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房地产市场会不会崩盘?在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过高、泡沫过大、供求关系失衡、住房空置率过高等现象来看,这个市场不可持续。B: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交通拥堵、空气污染以及“千城一面”,都是“十二五”期间亟待治疗的“城市病”。 C: 杭州必将全力打好大气污染整治、五水共治、交通治堵、垃圾环境防治等攻坚战,以更蓝的天、更清的水、更顺畅的交通、更整洁的环境迎接来客。 D: 2022年的杭州亚运会将是浙江体育千载难逢的机遇,“全民健身与亚运同行”不仅将是人人熟知,更会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
2、 |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寂寞 原委 灵机一动 神通广大 B: 猾稽 温驯 不可救药 骇人听闻 C: 凌乱 张扬 畏罪潜逃 油然而生 D: 纯粹 祷告 花枝招展 喜出望外 |
3、 | 下列句中加粗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那户人家真是祸不单行,他们本来就穷,现在两个孩子又生病住院。 B: 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C: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D: 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 |
4、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5G网络,可以使我们实现低成本的万物智联、高速的自动驾驶、稳定的智能通信、智能化的工业生产。 B: 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用一封封书信传递着自己的惦念。 C: 3月3日是“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单位联合举办了以“蓝天白云鸟飞翔”为主题的野生动物保护。 D: 在刚刚结束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由华裔加拿大导演石之予执导的《包宝宝》夺得最佳动画短片奖。 |
5、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黄晕(yùn) 粼粼(líng) 姊(zī)妹 秕(bí)谷 B: 应和(hè) 烘(hóng)托 徘徊(huí) 攲(qī)斜 C: 酝酿(niàng) 贮(zhù)蓄 花梗(gěng) 枉(wǎng)然 D: 澄(chéng)清 搓捻(liǎn) 抚(fǔ)弄 抖擞(dǒu) |
6、 |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爱我母亲”一句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B: 从文章所记叙的事件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勤劳、俭朴、能干、宽厚、仁慈、坚强、有远见的人。 C: 本文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经线,以时间为纬线,将所记的典型事例巧妙地编织起来,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D: 本文主要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扬了母亲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要以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
7、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改正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将“努力”与“随时”调换位置) B: 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删除“具体”) C: 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传统。(将“传统”改为“作用”) D: 经过共同努力,使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删掉“使”) |
8、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B: 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C: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才能,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 D: 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首条中国微博中表示,希望与中国网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 |
9、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校长,使她始终关注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删掉“使”) B: 观测结果表明,在距地面1500-2000米处,水汽含量跟地面相比降低了一倍。(将“降低”改为“减少”) C: 难道我们能否认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不是中国人的骄傲吗?(删掉“不”) D: 中德两国元首同意巩固并建立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将“巩固”和“建立”互换位置) |
10、 | 下列对文章《爱莲说》第一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莲君子般的美好品格。 B: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以孤高自许。 C: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 D: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仪态庄重,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表现了作者对莲的爱慕之情。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1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连用两个“难”,突出强调了“别亦难”。 B: 颔联两个比喻新颖贴切,意义双关,形象鲜明,感人至深,表明相思之切,感情之深。 C: 颈联写对方的相思之情,“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的角度设想,笔法曲折,设想奇丽。 D: 尾联是一种寄语,希望青鸟代为传信,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喜悦之情。 ( 2 )请赏析“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妙处。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期日中:________ 太丘舍去:________ 下车引之:________ 相委而去:________ ( 2 )为下面三个称谓选择正确的解释。尊君(________) 家君(________) 君(________) A.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B.对人的尊称 C.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细菌和病毒
①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彼此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②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也只有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来比喻,细茵最不济的起码也有一条裤子,有只讨饭碗和打狗棒。所以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肚和一张吃奶的嘴以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个小时。
③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④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会坏得那样猖獗?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他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机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⑤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当人群中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
( 1 )本文的说明对象及说明顺序分别是什么?说明对象________说明顺序________
( 2 )仔细阅读全文,归纳病毒的主要特征。而病毒则像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肚和一张吃奶的嘴以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
( 4 )选文第④段“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奶奶的粽子
①“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得调,脆生,清亮,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
②奶奶的细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湿润,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我绒软的头发,我想在清凉的晨风中再赖会儿床,可端午的歌谣已在奶奶的厨房里吟唱,睡意便在那芬芳之中忽而散去。
③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的叶子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草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携裹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可以生长。
④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红白的馅,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我的童年深深迷恋。
⑤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一撮米盖在上面。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却更香更甜。奶奶的大手紧紧捏着盛满馅的粽叶,一根线绳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粽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
⑥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扒在门口张望,奶奶说,妮儿不急,越煮越香。奶奶的粽子包了三层叶,煮的时间越长,米越软糯,越能浸透叶的清香。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时,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经凉在盘里。我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要用一只来做量词,轻轻拉一下,线绳便解落,展开粽叶,精致的四个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地染了青绿, 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得甜糯,我不爱吃红枣,奶奶用筷子轻轻划出,只留下那被枣浸得微红甜香的米。奶奶说小孩儿吃了肚胀,便用那粗粗硬硬的手轻轻揉着我吃得圆滚滚的肚子……
⑦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 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过着错落搭开的三层粽叶。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⑧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
我轻轻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
( 4 )奶奶的粽子无论配料还是做工都“简单至极”,为什么却会“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我们总是羡慕别人,对自己所拥有的却视而不见。冬日的暖阳、怒放的花朵、亲朋的问候、师长的鼓励、动人的文章、小小的善举、一个温暖的眼神……只要用心感受,你会发现: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
请以“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文章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3)书写工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