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藏污纳垢 粗制烂造 崎岖不平B: 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 引人注目 C: 正禁危坐 神密莫测 无所事事 D: 黯然失色 麻木不人 意趣盎然 |
2、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节日的步行街,张灯结彩,人山人海,处处洋溢着欢乐的笑脸。 B: 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不否认“阳光体育”活动使整个校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C: 2017年5月,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在我市如期举行,开幕式既体现了地方文化特色,又彰显了体育新理念,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如潮。 D: 那烟雨迷蒙的乌江,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在我们面前。 |
3、 | 选词填空 ( 1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却没有靠着。( ) A: 站着 B: 立着 C: 站立 ( 2 )你却卧听着海涛__________( ) A: 闲话 B: 说话 C: 闲聊 ( 3 )你_________了别人的梦。( ) A: 装扮 B: 装饰 C: 装修 |
4、 | 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祈求(qí) 滑稽(jī) 阻塞(sè) 通霄达旦(xiāo)B: 嫩绿(lǜ) 弘扬(hóng) 享受(xiáng) 金榜题名(tí) C: 潜力(qián) 辐射(fú) 脑髓(suǐ) 不计其数(jì) D: 偶尔(óu) 萧瑟(xiāo) 栖息(qī) 锋芒毕露(bì) |
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日渐成为人们工作中的重要工具。 B: 我校新建的那两幢白色教学楼,已经启用。 C: 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D: 看到老枫树伸开翠绿的手掌时,我不禁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
6、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闻的标题除了有正标题外,还必须有引标题和副标题。 B: 新闻既然要求报道客观事实,那么语言中就不应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 C: “西起九江(不含)”中如果去掉“不含”二字,意思就成了“包括九江在内”。 D: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的“百万大军”是虚指,说明人数之多。 |
7、 | 下列句子中的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B: 伏尔泰具有女性的温情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伟大的头脑和浩如烟海的心胸。 C: 毛泽东的诗词有气吞斗牛的气概。 D: 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
8、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新课改形势下,我们更应当不断学习,见异思迁 , 积极进取。 B: 同学们特别喜欢上语文课,每节课对于老师的提问都随声附和。 C: 校园里传来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宁获得了全市作文竞赛一等奖。 D: 奶奶虽然年纪很大了,做起事来却一丝不苟。 |
9、 |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B: 《金色花》的作者泰戈尔是印度诗人,著有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 C: 李白,字太白,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 D: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天净沙”,曲牌名。 |
10、 |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 《海底两万里》中,波澜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让人毛骨悚然。 B: 经过一个学期的摸索,我终于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C: 李老师从教三十余年,一直勤勤恳恳,诲人不倦 , 为教育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 D: 当得知重建家园还遥遥无期时,人们开始变得忧心忡忡起来。 |
寻陆鸿渐不遇 【唐】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 1 )诗人寻访友人的季节是秋季,友人家的居住环境有 ________的特点 。( 2 )全诗无一字着笔友人,却处处写友人。请结合诗析: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问题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珠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氏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选自(南宋•康与之《昨梦录》) (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①渔人甚异之 ________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____ ③屋舍俨然 ________ ④老人引杨氏入山 ________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忘路之远近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 B: 以耕以蚕 以数谏故 C: 杨氏谢而从之 水落而石出者 D: 不可取食于人也 生于忧患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________。 ( 4 )甲乙文段都以人物的________为线索,甲文段按________顺序进行记叙描写,乙文段是通过________来描写洞内生活情况的。 |
阅读《假如月亮不见了》,回答相关问题
假如月亮不见了
①假如月亮不见了,假如地球没有月亮陪伴,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②地球能够适应人类的生存,有一个前提非常重要:地球的南北轴基本上是稳定的,这使得地球的南极、北极得以固定,地球上的气候相对稳定,一切动植物都在相对稳定的气候中生长。而这一切,必须归功于月亮。地球的自转和月亮围绕地球的旋转,使地球和月亮处于一种动态平衡,月亮就是地球的稳定器。如果没有月亮,后果会很严重。地球的南北轴会发生严重偏移,最大的偏移角度可能会达到90度。也就是说,南极、北极会变成赤道,赤道会变成南北极。如此一来,地球的气候彻底混乱,人类即便还能在地球上生存,也得经常搬家、迁徙。就算地轴偏移没那么大,几度的偏移也有可能使现在北极圈的极寒地区在加拿大、俄罗斯之间不断移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曾经是风调雨顺的地区,由于地球历史上曾经发生地轴小小的偏移,才形成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少有人住,而那个偏移只有1度。
③然而,我们在庆幸地球能拥有一颗月亮时,有一个事实正在发生着:月亮正以每年不到4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未来月亮离地球会比现在远得多,地球甚至可能彻底失去月亮。
④月亮离地球的远近,对于地球会有什么影响?它会影响地球的自转速度。科学家认为,地球早期,一天的时间比现在要短,最短可能只有8小时。未来月亮离地球越来越远,地球每天的时间,就会超过24小时!那时每个人都有更多的时间睡觉了,但这只是一个幽默。
⑤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离地球越来越远,地球的稳定性将越来越差,地轴的大幅度偏移,会随着月亮的远去而逐步呈现。虽然那将是非常非常遥远的未来发生的事情,但已经有科学家开始为此设计解决方案了。
⑥总之,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有月亮相伴,实在是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没有水的生命奇迹
①大部分生物都需要水才能生存,只有少数生物能够在缺水的情况下奇迹般地存活。
②如果必须说出一种能够在地球上最恶劣和干燥的环境下生存的动物,那只能是骆驼了。骆驼可以仅用很少的水维持生存,可以忍受沙漠的酷热和严寒。
③骆驼的耐脱水能力非常强。人类如果丧失12%的水分就会死掉,但骆驼可以丧失40%的水分却没有生命危险。这是因为骆驼血细胞的椭圆形形状有利于血细胞的运动,可以使血液畅通流行而不至于阻塞或凝固。
④骆驼可以说是一种超级动物,不过它和另一种生物——耶利哥玫瑰比起来还是稍有逊色。这是一种生长在摩洛哥和伊朗南部的典型的灰色小植物,植株高度很少超过15厘米,又被称作“复活草”。
⑤耶利哥玫瑰在雨季之后会死亡变干,将茎叶卷曲成球状以保护种子并防止叶子过早散开。这些种子的生命力很强,可以保持休眠状态好几年。当遇到雨水时,叶球就会散开,种子发芽生长。
⑥对低温休眠生物基因的研究是最近兴起的一个新研究领域。在这一研究方向上,新西兰科学家罗伊·丹尼尔提出,传统的生化理论“水是生命必需的成分” 可能并不完全正确。以酶为例,酶是维持生命的基础,传统理论认为,酶要发挥作用需要不少于其数量20%的水。但是实验证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酶可以在仅有少量水的情况下正常工作,这很可能说明水并非如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必不可少。这种猜测为生物技术学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他们开始进行新的反应试验。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水是因为其特殊的物理化学特性而成为生命必需的元素的,但现在科学家开始想象,生命的最初形式需要水仅仅是因为周围有水存在,而不是因为水具有什么独特的性质。
色彩(闻一多)
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
自从绿给了我发展,
红给了我热情,
黄教我以忠义,
蓝教我以高洁,
粉红赐我以希望,
灰白赠我以悲哀;
再完成这帧彩图,
黑还要加我以死。
从此以后,
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
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这首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建议】你可以叙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进行文学创作;可以就自己的理解发表观点,结合生活和阅读的积累展开论述;也可以选择特定对象以书信、演讲等方式,阐述你的思考和建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