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南昌市第十八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选出没有语病一个句子( )
A: 我们要将安全工作做细做实,防止万无一失。
B: 宜兴这座江南小城不仅风光迷人,而且独具韵味的紫砂文化也吸引着广大游客。
C: 我们要努力克服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D: 经过大家的再三解释,他怒气才逐渐安静,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网络游戏与电子竞技运动有着本质区别。电子竞技是相互比胜负争上游,有着明确的回合对抗或时间对抗性,能够锻炼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B: 中国航天人把独立研发的“嫦娥”系列探月卫星送往太空,国人的美好愿望实现了,使中国跻身世界航天开发大国。
C: 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不断上涨,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造成工农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给世界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
D: 穿过时空隧道,我仿佛看到了文昌阁里众人膜拜、香火缭绕的场景,仿佛听到了莘莘学子之乎者也的读书声,仿佛体会到了举人们金榜题名的喜悦。
3、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如何上好课,老师听取了同学们的方法。
B: 冬天的济南是晴朗无云的季节。
C: 他没被困难吓倒,是一个很坚强的人。
D: 我们落实并组织学习了上级的指示。
4、句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只要你一走进博物馆或展览馆,那各式各样的竹制品,真可说是琳琅满目,叫人_____________,街的两边全是摊点,摆着的挂着的东西万紫千红,令人_____________,细瞧花盆,那千奇百怪的模样令人_____________:废暖瓶壳,破旅行杯,掉提手的小塑料桶,用过的可口可乐罐……

A: 眼花缭乱 应接不暇 啼笑皆非
B: 应接不暇 眼花缭乱 忍俊不禁
C: 应接不暇 眼花缭乱 啼笑皆非
D: 美不胜收 应接不暇 忍俊不禁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书信不仅传递感情,更传承文化,同时也真实地记录时代的变迁。
B: 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内江市的“创卫工作”走上规范化、常态化。
C: 全场观众的目光与欢呼声都集中到正在舞台中央忘我舞蹈的杨丽萍身上。
D: “整本书进课堂”的成效并不显著,原因是对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中美两国首脑会晤来看,和平谈判是解决两国贸易争端的不二法门
B: 孙杨在2020年FINA冠军游泳系列赛中拿下新年首冠,不愧是泳坛的“一代天骄”。
C: 小明从头到脚都换上了新的装扮,让人觉得他冠冕堂皇
D: 在这间不容发的关键时刻,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坏人利用。
7、

对下面文段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A: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所以。
B: 劳其筋骨 劳:使……劳累。
C: 所以动心忍性 所以:……的原因。
D: 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8、

下列画线词语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 2014年南京青奥会即将拉开序幕,这不仅是青少年展示运动才能的一次盛会,是南京向世界展示城市形象的一个舞台。
B: 我校几位草根教师合作拍摄的电视片《水竹》,荣获南京市第五届中小学校园电视节目特等奖。
C: 近期香港新鲜牛肉价格上涨速度令人叹为观止 , 部分香港市民感叹吃新鲜牛肉已是一件奢侈的事。
D: 小说《海底两万里》中献身科学、英勇顽强的尼摩船长这一形象,深深地打动了全班同学。
9、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 福楼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
B: 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C: 《汤姆索亚历险记》《竞选州长》的作者都是美国的马克·吐温。
D: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四大悲剧是《李尔王》《哈姆莱特》《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
10、下列字形和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怒(yùn) 镜(léng) 蓄(zhù) 疲倦不堪
B: 甲(hūi) 临(lì) 若(tǎng) 美不胜收
C: 屋(yán) 急(zào) 发(jì) 人声鼎沸
D: 搓(niǎn) 清(chéng) 分(qí) 各得其所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一)

【唐】贾至①

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

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

(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

【注】①贾至曾调守到此。

( 1 )两首诗黄同使用的意象有:江水、________。
( 2 )贾至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丙)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1 )下面语句中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往之家 女:女儿
B: 而去之 委:放弃
C: 寡助之 至:极点
D: 行乱其所为 拂:违背
( 2 )下列语句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往送门 胶鬲举于鱼盐
B: 困心,衡于虑 舜发畎亩之中
C: 安居天下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 顺为正者 我酌油知之
( 3 )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A: 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改变,权势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
B: 富贵不能迷惑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权势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
C: 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改变,权势不能使他的意志弯曲。
D: 富贵不能迷惑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权势不能使他的意志弯曲。
( 4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三段短文都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流畅,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而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B: 甲文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
C: 乙文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句话是作者对“大丈夫”的定义,体现了要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才有自尊。
D: 丙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在本文的结构上起过渡的作用:由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过渡到成就大事业必经历磨难的普遍行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给最爱的他们安全感

沈奇岚

①每个孩子都被父母指责过不懂事,那句“都是为了你好”听过千遍万遍,“知道,知道,我都知道”也答了千遍万遍。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一直在发生?

②我们的父母有个有趣的标准,听话的就是好孩子,不听话的就是坏孩子。换言之,就是停留在父母框架里的就是父母喜欢的孩子,任何突破框架的企图都是叛逆、不听话、不懂事甚至不孝顺。

③你想自己作决定,想过自己的人生。但是,在父母的框架里,你常常碰壁。他们希望你留在那个框架里面,因为他们怕你出去了会不安全。

④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父母的框架都是保护性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饭前要洗手”“听老师的话”等等。那是他们的人生经验,他们用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来为我们筑起保护墙。但是任何框架都可能陷入一种惯性。他们习惯了这种保护你的方式,却还没有习惯你已经长大,世界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你想要空间,不得不和这个框架发生冲突。你没办法责怪他们,他们的框架都是出于爱。你在他们的框架之内,他们才觉得你是安全的,他们才有安全感。

⑤很多年以后,你会发现,父母对我们人生的横加干涉,无非是怕我们做了糟糕的选择——他们心里没有安全感,对框架之外的世界没有信心。

⑥如果你希望父母尊重你的选择,你必须要给他们安全感——你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可以从小事做起,甚至从妥协做起。独立从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用脚踏实地的行为挣来的。让父母有安全感有两条路,一条是最方便的听话之路,父母要求你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条路在你长大之后会越来越难走,你会分不清楚“他们想要什么”和“你想要什么”。

⑦一条就是有些难度的独立之路,你要比他们更强大。这句话的意思不是你要通过压倒他们来达到强大,而是你要通过理解他们和保护他们变得更强大,强大到他们能够意识到你能照顾好自己了,甚至能照顾他们了。不要等他们老了,你才觉得该照顾他们了。说到这里,你会不会笑——给父母安全感?

⑧真的,试试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你们的关系,就会明白许多的冲突并不是他们不尊重你,而是他们没有安全感,他们不知道你已经长大。他们的横加干涉可能是一种过度的担心,是一种婉转但是失败的爱的表达。

⑨坦白地说,期待父母因为你而有所改变,恐怕是种奢望。所以你要更努力,试着去理解自己的父母,理解他们的怕与爱,理解他们的局限、他们的爱好、他们的愿望。

⑩其实当父母是世间最辛苦的工作,为了保护他们的孩子,哪怕自己碰得鼻青脸肿也要努力强大。他们为你提供了那么长久的爱和安全感,现在,轮到你了。长大吧!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________

( 2 )第②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答:________

( 3 )作者认为,要给父母以安全感,必须理解他们。我们应该怎样理解父母呢?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答:________

( 4 )文章说,让父母有安全感有两条路可走。你赞成走哪条路?说说你的理由。

答: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时代需要大担当

刘国贤

①《后汉书•虞诩传》记载,东汉名将虞诩将赴任的朝歌一地,当时正发生叛乱,朋友闻讯后都为他的安危担心,纷纷劝他别去。虞诩却坦然笑答:“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危难时刻显身手,虞诩这种“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担当精神着实令人敬佩。

②担当需要勇气。上世纪60年代石油大会战,铁人王进喜率领的钻井队,“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终于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这种时代担当,首先靠的就是克服重重困难的勇气。

③担当需要正气。当年,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身边跟差提醒说,鸦片由来已久,且官商勾结,不可深查,与其得罪权贵和洋人,不如明哲保身,给自己留条退路。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现实生活中,有人遇到棘手问题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后躲,遇事不敢担风险,守摊度日不作为。怕承担责任,怕影响个人名节,怕丢乌纱帽。表面上一个“怕”字,实际上是“私”字作怪,缺少勇于担当的正气。

④担当需要能力。《水浒传》里的洪教头,连喊几个“来!来!来!”结果被人家轻松打倒;《三国演义》中的马谡,敢立军令状守街亭,却因纸上谈兵、刚愎自用失了街亭,丢了性命。没有能力的担当,样子做得再足,终究只是花架子。

⑤大时代需要大担当,大担当方有大作为。今天,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给我们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担当。但是,敢于担当绝不是停留在嘴边,而是落到踏踏实实的行动上。只有这样,个人的担当才会真正推动集体事业的进步,个人的梦想才能融入更多人的梦想!

(选自《解放军报》2014年4月8日)

(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选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 3 )请简述选文第④段的论证过程。

( 4 )选文第⑤段划线词语“只有这样”中的“只有”能否删去?为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如果你是个细心敏感、善于思考的少年,你在生活和学习上一定会有无数个发现:你发现了一道难解数学题的新解法,你发现了奶奶家的小花猫会给自己治病,你发现了父母愁眉不展的原因,你发现了一向邋(lā)遢(tɑ)的小叔叔突然变得整洁的秘密……这些司空见惯的发现,有的让你欣喜,有的使你诧异,有的给你带来快乐……写出你的种种发现吧,与大家共享其中的智慧与情感。

请以“我发现 ”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请把题目补充完整。②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书写工整。③不少于35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话未道尽”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