家都感觉到,我们所做的一切得到了最大的报偿。
( 1 )简要分析“父亲叫我们不必管他……”这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冬夜里歌唱的鱼
查一路
①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去了沉寂的北方。火烧云沉到山的那一边,山岗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萧瑟。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在昏暗中挟裹着晚风,逐渐清晰。我和妹妹就在这样的黄昏,在这样的山梁上等待父亲,还有父亲手中的鱼。
②父亲手中提着一尾胖头鱼。这种鱼头重尾轻,是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只能偶尔买这种鱼。他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在夜色中,他的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③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母亲接过鱼,刮鳞、剔腮、破肚,整条的鱼被分成小块,娴熟而又忙乱。当菜籽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弥散开来时,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催促着母亲往炉膛添柴。火舌从灶口舔出来,母亲的影子贴上后墙,忽大忽小,斑驳摇曳。罡(gāng)风(罡风,指强烈的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的叫声,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
④锅中的水,沸腾起来了。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福的信息。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上做作业;二姐的眼睛随着腾起的蒸气升高,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妹妹和我,绕着灶台打架,虚张声势,有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而是在幸福的预感中,矫揉造作,故作娇嗔。父亲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和笑容,虽然沉默独坐,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瞬间的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⑤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母亲撅起嘴,吹锅盖上的蒸气。揭开锅盖,如同揭开一个谜底。鱼怎么样了?母亲撒下大把翠绿的葱丝,鲜红的辣椒。锅盖合上时,她用毛巾环绕地盖住锅与盖的缝隙,让蒸气闷在锅里,但仍挡不住渗出异香。
⑥鱼熟了,母亲只吃鱼汤泡饭。她拨开我们几个孩子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肉,放在一只小碗中,在我们茫然的眼神里走出异香氤氲的房间。
⑦寒冷跟随着温暖的小碗,跟随母亲推开那间草屋的门。温暖的鱼,让瞎老爷爷冰冷的小屋同样获得了温度。老人边吃边有泪水涌出,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缘故。
⑧同样是一个冬夜,这位孤寡老人孤单地走了。临终前,他告诉在场的人,他庆幸最后的时刻是在这个冬夜,因为他吃到了我母亲送给他的鱼。他用手摸着胸口,说:“这里,很暖!”
⑨另一个冬天,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岗张望。我父亲在这年的秋天去世了。妹妹的黄发已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长大成人。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
⑩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
①大姐:________
②二姐:________
③我和妹妹:________
( 3 )第③段划线句:“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的叫声,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这处环境描写形象生动,请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 4 )文章结尾写道:“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这句话含义深刻,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如果你要长时间等待,你能不因此厌烦;如果自己看护的东西被破坏,你能俯身去修补;如果所有人都怀疑你,你仍能坚信自己……你将会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如果你怀揣着遗憾,那就让时光去倒流;如果你珍惜着现在,那就让这美好去驻足;如果你遥想着未来,那就让想象的翅膀带你飞翔……你可以拥有一个属于你的世界。
如果……
请你以《如果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补全题目。②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