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汕头市私立广厦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森林里光线很暗,高大的古树遮天蔽日
B: 滔滔江水一泻千里
C: 这对夫妇相濡以沫,幸福地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
D: 国庆期间,王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去登山,共享天伦之乐
2、下列对语段相关内容所作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在数学方面,我的困难仍然比其他课程要多。代数和几何哪怕有语言和文学课一半容易也好!但即使是数学,基斯先生也教得使人感兴趣,他把问题和困难减少到最低限度,使我能够完全理解。他使我思路敏捷,推理严密,能冷静而合乎逻辑地寻求结论,而不是不着边际地瞎想。


A: “他把问题和困难减少到最低限度,使我能够完全理解”一句中“他”“困难”“能够”“理解”的词性依次是代词、名词、动词、动词。
B: “代数和几何”“最低限度”“思路敏捷”“寻求结论”依次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C: “在数学方面,我的困难仍然比其他课程要多。”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困难比课程多。
D: “但即使是数学,基斯先生也教得使人感兴趣”是假设关系复句。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他才来,许多人还不认识。
B: 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C: 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D: 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只坚强的南瓜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能,都能在重压下迸发出惊人的力量。
B: “这几年,我国合成生物学的发展非常迅速,”中科院院士赵国屏说:“从去年至今,已有四项合成生物学的项目在运行。”
C: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专家学者走出象牙塔来到农村,他们是为了心中的一个疑惑:乡村教育到底怎么了?
D: 对于生命现象之错综复杂,人类科学至今还只能窥其一孔,怎能异想天开要“人造生命”?
5、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 至于/负者/歌于途
B: 已而/夕阳在山
C: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 庐陵/欧阳修
6、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

七年级上册的课文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天地非常广阔。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_______,又可以走进自然,_______,还可以体察亲情,_______,更可以了解社会,_______。

①观赏世间美景 ②享受温暖盛宴 ③感受风云变迁 ④品味人世百态


A: ③①②④
B: ④①③②
C: ①③②④
D: ③②①④
7、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毕业多年之后,我非常高兴能够莅临母校,参加母校的百年校庆。
B: 小王向别人夸耀说:“我们班的语文老师,上起课旁征博引,信口开河,精彩纷呈。”
C: 莉莉,一次考试失败算不了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振作精神,胜利终归是你的。
D: 大会开始前,主持人提醒道:“为保持会场安静,诸各位关闭手机,否则后果自负!”
8、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好像要下雨了,”妈妈说,“把伞带上吧。”
B: 做一个普通人,有什么不好呢?日本就是普通人教育:“我是一个普通人,但我也有自己的价值,我能给社会带来贡献,我能让他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C: 近日,陆毅在微博晒出了女儿的一篇“自由写话”作文,题目是《我的一家》。
D: 生命如此短暂,我们没有时间去互相争吵,道歉,发泄,责备,时间只够用来爱。
9、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 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 远不限于此。倘若没有发自肺腑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的付出?没有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 的卓越?没有物我两忘的 ,怎有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的生命哲学,也有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A: 尽善尽美 内容 脱颖而出 境界
B: 融会贯通 内涵 更胜一筹 情境
C: 炉火纯青 内涵 出类拔萃 境界
D: 出神入化 内容 遥遥领先 情境
10、下列划线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旁(wù) 德(xíng) 夺(lüè) 盗(zéi)
B: 亵渎(xiè dú) 佝偻(jū lóu) 解(pōu) 师(chán)
C: 流(lù) 择(jiǎn) 翼(tiáo) 进(pián)
D: 强不舍(guā) 老(dān) 罪不容(chì) 家(rú)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1 )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 2 )请简要分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的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以头抢地耳( ) ②长跪而谢之 ( ) ③而君逆寡人者 ( ) ④寡人谕矣 ( )

( 2 )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3 )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你妈喊你起床啦

刘标标第一次意识到起床是场战争,是在小学一年级。

“刘标标!起床啦!”妈妈对着他喊。

刘标标睁了睁眼,又闭上了。妈妈又叫了几遍,还是没用,只能给睡梦中的儿子穿上衣服。刘标标忽然感觉身上很痒,终于忍不住彻底睁开了眼,大声说:“我不想起床!”

“不想起也得起!”妈妈明显在嗓门上占据优势。

刘标标被吓住了,乖乖起来穿衣服。妈妈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出去。刘标标假模假样地动了几下,看见妈妈出了他的卧室,连忙后仰,一头倒在枕头上,再次进入甜美的梦乡。

“刘标标!你是不是想挨揍!”妈妈把饭端到桌子上,暗暗纳闷为啥穿个衣服要这么久,然后就发现刘标标穿着衣服倒在了床上。

“我真的不想起床啊!”

“不想起也得起!”妈妈抓住刘标标的手就往上拉。

“我!不!”刘标标抗争着,身子用力后仰。忽然,他大哭起来。

“起个床,跟打仗似的。”妈妈感慨道。

随着时间推移,两人的战斗愈加激烈。

“妈,你去做饭,我现在穿衣服。”“不行,我看着你穿。”

“穿完了,你去做饭吧。”“不行,你还没洗脸刷牙。”

“洗完了!你去做饭吧,我饿了。”“想不到吧!饭我早就做好了。别想再睡回笼觉。抓紧去上学。”

“妈,今天星期六不用去上学。”

“不会吧?”妈妈疑惑地查看日历,却看见刘标标疯了似的冲着床跑过去。

“刘!标!标!!”

在尝试了“欺骗老妈教师节放假”“召唤奶奶前来助阵”等一系列战术之后,刘标标发现自己依旧每次都落败。

刘标标决定第二天尝试新办法。

“刘标标,起床啦!”

刘标标果断睁开眼,皱眉道:“妈,我肚子疼……”然后抱着肚子开始表演。

“哟?跟谁学的这一招?”

刘标标继续卖力表演。

渐渐地,妈妈开始着急了。“真疼吗?”她摸摸刘标标的肚子。刘标标不说话,痛苦地点了点头。

“那去医院吧。”妈妈叹口气,“早上的排骨面白做了,估计这个星期只能吃小米稀饭了……”

刘标标忽然一个鲤鱼打挺站起来,“妈”,刘标标活力四射道,“我没事了!”

那天之后,妈妈发现了一个让刘标标早起的好计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标标,今天早上是肉松三明治!”

“今天早上是番茄酱配煎蛋,你不起来你爸全吃完了啊。”

“肉饼有没有人想吃啊?”

刘标标每天早上闻着香味醒来,还没等人叫就乖乖坐在饭桌前。妈妈对自己的厨艺很是得意。

然而好日子并不长久,妈妈发现儿子起得越来越早,甚至超过了自己起床的时间。

“妈,给我钱,我想去外面吃。”

“这星期都第几回了?”妈妈不满地说。

“我在外面有事。”刘标标皱着眉头道。

“你能有什么事?”妈妈心头涌上一股无名火。

“你就别管了。”刘标标不耐烦道。

“大早上你俩吵什么啊…”刘标粉他爸揉着眼睛从卧室里走出来。

“吃饭!”妈妈大吼,吓得刘标标他爸猛地立正。

“这……这是怎么了,孩子都那么大了……”刘标标他爸嘟嚷道。

妈妈正要反驳,突然意识到刘标标已到了青春期,不再是小孩了……

刘标标四十岁那年,不用闹钟就能早起,还能做最喜欢吃的排骨面。他每天早晨叫女儿起床,“跟打仗似的”。

刘标标坐在桌前,忽然想起很多年前,那个姑娘对着一个小孩也这么说过

他突然哭了。

这场战争妈妈终于赢了。他每天都会早起,而她却再也不会早起。

从此,再也没有他和她的战争了。

( 1 )“表演”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
( 2 )根据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 3 )对文中画直线部分对话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儿子胡搅蛮缠,母亲大声呵斥。
B: 儿子不断催促,母亲语带调侃。
C: 儿子一再拖延,母亲步步紧逼。
D: 儿子针锋相对,母亲束手无策。
( 4 )从语言表现力角度,简析本文标题的妙处。
( 5 )文末画线的句子“那个姑娘对着一个小孩也这么说过”,“那个姑娘”指“妈妈”,请分析这句话的丰富内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天坛古柏

肖复兴

天坛位于北京市永定门内大街路东,是明清两代皇家祭天祈谷处。天坛里最多的树木,是柏树。在植物之中,比起娇艳的花草,柏树具有长久的生命。人类和古树比起来,最多不过百年之躯,哪怕是帝王,都是无法与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树木相匹敌的,人在这些千年古柏面前,显得很渺小。

走到这些古柏密密的树荫下,我有时会想,没有了古柏,哪怕是盛开着鲜艳花朵诸如桃李海棠一类的树簇拥着祈年殿和圜丘,也是不适合的。只有古柏,如彩云拱月,托起了整个天坛。

从祈年殿和圜丘俯瞰四周,天坛古柏巍然屹立在雄浑庄重的古建筑周围,蓊郁森森,高大威严,像是元帅麾下庄重威武的将士;很难设想,天坛里如果没有了这些古柏,那些杂花新树,只会是一片花拳绣腿。或许你可以在别的地方复制几个天坛,却绝对不能复制出这里的参天古柏。

有一棵古柏,在天坛里很特别。它是斜躺在那里的。不知道什么原因,它从巍巍直立,变成了这个样子。是雷雨?是地震?还是战火?它的枝干离地面很近了,眼瞅着就要倒下了,但它还是坚强地支撑着,箭一样斜指向天空,就像战场上一个中弹也不肯倒下的武士。于是,它与众不同地活了下来,定格成今天这样,像一尊罗丹或马约尔的雕塑。

它很粗壮,纵使躯干已经被扭曲成这样,一年四季枝叶茂密,生命力依然旺盛如年轻的时候。每一次经过,我都要站在它身边看一会儿,有时会觉得它如同一尊卧佛,洞悉世事沧桑与人生况味,有几分幽邃和神秘。

这棵古柏,我小时候就见过,几十年过去了,它还斜卧在那里,只是以前我可以爬到树上玩耍,现在被铁栏杆围起来了。几十年过去了,我垂垂老矣,它还是像以前那样的枝繁叶茂。几十年算什么,几百年都过去了,它不是照样青春如昔吗?如今,它的树根处,居然又长出了新的枝丫,许多青草也爬满四周,甚至缠绕上它苍老皴裂的躯干。面对这样的柏树,你会不会产生一种生生不息的感觉?就像我们的民族一样。

夏天,我坐在它对面画它,觉得它越发枝叶茂密、浓郁苍绿,如一潭深湖。我一遍遍端详它,仔细看遍了它的浑身上下,忽然,觉得它好像在对我讲话,只是我听不懂树的语言。

古柏很有特色,尤其是天坛的古柏,因融入苍茫的岁月而富于历史感的力度和深度。当年,梵高居住在法国阿尔的时候,很爱画柏树,即使病重住进圣雷米疗养院里了,还斜倚着躺椅,颤抖着手,画着疗养院里的柏树。他说:“柏树在线条和比例上都很美,像埃及的方尖碑。”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以这样崇高的比喻评价柏树。

史铁生对地坛的古柏情有独钟,说它们“纠缠在一起的枝条,像是岁月无声的撕扯”,说“这些和树干扭曲在一起的大藤蔓有特殊的故事感”。

面对柏树,梵高是画家的角度,史铁生则是作家的角度。梵高强调它们特殊的美和美术的元素,史铁生强调它们的故事感和历史感等更多文学的元素。或许,两者结合在一起,才可以更丰富而准确地概括天坛里的古柏给予人们的启示,让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它们。

有一天,我到北大参观塞克勒博物馆,忽然看见院落里的石座上放着一块日晷,由一根针一样细的支柱支撑,呈斜立状,指向天空。我一下子想起,天坛里的这棵古柏不也是斜立着吗?而且,比日晷的倾斜度还要大。我觉得古柏、起码这棵古柏就像我们古代的日晷,直指天空,直指时辰,天人合一,与人相和谐。

天坛古柏,不仅是“活的文物”,更是“国之瑰宝”!

(摘自《人民文学》2020.10 有删改)

(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将人类和古树相比,又举帝王的例子,突出表现人类在古柏面前是渺小的。
B: 文章以感情变化为线索贯穿全文,写出“我”对古柏从畏惧到敬仰的心理变化。
C: “我可以爬到树上玩耍”“我坐在它对面画它”,表现“我”对天坛古柏的深情。
D: 文章语言细腻,意味隽永,在平常事物中写出对生活的感受及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 2 )文章从哪些方面写天坛的古柏?请简要概括。(答出三点即可)
( 3 )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

①还斜倚着躺椅,颤抖着手,画着疗养院里的柏树。(赏析加点词)

②它还是坚强地支撑着,箭一样斜指向天空,就像战场上一个中弹也不肯倒下的武士。(赏析句子)

( 4 )文中写梵高和史铁生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 5 )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含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一个窗台上有一朵红花,这个屋子就有生气了;一棵树上开了一朵花,这棵树就成熟了;一个路旁绽放一朵花,这条路就有情趣了。一句关切的问候就是一朵花,一个亲切的微笑就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就是一朵花,一次跌倒后的搀扶就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就是一朵花……
生活中,你每天都有可能收到这样的“花”,也有可能送给人这样的“花”。请以《生活中的一朵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600字左右;②语言通顺,中心明确,抒发真情实感;③卷面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叫Man”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