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咫(zhǐ)尺 譬(pì)如 硕腹巨贾(gǔ) B: 肖(xiāo)像 拮据(jū) 谆(zhūn)谆教导 C: 褴褛(lǚ) 窗棂(lín) 奄(yǎn)奄一息 D: 虹霓(ní) 文绉(zōu)绉 越俎代庖(páo) |
2、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我……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他问得很突然,我也随便反问了一句,“你可是真的没有骗我?” B: 高尔基说,小说是“时代的生活和情绪的历史。”鉴赏小说要寻味特定时代人物的思考、憎爱和追求。 C: 《记钱钟书与〈围城〉》这本书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D: 最近,扬州市房交会上展出了不少新的楼盘:名门一品、揽月豪庭、西湖公馆……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帮助学生“砍断自卑的枷锁”,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B: 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C: 全厂涌现出四个先进集体,一百多个先进个人,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 D: 70多岁的竺可桢,仍然孜孜不倦地进行科学研究。 |
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对商品、场景、消费者的数字化、智能化处理,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在实体店中应用。 B: 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将同各友邦邻国一道圆梦、筑梦、追梦。 C: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相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壮族人口约占广西总人口的33%。 D: 现在科学发达,移植记忆也许不是完全可能的事。 |
5、 |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A: 荒谬(miào) 震悚(shǒng) 溃退 (kuì) 锐不可当(dāng)B: 要塞(sāi) 瞥见(piē) 惊骇 (hài) 歼灭(qiān) C: 俨然(yǎn) 幽咽(yàn) 诘问(jié) 差使(chāi ) D: 阡陌(qiān) 举箸(zhù) 寒噤(jìn) 仄歪 (zè) |
6、 |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自从我省东部地区发生特大洪水以来,我市各界对灾区人民生活甚是关心,积极开展赈灾活动,捐款(包括实物折款)累计已逾百万元之巨。(广播稿) B: 4月18日,该犯与两个哥们一同到博物馆踩点,回来合计好行动步骤,当晚乘月黑风高之机,潜入博物院,盗窃有价值文物多件。(法院布告) C: 梅: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叶子卵形,早春开花,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味香。果实球形,青色,成熟的黄色。都可以吃,味酸。(工具书) D: 我校教室一共六间,有四间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东倒西歪,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迫切希望教委伸出援助之手,拨款修整为荷!(某校给教委的报告) |
7、 |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项是( ) A: 聒噪 煞白 无缘无故 根深蒂固 B: 褴褛 阔绰 郑重其是 言不及意 C: 拮据 萧索 断章取义 走投无路 D: 惘然 桑梓 歇斯底里 富丽堂皇 |
8、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整个系统的研究过程中,他都没有参与,最后却鸠占鹊巢 , 把功劳归为己有。 B: 《未央歌》里的主角小童自然率真,毫不矫揉造作 , 所以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 C: 司马迁研读各家的史著,网罗天下遗闻轶事,断章取义 , 终于写成了《史记》。 D: 田野里,大片谷穗深深地弯着腰,仿佛正在彬彬有礼地欢迎来访者的主人一样。 |
9、 | 下面的文言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缘溪行(缘:沿着) B: 处处志之(志:标记) C: 潭西南而望(西南:向西南) D: 伐竹取道(取:开辟) |
10、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他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B: 《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范进中举》分别选自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儒林外史》,作者分别是罗贯中、曹雪芹、蒲松龄。 C: 科举时代,一般童生先参加院试,考取了叫“进学”或者叫中了秀才。秀才再到省城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的为“举人”。 D: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描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 |
欣常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一朵野花 陈梦家
( 1 )阅读全诗,简要说说诗中的“野花”有着怎样的优秀品质。( 2 )写出你最欣赏的一句诗,并简要谈谈欣赏的理由。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潍县令①之清操 河南侯户部抒愫,顺治壬辰进士。令潍县时,清操绝人。大贾郭某,陷于讼,荐绅②为之请者以十数,侯闭阁不与通。同年③某方守莱州,移书④惩责,侯佯为莫解。复⑤曰:“滥竽作吏,旷职⑥怀惭,苟有可以报朝廷、爱百姓者,教之敢不惟命。”守意沮。 方抒愫出宰⑦,其兄抒恽语之曰:“吾家世清白,若以一钱归,吾不复弟视若矣。”故愫以清节特⑧闻,兄之教也。 [注释]①令:古代官名。②缙绅: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③同年:科举时代称同榜或同一年考中者。④移书:致书。⑤复:回复。⑥旷职:指未经请假而缺勤。⑦出宰:由京官外出任县官。⑧特: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 (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①滥竽作吏(________) ②方抒愫出宰(________) ( 2 )画线句“荐绅为之请者以十数,侯闭阁不与通”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有十多位官员替郭某打招呼(说情),侯抒愫关门不和他们沟通(来往)。 B: 有十多位官员为了自己而请求宽恕郭某,侯抒愫关门不和他们沟通(来往)。 C: 因为十多位官员替郭某打招呼(说情),所以侯抒愫关门不和他们沟通(来往)。 D: 因为十多位官员为了自己而请求宽恕郭某,所以侯抒愫关门不和他们沟通(来往)。 ( 3 )“愫以清节特闻”的原因不仅有“________”,更在于他自身具有的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这可以从文中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的事情中表现出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 |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不一样的爱
须一瓜
①有件事,让我特别感激我的父母,觉得他们了不起。长大后,我有时猜想,如果不是那样,我是否已经成为江洋大盗?
②那时候,我大概七八岁,和邮电大院里的孩子一起到郊外玩。在河滩上,我们欣喜的发现了大片的西瓜地,西瓜只有皮球大小。确认是西瓜后,所有的小孩都疯狂了。我们扑进瓜地,非常享受亲手摘瓜的感觉。我不知道别的孩子的情况,只知道我见了大的就扔了小的,最后留了两个比皮球大点的西瓜,反正糟蹋了不少。
③几个农民是包抄过来的,在呐喊声中,六七个小孩人赃俱获。在把我们押送回家的路上,农民一路恶声威胁,要给这帮小偷灌粪!这让我极度恐惧。在我的记忆中,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用天塌地陷形容那种绝望和自卑毫不为过。我们都知道自己错了,一个个 A (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任凭农民愤怒宣判。六七个孩子排成一行,就那样以小偷的耻辱形象,被揪进了成人的世界。
④惨剧才刚刚拉开帷幕。除我之外,所有孩子的家庭,随着农民拿到索赔款的离去,都响起了鬼哭狼嚎般的家暴声。有个叫小梅的领头大孩子,竟然被她父亲吊起来用皮带抽。我心惊胆战地悄悄走过去,然后惊恐地溜走。她的哭叫声和被打时尖厉的认错声,非常刺耳。一个院子里,到处是恐怖绝望的哀号,还有父母的怒骂和摔打的声音。
⑤我父母给了农民钱,一个西瓜两元,共四元。据说那时九块钱即一个人的月生活费。所以,索赔是巨额的,农民是用西瓜结子再生西瓜的方法计算损失的。我忐忑地等待父母对我的惩罚,但是他们始终谈笑自若,付钱的时候,还笑着调侃了我两句。然后他们就忙自己的事了。当我在院子里惊心游走,听着各家各户痛打孩子的惨烈之声时,我对自己命运的焦虑到了崩溃的地步。
⑥然而,我的事就这么过去了,后来居然成为我们家的一个笑谈和趣闻。开始我还 B (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十分羞惭),但我父母始终坦荡安然,他们的笑脸如一面明净的镜子,在那个镜子里,我隐约看到了自己的健康纯净。
⑦可惜极度敏感的我,一直到很大才明白我父母的伟大拒绝。他们压根就不接受那些农民对小孩的严厉惩罚。我父母也许自己都不知道,他们与院子里其他父母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所给予我的有力呵护和巨大的心灵解放。
⑧如果事情相反,我想以我的年龄﹑我的个性,即使不逆反成为小偷,内心的扭曲也是难免的。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从不顾及孩子的感受的。
⑨当然,我父母也不是神仙,两个哥哥太捣乱的时候,父亲偶尔也教训他们。但是,我终生铭记的是,我父母在我精神危机时刻的笑脸。
(选自《青年文摘》)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题。
站起来的良知
李丹崖
①默克是一名医生,今年76岁了,瘸着一条腿。他的这条腿是被战友们打瘸的。 但是没当他讲起这段往事,兴奋与喜悦之情总是溢于言表。
②那是1941年的9月,苏联正式发起了莫斯科保卫战,默克所在的德军阵营因战线太长,再加上莫斯科的天气逐渐恶劣而节节败退。
③一天,在一场激烈的巷战之后,默克所在的连队只剩下了十几个人,无奈之下,他们只得向莫斯科郊外的一个村庄退守。那是一个被炮火洗劫一空的村庄,冲天的浓烟和火药味呛得人睁不开眼睛。
④苏联红军在后面穷追不舍,默克等人隐藏在一个倒塌的民舍里。那是一片废墟,一看就知道双方大量火力刚在这里交锋过。默克藏在一个废弃的灶台里侧,透过一个豁口,可以观察外面的动静。
⑤苏联红军一步步向村庄逼近,默克等人蜷缩在断壁残垣之中,瑟瑟发抖。好在浓浓的硝烟救了他们,苏联红军竟然没有抓到一个人,只得悻悻地离开村庄,向前继续追去。
⑥约摸半个小时后,默克等人从废墟里爬了出来,准备迅速集合撤离。然而就在此时,默克听到了一个女人的呻吟声,那声音来自自己藏身的灶台另一侧的一片草垫。默克挪开草垫一看,底下竟然藏着一个孕妇,即将分娩。孕妇一看面前站着一个德国人,立即吓得浑身抽搐。她用几乎走调的声音、无比慌乱的手势,对着默克哀求着。虽然不懂她在说什么,但是,通过手势,默克逐渐明白了她的意思——她是在恳求默克,无论如何不要伤害她的孩子。
⑦默克含着泪掩上了草垫,准备离开,哪知就在他刚刚掩上草垫的一刹那,孕妇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叫喊声。默克再次挪开草垫,发现妇人两腿之间的白毯子已经被鲜血染红。做过医生的默克意识到:妇人要生产了!孕妇的身体看起来极其虚弱,加上条件恶劣,如果自己不帮助她接生,她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默克这时也顾不了连队的集合号令了,连忙示意要帮孕妇接生,孕妇点头同意了。十分钟后,一个男孩高亢的哭声响起来,母子平安。默克留下了自己身上仅余的食物,然后飞身跑出废墟。
⑧等他赶上连队,战友们已经走出村子将近5公里了。看到默克两手鲜血,他们开始质问起他迟到的原因。默克如实相告,没想到长官大发雷霆,一脚把默克踢出很远,然后,10多双军靴雨点般地踹到了默克身上……
⑨默克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了苏联红军的担架上,他的右腿被战友们踹成粉碎性骨折,是苏联红军救了他。
⑩二战结束以后,作为战俘的默克回到了德国。他原以为人们会对他加以鄙视和谩骂,然而,大多数国人却并没有那样做,相反,一家医院还主动接纳了他,让他做主治医师。
⑪为了救一个敌国的孕妇,默克甘心违背军纪,活生生地被打折了一条腿,做了战俘。默克说:“我永远不后悔,尽管我瘸了一条腿。但是我的良知却站了起来!”
读书卡片 篇名:《站起来的良知》 作者:李丹崖 摘句:默克挪开草垫一看,底下竟然藏着一个孕妇,即将分娩。孕妇一看面前站着一个德国人,立即吓得浑身抽搐。 品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 ) 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第⑦段“默克含着泪掩上了草垫,准备离开”中默克当时的心理。( 4 )为什么默克回国后没有收到预料的鄙视和谩骂,“相反,一家医院还主动接纳了他,让他做主治医师”?( 5 )第⑪段中,“默克说:’我永远不后悔,尽管我瘸了一条腿。但是我的良知却站了起来!’”这句话表现了主人公什么精神?其中加点词是什么意思?
作文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④不得抄袭。
(1)在鲁迅先生眼中,“百草园”是永远的最美,他那样动情:“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 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在你的生活中,也一定感受过这样的永恒;那段日子,一定盛满了……请以“永远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请把题目补充完整。
(2)阅读下面这段话,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阿达尔切夫说过:“生活如同一根燃烧的火柴,当你四处巡视并确定自己的位置时,它已经燃烧完了。”
不要做涧底静止的石子,任时光如水自梦里流泻而过;不要做空中游移的白云,让浮萍留下一点浅波碧痕。要做就做那奔腾千里的河,云蒸霞蔚,汇吐聚纳,日夜向着大海进发;要做就做那永不停息的风,一季有一季的着色,一程有一程的领略;要做就做那参天直立的树,根深深地扎进黑暗的泥土,枝高高地伸进光明的苍穹,一树繁花,一树硕果,每片叶子都是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