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万载县高城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卖lòng 应hè 酝niàng 蓄zhù
B: 落zháo 粗guǎng 高miǎo 啬lìn
C: 豆wān 打chuí 萏hàn 咄咄逼人duō
D: 徘huái 食zhuó 倜dǎng 搓niǎn
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 。因此,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吸引力更强,影响力更大。

①能够对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进行有机的合成

②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沟通交流的需求

③与传统阅读相比,信息更加全面,视野更加开阔,也更直观、更逼真

④提供读、看、听三方面的内容

⑤它改变了单一的文字或静态的图像的表现形式

⑥还具有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


A: ⑤①④③⑥②
B: ⑤④③②①⑥
C: ③⑥⑤①②④
D: ③②⑤④①⑥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删去“通过”)
B: 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们耳边。(把“回响”改为“回荡”)
C: 改革开放30年来,东莞取得了在经济改革方面巨大的成就。(“取得了”和“在经济改革方面”互换位置
D: 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优秀成绩,充满了信心。(删去“否”)
4、

对下面文段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王曰:“缚者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味不同。所以然者何?

A: 曷:同“何”
B: 坐:犯罪
C: 实:确实
D: 所以:……的原因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校园艺术节开幕式上,校长首先致辞:“艺术就像蓝天上舞动的云霞,时而洁白如雪,时而五彩缤纷,时而________柔曼,时而辉煌热烈……艺术可以让人生充满诗意,时时处处________我们的生活。让我们从热爱艺术开始,热爱生活吧!”热情洋溢的讲话深深________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A: 轻快 点缀 感慨
B: 轻盈 连缀 感慨
C: 轻盈 点缀 感染
D: 轻快 连缀 感染
6、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立(chù) 咄(chì) 皱(zhě) 惟妙惟(xiào)
B: 拮(jū) 丽(qǐ) 强(juè) 期期艾(ài)
C: 俗(cāng) 笑(shěn) 闻(fěi) 为人知(xiǎn)
D: 荣(yīng) 戒(chéng) 柔(nèn) 妄自薄(fěi)
7、文中多用对比、衬托手法,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愚公似愚而智,智叟似智而愚。这样写,加重了对比色调,增强了讽刺效果。
B: 遗男“助之”与智叟“止之”对比鲜明,更显示出智叟目光短浅、态度消极。
C: 写太行、王屋二山之高大,运土路程之遥远,衬托出愚公的过人胆识与气魄。
D: 其妻献疑与智叟讥笑形成对比,凸显愚公之妻支持移山的坚定立场和决心。
8、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含有“冫”的字一般与寒冷有关,含有“氵”的字一般与清澈有关。因此,在“泉水香甜,酿出来的酒就 ”的横线上应该填写“清洌”,而不是“清冽”。
B: 张同学默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椟之劳形”,李同学认为把“椟”写错了,张同学分析说,古代的书是以木片为材料,所以应该是木旁的“椟”,李同学又表示赞同。
C: 8月17日,中国女足对阵中国香港女足,前者具有压倒性优势,后者基本上过不了半场。在中国队门前,甚至飞来两只麻雀,在草地上悠闲地觅食——真是门可罗雀!。
D: 把“羸弱”写成“赢弱”,就是写了错字,而不是写了别字
9、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B: 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垂髫”;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带帽),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C: 《岳阳楼记》作者为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D: 古代的“殿试”由皇帝主持,考中称进士,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探花,第三名称榜眼。
10、下列语段中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我喜欢秋天的雨。淅淅沥沥的秋雨,整宿地不缓不急地敲打着窗棂,滋润着这座被榕树蔽的城市。柔柔的雨线,从空中飘然而落,酝着一个季节的故事。靠在窗边,聆听着秋雨的倾诉,时,一脉悠远的情思从心底升起。

A: xiǔ yìn niàng chà
B: sù yìn liàng shà
C: xiǔ yīn niàng shà
D: sù yīn Iiàng chà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杜牧《赤壁》,回答问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1 )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 2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一)

余文坼(chè),浙人,少孤,寄居京江,事母极孝。贫不能供甘旨,弃举业作贾,往来苏、扬间。志欲破万卷,而无钱购书,惟凭借读。常云于湖州置贷,暂住村店,俄春涨发,村落困巨浸中,移居主人楼上。方以阻行期为郁郁,忽睹楼侧贮书四架,悉经、史、子、集,喜甚,伏而诵之,焚膏继夜,諰諰恐不能遍览。喁喁数旬,竟忘为置贷来也。迄水将退,而脚气大发,住养匝月,架上书悉归腹笥矣。

(选自清·张泓《滇南忆旧录》)

(二)

皇甫谧,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

居贫躬身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

(选自《晋书·皇甫谧传》)

【注释】①浸:水。②諰諰(xǐ xǐ):恐惧的样子。③喁喁(yú yú):小声读书的样子。④腹笥(fùsì):这里指肚子里的学问。⑤三牲:牛、羊、猪。⑥卜:选择。

( 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常云于湖州置( 办货)
B: 三牲之 , 犹为不孝(供养)
C: 乡人席坦受书(到)
D: 带经而(农活)
( 2 )对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居贫躬身/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
B: 居贫/躬身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
C: 居贫躬身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
D: 居贫/躬身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贫不能供甘旨,弃举业作贾,往来苏、扬间。(甘旨,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读书的学费)

②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

( 4 )余文坼、皇甫谧虽所处时代不同,但两人为人处事有相同的地方,请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巴金的《繁星》一文,回答问题。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有一夜,那个在哥伦波上船的英国人指给我看天上的巨人。他用手指着:那四颗明亮的星是头,下面的几颗是身子,这几颗是手,那几颗是腿和脚,还有三颗星算是腰带。经他这一番指点,我果然看清楚了那个天上的巨人。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 1 )文章写了作者哪几次看星星的经历?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 2 )文章语言优美,多处运用了修辞方法,请从划线的3句中任选一句 , 写一段赏析性文字。
我选择第 句,赏析:

( 3 )在课堂上,对本文最后一句朗读的重音同学们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看”该重读,有人认为“跑”该重读。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阐述理由。

( 4 )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开头的“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是不能写成“我爱星天,但我也爱月夜”的。
B: 第三自然段中“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并不是因为“我”流泪的缘故。
C: 第三自然段按照“仰望——欲睡——沉睡”的思路展开描述。
D: 第三、四自然段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先从点上写看星空,再从面上写看星座。
( 5 )参考下列关于本文的背景材料,探究作者写“繁星”的意图。
1923年,19岁的巴金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到上海、南京求学。在学习期间,参加了一 些社会活动,著名的“五卅”运动对他影响较大,他的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1927年1月15日,为“向西方找真理”,寻求救国救民道路,他乘邮船离沪 赴法。在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38则。《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题目。
为什么要保护海洋
①广袤无垠的海洋覆盖了地球71%的面积,它是大陆淡水径流的主要来源。广阔的水面,巨大的水体和永不停息的流动着的海流调节了全球的气温和降水。因而可以说,海洋保护了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当然也包括人类的繁衍。
②海洋还敞开宽阔的胸怀,让人们来发掘它丰富的宝藏。
③海洋是人类未来的食品基地。仅藻类产品就比世界目前小麦总产量多20倍。海洋每年为人类提供30亿吨的鱼。据计算海洋所能提供食品的能力是陆地的1000倍。
④海洋还是一座巨大的油库。海底石油可采储量约3000亿吨,是世界石油总储量的40%。海底锰结核可供人类使用上万年。海水中还含有铀、氢的同位素等多种核原料,还有大量无机盐类等资源。
⑤海洋还蕴藏着巨大的潮汐能。据估计,世界潮汐资源约有10多亿千瓦。如果把波浪能和海流能计算进去,就更可观了。
⑥海洋慷慨地倾己所有为人类服务,然而人类对它怎样呢?
⑦无节制的污染、掠夺性的开发严重破坏了人类共有的海洋环境,引起了世界有识之士的巨大焦虑和不安。
⑧人类对海洋的污染有六种,其中石油污染是最普遍的。人类每年排入大海的石油在200万—2000万吨之间。如果把油船沉没和战争破坏所造成的漏油计算进去,那么这个数字将成倍地增加。石油污染会使成千上万只海鸟丧命,油膜使浮游生物及鱼类无法生存。
⑨全球工业的发展,每年使大量含汞、镉、铜、铅等重金属的化学废料进入海洋。据计算,全世界每年排入海洋的汞有1万多吨,镉就更多。
⑩各种农药污染也不亚于工业污染,特别是杀虫剂滴滴涕,每年约有100万吨进入海洋,抑制了海藻的光合作用,产生了严重后果。
⑪工业、民用和农业污水,船民的生活和生产废弃物污染,核武器实验污染和海洋热污染等也使海洋环境日益恶化。
⑫据调查,每年从河流注入海洋的41000立方千米的淡水中,有200亿吨悬浮物和溶解盐类,包括金属和污染物、城市垃圾和污水。可见人类活动对海洋污染的严重性。
⑬除了严重的污染外,人类掠夺性的捕捞也使海洋渔业资源严重受损,有的品种已濒临灭绝。地中海沿岸,现在连长80毫米以上的鱼也不见了。新英格兰沿海鳕鱼、比目鱼减少了65%。我国渤海、黄海渔场的鱼类资源也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

( 1 )选文从哪两个方面说明了人类应该保护好海洋?

( 2 )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
①请指出第⑶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仅藻类产品就比世界目前小麦总产量多20倍。海洋每年为人类提供30亿吨的鱼。据计算海洋所能提供食品的能力是陆地的1000倍。
②从语言的准确性角度,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广袤无垠的海洋覆盖了地球71%的面积,它是大陆淡水径流的主要来源。

( 3 )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联系现实生活写几句话,呼吁人们保护环境。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请以“ 为你点赞”为题作文。
要求:①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白衣宝宝”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