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开平第四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文学常识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有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裁,共130篇。这部书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C: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
D: 《曹刿论战》选自《资治通鉴》,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2、

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 )

A: 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是学生能否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B: 屋子里放着各式各样鲁迅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
C: 我们要预防眼睛不近视。
D: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3、选出划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蒸气遇冷又凝聚成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B: 肥沃的黑土层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减少了一半,照此速度,部分黑土层或将在几十年后销声匿迹 , 东北的粮食产量也将遭受无法晚回的损失。
C: 最后人生的一批品牌均致力于打造“量体裁衣”的高级时装,其极致精细的做工可谓天衣无缝
D: 深圳市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都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使那些劣质产品在劫难逃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应,人们牵挂她的病情并为她的精神所深深感动。
B: 虽然刘翔已经能够下地走路,但医生告诫他不要心急,走路的频率不能太快,而且每天走路的时间也不能过长。
C: 我们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卫好生存的家园。
D: 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5、“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的“青鸟”后来成为________的代称。( )
A: 家书
B: 信使
C: 故乡
D: 青春
6、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阳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之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来的痕迹已经完全消失了。”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痕迹消失”。
B: “阳光明媚”“差得很远”“治国理政”“传承家风”四个短语的类型均不相同。
C: 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中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乡试中举,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亚元”。
D: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是吴敬梓,清代小说家。
7、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乡愁》的作者余光中、《那树》的作者王鼎钧都是台湾诗人、作家。
B: 契诃夫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戏剧大师,代表作有喜剧《威尼斯商人》、悲剧《哈姆雷特》等。
C: 《墨子》一书辑录了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创始人墨子的言行,《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8、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四通八达的交通,鳞次栉比的高楼,见证了东台经济的飞速发展。
B: 为了使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满足困难家庭的基本需求。
C: 韩国歌曲《江南Style》横扫全球各大排行榜,歌曲MV中搞笑的“骑马舞”也迅速风靡全球。
D: 莫言的作品以其特有的幽默调侃的笔调脍炙人口 , 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9、

下面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皇帝的新装》——童话——安徒生——丹麦
B: 《天上的街市》——诗歌——郭沫若——中国
C: 《金色花》——— 诗歌——泰戈尔—— 法国
D: 《济南的冬天》——散文——老舍—— 中国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成为崇左的城市特色。
B: 油茶树是广西面积最大的经济林,也是与桉树、松树、杉树并列的四大造林树种。
C: 我们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认真复习,就能在考场上正常发挥,取得理想的成绩。
D: 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来。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我爱这土地》一诗,回答问题。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1 )诗人借“鸟”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2 )诗歌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如果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 3 )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的歌喉?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乙】

徐恪,字公肃,常熟人,恪刚正。所至,抑豪右,祛奸弊。及为巡抚,以所部多王府,持法尤严,皇室多不悦。平乐、义宁二王遂讦恪减禄米、改校尉诸事。勘无验,坐恪入王府误行端礼门,欲以平二王忿。帝知恪无他,而以二王幼,降敕切责,命湖广巡抚韩文与恪任。吏民罢市,泣送数十里不绝。属吏以羡金赠,恪挥之去。至则值岐王至封国,中使携盐数百艘,抑卖于民,为恪所持阻不行。

(选自《明史列传》,有删改)

【注】①讦(jié):揭发。

( 1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以父母皆老,辞不________

②率取数十倍以权贵________

③恪刚正________

④命湖广巡抚韩文与恪任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 久 , 赴调
B: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
C: 第归,杀而鬻
D: 属予作文以记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及为巡抚,以所部多王府,持法尤严,皇室多不悦。

( 4 )包拯与徐恪性格方面有哪些相同之处?请结合两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茫茫燕园中,只剩下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它成了燕园中的鲁殿灵光。每天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②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这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③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④ 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我估摸已经走到了小桥的桥头上,吊死鬼不会看到了,我才睁开眼走向前去。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
⑤ 但是,这也不行。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当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文内容。

( 2 )“幽径悲剧”仅仅是指幽径中的一棵古藤萝被砍断吗?你是如何理解的?

( 3 )作为一种植物,古藤萝本是不会哭泣的,然而第⑤段中却说“听到古藤的哭泣声”,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 4 )文中第②段“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结合文意,说说作者所指的“盛开着的玫瑰花”的人生是什么?

( 5 )“我”“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古藤的灭亡引起了“我”哪些“闲愁”?下文中写了两件事,道出了“我”的“闲愁”,请作简要概括。

( 6 )目睹曾经生机勃发的藤萝,面对现在在空中摇曳的藤萝枝,面对人类的现在,畅想人类的未来……你认为应该怎样面对大自然、面对生命呢?

( 7 )本文写的是“幽径悲剧”,具有强烈的悲剧效果,那么,这种悲剧效果是怎样得到表现和加强的呢?

( 8 )本文的语言精练、纯粹、通俗而雅致,联系课文中的语句,谈谈你对课文语言特色的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成长的桥
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闲谈中得知。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上学第一天回家在巷口碰上母亲,她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想了半天才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又问一起回来的同学,她说:“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大家一阵笑,我也跟着笑。一次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我把碎渣扫到地板中央,再搬个小凳子老实地坐在旁边。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您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
那年,春天的花开得特别艳,尤其我家向阳的窗下(那里有个半米宽的窄台),花朵更是美不胜收。我喜而忘形,一手扳窗,一手摘花,却忽略了扳着的窗没有插销了。一分钟后那扇要命的窗子开了,把我像球一样从二楼抛下去做了自由落体运动;仙人掌又火上浇油,落地的我已变成昏迷不醒的“刺猬”。后来听说是好心的行人送我进了医院;私下嫌我笨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跌跌撞撞推开同事就往医院跑;而父亲一脸煞白,骑自行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前冲……那天医生差点下死亡通知书,警告说,病人必须一直保持清醒意识。于是父母每隔一个小时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昏昏沉沉往下坠落的我,就被父母一声又一声、柔和而又有力、平稳而又焦急、搀杂着心痛与希冀的呼唤拉回了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那年期末,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邻居说这一摔没留下后遗症已是万幸,想不到还摔开了窍,变聪明了。只有我自己知道,是48小时的昏迷中母亲带泪的呼唤,父亲紧握我手的力量,是一睁开眼他们憔悴面容上的极大喜悦,与眼眶里滑落的中年人的泪水,让我一刹那长大了。我才知道我对父母是那样重要。心中渐渐清晰的爱滋生成牢不可破的愿望——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拿到成绩单时父母的惊喜和欣慰,让我开心了好久。后来读书成了习惯,一读读到研究生。
我至今仍不知道我的智商属高属低,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怎样的父母,从懵懵到明事,其实只有一桥只隔;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就像黑云经过太阳的亲吻也会变成绚丽的彩霞,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爱来呵护,也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

( 1 )读了本文,你认为标题“成长的桥”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 2 )作者开头说“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但经过一次变故后,竟考了全年级第一,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 3 )结合全文内容,概括一下“我”的性格特点。

( 4 )文中写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感人至深。请写出文中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结合自身体会说说你对父爱母爱的理解。
句子:
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某日,某市公交车挤上了一个抱小孩的年轻妇女,售票员对一个正专注向外看的靠窗小伙说“请给这位妇女让个坐!”

小伙歉意地点点头说:“没注意,不知道。”说着,连忙站了起来。

这妇女坐下后,轻蔑地冷笑道:“哼,不知道,装死!”回过头去对同伴说:“臭美的,还要当活雷锋。”

小伙子突然说:“大嫂,我的东西去在座位里边了,请让我拿一下!”妇女信以为真,刚刚站了起来,小伙子一屁股坐了下去再也不动了。

该事件中小伙子的报复行为,是对还是错?请就此写一篇文章,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少年冷血Re-Anima”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