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连平县油溪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中有很多经典的故事情节,其中与孙悟空有关的有大闹五庄观、三调芭蕉扇、智取红孩儿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一位具有钢铁般意志和顽强奋斗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B: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核舟记》《爱莲说》的作者分别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明代文学家魏学洢、北宋哲学家周敦颐。
C: 古代的“记”大多数是游记,用来叙述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风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散曲是元代盛行的新诗体,分为套数和小令两种形式。
D: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中的“广居”“正位”“大道”分别喻指“仁”“礼”“义”;“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中的“硕师”指有道德有声望的前辈;“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中的“归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2、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xūn) 地(ké) 诗不作(xìng)
B: 红(yīn) 补(jiào) 气冲牛(dǒu)
C: 高(mí) 然(jiǒng) 妇孺知(xí)
D: 起(dié) 彷(huáng) 风悲日(xūn)
3、根据句意,选词填空( )

①这次庆祝国庆合唱比赛中,我们班的歌声清脆 ,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②班级辩论会上,意见 的双方唇枪舌战,你来我往,辩论十分激烈。

③挫折是难免的,请你相信,生命中总有些风景,会让你


A: 响亮 差别 欢天喜地
B: 洪亮 分化 沾沾自喜
C: 高昂 分裂 乐不可支
D: 嘹亮 分歧 喜出望外
4、下列选项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是( )
A: 我捅掉的那个马蜂窝,好像一只大莲蓬头。
B: 他看上去好像生病了一样。
C: 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D: 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5、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并蒂 疲倦不堪 自做主张 整妆待发
B: 清冽 洗耳恭听 独具慧眼 蛛丝马迹
C: 急躁 鸭雀无声 翻来复去 截然不同
D: 诀别 得意扬扬 晃然大悟 不求甚解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他那张半醉的脸上露出这样的神情:“我要揭你的皮,坏蛋!”
B: 《颜氏家训》在中国广为人知,享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美誉。
C: “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
D: 美好生活是我们的追求,这“美”是什么?看到河北塞平坝林场的建设者们,有一个最强烈的感受:大写的人,才最美!
7、下列关于文学名著《水浒传》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塑造了众多各具特色的男性英雄外,梁山泊中三员女将也都别具风采,她们分别是:顾大嫂,绰号一丈青;扈三娘,绰号母大虫;孙二娘,绰号母夜叉。
B: 宋江为救时迁而“三打祝家庄”,这一情节展示了宋江的军事才能和组织管理能力,为他赢得了人心,并逐步奠定了他在梁山的领导地位。
C: 杨志因杀死泼皮牛二,被打入囚牢,后刺配充军到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在押送生辰纲时被吴用等人设计智取,走投无路之后到二龙山落草。
D: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后,分封众好汉,各司其职。其中马军五虎将分别是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双鞭将呼延灼、双枪将董平。
8、

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对的一项( )

A: 彩(hè) 晾(shài) 责(jié) 互相轩(miǎo)
B: 气(liáng) 发(juǎn) 禁(gù) 首低眉(hàn)
C: 子(chuán) 不(xùn) 文绉(zōu) 衔赋诗(shāng)
D: 亮(zèng) 广(mào) 滞留(chì) 脂粉(lián)
9、下列字词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
A: 阙处 属引 鸢飞 经纶事务
B: 飞漱 沿溯 藻荇 五色交辉
C: 燕然 竹柏 素湍 窥谷忘反
D: 戾天 飞漱 萋萋 高猿长啸
10、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敬业与乐业》选自梁启超先生的《饮冰室合集》,本文是一篇演讲词,提出来“敬业”的主旨,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全文旨意。
B: 法国作家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以第三人称的的口吻讲述了菲利普夫妇在意外遇到于勒时的各自的言行神态,揭示了他们态度发生变化的心理原因和社会原因。
C: 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本文是一篇驳论文,作者采用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的方法,无情地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耻言论,热情歌颂富于自信力的“中国的脊梁”。
D: 诸葛亮的《出师表》是一篇千古传诵的表文,追述了自己追随先帝创业的经历和“受命已来”的工作同时,抒写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1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天津弋人得一鸿。其雄者随至其家,哀鸣翱翔,抵暮始去。次日,弋人早出,则鸿已至,飞号从之;既而集其足下。弋人将并捉之。见其伸颈俯仰,吐出黄金半锭。弋人悟其意,乃曰:“是将以赎妇也。”遂释雌。两鸿徘徊,若有悲喜,遂双飞而去。弋人称金,得二两六钱强。噫!禽鸟何知,而钟情若此!

(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

(注释)①弋人:捕鸟人。②鸿:雁。③翱翔:指鸟回旋飞翔。

( 1 )请根据以下材料,写出文中词语的意思。

①“从”字甲骨文字形如图1所示,表示两人相从,本义是“随行,跟从”,引申义有“顺从”“听从”等。文中“飞号从之”的“从”意思是________。

②“集”字甲骨文字形如图2所示,表示鸟停在树上,本义是“群鸟停在树上”,引申义有“停,停留”“聚集”等。文中“既而集其足下”的“集”意思是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哀鸣翱翔,抵暮始去。

( 3 )文中雄雁一直跟着捕鸟人并吐出黄金来的目的是“________” (用原文语句回答),由此可以看出雄雁有和人一般________的性情(用自己的话概括)。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做客

游睿

①今天是青青的十岁生日。放学后,青青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一上山就砍柴。奶奶说了,今天她可以不砍柴。

②青青坐在山头上的一块大石头上,一阵微风缓缓吹过来,柔柔地抚摸着她的头发她的脸。

③10岁的青青是奶奶一手带大的。青青生下来不久,爸爸妈妈就外出打工。几年来青青只和妈妈通过几次电话。每次通话都很短暂,妈妈总会在电话那头哭,爸爸总会抢过电话,说青青乖,打长途贵,过年的时候我和妈妈回家看你。说完,就挂了电话。但是过了一年又一年,爸爸妈妈谁也没有回来。

④说不出为什么,今天青青特别想爸爸妈妈。青青想,要是爸爸妈妈回来陪我过生日多好啊。可是爸爸妈妈为什么都不回来呢?

⑤此刻,青青坐在山头上,眼前是一座又一座的山。层层叠叠、高低起伏。奶奶说过,山的尽头,就是爸爸妈妈打工的地方。如果自己现在用力喊,爸爸妈妈会不会听见呢?青青站了起来,她把手罩在嘴前,试着喊了一声,爸爸,妈妈!很快青青就听见对面山上传来自己的回音:爸爸,妈妈。青青有些高兴了,赶紧又喊了一声,山上又传来了一阵回音。

⑥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你们回来吧!青青使出全身力气喊了起来。青青听见,自己的声音不断在山谷里回荡,一声接着一声,一层连着一层,一直传到看不见的地方。她看到,层层叠叠的山很快都变成了爸爸妈妈的脸。爸爸妈妈说,青青乖。爸爸妈妈说,我们过年就回家看你。青青的声音就小了下来,她哭了。

⑦爸爸,妈妈!就在擦眼泪的时候,青青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了一阵喊声。她扭过头,不知什么时候村里的几个伙伴全都站在了自己身后。这些伙伴和青青一样,也都好几年没见到自己的父母了。他们说,青青,我们一起喊吧。顿时,山谷里“爸爸、妈妈”的呼唤声一片,整齐又悠长。

⑧孩子们,先停一停好吗?正在大家喊得起劲的时候,应声走来一位戴眼镜的叔叔。青青认识这个戴眼镜的叔叔,今天在学校,青青看见这个叔叔和老师在说话。后来叔叔还和老师一起到教室做了个调查,大致是问哪些同学的父母不在家,结果全班同学都举了手。

⑨我是电视台的记者。眼镜叔叔自我介绍说,刚才你们的喊声吸引了我。我能帮你们把愿望带给你们的爸爸妈妈。

⑩真的吗?怎么帮?青青和伙伴们一起围了上去。叔叔指着摄影机说,我可以用它把你们要说的话录下来,然后在电视上播放,你们的爸爸妈妈在远方就能看见了。

⑪太好了!我要录,我要录。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往镜头前拱。

⑫叔叔说,你们别急,一个一个来。你们每个人对着镜头说一句话,说的时候想象着爸爸妈妈就在面前,说最想对他们说的话。

⑬……

⑭在场的几个伙伴都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只剩下了青青,叔叔把镜头对准青青,示意她说话。青青看着乌黑的镜头,双手在胸前绞动,嘴唇动了几动,却一直没说出话来。

⑮说吧,不怕。伙伴们也为她加油。

⑯青青狠狠地咬了一下牙,之后,终于小心翼翼地探出头,轻轻地对着摄影机问了一句话:爸爸妈妈,今年……今年我可以到你们家做客吗?

⑰青青看见,眼镜叔叔的眼睛瞬间就湿润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1年第9期,有删改)

( 1 )“做客”一词出自小说中青青的一句话,意蕴丰富,令人回味。请结合全文回答问题。

①“做客”有什么含义?

②小说以“做客”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 2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青青,为什么还要写那群小伙伴?

( 3 )第⑬段省略了小伙伴们说的话,请结合上下文,发挥想像,把其中两个小伙伴说的话填补在下面横线上。

第一个小伙伴说:________

第二个小伙伴说:________

( 4 )品读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分析青青说话时的心理。

( 5 )戴眼镜叔叔为孩子们拍摄的视频在电视台播放,请你为这段视频拟写一句公益广告语。(20字以内)

阅读田洪波的小小说《特殊顾客》,完成下列小题。

我和老郭是邻居。他经营馄饨馆,我把持一家画斋。闲暇,我会到隔壁找他下象棋。他常常来者不拒。老郭脾气好,馄饨馆的面积虽然说不上大,一天也未必挣得几个钱,但忙碌的老郭每天脸上都挂着笑。

他的妻子负责给他打下手,两人清闲时偶尔也会到我的画斋来。这幅画叹句高超,那幅字赞句绝妙,有时看我交易金额居五位数以上,也会露出羡慕的神色,却也只是咂咂嘴。

那天我到他的馄饨馆,发现靠墙的位置新摆了一张特制的小桌。我正想向他们夫妻打探个究竟,赶巧从门外闪进一位衣衫褴褛、双目失明的老人。老郭微笑着把他请到那张小桌前。老人起始不解,后来听老郭耳语几句,满意地笑了。

正是中午吃饭高峰期,我发现有几位顾客看到这场景,下意识地摇头,等到把肚子填饱了,复杂着一张脸结账,然后快速走人。如果我猜得没错,我相信他们不会再光顾馄饨馆了。

老郭夫妻似乎并不在意,虽然看得出他们也想找解释的机会。我悄悄拉过老郭问他,老人是不是乞丐?老郭点头。我说你让他在这儿吃饭,还专腾一张饭桌,不怕砸了你好端端的生意?

老郭笑着说,人都有难的时候,他碍不着谁。

我轻轻捶他,可你这做的是生意啊!要靠它糊口,怎么能感情用事呢?

老郭继续笑着说,我知道。

我对他依然表示不可理解。

那位老人吃完馄饨,从怀里掏出几枚硬币,掷地有声地拍在饭桌上。然后,老人慢悠悠往外走,老郭在身后微笑着相送,同时以极快的速度把钱揣进兜里。我无心再与他下棋,追问他到底怎么回事。老郭却什么都不说,继续招呼顾客,脸上还是春风怡人。

隔天下午,我找了个空闲再去。我心情不错,因为刚出手两件仿制的山水画。我问他,老人是不是天天来?

老郭说,他好像特别爱吃馄饨。

我说,你这就是犯糊涂!

老郭又摇头。我好几年没回家乡了,看见他就会想起我父亲。再说,吃一碗馄饨怎么了?他又不是不给钱!他来很多次了。第一次来时,有人提过意见。可你猜那老人怎么着?他把硬币很响地拍在桌上,说我不差钱!你看,这样待见他,可能是伤到他的自尊了。

我被老郭说笑了,自尊,和一个乞丐谈自尊?

老郭拧起眉毛说,人怎么会没有自尊呢?每个人都有啊!那是做人的前提。

他告诉我,那之后,他想出一个主意。就是从邻居那儿要来一张小方桌,只可供一个人坐。平时桌上放些东西,老人来了专腾给他吃饭用。

我还是难以接受,但我不好再说什么。不过,从那之后我倒留意起老人来。老人每次来就只吃一碗馄饨。每次结账时,都把硬币拍得很响亮,似乎想证明自己真的不差钱。老郭呢,依然好迎好送,收钱速度也快。

我没想到有一天,会有更大的发现。我发现老人用的钱其实不全是硬币。

那天老郭很忙。他没来得及收起的硬币让我着实看了个真切。那些硬币不过是游戏币而已!并且有几枚还是什么日本钱币和零角散币。我惊诧莫名,想着,知道真相的老郭是不是疯了?

老郭脸有些微红,说,他不是乞讨嘛,他不是眼睛看不见嘛!也就是块儿八毛的事,不碍事的。我这店小是小了点儿,可不会因为他每天吃一碗馄饨,就给吃空了……

我的震惊程度不小,回到自己的画斋,发了好一会儿呆。然后,我巡视墙壁上的那些字画。良久,我对妻子说,把那些仿画撤下来吧。现在就撤!

妻子瞪大了眼睛,表情复杂。我没解释,抬脚又到隔壁找老郭下棋去了。

( 1 )结合全文内容,简要概括这位“特殊顾客”的特殊之处。
( 2 )按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

①请分别说说第④段“复杂着一张脸结账”、第(23)段“表情复杂”中“复杂”这个词的内涵。

②文章第①段颇具匠心,请加以品析。

( 3 )小说用较少的笔墨塑造了乞丐老人这一人物形象。下面选项对“乞丐老人”在文中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紧扣标题“特殊顾客”,推动情节发展,连缀着文中的老郭和“我”。
B: 用乞丐老人得到尊重、自尊得到维护,来衬托老郭的真诚和热情。
C: 由乞丐老人这个主要人物引出“我”和老郭对金钱的看法和做生意原则的不同,为我的改变做铺垫。
D: 揭示本文主题:生意人应该心怀善意,具有以真诚为本、正确对待金钱的态度。
( 4 )《我的叔叔于勒》和本篇小说都是从“我”的视角叙述,请分析以“我”为叙述视角的相同作用及在两篇文章中“我”的形象所起的不同作用。

相同作用:________

不同作用:本文:________

《我的叔叔于勒》:________

四、写作(分值:60分)

任选一题写作。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莫言说,回老家与侄子们交谈,他们竟然不明白“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含义,因为他们从没有弯腰割过麦子。刘震云说,他姥姥割麦比别人快,诀窍就是弯下腰不直起来,直腰次数越多腰越疼。正是“干活原本无技巧,能忍自然效率高。人生态度千万种,一个熬字万事销”。

这个“熬”字很传神。人生马拉松,很多要靠熬。人生进进退退,熬住有作为,不轻易放弃自己的事情,不随便离开自己的位置,就在那里一步一步地努力,熬得住,才有柳暗花明。(摘自《人民日报》2014年5月23日第5版)

请以“熬”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一心念娇颜╮终难相忘”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