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阳春市第四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B: 网购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
C: 衡阳交警将在全市范围内整治并排查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
D: 随着“神舟十号”飞船和长征二号F遥十火箭组合体顺利转运到发射区,意味着“神十”发射已进入最后准备阶段。
2、先选出汉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轻盈 嶙峋 牟取 陈词乱调
B: 推崇 繁衍 静mì 龙吟凤哕
C: 尴尬 湍急 è运 一愁莫展
D: 宽恕 站道 和煦 红装素裹。
3、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句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素有“明代清明上河图”之称的国宝级画卷《南都繁会图》,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明朝永乐年间都城的繁盛景象。据悉,该图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从未正式整体亮相过。《1699·桃花扇》剧组辗转得到了《南都繁会图》的图片使用权,从而得以把《南都繁会图》作为舞台背景。通过灯光变化,使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再度得以全面的展示,精美绝伦。


A: 使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得以充分展示
B: 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再度得以全面展示
C: 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再度得以全面展示
D: 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得以充分展示
4、下面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心也就那么,被填得满满的。

②随便往外一掏,都是一把好颜色,绚丽得让人能在瞬间被淹没。

③花在不要命地开。

④我在一树一树的花下走。头顶上或红或白,枝枝丫丫,都缀得满满的。

⑤桃花、梨花、海棠、紫荆……哪一朵,都开得掏心掏肺的,都开得披肝沥胆的。烂漫哪!


A: ④⑤③②①
B: ③⑤④①②
C: ②④①③⑤
D: ⑤④②①③
5、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激发同学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人提议把校运会可以改为体育节,这样参与的同学或许会多些。(将“或许”移至“这样”后)
B: 许多观众看完《战狼2》激情满怀,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使观众不约而同地喊出“厉害了,我的国”。(删掉“使观众”)
C: 央视《朗读者》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删去“的缘故”)
D: 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把“无时无刻不忘”改为“无时无刻不在”)
6、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当你烦躁不安时,不妨静下心来,________:当你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心来,________;当你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心来,________。

①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②想想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

③想想自己的初衷是什么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①③②
D: ③②①
7、下面是书法社团提供的3幅名家的书法作品,对下面三幅书法作品字体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隶书 楷书 篆书
B: 行书 草书 楷书
C: 隶书 行书 篆书
D: 楷书 行书 隶书
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风骚 旁逸斜出 端详 待价而估
B: 休憩 黯然失色 瞻仰 高谈阔论
C: 威仪 龙盘虎据 珍馐 万恶不赦
D: 妥协 试目以待 慰籍 牵强附会
9、鲁迅先生称________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A: 史记
B: 汉书
C: 三国志
D: 资治通鉴
10、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妖(ráo) (duān)于 田(pǔ)
B: (fèn)外 (zhàn)动 (chōng)憬
C: 谦(xùn) 禁(gù) (yīn)哑
D: 可(hàn) 今(cháo) (ní)望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诗歌鉴赏。

忆钱塘江

宋•李觏①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②返照,水仙③齐著淡红衫。

【注释】①觏:读gòu。②涵:包含。③水仙:指水中女神。这里喻指归帆。

( 1 )这首诗描绘________时分的景色。诗中“隐隐”照应了前句中的“________”一词。

( 2 )此诗想象奇特,比喻生动。请描绘三、四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

(乙)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选自《后汉书·黄琬传》)

(注释)①黄琬:东汉末大臣。②魏郡:古郡名。③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④食:同“蚀”,侵蚀。⑤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⑥诏:皇帝的命令。⑦初:一开始,刚刚。

( 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俄而雪(急)
B: 未若柳絮风起(趁、乘)
C: 魏郡太守(担任)
D: 即以其言诏(应该)
( 2 )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琼思其对未知所况

A: 俄雪骤
B: 黄琬幼
C: 学不思则罔
D: 深奇爱之
( 3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 4 )下面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通过写谢家子弟咏雪的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
B: (甲)文中谢道韫用柳絮比喻白雪,突出雪的洁白和轻盈。
C: (乙)文中的黄琬用初月类比日食,形象说明了日食的形状,表现出他聪慧的才思。
D: (乙)文中黄琬父亲黄琼按照黄琬说的回答皇后,并更加喜爱他。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筐。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②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③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你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④法兰西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⑤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⑥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①段的主要内容。
( 2 )第②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 3 )如何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这句话的含意?
( 4 )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雨果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春风里的山茶花

①今年,春天的脚步仿佛来得迟一些,但窗外的那棵山茶花又开了。

②我坐在办公桌旁,抬头面对窗外,就可以看到在春风里绽放的火红的山茶花。

③每每走过树下,我都会驻足片刻。

④这是一棵野山茶花,非常普通,树干和树叶与满山遍野的油茶树没有什么区别。树高不过三米,树冠呈伞状,树干表皮如小孩的皮肤,黄里透着淡红色,细看表面还有一层白色粉末,光滑圆润。椭圆形的树叶比油茶树叶略显宽大而厚实,树叶正面青绿油亮,背面深绿略显粗糙,叶缘有微小的齿痕。山茶花树四季长青,春夏生长速度较快。初秋时节,枝头就孕育着莲子般大小的花蕾,那小小的花蕾经过秋霜冬雪的洗礼,当第一缕春风拂过枝头,总有一两朵茶花就会迎风怒放,露出红艳艳的脸庞。即使遇到冰冷的雨水,甚至是湿润的冰雪,茶花也义无反顾的张开宽大鲜红的花瓣,向人间吐露出金黄色的花蕊,传递春的芳香。

⑤如今已是花满枝头,如火如荼。在春日的阳光下,叶子绿油油地泛着润泽的光,在层层叠叠叶片之间,那花朵色泽鲜红亮丽,还有几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吐出一点儿诱人的花蕊,欲张欲合。那血红色的花朵,随风抖动, 显得超然脱俗,神韵天然,鲜艳而不妖冶,与河岸上粉红的樱桃花,金花色的香叶子花交辉相映。

⑥人们路过树下都不由地赞叹:这花真美!

⑦但没有多少人知道这棵野山茶花的故事。

⑧二十年前,我刚师范毕业就到这所农村学校来工作。有一年春天,老校长从深山高岭的高田村家访回来,带回一支野山茶枝丫,把它扦插在学校的花池里。来年春,茶花树长出了嫩绿的芽叶,野山茶居然活了。

⑨岁月无情,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岁月有痕,茶花树已高过人头,校长也已老了,昔日和小伙子们一起在球场疯狂的汉子已成了白发两鬓的老人。他常说:“我的一生曾经荒废了十八年,人这一生有几个十八年啊!”他原在外县一所中学工作,也曾在家劳动耽误了十几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家乡建了一所中学,于是,他离开那所条件优越的学校,来到偏僻的家乡开始新的旅程。他常常对我们说:“乡亲们不容易啊,为了孩子读书,村民勒紧腰带,扛着木材来建这所学校。我们老师肩上的担子重啊!”

⑩命运又一次和他开了一个玩笑。九月,正是山村孩子高高兴兴背起书包上学的日子,他却突发脑梗塞而卧病在床,不得不提前离开自己热爱的校园。因为他爱养花,办理退休时,我说帮他把那棵茶花树移走。他双手扶着那树干,抬头仰望树冠,说还是不移了,这里更适合它。就在他退休后的第二年春天,这棵山茶花第一次开花了,虽然仅仅零星几朵,但是开得很鲜艳,展开的鲜红花瓣就如孩子圆润而灿烂的笑脸。

⑪于是,每年的初春,当第一缕春风拂过枝头,总有花儿迎风绽放。在树下,常常有孩子追逐嬉戏,也常有阵阵的啧啧称赞声。每天,孩子们按时扫去地上的落花,却从未见过有人采摘。树上,常常看见各种鸟雀跳跃在花丛之中,与飞舞的蜜蜂争相吸吮着花蜜。一只黄雀立在枝头,拍打着深黄色的翅膀,唱着嘹亮的赞歌:又一个春天来了!

⑫今年,我从教正满二十年。花开花落,一个愣头青年,现已是不惑之年,岁月在我的额头刻下了挥之不去的痕迹,我没有幽怨,更多的是感激上天给予的恩赐。有时,回校看望我的学生会好奇的问我,这么多年了,那么多的老师,有的改行了,有的调走了,有的进城了,我为什么还留守在学校。也有朋友心怀善意地和我开玩笑,说我不思进取,原地踏步。我都会一笑了之。这里,有我的父母,我的亲人,我的学生,我觉得这里更适合我,我的根已深深扎进这片深黑色的泥土,哪怕严寒酷暑,我等待的是山林里拂过的一缕春风,释放的是脉络里输送来的芳香,渲染的是生命里张扬的颜色,然后,从枝头悄悄滑落,化作春泥碾作尘。

⑬今年,春天的脚步确实来得迟一些,但窗外的那棵山茶花又开了。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 2 )阅读第⑫段,说说我从“愣头青年”到“现已是不惑之年”,一直“还留守在学校”的原因。

( 3 )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 4 )文中第7段有什么作用?

( 5 )文中的老校长和“我”,作为一名教师,为了山村的教育事业,一直扎根山村,默默坚守。读完上文,请谈谈你对这样的老师的评价。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生活中,我们可以听到各种铃声:闹铃声、门铃声、电话铃声,校园里的铃声、车站码头的铃声、剧场影院的铃声……铃声,无处不在,可能带给你难忘的记忆,还可能带给你无穷的回味……

请以“铃声响过之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②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畅。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无限的思念”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