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安徽省天长市天长二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题文)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个环节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③创新食品安拿监管机制

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 ②⑤①③④
B: ②⑤③①④
C: ⑤②①④③
D: ⑤②④③①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悬殊 追朔 瞄准 过滤
B: 缄默 迁陡 踪迹 弥漫
C: 骨骼 腐蚀 致密 凋零
D: 搁置 雾霾 维幕 香蒲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地球上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多年左右前形成的。
B: 汽车实际上是造成所有空气污染(特别是城市中空气污染)、引起酸雨和全球温度上升的基本途径。
C: 音乐家贝多芬,之所以拥有如此崇高的荣誉,关键在于他的作品以及他作品独特的震撼力。
D: 这次展览会上,人们看到和听到的都是各地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
4、下列加点宇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婷(pīng) 箱(qiè) 自惭形(huì) 面面厮(qù)
B: 言(zhēn) 守(kè) 心无旁(wù) 食壶浆(dān)
C: 立(chù) 亵(dú) 孜不倦(zī) 斯底里(xiē)
D: 阔(chuò) 褛(1án) 揉造作(jiāo) 彬有礼(bīn)
5、

对下列诗句理解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魏尚自喻,写出了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的心愿,表达了作者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建功立业的决心。
B: “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了黄昏时处于崇山峻岭中的一座孤城,既写出了环境的荒凉偏僻,又暗示着战事吃紧,戒备森严。
C: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抒发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D: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两句诗化虚为实,语意新奇。“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绪,看不见,摸不着,词人将它比作船,增强了可感性。
6、

下面文段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A: 其两膝相者 比:靠近
B: 首昂视 矫:举
C: 右臂支船 诎:“曲”曲折
D: 珠可历历数也 历历:清清楚楚,一一分明
7、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和作家作品,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主要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我们学过其中的《曹刿论战》。
B: 《西游记》是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魔小说,作品通过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赞扬了师徒四人为了实现崇高目标,不畏艰险、长期坚持、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C: 《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文学家、剧作家、小说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绘出济南特有的动人冬景。
D: “凶狠狡诈吝啬鬼毒招设陷阱;勇敢机智富家女妙计降妖魔”。这副对联出自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吝啬鬼”指葛朗台,“富家女”指鲍西亚。
8、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序正确的是( )

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夜阑人静,一片孤寂后的景况。

②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喜欢雪景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③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④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是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A: ①③④②
B: ③④①②
C: ③①④②
D: ③①②④
9、对下面一段话内容要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A: 本段写出了陈胜起义的时间、地点、领导人和恶劣天气。
B: 本段写出了陈胜起义的时间、地点、人员和起义的原因。
C: 本段写出了陈胜起义的时间、地点以及起义的原因。
D: 本段写出了陈胜起义的时间、地点以及起义的原因和遇到的恶劣天气。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
B: 到处呈现出一片碧草蓝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C: 下面我就要谈到我第六个重要抉择,在1992年,开始花大的力量来扶植年轻人。
D: 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光,留醉与山翁。

( 1 )对这首诗的题目,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汉江上向远方望。
B: 在汉江上临时眺望。
C: 在高处临时眺望汉江。
D: 登上高处眺望汉江。
( 2 )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一笔勾勒出汉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势。
B: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写出汉江水势之大,江水漫出天地外,把青山都淹没了。
C: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诗人故意用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
D: “襄阳好风光,留醉与山翁”诗人要与山翁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日:“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狰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王冕读书》)

(注释)①已:止,罢。②已而:过后。③曷:何,怎么,为什么。④依:投靠。⑤恬:安然。

(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相而去________

默记________

③尊君在________

④入门不________

( 2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太丘舍/冕因
B: 元方门不顾/窃学舍
C: 未若柳絮风起/冕
D: 下车引/父怒挞
( 3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4 )(甲)文主要表现元方________的特点。(乙)文主要表现王冕________的品质。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②还有它生理上的需要。③光波长短不同,产生热效应也不同:红、橙、黄光波长,热效应大;蓝、紫光波短,热效应小。④花的组织,尤其是花瓣,一般都比较柔嫩。⑤野生状态中,在阳光强烈的地方,红、橙、黄花反射了热效应大的长光波,不致引起灼伤,有保护的作用。⑥在树林下、草丛间阳光弱的地方,蓝花反射短光波,吸收微弱的热效应大的长光波,对它的生理作用有利。

( 1 )联系上下文,指出加粗的“它”指代什么。
①第②句中的“它”:
②第⑥句中的“它”:

( 2 )从这段文字的内容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红”是指“红色”,还是指“多彩”?为什么?

( 3 )上文第③句指出红光波“热效应大”,第⑤句说明红花“反射”热效应大的长光波以保护自己,但第⑥句却说蓝花“吸收”“热效应大的长光波”对它的生理作用有利。这样写前后是否矛盾?说说你的看法。(根据有关的限制性词语来回答)

( 4 )上述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 5 )分析上述文字的层次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

A: 并列
B: 正反对比
C: 逐层推进
D: 先总说后分说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给阅读加点儿“养”

①全民阅读活动开展十几年来,“多读书、读好书”的书香氛围越来越浓郁,国民阅读率一直处于上升势头。应该说,去年的国民阅读率数据还是不错的,值得肯定,但细看数据,有些短板值得重视。

②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书报刊和电子书阅读量均有所下降。具体地看,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2.84本,纸质报纸的人均阅读量为16.33期(份),纸质期刊的人均阅读量为2.33期(份)。那么,数字化阅读的情况又如何呢?有数据表明,我国成年国民网上活动行为中,以阅读新闻、社交和观看视频为主,娱乐化和碎片化特征明显,深度图书阅读行为的占比偏低。纸质阅读“下降”和深度阅读“偏低”放在一起,指向了一个由来已久的忧虑,那就是阅读质量。

③广义上讲,只要开卷那就有益。任何一种阅读,只要内容不是庸俗的错误的,读下去都会得到一些收获。而且,不能否认消遣式阅读的价值。但是,我们今天听到的与阅读有关的所有名言,几乎都指向有质量的阅读。西汉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高尔基也有句名言,“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优秀的书籍才是阅读文化的“良药”“面包”。倡导阅读,应该是有营养的阅读。

④什么是有营养的阅读?很简单,就是通过阅读给生命增加营养。它可以使人汲取知识、拓宽视野、涵养正气、陶冶情操、丰富思想。就像我们读史铁生的作品,能读出他对自身所处机遇的警醒和思考,能读出他苦苦追索的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能读出他坚定地直面命运挑战的勇气和执着。如果你正在经历磨难,他一定可以成为你暗夜里的一道光,指引你前行。可见,有营养的阅读可在人生关键处给人以奋进的力量。

⑤实现有营养的阅读,不外乎两点:一是在阅读内容上多选择经典,二是在阅读方式上,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下得了苦功。

⑥经典是文化史的源头活水, 是思想精华的浓缩,取之能事半功倍,站得更有价值的信息。此外,阅读经典的过程也是读者进行人格重塑的过程。因而,经典的价值不只在于提供知识,更在于提供人格的典范。正如歌德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所以,经典会成为你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

⑦纵观古今,我们看到,大凡有成就者均广读博览,执着不息。司马迁遍读典籍,倾力著史;鲁迅秉烛夜读,笔耕不辍;范仲淹啖粥而读,忧思天下:毛泽东手不释卷,挥斥方遒;陶渊明执卷会意,欣然忘食;闻一多目不窥园,兀兀穷年……这些古今先哲无不凝神专注,汲取精粹,畅意人生。因此,营养阅读静字为先,定气神闲,功到始成。

⑧值得重视的是,有营养的阅读,与媒介并没有必然联系。一般而言,纸质阅读更容易走向深度,但并不是所有的纸质阅读都是深度阅读。数字化阅读,容易走向无营养,但数字化阅读可以为纸质阅读导流,数字化阅读本身也可以具有高质量。从阅读革命到创作革命,未来会有更多符合数字化阅读的内容出现,关键还是看选择什么样的阅读内容,采取什么样的阅读方式。

⑨读一本好书,好好读一本书,比简单追求阅读量更有意义。国民阅读率数据喜中也有忧,是到了强调有营养阅读的时候了。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给自己的阅读加点“养”吧!

(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选文第③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 4 )选文⑥⑦段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 5 )简述你人生中一次“有营养阅读”的经历,并谈谈收获。
四、写作(分值:60分)

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一:题目:学中好景常追忆作文

作文二: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011年6月4日,在法国网球公开赛上,我国选手李娜夺得女子冠 军。这是中国选手在大满贯赛事上折桂的第一人,也是亚洲第一人。李娜凭借堪称完美的表现,成为比肩姚明,刘翔的国际体育巨星。年初李娜 获得澳网亚军后,曾一度陷入事业的低谷,多次在各项比赛的首轮即遭淘汰。面对失败的打击和伤病的折磨,29岁“高龄”的李娜曾萌生退意,对网球事业的热爱让她选择留下。在新任主教练丹麦人莫藤森的鼓励下,她又找回了斗志和信心。就这样,她靠着自己的坚持与自信创造了国网球的历史。媒体曾这样评价她:坚持的李娜是自信的,自信的李娜是勇猛的,勇猛的李娜是强大的。

赛场上的成功靠的是坚持,靠的是自信,人生的成功亦是如此!

作文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④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梦醉红颜”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