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嵊州市蛟镇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散步》作者史铁生,代表作有小说《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B: 《金色花》的作者是英国诗人泰戈尔,他的主要作品有《园丁集》《飞鸟集》。
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D: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唯唯连声:连连答应。唯唯,答应的声音。
B: 央及:波及到。
C: 拙病:奇怪的病。
D: 局不过:碍于情面,虽然自己不愿意,也只好屈从。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 制(liàn) 热(zhì) 雨(zhòu) 至(cù)
B: 息(zhì) 吹(xū) 领(yù) (léi)
C: 动(jiǎo) 简(lòu) 闪耀(yào) (pō)
D: 化(róng) 沸(téng) 清(xī) 着(duó)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缅怀 千钧之力 提跋 语无伦次
B: 簇新 大相径廷 箴言 悲天悯人
C: 殉职 言不及义 要诀 纷至沓来
D: 闲暇 箪精竭虑 宽宥 两肋插刀
5、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
B: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诗的第一句是猜测性的问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
C: 第二句实写了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散”写出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的情状,“满”字运用夸张的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出了诗人孤寂的心情。
D: 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又用反问手法说谁不会被唤起浓浓的思乡情呢!余韵袅袅,令人回味无穷。
6、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盛其烦 窥伺 禁锢 烘托
B: 妇嬬皆知 蓑笠 引吭 奢侈
C: 正经危坐 响晴 伶俐 局促
D: 呼朋引伴 冥顽 皎洁 岑寂
7、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澹(zhān) 匍(fú ) 礴(páng) 泣(duō)
B: 间(shùn) 嶙(xún) 收(liǎn) 微(bēi)
C: 运(è) 然(cuì) 酿(yùn) 芊(qiān)
D: 主(zǎi) 道(suì) 热(zhuó) 落(nán)
8、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建筑的美感是朦胧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建筑的美感是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的。
B: 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C: 市政府对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二期工程设计方案提出了“生态化、差异化、功能化”的要求。
D: 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是源自合乎科学原理的精妙设计?还是巧妙绝伦的施工技术?
9、

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在下面对联的横线处,依次填写作品名称或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 )  

踏_______,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_______;

痛_______,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_______。

提示:《呐喊》《彷徨》《野草》《而已集》《热风》《十月》《毁灭》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含译作)

《莽原》《奔流》是鲁迅先生主编的刊物。

A: 毁灭 彷徨 莽原 呐喊
B: 莽原 呐喊 毁灭 彷徨
C: 莽原 彷徨 毁灭 呐喊
D: 毁灭 呐喊 莽原 彷徨
10、选出正确理解下面句子含意的选项。
( 1 )一年之计在于春。
A: 一年的成败在于春天。
B: 春天的计划最重要。
C: 一年的努力在于春天。
D: 一年的打算在春天。
( 2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A: 母亲的手十分温柔,充满爱抚之情。
B: 春风在脸上轻拂,像杨柳在飘舞。
C: 比喻春风拂面,十分温柔舒适。
D: 春风是杨柳风,毫无寒意。
( 3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这句话是比喻春天。
A: 来得快,来得早。
B: 美丽迷人。
C: 生机勃勃,不可阻挡。
D: 在微笑,在玩耍,在前进。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 1 )这首诗三,四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字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字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情趣。
( 2 )请任选一个角度(艺术手法、阐释的哲理等),赏析这首诗的五、六两句。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范文正公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郭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衣缣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四)

【注释】①缣(jiān):细绢。②仅:将近。③令:善,美好。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前人之述矣(________)

斯人,吾谁与归(________)

③范文正公财好施(________)

衣缣一匹(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②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 3 )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断两处

于姑苏近郭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

( 4 )(乙)文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用(甲)文中合适的句子回答。
( 5 )《孟子·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请根据(甲)(乙)两文,具体说说你对范仲淹忧乐观的理解和看法。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围拢在父母身边的日子

老愚

坐在乱七八糟的都市里,我时常会想起关中平原的家。

在我生长的年代,家是父母用尽全力从土里拱出来的栖身之所。土墙瓦房,砖头和木头是叫人稀罕的玩意儿,甚至连牙膏皮包装纸都让人眼前一亮。在这样一个用黏黄土版筑起来的院子里,有土炕和土锅灶,日子便能过下去了。与土的间隔仅仅在炕上,用枕席把身体与将泥土抹平的炕面隔开,若能就着煤油灯读一本没皮的小说,我就很有幸福感了。

全家人最珍视的宝贝是粮食,在上房顶楼上做成粮仓,四周用席子包起来,沿根脚撒上老鼠药。夏秋两季,把队里分下来的麦子、玉米一麻袋一麻袋吊到上头,吃粮时,再一斗一斗提下来。院子里打了地窖,存放红薯和白萝卜,歉收年月,连玉米芯、红薯秧子都要储存起来。大地是丰饶的,满地的收获却被国家一车车拉走,支援我们一辈子也见不着的“同志加兄弟”。

父亲在院子四角各种了一株泡桐,我负责每天浇水。

猪是最舒服的,每天在圈里哼哼着要吃的。偷偷饲养的几只母鸡,“咯咯咯咯”叫唤,带着下完蛋的骄傲,向主人邀功:再给一把米吃,明天还能为你下一枚更大的蛋。

老鼠夜里出来,它们躲在厨房案板下,有的钻进风箱里,弄出“窸窸窣窣”的声响,我一跺脚,它们便安静了。

梧桐枝丫伸开,便有鸟驻足,不时掉下气味熏人的排泄物来。据说,屎掉到谁头上,谁就会有霉运,弄得谁也不敢往树荫里去。等鸟儿们的屎铺了一层,父亲才让我去把它们铲干净,倒到圈里,在树下重铺上一层新土。

有一年,来了一对喜鹊,它们来回打量了上房屋檐几圈,决定筑巢安居。一家人面带喜色,好像要添新人一般,走路说话压低嗓门,生怕惊动了贵人。喜鹊夫妻叽叽喳喳,嘴里衔着从地里拣来的细枝,进进出出,仿佛一对心里盛满喜悦的可人儿。

家里也有神灵。母亲在上房东屋供奉了神仙,香火长年不断。木刻的神灵,白天只是一堆杂乱的线条,到夜里便让我害怕。好多次,感觉他们有了生气,睁开眼,从墙上走出来,蹑手蹑脚朝我扑过来,甚至把手放到我脖子上。

最欣喜的是薄暮时分。一家人坐在院子中央的石桌前,中间位置往往摆放一碟凉菜——凉拌胡萝卜或白萝卜丝,无非是浇一勺醋,放半勺辣椒。父亲坐北朝南之尊位,旁边会给母亲留出位置,我和弟弟妹妹们围坐其余三边。母亲把稀饭和馍挨个分发到大家手里,等父亲夹起一筷头菜后,我们才敢伸出筷子。很快,就响起“吸溜吸溜”的吞咽声,因为食物单调,吞咽声也像民乐一般简单。粥稀馍碎,牙齿使不上劲,有时不免咬到舌头。

那时候无人说话,大家专注于品尝,生怕一张嘴,好味道就溜走了。因饥饿而来的幸福感,就在这无声的响动里。碗被舔得干干净净,如果谁有未吃饱的表示,母亲就从自己碗里倒一些,或者把手里的馍掰一块递过去。她总是最后一个吃,吃得很慢,现在想来,应该就是在等孩子们的呼唤。

饭后喂猪,我和大弟弟将猪食抬到猪圈里,还未倒进食槽,猪们就呼呼扑过来。中午放学回家,我会习惯性地把手伸进鸡窝,一般会摸到一枚蛋,运气好时会有两三枚。鸡蛋在手里热乎乎的,让我感到母鸡的辛劳。这些鸡蛋大都卖给了城里人,母亲只把那些品相欠佳的留下来,在谁过生日时煮熟卧到碗底。

夜里,村子安静了。劳累一天的人和牲口都疲乏了。我们几个就着煤油灯,读读课文、写写作业,就熄灯睡了。父母在上房里说些闲话,我们也听不出那些暗语似的句子,我们只管读书,一切都有他们安排。

胡思乱想着,迷迷糊糊沉入梦乡。起夜时,月色正好,父母的呼噜声有节奏地呼应着,好像眉户小戏里的男女对唱,让人踏实。

远处,从陇海线那边传来火车轮子与钢轨的摩擦声,“哐当哐当——哐当哐当”,那是天籁般的声音。长大了,我就被它带到远方,开始自己的生活。我们就像蒲公英的种子,期待被风吹走,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

高一那年的中秋节,看着圆润的月亮,我突然想家了。独自溜出绛帐高中的校门,沿高干渠往东疾走。河水激越,发出“咕咚咕咚”的欢叫声,我心里盛满了思念,一口气爬上了双庙坡。

月色里的村子,非常安详。家人在做什么?

推开虚掩的大门,窝里的鸡扑腾一声便又安静了。一家人的身影映在窗棂纸上。

母亲说:“有人进来了?”

父亲说:“你听错了吧?这会儿有谁呢?”

“我回来了,妈!”

妹妹和大弟弟出来迎我。

掀开帘子,土炕中央的大红被子上,放了果盘,里面盛了瓜子、花生和苹果。父亲让我上炕,削了一个最大的苹果递给我。然后才是弟弟妹妹们,最后一个苹果,父亲削好后从中间切开,将半只递给母亲。

我留恋这温馨的气氛,但隐约感到,自己就像长成了翅膀的大雁,很快就得飞走了。心里有沉重的感伤:学校里每个人只是学习机器,既无深厚的友谊,也乏异性抚慰,我们的心灵非常干涸。集中营式的求学生涯,几乎令人发疯,内心早就渴望逃出这囚笼般的生活。生活注定在远方,能飞多远,就看你的造化了。

回家,只是为了获得一丝慰藉,重回父母遮掩的屋檐下,体会被呵护的感觉。

飞翔的那一刻越来越近了。

三十多年前飞走,我尽管可以一次次回家,但在梦里才能回到那个贫瘠温暖的院子。

我多想待在父母的屋檐下,他们不老不病,我们也不长大,就那样一直生活下去。

老屋如今被一条路踩碎了,三层楼的新屋阔大气派,却颇显萧索。妹妹和大弟小弟相继离开,在他乡成家。二弟在西安做工,大侄子在杨陵高中校外租房,全力准备高考。家里剩下二弟媳妇和读初三的小侄子。母亲病了,陪床的父亲只好睡在医院里。

到晚上,父亲手植的三棵杏树和柿子树发出时而和悦时而惊悚的声响。院外属于生产队的老白杨树,每年都会把它那永远也散不尽的白絮落到院子里,胆大的会透过塑料窗帘钻进父母的屋子。陪伴两位老人的,除了《新闻联播》,还有秦腔折子戏和赵忠祥解说的《动物世界》。

近几年,想家了便回去,以为会找到幼时围拢在父母身边的感觉,可当与父母睡在一个屋子里时,浮上心头的却是难言的滋味:日子老了,父母终将离我们而去,一次次见面不过是人世的告别罢了。前半生在期盼好日子,当有条件“好”的时候,“分别”却不知不觉站在我们之间。

( 1 )文中三次写到“我”围拢在父母身边的事。请找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
( 2 )文中两次提到的“幸福感”分别指什么?
( 3 )文中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请简析它的表达效果。
( 4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文章最后一句话中“分别”一词的含义。
( 5 )有人说,“围拢在父母身边的感觉一定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结合原文内容分点陈述理由。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林书豪的梦想可以复制
①林书豪是谁?
②如果十几天之前问这个问题,除了篮球迷恐怕没几个人知道。而如今,这个刚刚加入 NBA两年、拿着最低工资的“临时工”,却带领状态低迷的纽约尼克斯队连创佳绩,登上《时代》杂志封面,成了风靡一时的明星,而他的华裔身份,更让其在海峡两岸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③有人说,林书豪的成功,为华裔乃至亚洲人正名,表明除了姚明这样的大个子,普通黄种人也可以在强手如云的篮球世界取得一席之地。
④有人说,林书豪的成功,更多得益于他是一个美国人。的确,他的中文不流利,他的怀才不遇、备遭歧视、抓住机遇、一飞冲天的个人经历,都太像传统美国英雄主义电影里的情节。
⑤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如果我们超出国籍、族裔的视野,放下这些外部环境的争论,去细细探求林书豪的成功之路,就会发现,出身也好、国籍也好,都不是最重要的东西。
⑥他的成功,首先得益于自身的努力。娴熟的运球,精准的投篮,都来自极端刻苦的训练。即便是在联赛停摆、饭碗无着之时,他的训练也没有中断。而来大陆做活动时,他问得最多的是能否解决训练场所、条件如何、离宾馆多远…… 当那些与他同样的角色沉溺于迷茫、焦躁、抱怨、无所事事的时候,林书豪每天都在信心十足的训练体能,聚精会神的“阅读比赛”。天分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后天的勤奋,一切自然无从谈起。
⑦个人的成长,与家庭也有莫大的关系。林书豪的成功,还得益于家庭的宽容和开明。与一般家长不同,林书豪的父母支持他的兴趣爱好,允许他做自己最愿意做的事。正是有了这样的空间,才使他在遭遇逆境时少有来自家庭和亲友的压力,能够坚持自己的梦想。
⑧对,还有梦想。尽管两年多来他一直不被业内人士看好,只能成为二线队员,甚至还数次降级,两度被开,可他依旧初衷不改,不言放弃。正如他自己所说,“不管你喜欢什么,都要努力去做、做到最好,不一定只是篮球。而且你要去追逐梦想,不要别人告诉你能或者不能”。这是一个非常朴素的道理。也许我们不能复制林书豪的成功,但是他的努力、他的梦想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如果说林书豪能够吸引华人的关注是与其身份有关的话,那么为数众多的非华裔也对其疯狂追捧,则是从他身上看到了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可能性。这是一种超越国籍、族裔的朴素情感和价值认同。
⑨而对于当下的中国,林书豪的成功则更显意味深长:它不应仅仅是篮球界的狂欢,而更应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镜鉴——如何能够让年轻人更加自由和快乐地成长,又如何能够让他们坚持梦想,通过自身努力在社会中取得一席之地,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应该思考的问题。
(选自《人民日报》,作者庞自立。有改动)

(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通过设问引出林书豪,然后通过他人的评价引出有关林书豪成功原因的论题。
B: 第⑥段运用对比论证法将林书豪与反面事例作对比,突出了林书豪的成功源 于家庭。
C: 第⑧段引用了林书豪的话,更令人信服,有力地论证了追逐梦想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D: 第⑨段强调了林书豪的成功在更大范围内的启示和影响,也深 化了本文的现实意义。
( 2 )下图是林书豪和姚明的合影,看了这张照片,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感想。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只要拥有,哪怕点滴,用心珍惜,人生常乐。一段难忘的经历,一份温馨的情谊,一种独特的体验,一方自由的空间,乃至一本好书,一缕阳光,一个好心情……真的,拥有不在乎多少,在乎感知,在乎呵护。让我们为拥有而快乐吧!

请以《我拥有,我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书写正确、工整,卷面整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情人已远去”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