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词语擂台]下面是小华写给学弟学妹们的一段话,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 生活就是99个回合,① 生活就是不断面对新的挑战。当你一帆风顺、②_的时候,切勿得意,切勿大意。几个回合的胜利并不可靠。生活还有90多场考验,当你③__、悲观丧气的时候,切勿_④,几个回合的碰壁又算得了什么,后边还有90多个机会。 A: ①因为 ②势如破竹 ③一蹶不振 ④自暴自弃 B: ①也许 ②顺风顺水 ③心灰意冷 ④自吹自擂 C: ①也许 ②势如破竹 ③一蹶不振 ④自暴自弃 D: ①因为 ②势如破竹 ③难以忍受 ④自吹自擂 |
2、 |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文字填入划线部分,排列顺序最佳的一组是( ) B: ②①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③④②① |
3、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攒聚(cuán ) 悖论(bó ) 哽咽(yān) 浑身解数(xiè) B: 地壳(ké) 奔丧(sāng ) 黄晕(yùn ) 拈轻怕重(zhān ) C: 怒号(háo ) 暴虐(nüè ) 孱弱(cán ) 好逸恶劳(wù) D: 香醇(chún ) 庇护(bì ) 告罄(qìng ) 自给自足(jǐ) |
4、 | 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 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B: 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 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 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
5、 | 下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聘pìn 亘古gèn 咳嗽sòu 锋芒毕露 B: 浊流zhú 祈祷qǐ 污秽huì 锲而不舍 C: 哺育pǔ 气氛fèn 字帖tiē 气冲斗牛 D: 校对jiào 鞠躬jū 谰语lán 妇孺皆知 |
6、 | 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心悦。(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鹊的气度不凡,表现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欣赏之情。) B: 淄博山水如画。如果说博山、淄川、沂源的风景如同一气呵成的写意山水画,那么桓台马踏湖就是工笔细作的江南画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淄博的山水之美,同时又区分了“博山、淄川、沂源”与“桓台马踏湖”风景的不同风格。) C: 在浪漫中呼吸的巴黎、在历史中行走的罗马、在花园里游憩的新加坡,为我们提供了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他山之石”。(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可供借鉴的多个角度。) D: 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我们用什么来记录青春呢?是厚积薄发还是匆匆碌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用读书积累来让青春过得有意义。) |
7、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B: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学习成绩大大增加了。 C: 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D: 最近,他的工作作风有了明显的提高。 |
8、 | 下列几组词语中字形和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沁(qìn)园春 原驰腊象 赞颂 B: 江山如此多骄 稍逊(xù)风骚 惟余莽莽 C: 千里冰封 略输文彩 还看今朝(zhāo) D: 成吉思汗(hán) 数(shǔ)风流人物 竞折腰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的秘密。B: 重庆的黑势力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 , 但在我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彻底粉碎。 C: 我们的道德良心告诉自己不要倾心于权力、虚荣,因此,潜在的欲望深深地蛰伏于内心深处。 D: 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较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
10、 | 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B: 现在很多人都患上了手机病,一旦远离了手机,往往就如坐针毡。 C: 电影《红海行动》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 , 电影院竟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D: 远亲不如近邻 , 很多老人与邻里结对子互相帮助,自发形成了“互助养老”的模式。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纳凉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注】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 1 )前两句,“________”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倚”字写出了诗人________的心境。( 2 )“风定池莲自在香”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
课外文言文阅读,回答相关问题。 ①徙衽以从阴( ) ②其阴逾去( )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3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老赵的麦田
刘立勤
老赵的麦子终于黄了,眼前是金灿灿的一片。浓浓的麦香冲破重重的混凝土气息在老赵的胸腔肆意地冲撞,他的脸上是说不出的悲伤。
为了这块麦田,老赵把人都得罪完了。
城市是条贪吃的狼,要吃掉老赵的村子,老赵的麦田也被卖了。老赵不答应,他任凭村干部磨烂嘴皮子,也不愿让出自己的土地,而且不顾劝说地在地里种下了一茬麦子,他想用一地的麦子来阻挡拆迁的步伐。可那又有什么用呢?土地是集体的,还是带着挖机“轰隆隆”开往麦田。谁想老赵却不知死活地钻进挖机的轮下,愣是不让挖机进地。
老板见多识广,以为老赵想讹钱,就拿来了大把大把的钱。那些钱够老赵盖三间大瓦房,也够买老赵种了一辈子的麦子呢。村里人眼红得不得了,都劝他见好就收。老赵还是不答应。有人不明白一向和善的老赵怎么会是这样,还有人骂他心重得像是吃了秤砣。老赵依然不管不顾,还是躺在轮子下面不出来。
还是镇长出面,当了一辈子顺民的老赵才松了口,答应让出自己的土地。老赵也不要老板的青苗补偿,老赵的条件是等到夏天麦子黄了,他要收回自己那一季的麦子。
老赵说,这也许是我这辈子能收获的最后一季麦子了。
老赵是种庄稼的好手。只要有土,他就会撒下一把种子,或苞谷,或麦子,或黄豆,种下就是生机一片,让人眼气得恨不能挖了砍了拔了,却又让人喜欢得下不了手。就说老赵那一地的麦子吧,真是一地的好麦子呀,绿油油,齐壮壮,看一眼就会想到黄亮亮的麦粒、白胖胖的蒸馍、筋道道的捞面,让人忍不住咽口水。
镇长讪讪地走了,村干部气愤愤地走了,老赵的亲戚来了。亲戚也舍不得那块麦子,可亲戚更关心老赵的日子。亲戚知道老赵是一根筋,亲戚就帮老赵算账。一笔一笔算,算到最后,亲戚说一根麦草都值两块钱了呢!老赵还是咬住那句话:我舍不得那一地的麦子。
亲戚不高兴地走了,老赵在城里打工的儿子回来了。儿子不喜欢种地,初中毕业就去了南方打工,打了几年都是穷光蛋,混得远不如他这个种地的,臊得几年都不好意思回家。老赵不明白儿子为什么舍不得回家,不明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往城里跑。
儿子不喜欢种地,也不喜欢地里的麦子,可儿子喜欢地里麦子换来的钱。儿子逼着老赵让了土地好去领钱。儿子说,拿了钱可以在城里买房,可以在城里开店,可以买车,还可以给老赵娶一个儿媳妇生一个孙子。但任凭儿子说得天花乱坠,老赵就是不答应。儿子急了,就和他吵,和他闹,而且嚷嚷道要把地里的麦子割了去喂牛。儿子混,老赵不胜其烦,只好把攒的钱都给了儿子,把儿子赶进了城里。
老赵好不容易保住了那一地的好麦子。他和老伴就在麦田的尽头搭了一个窝棚,守护着那一地的麦子。晴天里,老赵忙着给麦子拔草,杀虫,施肥;雨天了,就看麦子洗澡,喝水。四周的拆迁工程已经开始了,村里的人高兴地大呼小叫,麦田边的老赵呢,心里是一片宁静,安心等待着一田的麦子。
麦子终于黄了,该割麦子了。镇长来了,村上的干部来了,老赵的邻居亲戚也来了,他们想看看老赵的麦田,想看老赵的麦田收割的是金子,还是银子。
早先的挖机也来了,等着老赵收完了麦子,好在那块田里种上一座楼,或是一间厂房,或是一条街道。
谁想到,老赵只割了三把麦子就离开了,挥手让挖机开进了麦田。挖机好像对麦田有仇一般,老赵的手还没有放下,就“轰隆隆”冲进了麦田。立马,麦田便是一片狼藉。片刻之间,麦田就没了。
( 1 )阅读全文,用简要的语言将本文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开端:老赵的麦田因拆迁被村里卖掉,他不愿让出自己的土地,不顾劝说在地里种下了一茬麦子。发展:________
进一步发展:镇长出面,老赵答应收回自己那一季的麦子之后让出自己的土地。
高潮:________
结局:麦子黄了,众人前来围观,老赵只割了三把麦子,就挥手让挖机开进了麦田。
( 2 )第⑦段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①第①段“浓浓的麦香冲破重重的混凝土气息在老赵的胸腔肆意地冲撞,他的脸上是说不出的悲伤”一句中的“肆意”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②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⑦段划线的句子。
( 4 )这篇小小说最初发表时,题目是“老赵的麦田”,其他刊物转载时改为“老赵”。你认为哪个题目恰当些呢?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题目。
老师年纪不大,但是位好老师,不光盯着分数不放,还强调素质教育。经常在课堂上开展讨论、猜谜语、讲笑话、出一些脑筋急转弯什么的。用老师自己的话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老师在书上看到一道分析题,觉得很适合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就把题出给了同学们。分析题下面写着“答案见封底”,但老师自己也没看答案。他也想锻炼一下自己的发散思维,暗中和同学们比一比,老师还是有些童心的。另外,不看答案,游戏做着会更有意思些。
分析题是这样的:大雨天,一个走在路上的男人,看见前面有一个女人没带雨具,怀里抱着孩子,胳膊上挎着包,就主动把自己的雨伞借给女人,接过孩子抱在怀里。请问,这个男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最先站起来回答的是班长,他是公认的好学生,成绩好,口才好,模样好,没啥不好的地方。班长说:“因为这个男人是人贩子,用这种方法抢孩子,他接过孩子,马上就会拔腿而逃。”
老师笑笑,点点头。
第二个站起来的是班里的调皮鬼,他成绩不错,但经常搞些恶作剧。他不直接回答,反问老师:“那个女人长得漂亮吗?”老师愣了愣,没明白他是什么意思,含糊其辞地说:“你就当她漂亮吧!”调皮鬼摇头晃脑地说:“答案很简单,因为那个女人长得漂亮,那个男人早就看上了她,却一直找不到机会,故意用这个办法套近乎。”
教室里一阵大笑。
数学课代表站起来说:“因为这是那个男人的职业,他借伞、帮女人抱孩子都要收费。 前几天下大雨,铁路桥下一片汪洋,就有一个男人靠来回背人挣钱,一次收十块,不讲价。我计算了一下,如果天天下那样的雨,他很快就能成为万元户。”
老师点点头:“同学们回答得都不错,还有没有其他的答案?”
话音刚落,又有一个同学站起来,有些得意地说:“你们可能都忽略了女人胳膊上挎着的那个包,我想,那个男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是为了取得女人的信任后,抢东西。”
一个女生站了起来,怯生生地说:“老师,那个男人会不会是搞推销的?”老师疑惑不解,用眼神鼓励她说下去。女生接着说:“那个男人是卖伞的,女人用了他的伞,就不得不买了。”
老师等了一会儿,见没有人再站起来,笑笑说:“我也有一个答案,那个男人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是那个女人的丈夫。你们想想有没有道理?”
同学们哄堂大笑,纷纷说老师的答案最巧妙。但也有几个同学不服气,要求老师公布书上给出的答案。老师不想公布答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踊跃,锻炼思维能力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类问题本来就不应该有什么正确答案。
这时候,老校长走进了教室,他是被教室里的讨论声引来的。校长先对同学们说:“大家的发言都很好。”然后又对老师说:“不妨公布一下答案,我也想听听书上是怎么说的。”老师找到答案,大声地念道:“不为什么,因为那个男人的名字叫雷锋。他不仅把伞借给女人,最后还把她送回了家。”
教室里一片大乱,同学们纷纷说这不可能,这不现实。调皮鬼喊得最响,他大声说:“那个女人的丈夫呢?如果一个陌生男人送自己的老婆回家,他会怎么想?”
校长听到答案后一直沉着脸,最后他抬起手示意同学们静一静,问身边的老师觉得这个答案怎么样。老师低下头,想了想说:“说实话,我也觉得这个答案不太现实,于情于理都说不太通。”
校长点点头说:“你们大概都不相信,二十年前,我也做过这样的事。不仅仅是我,那时候,很多人都做过如今我们看来不现实的事情。”
教室里一片寂静,同学们都没有再说话,因为大家看到校长的脸上已经流下了两行泪水。
以下两题任选其一完成。
(1)因为有阳光,大地更欢畅;因为有雨露,禾苗更健壮;因为有希望,生命更顽强;因为有关爱,心灵更敞亮。生活中,万事万物总是相关联的。你的进步,有同学的帮助;你的成长;有老师的引导;你的自信,有亲人的鼓励;你的快乐,有朋友的祝福……
请你以“因为有_________,我更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2)知识的丰富,认识的提高,情感的加深,习惯的养成……都需要天长日久地坚持,一点一滴地积累。
请以“日积月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半命题作文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中心明确,感情真实。不少于5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晰。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人名和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