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浠水县博文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藏污纳垢 粗制烂造 崎岖不平
B: 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 引人注目
C: 正禁危坐 神密莫测 无所事事
D: 黯然失色 麻木不人 意趣盎然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节日的步行街,张灯结彩,人山人海,处处洋溢着欢乐的笑脸。
B: 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不否认“阳光体育”活动使整个校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C: 2017年5月,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在我市如期举行,开幕式既体现了地方文化特色,又彰显了体育新理念,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如潮。
D: 那烟雨迷蒙的乌江,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在我们面前。
3、选词填空
( 1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却没有靠着。( )
A: 站着
B: 立着
C: 站立
( 2 )你却卧听着海涛__________( )
A: 闲话
B: 说话
C: 闲聊
( 3 )你_________了别人的梦。( )
A: 装扮
B: 装饰
C: 装修
4、

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求(qí) 滑(jī) 阻(sè) 通达旦(xiāo)
B: 嫩绿(lǜ) 扬(hóng) 受(xiáng) 金榜名(tí)
C: 力(qián) 射(fú) 脑(suǐ) 不其数(jì)
D: 尔(óu) 瑟(xiāo) 栖(qī) 锋芒露(bì)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日渐成为人们工作中的重要工具。
B: 我校新建的那两幢白色教学楼,已经启用。
C: 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D: 看到老枫树伸开翠绿的手掌时,我不禁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闻的标题除了有正标题外,还必须有引标题和副标题。
B: 新闻既然要求报道客观事实,那么语言中就不应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
C: “西起九江(不含)”中如果去掉“不含”二字,意思就成了“包括九江在内”。
D: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的“百万大军”是虚指,说明人数之多。
7、

下列句子中的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B: 伏尔泰具有女性的温情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伟大的头脑和浩如烟海的心胸。
C: 毛泽东的诗词有气吞斗牛的气概。
D: 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8、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新课改形势下,我们更应当不断学习,见异思迁 , 积极进取。
B: 同学们特别喜欢上语文课,每节课对于老师的提问都随声附和
C: 校园里传来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宁获得了全市作文竞赛一等奖。
D: 奶奶虽然年纪很大了,做起事来却一丝不苟
9、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B: 《金色花》的作者泰戈尔是印度诗人,著有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
C: 李白,字太白,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
D: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天净沙”,曲牌名。
1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 《海底两万里》中,波澜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让人毛骨悚然
B: 经过一个学期的摸索,我终于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C: 李老师从教三十余年,一直勤勤恳恳,诲人不倦 , 为教育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
D: 当得知重建家园还遥遥无期时,人们开始变得忧心忡忡起来。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寻陆鸿渐不遇

【唐】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 1 )诗人寻访友人的季节是秋季,友人家的居住环境有 ________的特点 。
( 2 )全诗无一字着笔友人,却处处写友人。请结合诗析: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问题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珠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氏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选自(南宋•康与之《昨梦录》)

(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渔人甚之 ________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________

③屋舍俨然 ________

④老人杨氏入山 ________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忘路远近 老人引杨氏入山大穴
B: 耕以蚕 数谏故
C: 杨氏谢从之 水落石出者
D: 不可取食人也 生忧患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________。

( 4 )甲乙文段都以人物的________为线索,甲文段按________顺序进行记叙描写,乙文段是通过________来描写洞内生活情况的。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假如月亮不见了》,回答相关问题

假如月亮不见了
①假如月亮不见了,假如地球没有月亮陪伴,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②地球能够适应人类的生存,有一个前提非常重要:地球的南北轴基本上是稳定的,这使得地球的南极、北极得以固定,地球上的气候相对稳定,一切动植物都在相对稳定的气候中生长。而这一切,必须归功于月亮。地球的自转和月亮围绕地球的旋转,使地球和月亮处于一种动态平衡,月亮就是地球的稳定器。如果没有月亮,后果会很严重。地球的南北轴会发生严重偏移,最大的偏移角度可能会达到90度。也就是说,南极、北极会变成赤道,赤道会变成南北极。如此一来,地球的气候彻底混乱,人类即便还能在地球上生存,也得经常搬家、迁徙。就算地轴偏移没那么大,几度的偏移也有可能使现在北极圈的极寒地区在加拿大、俄罗斯之间不断移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曾经是风调雨顺的地区,由于地球历史上曾经发生地轴小小的偏移,才形成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少有人住,而那个偏移只有1度。
③然而,我们在庆幸地球能拥有一颗月亮时,有一个事实正在发生着:月亮正以每年不到4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未来月亮离地球会比现在远得多,地球甚至可能彻底失去月亮。
④月亮离地球的远近,对于地球会有什么影响?它会影响地球的自转速度。科学家认为,地球早期,一天的时间比现在要短,最短可能只有8小时。未来月亮离地球越来越远,地球每天的时间,就会超过24小时!那时每个人都有更多的时间睡觉了,但这只是一个幽默。
⑤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离地球越来越远,地球的稳定性将越来越差,地轴的大幅度偏移,会随着月亮的远去而逐步呈现。虽然那将是非常非常遥远的未来发生的事情,但已经有科学家开始为此设计解决方案了。
⑥总之,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有月亮相伴,实在是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 1 )根据第②段的内容填空。
文段中撒哈拉沙漠的事例告诉我们: , 作者列举这个事例是为了说明:

( 2 )请结合文章的相关内容,说出第③段画线句中“正以每年不到4厘米的速度”这几个字不能删去的两个理由。

( 3 )下面的材料印证了选文中的什么内容?
【材料】鹦鹉螺的贝壳上有波状生长线,每天长一条, 一个月形成一隔。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鹦鹉螺每一隔里生长线的数目与月亮绕地球一周的天数恰好相同。现在鹦鹉螺每一隔的生长线在30条左右,而古鹦鹉螺化 石显示:在距今约1.37亿年前的白垩纪,鹦鹉螺每一隔的生长线是22条;在距今约2.8亿年前的侏罗纪,每一隔的生长线是18条,到距今约4.2亿年前 的奥陶纪,每一隔的生长线是9条,也就是说,那时月亮绕地球一周只需要9天,算起来,那时月亮与地球的距离仅为现在的43%。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没有水的生命奇迹
①大部分生物都需要水才能生存,只有少数生物能够在缺水的情况下奇迹般地存活。
②如果必须说出一种能够在地球上最恶劣和干燥的环境下生存的动物,那只能是骆驼了。骆驼可以仅用很少的水维持生存,可以忍受沙漠的酷热和严寒。
③骆驼的耐脱水能力非常强。人类如果丧失12%的水分就会死掉,但骆驼可以丧失40%的水分却没有生命危险。这是因为骆驼血细胞的椭圆形形状有利于血细胞的运动,可以使血液畅通流行而不至于阻塞或凝固。
④骆驼可以说是一种超级动物,不过它和另一种生物——耶利哥玫瑰比起来还是稍有逊色。这是一种生长在摩洛哥和伊朗南部的典型的灰色小植物,植株高度很少超过15厘米,又被称作“复活草”。
⑤耶利哥玫瑰在雨季之后会死亡变干,将茎叶卷曲成球状以保护种子并防止叶子过早散开。这些种子的生命力很强,可以保持休眠状态好几年。当遇到雨水时,叶球就会散开,种子发芽生长。
⑥对低温休眠生物基因的研究是最近兴起的一个新研究领域。在这一研究方向上,新西兰科学家罗伊·丹尼尔提出,传统的生化理论“水是生命必需的成分” 可能并不完全正确。以酶为例,酶是维持生命的基础,传统理论认为,酶要发挥作用需要不少于其数量20%的水。但是实验证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酶可以在仅有少量水的情况下正常工作,这很可能说明水并非如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必不可少。这种猜测为生物技术学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他们开始进行新的反应试验。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水是因为其特殊的物理化学特性而成为生命必需的元素的,但现在科学家开始想象,生命的最初形式需要水仅仅是因为周围有水存在,而不是因为水具有什么独特的性质。

( 1 )根据文章回答,“骆驼可以丧失40%的水分却没有生命危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2 )文章第⑥段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边诗歌,按要求写作。

色彩(闻一多)

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

自从绿给了我发展,

红给了我热情,

黄教我以忠义,

蓝教我以高洁,

粉红赐我以希望,

灰白赠我以悲哀;

再完成这帧彩图,

黑还要加我以死。

从此以后,

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

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这首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建议】你可以叙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进行文学创作;可以就自己的理解发表观点,结合生活和阅读的积累展开论述;也可以选择特定对象以书信、演讲等方式,阐述你的思考和建议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祭奠。”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