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徐州市经济开发区大黄山实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面表述没有错误的一句是 ( )

A: 本届巴西世界杯将在192个国家和地区通过电视转播,预计观众人数大约32亿人左右。
B: 能否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使他们走向美好生活的关键。
C: 湖南衡阳一军械仓库发生爆炸事故,17名官兵遇难,网民希望有关部门能彻查原因,杜绝此类事故不再发生。
D: 一位双腿瘫痪的残疾少年,通过脑电波控制的机器外骨骼,踢出本届世界杯第一脚球,这成为开幕式最令人感动的瞬间。
2、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他做过傻事、错事,陷入绝境时曾一度动摇、绝望,但最终成长为百折不挠的钢铁战士。
B: 《格列佛游记》中“慧駟”们教育子女学习克制、勤勉以及整洁等课程,还训练子女沿着陡峭山坡上下奔跑,以提高它们的力量、速度和耐力。
C: 《骆驼祥子》叙写了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小说大量使用北京口语,还有一些关于老北京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现代白话小说的经典作品。
D: 《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是我们家保姆,她姓长,又高又瘦,她迷信唠叨,令人厌烦,但她为我买来了《山海经》,让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
3、

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底两万里》中想像的事情,如:潜水艇、用煤发电、从海底沉船上打捞财物等如今已经变成了现实。
B: “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这是《名人传》中对贝多芬的描写。
C: 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龙宫。
D: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游历山水,写下《满井游记》,抒发了抑郁忧伤之情。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B: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C: “近台没有什么空了,我们远远的看罢。”阿发说。
D: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5月16日上午,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诞辰5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在湖北省武汉市隆重举行。”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活动举行。
B: “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这是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
C: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创新了传统经典诗词的传承方式,有了这种传承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在青少年中开花、生根、结果。(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D: 小说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6、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老师的一番话让同学们茅塞顿开
B: 我市各中小学校未雨绸缪 , 举行消防疏散演练。
C: 小明同学在100米决赛中夺冠,同学们称赞他不愧是一代天骄
D: 学习围棋的攻防技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7、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赤裸 抱谦 疲惫 以身作则
B: 烦躁 粗拙 无耐 海市蜃楼
C: 狂斓 咳嗽 卓越 深恶痛绝
D: 峭壁 书斋 镶嵌 颠沛流离
8、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郭沫若是现代著名的剧作家,他的代表性的剧作有《屈原》《棠棣之花》等。
B: “万钟于我何加焉”“一食或尽粟一石”中的“钟”“石”都是古代的容器,也作容量单位。
C: 古时男子十八岁行加冠礼,仪式上男子束发戴帽,后人就常用“冠”或“加冠”表示成年。
D: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周亚夫军细柳》分别出自《左传》《战国策》《史记》。这几部书既是史学著作,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深远。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 《城南旧事》这部小说塑造了一个成长中的少女形象。
C: 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让我们品味到戏曲悠长的韵味。
D: 近几年,他记录下来的文字大约有600页左右。
10、下面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为:为坻为屿 为宫室器皿
B: 之:乃记之而去 余闻之也久
C: 乃:乃记之而去 乃不知有汉
D: 尔:倏尔远逝 惟手熟尔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诗词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 题目中的乐天指的是

( 2 )对这首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续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与朋友一来一往之间显示出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B: 颔联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之长,又表现了对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惆怅的心情,含义十分丰富。
C: 颔联以“沉舟”“病树”自喻,固然不无惆怅,但也颇为豁达。后来赋予这句话以新的意义: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
D: 尾联点明酬答白居易的题意。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姑且借酒浇愁吧。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梵天寺木塔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篋,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 1 )解释下面句子中画线字的意思。
两三级( ) ②其塔动 ( ) ③便实之( ) ④人皆其精练( )

( 2 )下面各项“之”的用法与“钱帅登之”不同的一项是( )

A: 乃以瓦布之
B: 土人谓之“傍不肯”(《以虫治虫》)
C: 昂首观之(《幼时记趣》)
D: 春冬之时(《三峡》)
(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 4 )为什么匠师们按照喻皓的话去做,塔就不动了呢?(用原文回答)

( 5 )“皓笑曰”,一个“笑”字透露出喻皓什么样的心态?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该不该让家长陪读

【编者按】陪读,顾名思义就是陪同孩子读书。广义上讲是家长全程参与孩子生活与学习的一种行为。狭义上讲是孩子放学后家长或陪读老师陪同孩子写作业并予以指导的行为。现在家长陪读已经成为一种风气。有的在县城的学校附近租房子陪读,有的跨学区买房陪读,还有的甚至飘洋过海去陪读。该不该让家长陪读呢?我们选取了三位同学的发言来讨论这个问题。

“孟母三迁”是我们熟悉的千古佳话,这也许是有记载的最早的陪读吧。孟母努力为孟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值得天下父母效仿。有人说:“父母应当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导师,生活中的朋友,学习中的伙伴。”这句话将父母对孩子的重要性概括得很全面。确实如此,我们如果与父母一起生活,父母良好的品行修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现在,很多学校实行寄宿制,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很少,陪读就能增加与孩子相聚的时光,减少父母的“空巢”感,提高家庭的和谐幸福指数。另外,很多孩子学习压力大,父母陪读能缓解孩子压力,激发孩子学习动力。

——(广东)刘同学

首先,家长陪读不利于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很多陪读家长甚至连盛饭、洗袜子、挤牙膏这样的小事都代劳,如此陪读会导致孩子“高分低能”。其次,孩子在成长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和困难,如果每次家长都在身边给予“帮助”,这些麻烦、困难对于孩子来讲就失去了助其成长的意义,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近年来社会上热议的“啃老族”,不就是被父母一路“包办”成长的精神上的矮子吗?最后,家长也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家长如果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出了成绩,无疑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如果他们把孩子当作全部,放弃了事业和追求,可能就无法有效地“言传身教”了。不可否认,不少家长陪读也是出于无奈。但问题是,今天在重重保护下长大的我们,未来有能力去保护自己的孩子吗?

——(河南)李同学

家长陪读的重点应放在“读”上,而不仅仅放在“陪”上。要“读”懂孩子,理解孩子,摆正自己“陪”的位置,而不是变成管孩子吃饭,管孩子学习,管孩子交友,管孩子看电视、电脑。我的父母陪读就很讲究方法,有艺术。我到家后,他们不光嘘寒问暖,还留出时间让我给他们讲述一天的情况,等我自己作出评价后,他们才会恰当地说出他们的见解。遇到双休日,不是他们“伺候”我,而是我孝敬他们。这使得我们之间有了更多的情感交流,就像并肩作战的战友。我们年纪小,有父母在身边,我们快乐无忧,父母心里踏实。

——(浙江)张同学

(节选自《中学生阅读》,有删改)

( 1 )下列语句来自三位同学的发言,请把它们分别放到材料中最恰当的位置(填序号即可)。
A: 所以,家长陪读要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不要把陪读重心放在约束孩子、管教孩子上。这样,不光孩子成长得快,家长也会“成长”。
B: 因此,与其躲在父母背后避风雨,不如大胆迈出自己的脚步,在泥泞与荆棘中收获真正的人生教益。
C: 对毕业班的孩子来说,尤其如此。家长的陪读能缓解孩子的压力,有利于他们以积极轻松的状态面对学习的挑战。
( 2 )编者选取了三位同学的发言,其意图最有可能的是( )
A: 解释陪读的现象。
B: 呈现对陪读的看法
C: 说明陪读的方法。
D: 倡导陪读的风气。
( 3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我已陪读了两年,孩子上初中后,我就选择了辞职陪读。每天的工作就是接送孩子上下学,准备一日三餐,做好一切后勤保障。我怕孩子学习不自觉,每晚都坐他身边陪读。除此之外,还要督促他复习。可最近孩子一回家就关房门,也不知他在想什么。——(上海)李女士

你认为李女士在陪读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请结合文本中三位同学的发言作出分析。

阅读《心田上的百合花》,完成题。
心田上的百合花 林清玄
①在一个偏僻贫瘠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林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②百合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③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④a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b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C这时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⑤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⑥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⑦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 1 )第一段中“在一个偏僻贫瘠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在文中有何作用?

( 2 )根据上下文判断,“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这句话应放在第④段a、b、C哪个位置?简单阐述你的理由。

( 3 )请从用词和修辞的角度赏析“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胸膛”一句的妙处。

( 4 )第六自然段中划线句子中有“感动得落泪”内容,请你说出“感动得落泪”的两种原因。

( 5 )文章以“心田上的百合花”为题,说说“心田上的百合花”有什么特点和精神?

四、写作(分值:60分)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有一些平凡的小事发生,但往往这些平凡的小事却让我们无比的感动。请以《平凡的感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叙事完整,感情真挚;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姓名及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残花、已落幕”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