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 ) A: 华山 B: 黄山 C: 峨眉山 D: 天姥山 E: 庐山 |
2、 |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滞留 泻气 催枯拉朽 油光可鉴 B: 周济 诘责 和颜悦色 深恶痛疾 C: 落弟 盎然 筋疲力尽 抑扬顿错 D: 黝黑 匿名 杳无消息 成惶成恐 |
3、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隔漠 妖娆 星宿 面面相觑B: 辨别 纯粹 暗哑 根深蒂固 C: 狡黠 脊梁 亵渎 廓然无累 D: 忐忑 深邃 造诣 记忆尤新 |
4、 | 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镜片(如玻璃、水晶),根据镜面中央和边缘的厚薄不同,一般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B: “好吧.”他在心里想,“谁爱怎么读就怎么读,我不管了。” C: 卖柿子的吆喝有简繁两种.简的只一声“喝了蜜的大柿子。” D: 粗看画竹,好像只是墨笔的乱撇,其实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都要讲究。 |
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莫言写了大约16万字左右的书。 B: 一个人能否有所作为,取决于他有没有理想和抱负,以及自身是否刻苦努力。 C: 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将同哈萨克斯坦一道圆梦、筑梦、追梦。 D: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校丰富了“诵经典,闻书香”的活动。 |
6、 |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凝眸 仰慕 爱不释手 粗制烂造B: 引吭 飓风 正襟微坐 无地自容 C: 忧戚 侮篾 轻举忘动 养尊处优 D: 犀利 慷慨 相提并论 诚惶诚恐 |
7、 |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作为薪演员,他做到了不耻下问,一遍遍去问导演和前辈:我这样演可以吗? B: 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C: “黑土·硒都”为主题的美食节开幕在即,绥化市政府号召市民做好招待八方来客。 D: 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更是在爱里长大的。 |
8、 | 下列句子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全用名词写景,画出一幅秋意盎然的秋景图。“枯”“老”“昏”“瘦”等字眼描绘出人所处之景,表达词人漂泊异乡时的羁旅之思。 B: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 C: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船上所见之景色。“阔”传神地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江水几乎与岸平的恢宏阔大的景象。“悬”字写出了船帆悬空的态势。 D: “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可以看出谢安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屋外冰寒雪骤,屋内谈笑风生。 |
9、 | 由刘德华主演的大片《墨攻》的思想精髓来自于下列哪个诸子百家的思想( ) A: 墨家 B: 道家 C: 儒家 D: 法家 |
10、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姚明是中国男篮的中流砥柱 , 每场比赛都发挥着重要作用。B: 我在街上跟一位分别了十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至邂逅了,两人都非常兴奋。 C: 这篇新闻显然是在对他的访问作先声夺人的报道。 D: 投票是个人的神圣义务,我坚决反对你越俎代庖。 |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小题。 |
文言文阅读 游东坡 陆 游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 有屋三间。一龟头②日“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颜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③是为雪堂④。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日“小桥”,以“莫忘小桥 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 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注释】①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③筇杖:竹枝。④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 1 )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①自州门而东 ②自小丘西行(《小石潭记》)B: ①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 ②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C: ①为一郡之最 ②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 D: ①传以为公手植 ②不能以游堕事(《满井游记》) ( 2 )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堂 中 有 苏 公 像 乌 帽 紫 裘 横 按 筇 杖 是 为 雪 堂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4 )作者游东坡,以哪里为游览中心?他写下这篇游记表达了什么情感? |
读什么书,成什么人
①西方有一句谚语,读什么书,成什么人。你对书的选择,就是对人生的选择,就是对未来的选择。我觉得这话讲得很有道理。读什么书,也许比你读书更重要。
②我小时候有一个非常贪婪的想法,要把关下好看的书都读一遍。因为这个野心,我不断地找书、拼命地读。有些书对我来说是有点艰涩的,但只要里面有一点点好看的,我就会读下去。
③有一件东西,只要你一旦拥有,永远就属于你,不会被别人夺走,就是你读过的好书。你读过这本书,感动了,这本书就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跟你的生命、血液融合在一起,永远不会离开你,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它从你的生命中夺走——这种感觉就像被枪打中了一下,在身上留下一个口子,流血,痛,最后结成一个疤。以后只要看到这个疤,就想起当时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是不会消失的。
④我觉得从小就要养成一种这样的习惯:读到一篇好的文章,你记住作者的名字,然后你再去找这个作家其它的书。我回忆少年时代的阅读,很多作家就是这样认识的。也许课文里的一篇文章,或者别的地方读到的一本书,但如果我喜欢了,我就会用心记住他的名字,然后找他别的书。
⑤大概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借到一本书,是泰戈尔的散文诗集《飞鸟集》。小时候读书我有一个习惯,不做阅读笔记,因为一做笔记,读书就变得很慢,抄写文字的时间比我阅读的时间多得多,这样我的阅读就变得不流畅。但是《飞鸟集》真得让我惊艳,我把这本书抄了一遍。书里的文字带着神秘感,含着哲理,蕴含着很深的感情。我现在还记得里面的很多文字。上中学的时候,我读了大量的泰戈尔的书。就是因为一部《飞鸟集》,我认识了泰戈尔。对一个作家的认识不是听别人介绍的,如果你阅读到一定程度,你对文字是有感觉的,对书是有评判能力的,那么你读到一本好书,一定会记住这个作家。
⑥我也喜欢集邮,专门收集跟我读过的书有关、跟文学有关的邮票。有些作家我是通进邮票认识的。有一次我买到两张非常古老的邮票,图案一样的,颜色不一,一张蓝的,一张深红色的,画面上是一个作家的头像,背后有一个小小的舞台,上面有人在演戏。很长时间我都不知道邮票上印的是谁。后来一个翻译家告诉我,上面印的是莫里哀,于是我就找到了莫里哀的书,看了很多他写的剧本。
⑦我跟我喜欢的每一位作家都有很深的交往,因为我走进了他们的作品,走进了他们的灵魂。我的经验也许对孩子们没有用,但有一点肯定是有用的:读书的时候,你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接受者,更应该是一个思想者。为什么这个作家的书你会喜欢读?为什么读他的书会觉得悲伤?他的书为什么会打动你?你如果真的被打动,记住他的名字,再去找他别的书。只有这样,你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阅读者、读书人。
( 1 )美文鉴赏课上,王晖同学朗读了《读什么书,成什么人》,引起了大家的深思。文末画线句“只有这样,你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阅读者、读书人。”中的“这样”一词指代什么?请你联系全文内容说说。
( 2 )这篇文章在材料选择、结构安排、语言表达、情感认识等方面都有亮点。请自选角度,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写作提示:①赏析时避开文中画线句;②100字为宜。
我不苟同
在对待事物时,人的思维总是有惰性的,总喜欢向别人思考成熟的方向靠拢,这种惰性会使人的思维定势定向,束缚住人们的思想,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去苟同他人的观点,应该换一个方向去思考,(A)去探索,就有可能找到新颖的观点或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①这样才会有助于我们对待事物的正确判断。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华裔科学家李远哲,上中学的时候,有一次,他运用了与课本完全不同的方法解答了一道几何题,老师给了他零分,他找到了老师,老师说:“下节课你到讲台上解题,做对了,我给你改分。”第二天,李远哲走上讲台,边写边讲,说出了他的全部解法,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老师给了他满分,由此可见,要想有一番成就,就不能苟同于他人的思想,就要有自己的思维方式。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是一分为二的,②如果总是苟同他人的观点,那么就是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就像人们看待马谡,总是说他好大喜功,刚愎自用,这是正确的。但难道他自愿守街亭是逞匹夫之勇吗?他对形势高瞻远瞩(B)与诸葛亮不谋而合,足见其才智。在大军压境的紧要关头,他既不装聋作哑,也不明哲保身,而是挺身赴难,并以全家性命作保,这是何等的英勇!战败后他没有屈膝投降,也没有遁迹深山,却重整残部,突出重围,保存了一部分有生力量回蜀营。战败后的马谡,没有扯客观原因为自己辩护,也没有利用与孔明的私交甚厚说情,而是堂堂正正地自缚于孔明帐前受刑赴死,这又是何等壮烈啊!③所以我认为马谡留给后人的不是骄兵必败,刚愎自用的深刻教训,而是为我们留下了敢作敢当、忠君报国的高尚气节。由此可见,他人的观点不一定全面,我们不应苟同于他人,而应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
是否具有“不苟同”的思维方式,是决定科学研究成败的关键因素,达尔文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打破了人们迷信了几千年的神创论,提出了科学的进化论;(C)而舍勒,这位伟大的化学家,无法摆脱前人“燃素说”的影响,与氧气的发现失之交臂(D)。
亚里士多德说得好:“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综上所述,④我们不应该苛求前人,更不能迷信前人。我们应在思考问题时迸射出逆向思维的火花,努力开拓一个属于我们这一代人自己的新世纪。
( 1 )文中加方框的标点和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既要写出人物性格,又要力求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③不要面面俱到,要选取有代表性的事件或言行。④书写工整规范,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