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某中学正开展“无烟校园”活动。假如你是该校学生,在校园内遇见一位家长正在吸烟,你该怎么劝阻。下列语言最得体的是 ( ) A: 喂,你不知道我们学校正在开展“无烟校园”活动吗?B: 请不要在校园内吸烟! C: 您好!我们学校正在开展“无烟校园”活动,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请您不要在这里吸烟,好吗? D: 吸烟污染环境,损害健康,请你马上停止吸烟! |
2、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雨后的天空闪耀着美丽的彩虹和清新的空气。 B: 岸上尚且提心吊胆,更何况筏子上的人们呢? C: 唐诗中积极迸取、蓬勃向上的生命精神,不仅来自国力、开放等时代气象,而且来自开明、先进的政治文化。 D: 作为教育的上层建筑,必须发挥更大的作用。 |
3、 |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 《海底两万里》中,波澜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让人毛骨悚然。 B: 经过一个学期的摸索,我终于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C: 李老师从教三十余年,一直勤勤恳恳,诲人不倦 , 为教育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 D: 当得知重建家园还遥遥无期时,人们开始变得忧心忡忡起来。 |
4、 | 根据语境,下列句子括号里填写的汉字,恰当的一项是( ) B: 踱 攥 浮 C: 走 握 飘 D: 踱 握 浮 |
5、 |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雷一声,春雨悄无声息地飘临大地。雨丝儿如烟似粉,竹林里新拔节的翠竹,田野里芬芳馥郁的青苗绿草,池塘边黄眉绿眼的垂柳,刚吐蕾的粉红色桃花,白色梨花,微微摇曳于雨雾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切植物都贪婪地争吸这大自然所赐的甘露琼浆。 A: 南国春色,春意盎然,展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灵秀画卷 B: 春天的温暖给大地带来了生机,也给人们注入了新的活力 C: 春天在田野上、在庭院里都描绘出一幅绿意盎然的“春景图” D: 天空阴沉沉的,似乎被一张灰黑色的网慢慢的罩住了,潮湿的空气让心情也湿润起来 |
6、 |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国家公祭日警钟振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我们年轻一代应当铭记历史,奋发有为! B: 身穿马褂的父亲蹒跚地走在狼藉的乡间道路上,触目伤怀,情不能自已。 C: 在坦荡如砥、无边无银的高原上,白杨树不屈不挠,站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D: 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布局合理,这得益于设计者们心中有沟壑有愿景。 |
7、 | 对《己亥杂诗》这首词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 “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B: “吟鞭”指诗人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C: “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D: “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作出牺牲。 |
8、 | 下列句子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 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不断地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设备。B: 老师的办公室里,昨天同他诚恳的交换了意见。 C: 细长的双腿的仙鹤,在画中与人物和环境十分和谐地组合在一起。 D: 我看着坐在荧光灯下那张笑意盈盈的脸,温馨的感觉蓦地涌上了心头。 |
9、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穿过时空隧道,我仿佛看到了文昌阁里众人膜拜、香火缭绕的场景,仿佛听到了莘莘学子之乎者也的读书声,仿佛体会到了举人们金榜题名的喜悦。 B: 缺乏必要的自信和充分的安全感,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就会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特别害怕得到别人的否定是一定的。 C: 对于现在还未取得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平台,杭州市运管局将采取责令整改、约谈办证、行政处罚等,督促平台尽快办证。 D: 不管未来中国篮球会走向何方,不管姚明施展抱负的理想会在现实中遭受多少障碍,但有一点我们应该坚信不疑:姚明是这个时代担当中国篮协主席最恰当、最合适的人选。 |
10、 | 下面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抽噎(yē) 逶迤(wēi) 惩罚(chéng) 字帖(tiè)B: 焦灼(zhuó) 倔强(jué) 造诣(zhǐ) 猝然(cù) C: 蓦地(mù) 蓬勃(péng) 蹊跷(qiāo) 玛瑙(nǎo) D: 祈祷(qí) 咀嚼(jué) 愠怒(wēn) 踉跄(liàng)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登高 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1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正确的请选“A”,错误的请选“B”。①这首诗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漂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________) ②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渚、沙、鸟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________) ③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是远景;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的是近景。(________) ④颈联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落木、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的处境,抒发了怨天尤人的慨叹。“常作客”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________) ⑤本诗通篇对偶,不仅每一联的上下两句成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首联前一句“天”对“风”,“高”对“急”,读来富有节奏感。(________) ( 2 )本诗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杜诗名句,请从写景的角度进行赏析。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①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 ②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 ③屠暴起,以刀劈狼首________ (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3 )下列对选文的文学常识的描述、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选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著的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 B: 文章前四段主要写了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经过,最后一段点明主旨。 C: 开头“一屠晚归”交代故事的人物和发生时间;“一屠”可见人单势弱,“晚”暗示行人稀少,狼就有可乘之机了。 D: 第二段中,“仍从”、“又至”、“并驱如故”等词,写出狼贪婪狡猾的特点。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走一步,再走一步
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 “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 “很好,”我父亲叫道, “现在移动右脚, 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 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 ”我又照着做了。 我的信心大增。 “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最后, 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 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 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 然后, 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 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 我便能应付一切。 我提醒自己, 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 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 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 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这时, 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 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爸爸最值钱
[美]布赫瓦尔德
一天,我从儿子房间门口经过,听见他正在打字。
“想写点什么呢?”我问他。“正在写回忆录,描述做你儿子的感受。”听了他的话,我的心里甜丝丝的,“写吧,但愿在书中我的形象还不坏。“放心吧,错不了!”他说,“嗨,爸,商量件事。你把我关进牛棚,用你的皮带抽我,像这样的事,我应该在书中写几次啊?”这使我愕然。“我从未把你关进牛棚,也没有用皮带抽你啊!再说,我们家压根儿也没有牛棚。”
“我的编辑说,要想使书有销路,我应该描述诸如此类的事:当我做错事的时候,你狠狠地揍我,继而又把我关进厕所。”
“可我从来没有把你关起来啊!”“那是事实。但编辑指望我的故事能使读者大开眼界,就像加里·克罗斯比和克里斯蒂娜·克劳索德写的关于他们父母的故事那样。他认为读者想了解你的私生活一一你的庐山真面目。现在儿辈们都在写这方面的书,而且都是畅销货。假如我也把你描述成一个堕落的父亲,你不会反对吧?”
“你一定要这样做吗?”
“是的,必须如此。我已经预支了一万美元,他们的条件是我必须揭露你的隐私。你可以读一读我写的第二章。内容嘛,是你在一次演讲台上闹出了大笑话,会后你酩酊大醉地回到家中,把我们所有的人都从床上轰了起来,逼着我们刷地板。”
“你知道得很清楚,我从来没有这么干过。”
“哎呀,我的爸爸!这只不过是一本书。我的编辑喜欢这样的书,第三章他最中意了。那一章中,你对母亲拳打脚踢,大耍威风。”
“什么?我揍了你母亲?”
“我并不是说你真的伤害了母亲。不过,我还写了我们几个小孩惯于藏在毛毯底下,这样我们就听不到母亲挨打时那种声嘶力竭的叫声了。”
“天啊,我从未打过你的母亲啊!”
“可我不能这么照搬事实。编辑说过,成年人是不会花十五六美元去买《桑尼布鲁克农场的丽贝卡》的。”
“好吧,就算我用皮带抽了你,揍了你母亲。除此我还做了些什么?”
“对了,我正在第四章中写你拈花惹草的事呢。假如我写你常在凌晨三点钟把那些歌舞女郎领进家门,你说人们会不会相信?”
“我敢肯定,人们会相信的。但即使这是一本畅销书,难道你不认为这太离谱了吗?”。
“这是编辑的主意。平时,你没有粗暴待人的恶名声,这样一写,读者才会真正感到惊奇、刺激。对我不会有什么损害的。”
“对你是没什么损害,但对我可如同下地狱了!”我再也按捺不住,冲他吼叫起来,“那我究竟做了点好事没有?”
“有。其中有一章我特别写到你为我买了第一辆自行车,但编辑让我删去了。因为我也写了圣诞节的事。那次,我跟你顶嘴,气得你把一碗土豆泥统统扣在我的脑门上。编辑说这样的两码事写在一起是会把读者搞糊涂的。”
“那你为什么不写仅仅因为你数学考试得了‘良好’,我就用冷水把你从头淋到脚?”
“你说得好。那我就这样写,一次我得肺炎住院,你这位当爸爸的甚至连看都不看我。”
“看来你是想把你的父亲以一万美元出卖了?”
“不仅是为了钱。编辑说如果我把一切都捅出去,那就连巴巴拉·瓦尔德斯都会在他主持的电视节目里采访我,那时我就再也不用依靠你来生活了。”
“好吧,如果这本书真会带给你那么多的好处,你就干下去吧。要我帮忙吗?”
“太好了,就一件事。你能不能给我买一台文字加工机?如果我能提高打字的速度,这本书就能在圣诞节前完稿。一旦我的代理人把这本书的版权交给电影制片商,我就立即把钱还给你。”
(选自《课外阅读》2008年第1期)
( 1 )根据提示,概述文中父亲的心理变化过程。故事情节 | 父亲的心理变化 |
听到儿子在写回忆录 | 父亲感到心里甜丝丝的 |
儿子歪曲父亲的形象,还要同父亲商量应该写几次 | 父亲感到________ |
当父亲听到儿子荒唐的解释时 | 父亲感到________ |
意识到事情已经不可挽回 | 父亲________ |
写作:
请以“陪伴”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书写规范,不得抄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等敏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