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连平县内莞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

A: 中秋节
B: 元宵节
C: 端午节
D: 七夕节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隐(cè) 峰(luán) 如(pì) 情不自(jīn)
B: 动(zuǎn) 临(wèi) 然(lǐn) 随声附(hè)
C: 憎(è) 歌(lí) 痛(zhì) 强不舍(guō)
D: 蹊(qiào) 证(quàn) 养(shàn) 踉踉跄跄(qiàng)
3、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山岛竦峙 竦峙:耸立。 (《观沧海》曹操
B: 闻龙标过五溪 道:道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C: 乡书何处 达:到达。 (《次北固山下》王湾)
D: 断肠人在天涯 天涯:指远离家乡的地方。(《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贵阳中学的学生,考试结束后邀请老师聚餐。开心相聚的那天,师生们共享天伦之乐。
B: 清明是中国人特有的情感寄托,也是民族文明的一种传承方式。为清明文化注入当代价值,是不容置疑的选择。
C: 一点星火可以燎原整个大地,一颗种子可以翠绿一片荒原,一点关怀可以温暖一个冬季,感谢生命让你这样的朋友和我相识相知。
D: 天空开始淡去了那深邃的帷幕 , 蒸腾起淡淡的紫雾,红了,红了。慢慢的红遍了那半个天空。瑰丽,夺目。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选自《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B: 《范进中举》选自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作者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
C: 《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分别是柳宗元苏轼,他们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 “星期五”是《鲁滨逊漂流记》的人物,这部作品的作者是英国的作家斯威夫特。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全市各行各业积极响应市委的号召,投入到建设“三个名城”。
B: 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使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
C: 一开盘,这只股票就一路狂跌,势如破竹,使已经遭受股市重击的股民又雪上加霜。
D: 针对“保护自己,还是见义勇为”这一辩题,大家见仁见智,争得面红耳赤。
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校协同育人”理念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家长们日益重视孩子的教育,面对孩子在学校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家长不再_____________,他们愿意花更多时间与孩子_____________地交谈, 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_____________陪伴孩子成长。


A: 袖手旁观 心平气和 尽心竭力
B: 隔岸观火 心平气和 殚精竭虑
C: 袖手旁观 处心积虑 殚精竭虑
D: 隔岸观火 处心积虑 尽心竭力
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小红帽》《皇帝的新装》等。
B: 郭沫若是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C: 《伊索寓言》的语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
D: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先秦杂家代表著作。
9、下列句子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在仓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B: 海鸥伸吟着,在大海上飞撺
C: 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D: 把这些大块的霏翠摔成尘雾和粹沫
10、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溅(bènɡ) 腰(xiān) 磕(bàn) 热(chì)
B: 哽(yè) 红(yīn) 鼓(léi) 然(chù)
C: 永(juàn) 应(hè) 诘责(jí) 按不住(nà)
D: 篡改(cuàn) 样(mó) 粗(kuǎnɡ) 而不舍(qì)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相信未来

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 1 )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表现残酷的现实?这些意象蕴涵了怎样的情感?
( 2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 3 )诗歌反复咏唱“相信未来”,对表达诗人的感情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岳阳楼记》,回答下面问题。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连月不________

②朝夕阴________

③而长烟一空________

④日星隐________

⑤樯楫摧________

酒临风________

⑦予尝古仁人之心________

⑧去怀乡________

( 2 )下列各项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上下白/而或长烟
B: 览物情/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C: 临溪渔/不知人之乐
D: 不物喜/君之力
(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冬天手脚冰冷是人体的保命措施

①为什么有人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呢?

②答“体寒”的同学,我们可能不在同一个次元;答“血液循环不好”的同学,其实也不完全是这么回事。减少体表血液循环是身体应对寒冷的正常机制,而不是因为血液循环机能特别差。真正的循环问题是从心脏开始的,要是说手脚冰冷就表明心脏功能不好、不能把血液有效地泵到肢端,还不知要吓坏多少人。

③当然,也的确有一些疾病会导致手脚冰冷,比如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或神经损伤等等;老年人由于代谢减缓,也更容易出现这个问题。但对于一个健康成人来说,当外界温度较低时,手脚温度下降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

④作为一个大活人,维持恒定体温是头等大事。我们皮肤表面有许多微循环体系,包括微动脉、微静脉以及它们之间的毛细血管等等。当体表温度感受器发出“寒冷”信号时,毛细血管会逐渐收缩,血流量也随之下降,以减少散热、维持内脏及躯干温度。

在极端情况下,流向皮肤的血液量低至每分钟0.02升,还不到巅峰状态2—3升/分钟的百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手、脚和脸之类的部位变凉也是自然现象,不过是人体的保命措施。

⑥血液流向身体核心部位的副反应之一是,冷天里尿特别多。这不光是因为出汗少,还因为人体需要排出额外的体液,好给集中在身体核心部位的血液提供足够的空间。此外,打哆嗦是肌肉收缩释放热量,寒毛直竖也可以帮忙挡住一点冷空气,虽然我们的毛发远不如祖先那样茂密,却依然保留了这一应激反应。

⑦而女性似乎对外界温度反应更为灵敏,根据1994年发表在《麻醉学》上的一篇论文,女性开始出现血管收缩的温度比男性更高,反应也更加迅速和强烈。这意味着女性更怕冷:1990年发表于《柳叶刀》上的一项包括219名对象的研究表明,虽然女性平均体温比男性高0.2摄氏度,但她们的手部温度却比男性低了15摄氏度。

⑧无怪乎女人的体脂一般比男人高出百分之十几,这都是雌激素的祸。由于激素和神经同时参与外周血管调控,高水平的雌激素让女性对外界温度变化更为敏感。同时,雌激素水平的变化也跟体温密切相关,这也是为什么女性基础体温曲线与生理周期有着精准的对应关系。

⑨要以善手脚冰冷没什么补药可以吃,也没什么特别的办法。要么多穿点,听妈妈的话,找出秋裤和棉毛裤,或者暖宝宝、热水袋和发热贴也很有用;要么多运动,自体产热。另外,穿一双合脚的、有适当空间的鞋子也很重要,因为挤压会进一步限制血流;心理压力、吸烟和饮酒都会影响血管收缩,所以要保持心情舒畅,戒烟戒酒。

(选自《今日文摘》2018年9期)

( 1 )下列关于“冬天手脚冰冷”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手脚冰凉是由于心脏功能不好,不能把血液有效地泵到肢端引起的。
B: 手脚冰冷可能是由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引起的,老年人由于代谢减缓,更容易感觉到手脚冰冷。
C: 在极端情况下,手、脚和脸之类的部位变凉是自然现象,是人体的保命措施。
D: 手脚冰冷可以通过多穿点或穿合适的鞋或者多运动,而不是补药来改善
( 2 )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①段运用设问,设置悬念,新颖别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引出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
B: 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只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在极端情况下,人体的血液循环情况。
C: 第⑥段中划线的词语“之一”,指血液流向身体核心部位的副反应中的一个,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 文章按照逻辑顺序,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说明了冬天手脚冰冷的原因和改善办法。
( 3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 天寒时,为减少散热、维持内脏及躯干温度,毛细血管会逐渐收缩,血流量会下降。
B: 应激反应中的打哆嗦和寒毛直竖都是肌肉收缩释放热量,以挡住冷空气的侵袭的表现。
C: 虽然女性的手部温度比男性低0.2摄氏度,但她们的体温却比男性高1.5摄氏度。
D: 穿合脚的、有适当空间的鞋子,保持心情舒畅、戒烟戒酒一定可以改善手脚冰冷的情况。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幽幽一扇窗

肖慧

①窗原本只为采集光线、通风透气而设,饱学的古人根据窗形创造了诸如长窗、半窗、空窗、横风窗、花漏窗等如词牌名一般凝练雅致的窗名,给原本简单冷硬的窗赋予了生命内涵。形态不一的窗户给人带来不同的美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恐怕要数长窗、半窗与花漏窗了。

②高敞宏丽的长窗必须安装在主屋和厅堂正面,每扇窗上都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形成阴阳起伏的断面,图案风格机趣活泼,柔顺秀丽,花纹多为如意、花草等,一草一木都有比较深刻的含义。堂内有雍容华贵的陈设,主屋和厅堂相对的庭院里不是重峦叠嶂的精心置景,就是小池碧波的用心点缀,透过长窗,将室内外景致融为一体。

③半窗外须是曲径通幽的后花园,翠柳拂水,云影浮动,花木扶疏,有一片鸟语花香的景致相衬,否则便全然没了意境。半窗一般装在厢房和书斋,底部多为矮墙,窗形细致精巧,紧靠窗外一定种植着芭蕉、绿竹或梅花等植物。读书读闷了,可以推开窗户,尽情欣赏触手可得的绿意,感受墙外青山横黛色、门前流水带花香的美妙。

④如果说半窗给人更多亲近更多惬意,那么花漏窗给人的感觉便是格外的幽雅含蓄。去苏州除了可以饱览园林秀色,还能过足看花漏窗的眼瘾——沧浪亭的花漏窗从主厅明道堂向西至翠玲珑之间,有个天井和曲廊构成的幽僻过渡空间,曲廊西北两面开有四个造型优美的花漏窗,依次为桃窗、榴窗、荷花窗、蕉棠窗,图案轻灵毓秀,柔和飘逸,充满动感。如果什么也不做,依在窗前感受窗外竹影婆娑,流光明灭滴翠,花香呼之欲出,小廊曲折,绿意透窗,那样的意境让人该是怎样地怦然心动啊!那年春天我在苏州园林一处僻静的庭院歇脚,特意在廊角一处花漏窗前坐下,“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一声悠扬婉转的昆曲唱腔清晰地飘过来,这是《牡丹亭•游园》里的经典唱词。那夜一动不动地听完了整曲《游园》,我目光自始至终都透过一扇古典的花漏窗,不远处,那水中月、雾中花般的水阁,美得刻骨,美得朦胧。

⑤古窗是一幅悠长隽永的古画,如今的窗少了许多精雅与遐想。然而无论怎样的窗,依然神奇地连接着两个世界——关上窗,营造出一个完全自由的天地,笑骂喜怒,皆由自己;打开窗,人便与外界有了联系,清风明月,葱茏明朗。东坡有诗云:“短篱寻丈间,寄我无穷境。”若把“篱”字换成“窗”字,一样得体,幽幽一扇窗,给人们带来的是无穷境的大天地。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1年第9期,有删改)

( 1 )阅读全文,分别写出文章主要介绍的三种窗给人怎样的美感。

( 2 )体会文章第③段画线语句中划线词语“一定”的表达效果。

( 3 )简要分析文章第④段中写夜听昆曲《游园》这一事例的作用。

( 4 )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认为“若把‘篱’字换成‘窗’字,一样得体”,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理由。

四、写作(分值:60分)
2020年,注定会成为所有人的记忆。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我们经历了史上最长的一个寒假,我们也经历了一个全民宅家,足不出户的鼠年春节。有入说记录生活。请回顾那段宅家的日子,用你的笔记录下你的生活,写出你对生活的感受与认识。

题目:那段宅家的日子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抱歉、我不该”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