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骆驼是沙漠之舟”运用了比喻修辞。B: 《故乡》《孔乙己》两篇作品都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 C: “河上有30多米长、5米宽的五孔石桥,弧形石拱与倒影连成一个个圆形洞门。”这个句子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 D: 消息是以最简洁的文字和最快的速度报道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人和事的文体。 |
2、 | 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有误的一项是( ) A: 读汪曾祺的作品,我们总能从他平实朴素的语言中品_______(味、位)出宁静淡雅的意韵。“味”有“辨别、体会”的意思,“位”有“所在之地”的意思,横线处应填“味”。B: 朵朵白云飘浮在空中,它们聚_______(笼、拢)在一起,积蓄了足够的力量,便形成雨,洒向人间,滋润大地。“笼”有“遮盖”的意思,“拢”有“凑起”的意思,横线处应填“拢”。 C: 被贬后的苏东坡依然有赏清风皓月、饮美酒佳茗的闲情逸_______(至、致),足见他心胸的开朗、豁达。“至”有“极、最”的意思,“致”有“情趣”的意思,横线处应填“至”。 D: 男排主教练坦言,在这次预选赛上,男排只有破_______(斧、釜)沉舟,才有可能冲出重围。“斧”指“斧子”,“釜”是“古代的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横线处应填“釜”。 |
3、 |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白杨礼赞》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 B: 《囚绿记》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抒发了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C: 《孔乙己》通过孔乙己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的罪恶。 D: 《一厘米》肯定了主人公对完美的执着和全力以赴的追求,也表达了对不完美的理解与宽容,对正直、善良与责任感的褒扬。 |
4、 | 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 ( ) A: 驾车B: 骑马 C: 奔跑 D: 飞行 |
5、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 你可以在因特网上阅读到以前无缘见到的珍贵文件、书籍、录音和影像资料。 C: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D: 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我们的情感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
6、 | 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至于/夏水襄陵 B: 其间/千二百里 C: 虽/乘奔御风 D: 清荣/峻茂 |
7、 | 根据语境,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名山大川 古园深院 雕虫小技 C: 雕虫小技 名山大川 古园深院 D: 古园深院 雕虫小技 名山大川 |
8、 |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邂逅(xiè) 一丝不苟(ɡǒu)B: 翩跹(qiān) 中流抵柱(dǐ) C: 恬淡(tián) 鞠躬尽瘁(cuì) D: 惬意(qiè) 溢于言表(yì) |
9、 | 下面语句的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显然过于狭隘和短视,不宜提倡。 ②这样的立志,既有利于社会进步,又可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与特长,值得大力倡导。 ③何谓立志,如何立志?答案见仁见智,人言人殊。 ④在这个大前提下寻找个人的兴趣点,然后确定志向。 ⑤一些人立志只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 ⑥一些人在立志时则首先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 A: ③⑤①⑥④②B: ③⑥④②⑤① C: ⑤④①⑥②③ D: ⑤①④⑥②③ |
10、 | 下面几组词语中,划线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暂时(zàn) 魁梧(wú) 潜移默化(qiǎn)B: 惩罚(chéng) 勉强(qiǎng) 惟妙惟肖(xiào) C: 计较(jiǎo) 侮辱(wǔ) 茅塞顿开(sè) D: 胆怯(qiè) 处理(chù) 扣人心弦(xián) |
诗词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 1 )词的上阕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2 )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
阅读与赏析。 王景 王景,莱州掖人,家世力田。景少倜傥,善骑射,不事生业。清泰末,从张敬达围晋阳,会契丹来援,景以所部归晋祖。 周祖微时与景善,及即位,加兼侍中。景起身行伍,素无智略,然临政不尚刻削,民有讼必面诘之,不至大过即谕而释去,不为属吏所摇,由是部民便之。广顺初入朝,民周环等数百人遮道留之不获,有截景马镫者。俄以景为护国军节度,岁余,迁镇凤翔。 性谦退,折节下士,每朝廷使至,虽卑位必降阶送迎,周旋尽礼。左右或曰:王位尊崇,无自谦抑。景曰:“人臣重君命,固当如是,我惟恐不谨耳。”初封郡王,朝廷以吏部尚书张昭将命,景尤加礼重,以万余缗遗昭。左右或言其过厚,景曰:“我在行伍间,即闻张尚书名,今使于我,是朝廷厚我也,岂可以往例为限耶?” 选自《宋史列传十一》 B: 是以谓之“文”也 C: 吾欲辱之,何以也? D: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景家里世代都是种田的。他不从事生产的正事。 B: 王景虽行伍出身,但办案公正且亲力亲为,王景有事有求于民,民皆能为其行方便之门。 C: 广顺初年进朝做官时,民众数百人挡在道上想留住他但没能留住,也有人拉住王景马两边的脚踏,想以此留住他。 D: 朝廷让吏部尚书张昭来传达旨意,王景用万余串钱厚赠于他,以表示尊重和谢意。 ( 3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及即位 及:________ ②素无智略 素:________ ③俄以景为护国军节度 俄:________ ④即闻张尚书名 闻:________ ( 4 )翻译文中画线句。人臣重君命,固当如是,我惟恐不谨耳。 |
候鸟的迁徙
①每年春天和秋天,人类会惊奇地仰望着天上那些成群结队、遮天蔽日而又神秘莫测的旅客--候鸟。经过亿万年的自然进化,候鸟形成了每年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往返迁徙的独特习性。全世界9000多种鸟类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鸟都是候鸟,每年迁徙的候鸟数量可达100亿只以上。
②同一季节,随着纬度的改变,气温会产生梯度性的变化,特别是北半球的大块土地在冬季被冰雪封盖,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许多鸟类不得不越过赤道,飞到南半球越冬。正因为这个原因,大多数候鸟的迁徙路线都呈南北方向,在北半球尤其明显。
③人们用多种方法观测候鸟的飞行路线,如望远镜观察、雷达探测、给鸟涂颜料和环志等,其中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是环志法。环志法是将金属或塑料做成脚环(或颈环、翅环),刻上环志国家、单位和编码,将环固定在候鸟的腿部(或其他部位),做好记录,将鸟放飞后,期望通过再次观测到它或回收脚环,这样能更好地了解被环志的鸟儿迁徙的时间、路线等数据。随着卫星应用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也在探索在大型候鸟身上安装小型无线电信号发射器,通过定向接收机接收信号来观测候鸟的行踪。
④经过长期监测,鸟类学家认为全世界候鸟迁徙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东亚-澳大利亚、中亚-印度、西亚-东非、黑海-地中海、大西洋-美洲、密西西比-美洲和太平洋-美洲。这些迁徙路线就如一条条“高速公路”,任由鸟儿们飞来飞去,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⑤在迁徙的过程中,鸟类展示了非凡的智慧。硫磺鹀是美国东部随处可见的一种鸣禽,每年秋季,它们都会飞行3800千米,到达越冬地--墨西哥南部、巴拿马等地。让人惊奇的是,它们是以星星为标记进行迁徙的。具体用来判断方位的是北极星中心约35°以内的北方天空,也就是说,在这个区域的大熊座、小熊座、天龙座、仙女座、仙后座等都是它们的路标,其卓越的导航本领让科学家惊叹不已。白颊林莺,从加拿大迁往南美洲时需要面对飞行路线的选择:如果沿着美国海岸南下,经墨西哥、中美洲再到南美洲,就会减少死亡的可能,但路途遥远。然而,这些小鸟的选择是直接勇敢的飞越大西洋,并有规律地停留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某些岛屿上休息。另外,白颊林莺还会选择好的天气和合适的风向,以使旅途更舒适,真是有勇有谋。
⑥对候鸟来说,迁徙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有乐趣。它们在迁徙途中要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飞过大洋、翻越高山、穿越云层、迎着暴风雨、遭遇天敌,还有被人类捕食的危险……比如从英国出发的家燕,首先飞越英吉利海峡,穿过法国的比利牛斯山脉,跨过地中海,途经撒哈拉沙漠,再抗击热带风暴的袭击,抵达刚果的雨林,最后到达南非。经过超过10000千米、长达4个月的旅程,只有大约一半的成年个体能够存活下来。这是多么悲壮的旅程啊!
⑦迁徙无疑是候鸟生活中最大的“冒险事业”,每年都会有无数的候鸟永远无法到达它们的目的地。但是,它们仍然会沿着一定的路线,春来秋往,从不失信。迁徙对候鸟来说,是使命,是责任,是一种承诺。
(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材料一)1985年,首次迁徙到昆明的红嘴鸥有9000多只,到2015年已达40500只。近年来,昆明已建成大量滇池湖滨湿地,许多候鸟都来昆明栖息繁衍。
(材料二)仙鹤是我国境内重要的迁徙鸟类。它们的越冬地和中途停留地,目前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保护,大多数都已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材料三)1985年12月,昆明市政府公布了保护红嘴鸥的通告。1982年,国务院决定,每年四月底五月初在我国开展“爱鸟周”活动,从2006年开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每年5月的第二个周末举行“世界候鸟日”活动。
阅读《妈妈会派人来看我》,完成下列各题。
妈妈会派人来看我
吕宝军
有个6岁的小男孩,爸爸打工,每天早出晚归,家里只剩下他和妈妈。妈妈已是肝硬化晚期,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男孩很懂事,看妈妈的病情稍微轻些时,他就用小手拉着妈妈在院子里散散步;当妈妈难受需要喝水时,他就吃力地去倒水,然后一匙一匙地喂妈妈喝;他从不出去玩,总是寸步不离地陪伴着妈妈。
妈妈心里很难受,她多想亲眼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一想到日后,别人的孩子都有妈妈疼,唯独自己的孩子没有,她的眼泪就像断线的珠子,簌簌地滚落。她试探着问儿子:“假如有一天妈妈走了,永远不再回来,你会不会想妈妈?”看儿子咬着嘴唇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妈妈忍住满腔悲痛,镇静地说:“儿子别怕,好好看着妈妈的眼睛。你记住,即使妈妈有一天真的走了,也会派个人经常来看你的。”
妈妈病情突然恶化的那天早晨,儿子被好心的邻居哄着带出去了。晚上,当儿子再被带回来的时候,家里已经没了妈妈的身影。儿子小小的心灵里隐约预感到了什么,他不哭也不闹,有关妈妈的字眼儿一句也不提,情绪反常得令所有的大人惊诧不已。
爸爸每天仍要外出打工,无暇照顾儿子,只好把他一个人丢在家里,叮嘱他千万不要跑出去。有一天,爸爸收工回家,却没有看见儿子,爸爸的脑子嗡的一声就蒙了,赶紧四处去寻找。最后,爸爸在一个十字路口发现了儿子:一个瘦弱的小身影正独自蹲在那儿,眼巴巴的朝路人张望着。爸爸嫌儿子不懂事,自己干了一天的活累得够呛,还得出来找他,所以不问青红皂白上去就打了儿子两巴掌,并厉声呵斥:“谁让你不听话,到处乱跑的?”儿子委屈得嚎啕大哭:“我想妈妈了!妈妈说她会派人来看我,我在等那个来看我的人。”
一句话,惹得男人泪湿眼眶。望着儿子可怜巴巴的模样,男人霎时悲伤成河,眼泪潮水般涌了出来:在妻子离去的日子里,他的心常常被思念撕咬着,但他尽力不让儿子看到他的悲伤,总是趁洗脸的时候,把泪水偷偷运送出去。爸爸知道,儿子几乎每晚都会梦见妈妈。说实话,爸爸何尝不想有个人来看望一下儿子,给他幼小的心灵一点点安慰。可这份奢望,又是多么不现实啊!爸爸只好轻言细语地哄儿子:“好孩子,也许那是妈妈怕你舍不得,在哄你、安慰你。”
儿子执拗得很,他不满地朝着爸爸嚷:“不,你才哄人呢!妈妈从不说谎,她说会派个人来看我,就一定会有人来看我的。”假如这时候奇迹出现,有个人突然走到儿子跟前说:“好孩子,我就是你妈妈派来专程看望你的。”该多好啊!那么,无论让男人付出多大的代价,他都心甘情愿。就这样,一天,二天,三天……总能在十字路口看到男孩孤单瘦弱的小身影。
奇迹终于出现了。这一天,家里突然来了一个陌生的女人,指名道姓要找儿子。儿子心底咯噔一下,马上就猜到:这个女人该不会是妈妈派来看望我的吧?
陌生女人凝望着眼前的小男孩,一双眼睛突然盈满了晶莹的泪水。她温柔地轻唤着:“好孩子,来,让阿姨好好瞅瞅你。”这句话,更加证实了男孩最初的判断。一霎间,忧伤的记忆里,那股渴望妈妈爱抚的愿望,立刻又潮水般溢满男孩周身。他轻轻走近女人,两眼一眨不眨地注视着她的眼睛﹣﹣这是一双美丽的眼睛,它投射出来的目光,漾满了母亲特有的慈爱与温情!她抱歉地说:“孩子,阿姨早就想来看你了。”
原来,妈妈在临终前做了个伟大的决定:死后捐出眼角膜。妈妈对受捐者没什么特别的要求,她只希望对方能经常来看看自己的孩子。而这个陌生女人正是妈妈眼角膜捐赠的受益者。遵照与捐赠者的约定,一康复她就来看望好心人的儿子。
女人越瞅越觉得眼前的男孩是如此亲切。她猛地把男孩揽在怀里,轻轻地抚摸他的后背:“好孩子,阿姨来就是想替你妈妈好好看看你,以后我会经常来看你的,你就把我当作妈妈吧!”
男孩的泪水簌簌的往下淌,激动得胸脯不停的起伏,仰起脸,深情地望着这双充满爱意的亲切的眼睛,喃喃地说:“你终于来了,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来看我的!”
男孩脸上露出了甜美幸福的微笑。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2012•17期,有改动)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这是一篇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作品,请选择最能打动你的一位人物,结合全文分析其形象。(谈到两点即可)( 3 )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划线词语和画线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①男孩的泪水簌簌的往下淌 , 激动得胸脯不停的起伏 , 仰起脸,深情地望着这双充满爱意的亲切的眼睛。
②男人霎时悲伤成河,泪水潮水般涌了出来:在妻子离去的日子里,他的心常常被思念撕咬着,但他尽力不让儿子看到他的悲伤,总是趁洗脸的时候,把泪水偷偷运送出去。
( 4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发生在男孩家里的感人故事折射出的哪一点社会正能量让你感悟最深?请联系社会实例谈谈。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吾辈生于积弱不振之国,安忍坐视而不一救耶?(周恩来)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你的观点是怎样的?说说理由。
作文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