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被誉为“人民艺术家”,长篇小说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B: 马致远,元大都人,著名诗人,他的《天净沙·秋思》写出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C: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唐代诗人,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 D: 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代表散文集作有《欧游杂记》《背影》。 |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胡编乱造。B: 这位建筑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 C: 在本届世界杯决赛上,中国队将与美国队争夺冠亚军。 D: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左右。 |
3、 |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主要作品有散文《荷塘月色》《背影》等。 B: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C: 《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是由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鲁迅先生曾评价它是“名士的教科书”。 D: 《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英国女作家,教育家。《金色花》是印度(国别)作家泰戈尔写的。 |
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B: 李晓明同学学习刻苦,成绩优良,获得了学校学习标兵。 C: 为了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我们要时刻牢记交通法规,行安全路,做文明人。 D: 为提高市民行车的舒适度,有关部门对多处路井部位进行了整修,解决了颠簸的现象。 |
5、 | 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秋冬之际,树上的叶子落光,抬头就能看到高树顶上的许多鸟窝,宛如一个个黑色蘑菇。 ②丝瓜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③新荷初露田田叶,垂柳始曳丝丝烟。 ④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涛声,闻到牛津的花香。 A: 比喻 拟人 对偶 排比B: 比喻 排比 对偶 拟人 C: 排比 对偶 比喻 拟人 D: 拟人 排比 比喻 对偶 |
6、 |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A: 首句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之态淋漓尽致地凸现出来。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玉龙:指一种珍贵的宝剑,这里代指剑。 B: 颔联运用夸张的手法,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场面。 C: 尾联运用“黄金台”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无所畏惧,捐躯报国的决心。 D: 本诗善于着色,用金色、胭脂色、紫红色、黑色等绮丽斑驳的色彩描绘边塞风光的秀美。 |
7、 | 选出下列语句中读音停顿正确的一项( ) A: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D: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8、 |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诉讼(sònɡ) 侮辱(wǔ) 目光深邃(suí) C: 凌驾(línɡ) 宽恕(shù) 媚上欺下(mèi) D: 厌恶(wù) 玷污(zhān) 优柔寡断(ɡuǎ) |
9、 |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正确的一项是( ) 这是一片冲淘过的秋天,这是一条栉沐过的山谷,这是一处反璞归真的体闲去处。你要住在溪边,____________;你要住在崖下,____________;你要住在林间,____________;你要住在村头,____________……这就是休闲山庄了。 ①可听月下虫鸣夜鸟梦 ②可观石上生云 ③可看水中腾雾 ④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 A: ②③④①B: ②③①④ C: ③②①④ D: ③①②① |
10、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很多年代久远的书籍面临着老化、虫蛀、长霉斑等,其保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把“挑战”改为“困难”) B: 中国电影资料馆率先在国内展开拯救、发现、保存中国胶片电影的工作,每年修复影片150部左右。(将“拯救”和“发现”的位置互换) C: 英德茶产业横向全产业链模式让茶农收益增长超过30%以上,并带动13万人就业。(删去“以上”) D: 靠着改革开放,凭着“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和“摸着石头过河”的智慧,广东开创了令人瞩目的现代化发展奇迹。(把“开创”改为“创造”) |
阅读苏舜钦的《夏意》,完成下列小题。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窗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 B: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C: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2 )有人认为,最后一句写黄莺的鸣叫声和整首诗所营造的清幽之境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 3 )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工之侨得良桐焉,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工视之,曰:“勿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之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遂去,入于宕之山,不知其所终。 (选自刘基《郁离子》) ( 1 )请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①期年出之________ ②莫不然矣________ ( 2 )工之侨的琴最初不被国工认可,后来为什么又被众人视为珍宝?这一故事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 |
不容忽视的光污染
①你知道吗?一个小型广告灯箱一年可以“吸引”并“杀死”35万只昆虫。这是奥地利科学家在一个研究项目中的最新发现。
②其实,很多其它动物也会因为城市的照明而受害。大规模的人造光常常使迁徙中的鸟类迷失方向,美国芝加哥有一幢高楼每年都会“杀死”1000——2000只候鸟。在2001年的小海龟出生期,人们在大西洋沿岸发现很多死去的小海龟。据分析,刚出生的小海龟是根据月亮和星星在海水中的倒影而游往海洋的。大西洋沿岸城市灯火通明,使月光和星光黯然失色,导致那些小海龟误把陆地当成海洋,最终因缺水而殒命。
③在夜晚,地球大气层会散射城市的灯光,维持较高的亮度。动物们受到光线的刺激,就会精神十足,而原来用于繁殖、自卫和觅食的精力便会无端消耗掉。环境学家还发现,近靠强光源的树木存活时间短,而且光合作用能力弱,氧气释放量少。
④以上人造光对动植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可以称为“光污染”。其实,对人类而言,光污染的危害也不少。近年来,很多高大建筑的玻璃幕墙造成了光污染。在夏季阳光的照射下,玻璃幕墙非常令人不适。
⑤除了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外,室内墙壁的颜色如果太亮也会引起视觉不舒服。非常光滑的白墙的光反射系数高达90%,比草地、森林或毛面装饰物高10倍左右。所以粉刷墙壁的时候,最好使用“生态颜色”。所谓生态颜色,就是柔和的自然色彩,而不是那种明亮刺眼的颜色。
⑥研究表明,光污染可对人眼的角膜和虹膜造成危害,抑制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功能,从而引起视觉疲劳和视力下降。如果长期在光污染严重的条件下工作或生活,就会头昏心烦,甚至产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精神衰弱的症状。
⑦光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在短时间内不易被觉察,这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
( 1 )本文中,“光污染”指什么?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马戏团
①当我还是个少年的时候,父亲曾带着我排队买票看马戏。排了老半天,终于在我们和售票口之间只隔着一个家庭,这个家庭让我印象深刻:他们有8个在12岁以下的小孩。他们穿着便宜的衣服,看来虽然没有什么钱,但全身干干净净的,举止很乖巧。排队时,他们两个两个成一排,手牵手跟在父母的身后。他们很兴奋地叽叽喳喳谈论看小丑、大象,今晚肯定是这些孩子们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刻了。
②他们的父亲神气地站在一排人的最前端。这个母亲挽着父亲的手,看着她的丈夫,好像在说:“你真像个佩着光荣勋章的骑士。”而沐浴在骄傲中的他也微笑着,凝视着他的妻子,好像在回答:“没错,我就是你说的那个样子。”
③卖票的女郎问这个父亲,他要多少张票?他神气地回答:“请给我8张小孩的两张大人的,我带全家看马戏。”
④售票员开出了价格。
⑤这人的妻子扭过头,把脸垂得低低的。这个父亲的嘴唇颤抖了,他倾身向前,问:“你刚刚说是多少钱?”
⑥售票员又报一次价格。
⑦这人的钱显然不够。
⑧但他怎能转身告诉那8个兴致勃勃的小孩,他没有足够的钱带他们看马戏?
⑨我的父亲目睹了一切。他悄悄地把手伸进口袋,把一张20元的钞票拉出来,让它掉在地上(事实上,我们一点儿也不富有!),他又蹲下来,捡起钞票,拍拍那人的肩膀,说:“对不起,先生,这是你口袋里掉出来的!”
⑩这人当然知道原因。他并没有乞求任何人伸出援手,但深深地感激有人在他绝望、心碎、困窘的时刻帮了忙。他看着我父亲的眼睛,用双手握住父亲的手,把那张20元的钞票紧紧压在中间,他的嘴唇发抖,泪水忽然滑落他的脸颊,答道:“谢谢,谢谢您,先生。这对我和我的家庭意义重大。”
⑪父亲和我回头跳上我们的车回家,那晚我并没有进去看马戏,但我们也没有徒劳而返。
请以“他(她)原来这么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字数不少于700字;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