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阳江市第七中学(田家炳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能力。
B: 猴年春节,铺天盖地的各类网络红包,让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C: 这次研讨会,大家对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D: 他的成绩之所以屡屡名列前茅的原因,是因为他勤奋学习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 我一直很不理解,为什么弟弟要这样苦心孤诣的来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B: 斯科特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了迟到的英国——“联合王国的国旗”。
C: 现代社会信息与时俱进,上网已成为追求时尚的中学生经常挂在嘴边的炙手可热的话题。
D: 自然科学领域中存在着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3、《水浒传》中在快活林里,醉打蒋门神的好汉是( )
A: 李逵
B: 武松
C: 鲁智深
D: 林冲
4、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训诫 辍泣 里程碑 屡次
B: 精巧绝伦 物竟天择 一丝不苟 教学相长
C: 踉踉跄跄 苍海桑田 红装素裹 慰藉
D: 仙露琼浆 锲而不舍 无可质疑 莫衷一是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老师的一番教育,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B: 中学生上网吧,已经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班主任老师的重视。
C: 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D: 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传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成语“波澜不惊”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气象万千、心旷神怡、水落石出”也出自这篇文章。
B: “更”是旧时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湖心亭看雪》中“是日更定矣”的“更定”,指晚上六时左右。
C: 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的称谓,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弱冠”“而立”“不惑”“花甲”“天命”
D: 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分别写到了“白露”、“霜降”两个节气。
7、

下列各项中,划线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shǔn)落 狼(jí) 健(xiāo) (dié)喋不休
B: (bǐ)视 (sù)簌 擦(shì) 热泪眶(yíng)
C: 轻(miè) 跚(pán) (tuí)唐 孤苦仃(lín)
D: 出(mò) 丽(yì) (xiān)笑 懵懂懂(měng)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金沙湖景区修剪和栽种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B: 2016年4月4日,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奖”,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小诺贝尔文学奖”。
C: 在推进“大阅读”活动中,我校专门开辟了“走进经典名著”、“我与文学巨匠对话”等活动。
D: 随着“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开展,使我县教师的教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9、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B: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四句。
C: 朱自清的《背影》语言平实,饱含情感,文章看似平淡,其实极具表现力。
D: 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
10、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倒(dān) 齿(niè) 一而散(hòng)
B: 言(zhēn) 静(mì) 乳未干(chòu)
C: 笑(shěn) 吓(dòng) 词夺理(qiǎng)
D: 连(qiáo) 吸(yǔn) 断壁残(yuán)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

黄鹤楼

崔颖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概雄浑,感情真挚。
B: 后四句写昔人乘鹤所见,由渺不可知的感觉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 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 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流水,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 2 )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寒雪日内(________) ②俄而雪(________) ③撒盐空中差可(________)

( 2 )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 3 )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开头第一句话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内容。
B: “公大笑乐”中的笑有讽刺兄子胡儿“撒盐空中差可拟”不恰当的意味。
C: “柳絮”一喻写出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有深刻的意蕴。
D: 文章结尾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作者赞赏谢道韫的聪颖和才气。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侯发山

①周末,小伟回乡下看望父亲。临近家乡,天色渐暗,看到远处江面上三三两两的桅灯,小伟心中顿觉温暖。

②看到小伟回来,父亲的眼角、眉梢,还有皱纹,舒心的笑意都一起弥漫出来。小伟是个孝子,虽然在城里办厂,平时可没少回家看看,有时忙,回不来,就打个电话,或是在微信上视频聊天,这一切都让父亲自豪、欣慰。

③吃罢晚饭,父亲提出要带小伟到东江钓鱼。

④晚上钓鱼?黑灯瞎火的能钓到吗?父亲要给自己做鱼吃?还是父亲缺钱花啊?小伟心里打了不少的问号,嘴上还是爽快地答应了。他知道,人上了年纪,往往跟小孩子一样,会做出一些看似可笑的事。

⑤来到江边,天已经完全暗下来,江和天似乎连接到一块了,只能听到江水不安分的波涛声。

⑥父亲没有拿出鱼竿,没有带鱼饵。小伟以为父亲忘了,正要自责自己没有提醒他,父亲笑了笑,说,孩子,不用鱼竿,照样可以钓鱼。

⑦小伟吃惊不小,心想父亲什么时候学会徒手逮鱼了?从未见过,也从没有听说过啊。难道是父亲早就有的绝技,今天要露一手给自己瞧?

⑧小伟正在胡乱猜测,父亲拉着他来到浅水处,让他往水里看。顺着父亲的手势,小伟辨认半天,才看清水底下有个闪闪发光的东西。那是什么?小伟心里疑惑,正要问父亲,父亲说,小伟,那是蛤蟆鱼,也叫老头鱼,学名鮟鱇(ān kāng)鱼。

⑨还有这种鱼?它怎么会发光呢?小伟惊诧不已。他又往水里细看,看到这种鱼头顶上长有一根钓竿,这根钓竿不时会发出星星一样的闪光,像根悬挂明灯的钓鱼竿。

⑩父亲说,蛤蟆鱼基本上是吃等食的,平时潜伏不动,以背鳍第一棘的皮瓣为钓饵,诱捕那些趋光的鱼虾类。

⑪说到这里,父亲挽起裤脚悄悄下水,探下身子,手猛地一伸,就抓到了那只蛤蟆鱼。

⑫蛤蟆鱼在父亲手里扭曲着身子,但被父亲牢牢抓在手里。小伟打开手机的电灯,看到这种鱼头大,口宽,胸鳍宽大,尾部细小,背紫褐色,腹面淡色。

⑬小伟呵呵一笑说,爹,这就叫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⑭这种鱼肉少吃起来不过瘾。父亲甩手把鱼扔进江里,然后继续说,咱江边好多渔民都喜欢逮蛤蟆鱼,好逮,不费劲。孩子,人跟这蛤蟆鱼一样,不能太出风头。

⑮父亲这是哪里话啊?小伟心里打了个愣。

⑯父亲说,你下乡扶贫,你改造危房,你资助贫因大学生,这些都没错,不要传到朋友圈嘛。

⑰原来父亲天天去自己的朋友圈里转,时时关注着自己呢!想着父亲的种种举动,小伟恍然大悟。他心中一热,双眼潮湿起来,不由地抬起手来挥了挥头上飞舞的蚊虫。

⑱父亲说,你若挺不下来,或是做得不够圆满,让人揪住把柄,可就不好喽。有时做事啊,不能太招人眼了。

⑲小伟说,爹,我是故意那样做的。

⑳父亲愣怔了一下。

㉑小伟说,我那样做,并没什么别的想法,不是炫耀,也不是为赢得什么好名声,就是让大家监督自己,督促自己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爹,无欲则刚,有什么好怕的呢?

㉒儿子,你咋不早给我说呢?害得我担惊受怕,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父亲说着,拿起拳头轻轻捶了小伟的胸脯一下。

㉓有轮船的汽笛声从江面上飘过来。父亲指着远处的灯塔,语重心长地说,小伟,爹希望你能像你说的那样,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

㉔小伟看着父亲,感觉到父亲的身影像一座山,那样挺拔,那样沉稳。

㉕回家的路上没有路灯,黑瞎瞎的,但小伟走得很踏实,一点也不担心会迷路…

(选自2019年5月《小说选刊》,有删改)

(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小说善于设置悬念,第4段开头的四个问句既表现了小伟的复杂想法,也设了悬念,引发读者对“父亲”真是意图的猜测,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 小说第5段是景物描写,交代了“父亲”捉鱼时的地点、时间以及昏暗的环境,其中“不安分”一词赋予江水人的情感,写出了江水波浪起伏的状态。
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本文中指的是蛤蟆鱼要诱捕那些趋光的鱼类,却被“父亲”抓住的情景,“父亲”以此情景启示小伟,让他明白为官不贪的道理。
D: 小伟做了许多有利于民的事,他正直无私,愿当先锋模范,在小伟将自己的行为传到朋友圈这件事上,“父亲”开始时有些不大赞同。
( 2 )请按照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①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他心中一热 , 双眼潮湿起来,不由地抬起手来挥了挥头上飞舞的蚊虫。

②联系上下文,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小伟看着父亲,感觉到父亲的身影像一座山,那样挺拔,那样沉稳。

( 3 )小说标题为“灯”,“灯”在文中多次出现,含义丰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 4 )联系全文,分析小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阅读下则说明文,完成小题。

手机屏幕有多脏

①你知道吗?手机屏幕远比ATM机(自动取款机)和马桶冲水按钮脏。

②日前,中央电视台“生活实验室”栏目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出租车司机的小屏幕手机、小朋友玩游戏的大屏幕手机等几部手机的屏幕上提取细菌样本,将所有细菌样本分别与培养皿进行涂抹接触,然后将所有培养皿放置于恒温、恒湿的孵箱之内。72小时后,送检的每一个培养皿中,中国都长出了不同颜色的清晰的菌落,最大的菌落有硬币那么大。不仅如此,经过对比后发现,所有手机细菌样本的污染情况,都比ATM机细菌样本的污染情况严重。

③检测专家介绍说,在电子显微镜下,圆形病菌多数为葡萄球菌,条状病菌多为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老人、小孩或其他体弱者稍不注意,就很有可能因此感染消化道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疾病。有皮肤病史的人,长期接触手机上的病原体,皮肤上的疮口有再次被感染的危险,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溃烂。现在家长喜欢把手机给孩子玩耍,更容易引起类似问题。不仅是触屏手机,人们常用的笔、键盘、鼠标、办公桌等,上面都有不少这样的细菌。

④那么,我们该如何对手机进行日常保洁呢?在中央电视台所做的实验中,工作人员用一张普通的一次性清洁湿巾对手机进行了擦拭。再次检测后,发现菌落数值由原来的70个降到了10个。专家提醒,正常的消毒保洁,对手机表面的清洁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但要注意的是,手机的清洁要与手的清洁一起进行,这样才能避免细菌的交叉传递。

⑤近日,德国专家针对手机消毒提出建议,不要使用玻璃清洁剂、酒精、洗涤剂或者肥皂水来清洁手机屏幕。这些刺激性强、腐蚀性强的清洁产品虽然随手可得,但长期使用会侵蚀手机屏幕,降低其灵敏性。电子产品不能用液体来清洁,因为液体会破坏手机电路,影响手机的使用。最好使用专门的手机卫生喷雾来消毒,避免病毒和细菌通过手机传染给人。

⑥此外,用于擦拭电脑屏幕和其他电子产品的清洁布,也是清洁手机屏幕进行保洁的有效用品,这种清洁布手机专卖店有售。如果暂时没有,也可用超细纤维眼镜布代替。还有,给手机屏幕贴膜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贴专业的保护膜不但可以防止屏幕出现划痕,而且会降低病毒在手机屏幕表面聚集繁殖的可能性。

(庞健/文,选自2015年2月6日《成都商报》,有删改)

( 1 )阅读全文,文中介绍的对手机进行消毒保洁的方法有哪些?
( 2 )细读全文,选出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从内容上看,全文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说明手机被细菌污染的程度,一部分说明如何对手机进行消毒清洁。
B: 使用(接触)没有经过清洁的手机,老人、小孩或其他体弱者稍不注意,就很有可能因此感染消化道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C: “经过对比后发现,所有手机细菌样本的污染情况,都比ATM机细菌样本的污染情况严重”,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手机屏幕脏的程度之重。
D: 德国专家建议不要使用玻璃清洁剂、酒精、洗涤剂或者肥皂水来清洁手机屏幕,因为一旦使用它们就会侵蚀手机屏幕,降低其灵敏性。
四、写作(分值:60分)

家是一只船,载满成长的故事;国是浩瀚的海,托起点点的帆。家,展露了国的文明和荣耀;国,汇集了家的幸福与期盼。

请以“家与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围绕话题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述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在600至8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奢求的爱不如不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