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浠水县新星实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著名翻译家、作家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是广大文学爱好者倍受欢迎的。
B: 高靖朝的土鸡蛋供不应求,主要的销售途径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和QQ好友群卖出。
C: 5月30日,火星抵达11年来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人们几乎凭肉眼就能看到它。
D: 我们班“学霸”晓兮虽然学习很好,但是经常热情地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
2、

下列句子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心无旁骛 , 便是敬业。
B: 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狭路相逢 , 别提多高兴了。
C: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折射出的是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
D: 我们要学会在荣誉面前不骄傲自大,在失败面前不妄自菲薄
3、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百般不能排解思情,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

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③从古至今,乡愁是诗人的惆怅。

④没有什么再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这么美丽的文字,这么伤感的情怀,只有诗人才能表达。

⑤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 ①③④⑤②
B: ③⑤①②④
C: ③①⑤②④
D: ⑤①③④②
4、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内
( 1 )精求精( )
A: 更加
B: 利益
( 2 )微不道( )
A: 满足
B: 值得
( 3 )不关心( )
A: 沙漠
B: 冷淡
( 4 )轻怕重( )
A: 沾染
B: 挑捡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忍俊不禁地笑了。
B: 中国的园林讲究生机勃勃,追求形神兼备、气韵流畅,要有活泼的韵致。
C: 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 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
6、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这次考试,大家成绩都很好,不及格的只是凤毛麟角
B: 由于气候变化,今年冬天气温特别低,各大商场的取暖器销售络绎不绝
C: 在刚刚结束的世乒赛中,中国队不负众望 , 包揽了所有项目的金牌。
D: “戒烟一小时,健康亿人行”的倡议发出后,一些烟民对此默默无闻
7、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本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都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狗·猫鼠》《二十四孝图》《五猖会》等都是共中的作品。
B: 《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叙了作者高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
C: 《散步》一文告诉我们,幸福的家庭是能够给每个家庭成员带来幸福感的,在家庭矛盾中,长辈一定要谦让小輩。
D: 《杞人忧天》讽剌了那种为本来不用担忧的事而担心发愁的人,其主要原因是缺乏起码常识和经验,抑或是对事物的认识不够、了解不够。
8、下面各项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16》中收录的各种怪诞不经的比赛记录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B: 郑州1号线开通首日,东西两边的客流量大相径庭 , 东边冷冷清清,西边却热热闹闹。
C: 她减了又长回来,改食谱、换新衣,这周神采奕奕 , 下周又衣着邋遢。
D: 我今年去了黄果树瀑布,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9、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A: 这是一首怀古咏志诗。作者通过对孙权的盖世武功的赞美,表达了对屈辱求和的南宋朝廷的失望和愤慨,也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
B: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一句运用了反问,自问自答,使人触景生情,不胜感慨。
C: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一句含义深刻,孙权雄踞东南,征战不休,从未向谁低头屈服,含蓄深刻地讽刺了南宋朝廷。
D: 全词简洁明快,层次鲜明,相互呼应。融古语于词,臻于化境,浑厚雄壮,意境高远,体现了作者的豪迈诗风。
10、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没想到出书,也没想到有没有读者,我只有一个念头:透过这种方式,我或许可以进入一个十八岁的人的心。

②于是我问他,愿不愿意和我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写一个专栏。

③他答应了。

④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

⑤条件是,一旦答应,就绝不能半途而废。

⑥你知道不是闹着玩的,截稿期到了,天打雷劈都得写。

⑦我还不敢相信,多次追问,真的吗?

A: ①②⑤③④⑦⑥
B: ④②③⑤⑦⑥①
C: ④②⑤③⑦⑥①
D: ①④②③⑤⑦⑥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画堂春·寄子由

(宋)苏轼

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净鉴新磨。

小舟飞棹去如梭。齐唱采菱歌。

平野水云溶漾,小楼风日晴和。

济南何在暮云多。归去奈愁何。

【注】①这首词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于同一年,此时作者在密州,其弟在济南。②“湖”指柳湖,在今淮阳,苏轼兄弟俩曾在此泛舟。

《画堂春》中的“归去奈愁何”与《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都有“归去”一词,它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智犬破案

去杭州百里许,有一古刹,香火颇旺。一夕,有盗逾墙而入。犬吠,僧觉。盗劈僧首,立仆。遂越货而亡。翌日,二小僧入室见之,讶甚。乃诣官府诉之,其犬亦从。途经一酒肆,见五六徒狂饮。犬伫足不前,僧怪之。俄而犬跃入肆,啮一徒不置。僧疑为盗缚而送官吏审之果然。盖犬有智也。

【注释】①刹:寺庙。②越:抢劫。③翌日:指第二天。④肆:店铺。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去杭州百里/潭中鱼可百
B: 盖犬智也/长约八分
C: 遂越货而/此诚危急存之秋也
D: 犬伫足不/人之述备矣
(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僧 疑 为 盗 缚 而 送 官 吏 审 之 果 然

( 3 )用自己的话说说《智犬破案》中犬之“智”的具体表现。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蚯蚓,是一种环节动物,属质足纲寡毛目。

②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以腐殖有机物和泥土为食。凡经它吞入而排出的泥土均成团烂结构,增强了土壤中的透气性和透水性,而且它排出的粪便是一种良好的有机肥料,富有硝酸盐和钾盐,可改变酸性或碱性土壤,使变成中性,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有利。因此,自古以来,蚯蚓就被人们誉为“耕耘能手”和改良土壤的“功臣”。

③蚯蚓有惊人的消化系统,嗜粪肥和各种有机废物,除玻璃、塑料和金属外,其他垃圾它都“吃”,诸如蛋壳、香蕉皮、硬纸板或下水道中的污物,它都吃得津津有味,而且胃口也大得惊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座蚯蚓养殖工厂,养殖了5亿条蚯蚓,每天吃掉垃圾200吨,并获得了大量的优质肥料。日本的一家工厂,每年处理木浆残渣需要40万美元,而购进125吨蚯蚓后,不仅及时清理了这些废料,还可以转而将蚯蚓粪便卖给附近的蔬菜农场,很快就收回了成本。所以,蚯蚓既是保护环境、处理城市有机废物的“主力军”,又是优质肥料的天然制造者。

④蚯蚓含有很高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因而成为现代化畜牧业、渔业的优良饲料、饵料。近年来,人们把蚯蚓烹调成营养丰富的佳肴。将来蚯蚓有可能成为人类摄食的主要动物蛋白。

⑤由此看来,蚯蚓确实是人类的挚友。由于蚯蚓神通广大,又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繁殖快、易管理等特点,很适合规模养殖利用,让它为人类造福。

( 1 )第②段划线的“其”指代什么?
( 2 )请指出画横线句在第三段中的作用。
( 3 )第④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 4 )第⑤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阅读《宛如英雄》一文,完成小题
宛如英雄
上学时,有位教我们音乐欣赏课的老师,五十多岁,常年穿一件旧工作服,颜色像他的脸色一样的灰败。他沉默少语好脾气,上课时很多同学在他眼皮底下看小说、吃零食,可他从不呵斥。我坐在前排,每次只好专注地看着他的眼睛,在许多个午后沉闷的课堂上,他用一台老式录音机播放许多世界名曲给我们听,引导我们去触摸古典音乐的脉络。其实他并不善于表达,当音乐实在精彩而话语又无从继续时,就猛地转身,用粉笔在黑板上很用力地写下几个大大的形容词,因为太激动的缘故,粉笔常常折断了,他在纷飞落下的粉笔灰中奋笔疾书的样子实在令我印象深刻。每次他那木讷苍老的脸上显出一种睿智神情的时候,我知道是音乐又一次激活了他。
一次,他为我们讲解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一乐章著名的快板时,
在最初的几个强音过后,他说:“请同学注意!请注意!”他的双手在空中骤然抓握成拳,一绺白发披到额前(A)。我听到一段十分短暂而明晰的休止。他说,这是智者的沉默,是伟大的沉默,虽然它稍纵即逝,但其中饱含多少屈辱、愤怒、忍耐、孤独,却又蕴育着无穷转机。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沉默有时具有比喧嚣更强大的张力。
听!仿佛险恶叵测的命运在敲门,那种混乱与恐惧就要扼住我们的咽喉。休止符的运用仿佛黎明前的黑暗。“大师伸出手,抓住了黑夜的幽灵,把它从深渊中驱逐出来,那种拼搏愈演愈烈,越升越高,太阳终于升了起来,凯旋的歌声响了起来,所有的昏暗、所有的忧郁在最后欢呼的激流之前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听到贝多芬的音乐,感到那种热情、振奋、激昂潮涌来,正如他所说:“谁能参悟我的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法振拔的苦难。”今天的我,远不能说我已懂得贝多芬的音乐,但我渴望更多地了解大师的一生和他的作品,渴望对人生有更深的体会。而这一切是从那个休止符开始的,午后的阳光映着老人的白发,他就像一位遥望天堂的向导(B)
我想,也许沉默是一种必然,无言并不代表无心。小人物也许更能看到贝多芬音乐的大千气象。多年后的我终于明白了我那平凡的老师的内心,他在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中获取的悲壮美与幸福感,是不言而喻的。
即使是最卑微的人,在贝多芬的音乐中,也能宛如英雄!
注:①[休止]这里指乐曲演奏中的停顿。
( 1 )文中的音乐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阅读全文,概括回答。

( 2 )在《音乐巨人贝多芬》中,贝多芬对他的客人说:“听我心里的音乐!”本文的音乐老师从《命运》第一乐章的“休止”中听出了贝多芬心里怎样的音乐?(用本文中的词句回答)音乐老师听出了贝多芬心“________ ”的音乐。

( 3 )联系全文,说说最后一段文字的含义和作用。
原句:即使是最卑微的人,在贝多芬的音乐中,也能宛如英雄!
含义:________ 作用:________

( 4 )文章对老师有多处精彩的描写。请从本文两个划线句中任选一句,结合语境作简要赏析。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题目:以《我的偶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余生俱全的骚↙”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