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孩子,一定要坚持,越不能坚持越要坚持。黎明前最黑暗,胜利前最________,成功前最________。坚持住,你就会迎来________,迎来________,迎来________。

A: 渺茫 绝望 黎明 成功 胜利
B: 渺茫 绝望 成功 黎明 胜利
C: 绝望 渺茫 胜利 成功 黎明
D: 绝望 渺茫 黎明 胜利 成功
2、下列句子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删去 “随着”或“使”)
B: 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将“提升”改为“培养”)
C: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和东盟的合作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将“提高”改为“加强”)
D: 科技改变生活,人们只需要通过手机镜头就可以在手机上进行人脸识别的身份注册、认证、登录等,使身份验证更方便、安全。(将“认证”和“登录”互换位置。)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济宁市每年举办的大型招聘会上,来找工作的人员摩肩接踵 , 热闹非凡。
B: 在当地人心目中,李大夫是一位医德高尚、妙手偶得的好医生。
C: 面对着乘客抢夺公交司机的方向盘,我们怎么能无动于衷呢?
D: 一个人想要快速地成长,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4、

加线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绝弥勒 类:类别
B: 历历数也 历历:清清楚楚
C: 有所语 如:比如
D: 勾画了了 了了:线条简单
5、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使/出 锢/情不自 亲密无/不容发
B: 粗/然/然不动 吹毛求/睚必报
C: 旺/首/无之谈 见异思/陌交通
D: 括/灌 耀/头晕目 方兴未/自怨自
6、下列对邹忌的赞美,语气由重到轻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②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③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A: ②③①
B: ①②③
C: ②①③
D: ③②①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是因为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
B: “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在物质生活上,而是要表现在精神 生活上。
C: 阅读不仅是夯实随州文化软实力、增强随州核心竞争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 容,也是每一个随州人完善自我、塑造自我、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
D: 不懂英文的张艺谋,用一部中美合拍、全英文对白的怪兽特效大片《长城》,证明了 自己在世界上的国际价值。
8、下面有关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木兰不用尚书郎”“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醉翁之意不在酒”中,尚书郎、侍中、侍郎、醉翁都是古代的官职名称。
B: “尊君在不?”“君与家君期日中”两句中,“尊”和“家”分别是敬辞和谦辞,“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
C: “既加冠 , 益慕圣贤之道”“今虽耄老 , 未有所成”中,“加冠”表示年已二十;“耄老”,指年老,八十九十曰耄。
D: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羌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胡琴、琵琶、羌笛、玉笛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9、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汽车工业,盲目崇洋,妄自菲薄 , 不利自主品牌发展。
B: 你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避免重蹈覆辙 , 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C: 为了写好作文,青丘白浅不惜寻章摘句 , 终于写出了令夜华君拍手叫绝的美文。
D: 有部分中国人,以为出了几次国,见识了外国的“月亮”,就对自己的国家吹毛求疵 , 而忽视祖国的发展与变化。
10、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无误的一组是( )

A: 抖(sǒu) 撞(mǎng) 迫(jǒng) 伏(zhé)
B: 味(nì) 花(ruǐ) 楚(qī) 铁(qiū)
C: 蝉(tuì) 收(niǎn) 弃(bìng) 事(yì)
D: 唐(tuí) 粗(cāo) 叱(zhà) 挑(xìn)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村 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i):水岸。②漪:水波纹。③:腔:曲调。

( 1 )诗中的动词很有表现力,试结合诗句选择其中一处作简要赏析。

( 2 )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所谓三峡,此其一(西陵峡)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 1 )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沿阻绝(________)

②属凄异(________)

③常闻峡中水(________)

习弥佳(________)

( 2 )翻译下列语句。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 3 )(甲)第一段使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表现了三峡水流怎样的特点?照应了(乙)文中哪句话?
( 4 )(甲)(乙)在内容上有何异同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小气的父亲

刘清山

①父亲的小气,在我曾经度过童年、少年时光的村庄是小有名气的。

②一枚咸鸭蛋,就是他最好的下饭菜了。他一大早把咸鸭蛋在缸沿边磕开个口子后,早晨吃,中午吃,晚上还吃;一根筷子在鸭蛋里轻盈地拨拉着,既可以下酒,也可以下饭,可谓一举两得。吃完咸鸭蛋后,他又举起手中的空蛋壳,对着阳光仔细地看,确定里面空空如也后,才恋恋不舍地扔掉。

③虽然父亲朴实能干,但他的小气还是让我和母亲受到许多乡邻的奚落。母亲倒是毫不在意,但我却感觉在一些同村的伙伴中抬不起头来。

④“您平时就不能大方一些,您感觉不到别人都在笑话我们一家?”上了中学的我,忍不住向父亲发牢骚。

⑤父亲并不以为然,他淡定地说:“做人呐,该小气时就得小气,该大方时才能大方。”

⑥其实,我心里也很清楚,父亲的小气情有可原。那时我们村是个穷村,而我母亲的身体又不好,这让他肩上的负担更加沉重。但我仍然不能容忍他夏天穿着一件满是窟窿的汗衫等诸如此类的行为。我已经是大人了,把面子和尊严看得比什么都重。

⑦大学毕业后,我回到自己的家乡,当了一名中学教师。结婚的那一天,父亲在腰间摸索了好一会儿,把紧握的手放在我的手中。他抽手后,我低头一看:是两百块钱。他羞愧地说:“孩子,你别嫌少,家里只有这么多钱了!”他的话,我信!

⑧在城里安家的我,日子慢慢好了起来。我几乎每个月都要回一趟乡下看望双亲。父母在一点一点地变老,就像秋天的树叶在寒风中颤抖。唯一不变的是父亲的小气:他依旧穿着破旧的衣服,我给他的钱不舍得花一分,送给他的衣物,他都让母亲整整齐齐地叠好,放在箱子里。

⑨我的孩子感冒,电话中无意间告诉了母亲。第二天,一大早有人敲门。我打开房门,没想到竟然是父亲。秋季的早晨,寒风萧瑟,他竟然满头大汗。

⑩“您是怎么来的?”我赶紧把父亲拉进屋,递了一块毛巾给他。“我,我是骑着人力三轮车来的!”他气喘吁吁地说。

⑪父亲居住的村庄离我的住处足有八十多里路。他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竟然是一脚一脚蹬着三轮车来的。

⑫我心疼地说道:“孩子只是感冒,您用不着大老远来看他。再说了,您就是来,也要坐汽车啊!您这么大年纪了,这近百里的路,累着您不说,要是路上出什么意外,可如何是好呢!”

⑬“不累,不累,我干了一辈子农活,骑车走百十来里路,就像玩儿似的!”

⑭“是心疼那二三十元的车票钱吧?!”我一下戳中了他的软肋,“您先坐着,我给您做早饭去。”

⑮“你不用做饭,我已经吃过了。”他拉住了我的手说,“我凌晨三点起的床,吃了一张煎饼,然后就赶过来了。”

⑯我抬头看了一下挂钟,来一趟城里,他整整骑了三个多小时的路。我可敬可亲又可怜的父亲啊!我不顾他的反对,下了一碗鸡蛋面,逼着让他吃了下去。临走,舍不得一张汽车票钱的父亲竟然强行留下了五百元钱,让我给孩子买点吃的。

⑰再回家的时候,我忍不住对母亲说:“现在日子都好过了,您就别让爸那么小气了!”

⑱母亲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谁都能笑话你爸小气,你却不能笑话他!在我们村里,你是第一个大学生,你好好想想,当时乡邻都不舍得把钱投到孩子的学业上,和你同龄的孩子最多只能上到初中就不继续上了。只有你爸,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一路把你供到了中学、大学……你见过这样小气的父亲吗?”

⑲我听得面红耳赤。是啊,父亲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该小气时小气,该大方时大方。他把小气留给了自己,把大方给予了孩子。他用小气撑起了这个曾经一贫如洗的家,却大方无私地把父爱像雨露般洒到我的身上。

( 1 )文中写到“父亲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该小气时小气,该大方时大方”,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出父亲“大方”的事例。

( 2 )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吃完咸鸭蛋后,他又举起手中的空蛋壳,对着阳光仔细地看,确定里面空空如也后,才恋恋不舍地扔掉。

②第二天,一大早有人敲门。我打开房门,没想到竟然是父亲。秋季的早晨,寒风萧瑟,他竟然满头大汗。

( 3 )文章第⑱段写母亲的一番话有何作用?

( 4 )文章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来刻画父亲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 5 )文章结尾写“我听得面红耳赤”,请写出“我”此刻的心理活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离花近一些

侯利明

①祖母总能准确分辨出花中最美的一朵,步伐轻盈地走过去,弯下腰,陶醉在花的清香里。这时,她往往正挎着一篮猪草刚从原野里归来,或是正在扶着竹帚打扫庭院。无论晨昏始终有一朵花开得正好,仿佛只为恭候这位鹤发童心的老婆婆。我觉得惊奇,外出靠拐杖探路的祖母,“看”花的眼睛却分明是清澈明亮的,像夏日午后棡树下晾着的一碗淸水,净得能看到飘零的紫烟。

②祖母满头的发,是一夜之间彻底变白的,那年的我还不到五岁,仰头望见祖母脸上满布的寒霜,不由一阵阵打颤。她哭得停不下来,直到双目失明。无法再去回忆年迈的祖母是怎样在黄昏里一步步蹒跚,摸索着为我做饭洗衣,送我到村小上学。只记得一个周末,我在灯下写作业。柔风送来阵阵幽香,祖母拈针缝衣的手轻颤起来。她扶着桌沿走到窗棂下,循着香来到院子中。“回来了,你们真的回来了……”祖母哽咽着,跟随着若有似无的花香来到墙边,只见一簇簇鲜花在月光下美如仙子,婀娜多姿。这些花默默地发芽,拔节,直到缀满花苞,祖母虽然看不见却也不曾错过花开。花香盈盈,勾勒出温暖,给了她一个满满的拥抱。淡淡清香扣开了祖母紧闭的心门,日子随着一朵花的盛开渐渐有了颜色。侍弄了一辈子庄稼的祖母,能像熟悉自己的孩子一样,在每个节气里感知到每朵花的气息。天气慢慢变热,花香愈加馥郁了,祖母在庭院里走动时甚至可以扔掉拐杖,被花香牵着悠然漫步。祖母的步伐越来越稳健,她在花丛中停下脚步,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盛夏光影里她莹白的发犹如栀子花开。

③秋风扫,落叶忙。祖母也忙。她忙着把一粒粒花籽都细心地收起来,一包包储藏好,就像收获地里的麦子和大豆。来年春天祖母便会在房前屋后撒花籽,有路过的人讨要,她也总会笑眯眯地将一个个小布包赠予路人。他们从祖母安详的面容里看到了朵朵花开,心想那些花一定是美的。街坊邻里也会来要,去年花开满院,她们曾大把大把地抱花回去插在粗瓷敞口的瓶里,见过的人都晓得这些花是美的。

④祖母不再是我一个人的祖母了,她成了大家的“花婆婆”。大人小孩儿都愿意围着她玩闹说笑,谁有了烦心事都要到她开满鲜花的院子里坐上一会儿,倾诉着心底的烦恼,像对祖母说又像是对花儿说。一年又一年过去,我们这条民风淳朴的小巷,有了个诗意的名字:花巷。我在花开花落中长大,就要离家上大学,乡里乡亲都聚拢来,叮咛嘱咐说,花婆婆是我们大家的祖母,彼此供养,相依相扶,我去了只管好好念书。不知谁在人群中低语,还有花。我哭了,眼泪一滴滴收藏进如水光阴,滋润开满鲜花的心田,四季不败。告别祖母出门时,老人家拉着我的手又轻轻放开。

⑤第二年暑假,回乡探望祖母。花香萦绕的睡梦里,祖母把用花籽为我串的第一条挂链重新串了一遍,又取出一包新花籽放在桌上,说原来的那串是她用一个个春天串起来的,以后要我也开成一朵花,结了果,留下花籽,给予每个人。满院的花开得正好,坐在树影花影里,祖孙俩说着一些珍重的话。我知道,祖母要走了,而从今后的每一个春天,花依旧还会开

⑥整理遺物,看到父母生前从远方寄来的一摞信,其中一页上写着:要离花近一些。当花开放,它应付出生命里全部的能量,竭尽全力,毫不保留。从一封接一封的书信里,我断断续续了解到,父母当初决定放弃安逸的工作去深山支教时,遭受过祖母的百般阻挠,于是就千里迢迢带回一包野花花籽种在庭院里,临走前告诉祖母,大山里开遍了这样的花,看着它们,就像他们在身边。这样的话竟成了永别留言。来春花开时节,父母因救助被山洪冲走的学生,双双殒命。望向窗外,秋色袭人,院子里的花不再芬芳繁盛,有的已经干枯凋谢,渐渐接近终结的尾声,却看不到丝毫颓败。

⑦收拾好一切,我动身启程了。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改动)

(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②段划线词“颜色”,写祖母随着花开走出了失子之痛,生活有了起色。
B: 文中祖母成了大家的“花婆婆”与“祖母”,表现出花巷淳朴友爱的睦邻关系。
C: 文章借祖母百般阻挠“我”的父母去深山支教,批评了她没有大爱、不明大义。
D: 文末“收拾好一切,我动身启程了”暗示了“我”不会辜负祖母的嘱托与期望。
( 2 )文章写了哪三次花籽的传递?请简要概括。
( 3 )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①柔风送来的阵阵幽香,祖母拈针缝衣的手轻颤起来。(赏析划线词语)

她忙着把一粒粒花籽都细心地收起来,一包包储藏好,就像收获地里的麦子和大豆。(赏析画线句子)

( 4 )文章第⑥段补叙“我”父母生前来信的有关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 5 )文章以“离花近一些”为标题,有什么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四、写作(分值:60分)
按要求作文。

请以《他(她、它)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止不住的想念.”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