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前者是小说,选自《呐喊》;后者是散文,选自《朝花夕拾》。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按体制分“风”“雅”“颂”三类,常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C: 战国时的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采取层层推理论证的方法,通过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结尾概括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D: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这一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形象,他的悲剧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
2、 | 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热忱(chén) 辐射(fú) 悄然(qiāo) 人声鼎沸 (dǐng) B: 一霎(chà) 和蔼(dí) 帷幕(wéi) 晦人不倦 (huì) C: 洋溢(yì) 诀别(jué) 澎湃(pài) 深恶痛绝(wù) D: 云霄(xiāo) 振撼(zhèn) 玄虚(xuán) 抽丝剥茧 (bō) |
3、 | 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对于以陶渊明为代表的安然自立型的文化人格,中国民众不像对魏晋名士那样陌生。陶渊明以自然为神灵,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以最自然的文笔描写自然。 A: 他投身自然,耕种自然,追慕自然,信仰自然B: 他信仰自然,追慕自然,耕种自然,投身自然 C: 他投身自然,耕种自然,信仰自然,追慕自然 D: 他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耕种自然 |
4、 | 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隘口(ài) 与日具增 孤僻(bì) 兴致勃勃 B: 砚台(yàn) 韬光养晦 热忱(chén) 不言而谕 C: 忌讳(huì) 笑容可掬 鄙薄(bǐ) 煞有介事 D: 称职(chēn) 安之若素 许诺(nuò) 顶礼膜拜 |
5、 | 下列划线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神弗福也(福气) 一鼓作气(击鼓) B: 吾妻之美我者(美丽) 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 C: 此皆良实(善良) 恢弘志士之气(发扬,扩展) D: 亲贤臣(亲近) 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
6、 | 填入横线的语句,与前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B: 只有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才能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 C: 未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哪能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 D: 未经历胜利和成功的喜悦,哪能体会挫折磨难的考验。 |
7、 |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杨礼赞》是托物言志的写作范例,描写了“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的形貌和“精神气质”,揭示了白杨树所象征的当时抗日军民的顽强意志和斗争精神,抒发了对白杨树的由衷赞美之情。 B: 《记承天寺夜游》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任职。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文章表达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自解、自慰、自我排遣,同时表现苏轼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C: 《背影》语言平实自然简洁,不造作,生活气息浓厚。构思精巧,抓住人物形象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情。 D: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以鲁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的线索,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追述了自己弃医学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
8、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首老歌往往会令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能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 B: 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C: 在老师的鼓励下,使小明在学习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D: 云南交通运输部近日指出,各城市要合理布局自行车交通网络和停车设施。 |
9、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纵观选秀节目走过的这七年,从单纯的模仿国外热门节目类型,一味地追求高收视率, 到如今的《中国好声音》,不得不说,我们听到了久违的“真音乐”。一个个来自民间的草根唱者,用真诚 “ 了中国娱乐界的软肋”, 了大家的关注。如果说,是《中国好声音》 了人们的听觉,选手的身份与故事则 了人们的猎奇心理。 A: 触动 满足 吸引 直击 B: 满足 直击 触动 吸引 C: 直击 吸引 触动 满足 D: 吸引 触动 直击 满足 |
10、 | 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置身在铜梁人民公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切都是那么美不胜收。 B: 她从小就养成了自以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C: 聪明的重庆人因地制宜 , 依山建楼,跨水筑桥,让重庆呈现一种独特的美。 D: 十九大报告说,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对台湾领导人将把两岸关系引向何方拭目以待。 |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理解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在虫野则宜选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不可名状 名:________ 为之怅然 然:________ 在 山 野 则 宜 逸 民 退 士 之 所 游 处 在 人 间 则 可 为 都 邑 之 胜 境 静 者 之林 亭 ( 4 )作者描写了景物的哪些特点?表达了什么情感? |
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但他是永生的。他走的时候有长寿的岁月,有等身的著作,还挑起过最荣耀的、也是最艰巨的责任,即培育良知,教化人类。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
在他弥留之际,一边有同时代人和后代的欢呼和赞美,另一边有对他怀有深仇大恨的旧时代洋洋得意的嘘叫和仇恨。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他行使过一个职能,他完成过一项使命。很显然,他生来就被选定从事这件借助他在命运的法则和自然的法则中最高尚的愿望所完成的事业。他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年代。他出生的时候,路易十四还在统治,他死的时候,路易十六已经戴上了王冠。所以,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
(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该段大意。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变色龙的“快”与“慢”
①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中塑造了一个专横跋扈、见风使舵的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形象。这样的形象长期地盘踞在我们的印象中,使我们对真正的变色龙没有好感。
②说起变色龙,首先要并清楚它是怎样变色的。变色龙的皮肤是透明的,它的变色取决于皮肤三层色素细胞。最深的一层是由载黑素细胞构成,其中细胞带有的黑色素哥与上一层细胞相互交融;中间层是由乌嘌呤细胞构成,它主要调控暗蓝色素;最外层细胞则主要是黄色素和红色素。它的色素细胞在神经的刺激下会使色素在各层之间交融变换,实现变色龙身体颜色的多种变化。
③但是,变色龙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常常根据外部的环境时时变色。他们的变色是在遇到同类的时候。遇到另一只变色龙他们会将暗黑的保护色变成明亮的颜色,以警告其它变色龙离开自己的领地;有些变色龙还会将平静时的绿色变成红色来威吓敌人。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免遭袭击,使自己生存下来。而当它们想翻。引异性、引起异性的注意时,就会把自己的外表变成非常柔和的颜色,变成温文尔雅的绅士。他们的变色就是他们的语言,他们变色的重要作用是能够实现同伴之间的信息传递,便于和同伴沟通交流。善于传递信息和沟通交流才是它们生存的最高境界。
④变色龙没有奥楚蔑洛夫一般的狡猾,它的变色是很真实的情感表达。但是,它们也不是我们对龙概念中的那样行动神速、甚至腾空而飞、云来雾去。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热带雨林是变色龙的天堂。这里的变色龙几乎做任何事情都是慢腾腾地:慢慢地在树上爬行、慢慢地观察周围的环境、慢慢的寻找猎物
⑤仔细观察,动物学家发现:变色龙的脚像两个大大的钳子,牢牢地抓住树干使它们能在树干上慢慢地爬行。他们不怕其他动物侵袭他们,因为他们有伸缩自如的舌头和随时变色的能力……他们总是一边慢腾腾地爬行一边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寻找自己的猎物。他们的捕食要从他们的眼睛开始。他们的两只眼睛是爬行类动物中最为独特的,每只眼睛都可以转动,并且能够分别聚焦,双眼可以分别注视不同的方向,既有利于捕食,又能及时发现后面的敌害。他们眼睛的中间都有一个小孔,都具有360度的视角。而它们用以扑食的舌头也是非常独特的。变色龙的舌头覆盖在骨头表面用以支撑,这个如螺旋弹簧状的舌头卷缩在口中,却能在瞬间被推出就像弓箭手拉弓射箭,它伸出的舌头比它自己的身体还要长,是它身体的2倍,而它舌尖上粘稠的唾液如棒球手套一般能将猎物据为已有。
⑥行动缓慢的变色龙从来不追捕猎物,都是就近取食。只见它慢慢地、一点一点地转动它的头,眼睛也随之灵活地转动,用来判断猎物与自己距离的远近。当它锁定了目标之后,便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伸出它的舌头,只用20毫秒的时间就把猎物收进口中。这是变色龙最快的时候,它瞬间伸出的舌头就像脱鞘而出的宝剑。
⑦变色龙的 “慢”其实就是一种脚踏实地、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而当它有了目标以后,就会伸出让其他动物猝不及防地“快”的舌头,以实现自己猎获目标的目的。
⑧变色龙的变色、慢与快的有机配合,是它们在动物界赖以生存的基础a
(选自《知识窗》有删节)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戏剧、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表示;④文章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
(一)刚步入初中的你,正在开始一种新的生活。渐渐长大的你,心中定会萌发出许多的“渴望”:渴望得到一条漂亮的裙子、一个心爱的篮球,渴望学业获得成功,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理解,渴望有位知心的好友……
请你以“我渴望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二)“良言一句三冬暖”,很多时候,一句同情理解的话,一句安慰鼓励的话,或是一句批评点醒的话,能给人增添莫大的信心和勇气,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暖意融融。
请你以“这句话很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