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指出下面《羚羊木雕》一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羚羊木雕》一文表现复杂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的个性特征,因此,各抒己见,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个人的说法都在情理之中。B: 《羚羊木雕》一文共写了六个人,爸爸、妈妈和奶奶以及万芳的妈妈都是同一类型的人。 C: 文章结尾“我”说:“这能全怪我吗?”这一句发问,含蓄而又深刻地揭示出“我”因屈从父母而对朋友“反悔”是有责任的;但主要责任应在父母身上,他们太“重财”而“轻情”,疼爱子女却不懂得如何尊重子女的人格情感。 D: 文章在写到“我”与“万芳”的友好关系时,使用了“倒叙”的写法。 |
2、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其中还包含有一种新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致女儿的信》)B: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冰心《谈生命》) C: 斯文•赫定坐着船兴味索然地在水面上转了几圈,他站在船头四下远眺,感叹这里的美景。(吴刚《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D: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严春友《敬畏自然》) |
3、 |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祷告 霎时 花瓣 猜得出 B: 遮拦 絮叨 绝别 翻来覆去 C: 瘫痪 谯悴 温馨 罗摩衍那 D: 豌豆 仿膳 匿笑 暴努无常 |
4、 |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汉语中常见些敬辞与谦辞。对他人的女儿敬称为“令爱”,对自己的父亲谦称为“家父”。 B: 《散步》和《秋天的怀念》有着不同的感情基调。《散步》的感情基调是感伤、压抑的,《秋天的怀念》的感情基调是清新、愉悦的。 C: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其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D: 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主要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
5、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年少时候,母亲就是我们的守护神,每一次从梦中醒来,都会看到母亲温柔的目光;每一次跌倒,都会得到母亲的搀扶。冬天里, ;夏天里, ;秋天里, ;春天里, 。 ①母亲便是月亮,映着我们床前的明月光 ②母亲就是小火炉,摸起来,暖暖的 ③母亲就是一片绿荫,为我们遮挡太阳 ④母亲就是暖阳,给我们力量,让我们坚强 A: ②①④③B: ②③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③②①④ |
6、 | 下列有关语法方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来是想帮你一把的,可是没想到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这真是我当初始料未及的。” 这句话中的“当初”和“始料未及”重复,删掉“当初”。 B: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记录了探索救国真理和强国之路,展示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与美好前景。” 这句话是一个病句。 C: “红旗飘舞,狼吞虎咽,发表成绩,翻检一番” 分别是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 D: “十几年来,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时时出现在眼前。” 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 |
7、 |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最后一课》的作者都德,德国小说家。文章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表现了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B: 《春望》的作者唐代诗人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该诗表现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心情。 C: 《背影》作者萧乾,字佩弦,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江苏省扬州人。这是一篇叙事纪实散文。 D: 《晏子春秋》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晏子,名婴,字平仲,战国后期著名的政治家,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
8、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 , 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 看到著名表演艺术家赵本山的小品,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 C: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 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妄自菲薄。 |
9、 |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面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阅读给予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它是一种最好的心灵涵养方式。阅读可得良师益友,____________;阅读让入心生安宁,____________;阅读亦能怡情养颜,____________。 ①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对镜觉面目可憎”,多年沉淀积累,琢颜如玉 ②李涉语:“偷得浮生半日闲。”静坐一隅捧卷而读,内心澄激 ③于谦有诗:“书卷多情似故人。”穿越时空倾情交流,耐畅淋漓 A: ①②③B: ②①③ C: ③①② D: ③②① |
10、 |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场足球赛下来,运动员________了大量体力。 ②在店员的________下,冲动的他购买了超出预算的电子产品。 ③知道所误杀的是珍稀动物后,他们并没有________,而是选择了自首。 A: 消耗 鼓励 落荒而逃 B: 消耗 怂恿 畏罪潜逃 C: 消费 鼓励 畏罪潜逃 D: 消费 怂恿 落荒而逃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答题。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1 )结合全诗,说说第二句写诗人“乡音无改鬓毛衰”有何作用?( 2 )《回乡偶书》和《十五从军征》都是写暮年回乡,二者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 |
文言文阅读。 (选自《资治通鉴》第22卷) 秦 王 坚 自 河 东 还( 2 )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为________ ②患________ ③市________ ( 3 )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4 )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王猛严惩强德的原因。( 5 )王猛严惩违法官员取得了什么成效?请用原文回答。( 6 )读了选文,你对王猛有何评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
向上的风
郑彦英
①连绵的灰色戈壁滩,蜿蜒的黄色祁连山,还有旷野里的灰白色风车,缩成一团的苍黄色梭梭草,颜色接近,一望无际。虽然汽车高速奔驰,但景色似乎不变,因为近处和远处几乎完全一样。
②忽然一声唤:“到瓜州了,下车吃瓜。”
③路边搭了个简陋的布棚,棚下放着长条桌和方桌,上面摆着西瓜和哈密瓜,一个长相普通的中年妇女朝我们微笑,身后是一个八九岁的女娃。要了一个哈密瓜和一个西瓜,以我在郑州的经验搭眼看去,应该有五十斤左右,上秤一称,却不到四十斤,不禁感叹。
④切开了,哈密瓜是黄瓤,西瓜是红瓤,颜色就把人锁住了,一入口,那种甘甜爽利,顿时让人进入忘我境界。
⑤女老板把刀放在条桌上,似乎是下意识地擦着手,女娃在一边收拾瓜皮。“有水呢,洗洗手。”女老板说着,指指旁边一个木桶。
⑥木桶平放在桌上,装着一个水龙头,水流儿很细,但在大戈壁上,已经难能可贵。
⑦我不禁问女娃:“跟你妈卖瓜呢?”女娃点点头。“咋不上学呢?”女娃一笑,没看我,还是擦着桌子,说:“暑假呢。”
⑧车开出很远了,我们才收回了眼和心,便情不自禁地感叹着在瓜州吃瓜的特殊感觉,甚至还说到意义。
⑨一个多小时以后,我们迫不及待地奔向月牙泉。
⑩一汪泉水,清澈如仙女的清泪,周围任何一座沙山倾泻下小小一角,都会把月牙泉埋掉,但是棱角分明、曲线妩媚的沙山就立在那里,千百年来,月牙泉却安然无恙。
⑪风忽然来了,裹着黄沙,打着脸和眼。眼当然紧紧闭住了,心里却在想,不说沙山下来,就这风裹的沙子往月牙泉里一落,不到十天半月,月牙泉不被沙子填满才怪。
⑫脸上没有沙子打了,便睁开眼,却发现那阵裹沙子打我的风是一个庞大的风团,灰苍苍的风团已经吹到沙山底部,然后昂着头,竟然直直地朝上吹去。一个人的帽子被风卷了起来,帽子和沙子被风裹着,很快就到了山顶,转眼之间,就翻过山去了。
⑬我不禁感叹:“月牙泉的风有灵性,沿着沙山往上走。”
⑭同行的朋友认真地说:“不是什么灵性,月牙泉周围的山势,决定了不管多大的风,一旦进入月牙泉区域,必然往山上走,不但能带走风里的沙子,甚至能裹挟沙山上的黄沙。”
⑮这番话让我感慨万千,对奇特的现象,为什么要加上人性的思考呢?为什么要强加给它们所谓的高尚呢?为什么要赋予它们深刻的含义呢?21教育网
⑯这种反省持续到回去的路上,不禁想到了瓜棚下的母女。她们那不卑不亢、真实善良的微笑,让戈壁滩不再枯燥的微笑,也许就如这向上的风,是本性,所以才那么平实真切。
⑰风,向上的风,正因为很难遇到,所以让我难以忘怀。
( 1 )说说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 2 )文章第⑧段中写道:“车开出很远了,我们才收回了眼和心,便情不自禁地感叹着在瓜州吃瓜的特殊感觉。”请结合文章第②-⑦段,概括让“我们”产生特殊感觉的原因。 ( 3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15段中画线句的妙处。 ( 4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17段的理解。①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②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摇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灰色和神态是难以想像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③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的雨点就打来了。可这时而也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打伞,裁斗笠,固然能保持住身上的干净,可当头浇,洗个雨澡却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如果说,春雨给大地彼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④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档的时侠,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⑤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不像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⑥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
⑦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 1 )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 3 )文章第⑥段说“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没有太阳的地方,昏暗一片;没有太阳的时候,凄冷酷寒。
太阳升起,光明无限;太阳升起,生机盎然。
请以“升起心中的太阳”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②文内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