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沈阳市第一三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自齐齐哈尔市教育局下发《关于推进全市中小学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意见》后,积极打造新课堂,其势头如雨后春笋。
B: 央视《经典咏流传》最大的创新点是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结合,有了这种传承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在青少年中开花、生根、结果。
C: “伸手的人生没滋味,拼搏的人生才幸福。”我市各级政府积极支持贫困户靠自己的努力走上脱贫致富,涌现了一大批不等不靠的自主脱贫典型。
D: 中美经贸关系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事关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事关世界繁荣与稳定。
2、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妖(náo) 凿(ruì) 五(xíng) 聒不舍(qiǎng)
B: 于(dān) 渎(xiè) 桥(jiàn) 一黄土 (póu)
C: 褓(qiǎng) 进(pián) 昏(yùn) 而不舍(qiè)
D: 狡(xiá) 扶(yè) 立(chù ) 首低眉(hàn)
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湛蓝的海,洁白的云,时尓有几只海鸥掠过船舷,眼前的一切真是栩栩如生
B: 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的秘密,可惜我知道的太迟了
C: 多年来,老校长为了这群孩子成长,起早贪黑,处心积虑 , 他的功劳不能忘记。
D: 到新学校后,班集体相敬如宾的和谐氛围让张晓亮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
4、

读课文《秋天的怀念》,“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活着……”这句话的含义是( )

A: 鼓励儿子珍惜生命,坚强的活下去。
B: 鼓励自己为了儿子要坚强的活下去。
C: 坚信自己的病能治好,儿子的腿也能治好。
D: 母子俩身患重病,要互相依靠,互相鼓励。
5、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中,无论是父母、老师,还是工作以后的领导,总是教育我们要积极进取,知难而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________

①那么,是否人生的一切事情,只有进才能成功呢?其实不是。

②如果说,进需要的是一种勇气,那么,止需要的却是一种智慧。

③止,有时候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④的确,进取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

A: ①④③②
B: ①②③④
C: ④②①③
D: ④①②③
6、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褓(qiáng) 凿(nà) 恣(suī) 孜不倦(zī)
B: 渎(xiè) 据(jí) 地(nèn) 心无旁(wù)
C: 抽(yān) 怒(chēn) 着(tiǎn) 吹毛求(zī)
D: 噪(guō) 白(shà) 狡(xiá) 然贯通(huò)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省吾身(三:泛指多次)
B: 匹夫不可志也(夺:夺取)
C: 疏食,饮水(饭:吃)
D: 博学而志(笃:坚定)
8、

下列文学常识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兔和月亮》是寓言故事,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常常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B: 《春》的作者是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背影》《绿》《紫藤萝瀑布》《荷塘月色》都是他的散文。
C: 《我的信念》的作者是波兰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D: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9、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陈涉世家》节选自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B: 《故乡》描写了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着力描写了中年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本文后来收在小说集《呐喊》中。
C: 《杨修之死》节选自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的《三国演义》,它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D: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号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本文选自《羊脂球》。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班全体同学开会研究,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B: 今年玩具制造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增长了10%.
C: 《中国诗词大会》这一节目比特效药都好,把夜班后的疲劳,瞌睡赶到九霄云外去了。
D: 傅雷以其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用一封封书信传递自己的惦念。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济上作

徐祯卿

两年为客逢秋节,千里孤舟济水旁。

忽见黄花倍惆怅,故园明日又重阳

( 1 )诗歌前两句中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强烈的时空对比。
( 2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鱼我所欲也》一文,回答下列各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 1 )下面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死亦我所 恶:凶恶
B: 尔而与之 蹴:用脚踢
C: 妻妾之 奉:侍奉
D: 是亦不可以乎 已:停止,放弃
( 2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二者不可得
B: 故患有所不
C: 所识穷乏者我与
D: 为身死而不受
( 3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首认为,在“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
B: 作者所倡导的重“义”之心,只有圣贤才具有,普通人是没有的。
C: 作者认为,乞人不屑“蹴尔而与之”的救命食物,是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D: 文中的对偶句和排比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列说明文,完成各小题。

腰围上的中国

①英国有句谚语叫“腰带越长,寿命越短”。而中国人的腰围,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的人增长得都快。

②据调查,中国人体型的各项指数均“见涨”。1985年中国城市男性平均腰围是63.5厘米,近两年已接近77厘米。肥胖,这个令西方发达国家头疼的问题,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新兴富裕阶层规模的扩大,也在中国迅速蔓延开来。

③在仅仅一代人的时间里,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以米饭为主食、佐以丰富蔬菜的食谱,逐渐被“肉类加土豆”的快餐饮食模式所取代。此外久坐不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均导致中国遇到了同西方一样的问题。许多公司都为工人提供医疗保险,他们因员工肥胖而付出的开支可能增加。因此有人大胆预言,假如不好好把持肥胖和糖尿病,那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有可能被抵消,社会发展也将受到拖累。

④而中国的独生子女家庭模式,又使这些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大部分中国人认为胖小孩就是健康的象征。中国父母应该明白:饮食过度只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父母自己也应该做好榜样,训练后代有智慧地选择食物。肥胖对健康的影响重大,我们需要改变认知,不再将饮食过量视为财富的象征”。就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肥胖已经成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沉重负担。

⑤中国也应该像其他国家一样,把肥胖问题重视起来。中国政府可以制定相应政策,媒体应发挥宣传职能,企业也应该承担起一部分责任。这对今天的中国来讲,应具有某些启发的意义,因为这关系到中国的未来。

⑥其实,肥胖不仅是个人之事,更应成为国家的大事。我想,对于中国的未来,肥胖将是最大的 “杀手”,这需要我们每个人来深思了。

( 1 )说说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 2 )联系③④段内容,肥胖现象在中国迅速蔓延开来的原因有________、运动习惯问题和________等,其结果则可以概括为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受到遏制。

( 3 )体会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语言特色及其表达效果。

我想,对于中国的未来,肥胖将是最大的 “杀手”,这需要我们每个人来深思了。

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花世界里的人

他是小镇上有名的老中医,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六十开外了。

他的家,稍稍有些偏僻,在一条巷子的深深处。三间平房,很旧了,简陋着,却有个大大的院落。旁边住宅楼一幢接一幢竖起的时候,有人劝他搬家,他不肯,他是舍不得他的大院子。

大院子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他尽情地种草养花。院子里除了一条小道供人走,其余的地方,均被他种上了花。这还不够,他还要把花搬进屋子里。客厅一张条桌上,摆满各色各样的花盆,甚至连吃饭的碗,都用来盛花了。他是花世界里的人。

也种一些奇奇怪怪的药草,清清淡淡的,开小小的白花或黄花。他把这些药草捣碎了,制成各种药丸,给上门求诊的人吃。他的药丸,效果十分显著,尤其针对小儿的腹泻和咳嗽,几乎是药到病除。

他在民间的名声,一传十,十传百,方圆百十里的地方,无人不知。他家的院门前,整天车马喧闹,人来人往。外乡人也赶了老远的路来,让他给看病。他坐在簇簇的花中间,给人把脉,轻轻雅雅地说话。他在药方子上,写上瘦长瘦长的字。他一粒一粒数了药丸,包上,嘱咐着病人怎么吃。他的收费极低,都是一块钱两块钱的。有时,甚至不要钱。他说,乡下人不容易。病人到这时,病好似去除掉大半了,———他整个的人,都袭着花香,是那么地让人放心。

那时候,我在他所在的小镇工作。我的孩子小,三天两头生病,我便常常抱了孩子去敲他家的门。有时,半夜里,他被我从睡梦中叫醒,披一件衣,穿过一丛一丛的花,来开门。薄薄的月光飘着,远远望去,清瘦的老先生,很有种仙风道骨的样。

其实,不止我半夜里去“吵”过他,小镇上有孩子的人家,大多数半夜里都去“吵”过他。他总是毫无怨言,无比温和地给孩子看病。为了哄哭闹的孩子,他还特地买了不少孩子爱吃的糖果放家里,以至于孩子一到他家,就熟门熟路地去拉他家橱柜的门。孩子知道,那里面,藏了许多好吃的。

我们过意不去,要多给他钱。他哪里肯收?他摸摸孩子的头,说,宝宝,你长大了,记得来看看爷爷就好了。

在他的照拂下,我的孩子,健康地成长起来。小镇上许多的孩子,健康地成长起来。我离开小镇,一别七八年,小镇上的人和事,渐渐远了。却常常不经意地想起他,清瘦的样子,温温和和的笑容,还有他那一院子的花。

前些日子,有小镇人来城里办事,我们遇见。我们站在街边一棵梧桐树下,聊小镇过往的人和事。我问起老先生。那人轻轻笑,说,他走了,走了已有两年多了。

那人说,他的葬礼浩大得不得了,四面八方的人,都赶去给他送葬。送他的花篮,多得院子里摆不下,都摆到院墙外去了,绵延了足足有半里路。

那人说,他有颗菩萨心,好人有好报的。

我微微笑起来,想老先生一生与花为伴,灵魂,当也变成一朵花了吧。这世上,你若种下善的因,定会结出善的果。

( 1 )根据文意,说说标题“花世界里的人”的含义。
( 2 )梳理全文内容,将横线上的内容填充完整。

种花种草制药

半夜敲门求诊

遇到熟人聊天

①________

温和哄孩治病

②________


( 3 )结合语境,品读下列两个句子,分析划横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他一粒一粒数了药丸,包上,嘱咐着病人怎么吃。他的收费极低 , 都是一块钱两块钱的。

②他摸摸孩子的头 , 说,宝宝,你长大了,记得来看看爷爷就好了。

( 4 )文章结尾处写到“我”遇见城里办事的小镇人,其作用是什么?
( 5 )文中写老中医给人治病“有时,甚至不要钱。他说,乡下人不容易”,你认为文中老中医的形象在当今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四、写作(分值:60分)

命题作文。

人们都渴望自己的人生之歌曲调优美,悦耳动听,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人生之歌唱得很完美,甚至有人可能唱得不成曲调。但只要我们是在努力地按照正确的曲调去歌唱,即使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唱得不好,我们也无怨无悔!

请以“不成曲调也是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的不舍得成了你的资本”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