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唐县第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社戏》一文记叙了鲁迅和他儿时的伙伴阿发、双喜等一起钓虾、看戏、偷罗汉豆等有趣的故事。
B: 《桃花源记》一文中虚构了“世外桃源”这个故事,鲜明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作者是我国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陶渊明。
C: 《马说》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著,文章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来比喻贤才难遇明主。
D: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安塞腰鼓》)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江南的水无法承载震撼人心的原始生命力。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走进美丽的百里杜鹃,我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B: 捐赠仪式上,爱心人士向留守儿童捐赠了校服、文具、图书三百余本。
C: 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D: 这次全市开展的环保征文活动,五个小学的学生获得了二等奖。
3、

下面语段空格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于要保持对自然的_________:敬畏自然,遵循规律;人与人的和谐在于人要有一种_________的心态:待长辈_________、待平辈_________、对晚辈谦逊,心胸似海,志存高远。

A: 谦卑 谦和 谦让 谦恭
B: 谦让 谦恭 谦卑 谦和
C: 谦卑 谦和 谦恭 谦让
D: 谦恭 谦让 谦和 谦卑
4、

对下面文段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A: 要:同“邀”,邀请。
B: 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C: 乃:于是,就
D: 语:告诉。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重大事故不断,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了巨大损失,有关责任人必须对此进行 ,深刻认识问题的严重性。

②近日,中国科学技术馆“太空探索”展厅开放,在那里你可以亲身 “火星漫步”和“太空行走”的情景。

③面对一起起 的因醉酒驾车、超速行驶而导致的严重交通事故,许多民众建议加重对交通肇事犯罪的量刑。

④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 表示赞成。


A: 反思 体验 耸人听闻 随声附和
B: 反省 体验 骇人听闻 异口同声
C: 反思 体会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D: 反省 体会 耸人听闻 异口同声
6、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 触目伤怀 切切察察 长途拔涉 颠沛
B: 满脸诲气 莫名其妙 从容不迫 震悚
C: 张惶失措 巧妙绝伦 生死祸福 涎水
D: 鸡零狗碎 风尘苦旅 光景惨淡 吊唁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说新语》是南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B: 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的区别,如用“尊君”“令堂”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慈”称自己的父亲。
C: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尚书》《孟子》合称为“四书”。
D: 《无常》记述了“我”儿时在乡间迎神赛会和戏台上所见到的“无常”形象,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辛辣的讽刺。
8、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烙印 探求 一事无成 持之以恒
B: 依赖 频危 精巧绝伦 轻而易举
C: 萧索 鄙夷 行之有效 通霄达旦
D: 经典 尝试 粗制烂造 重蹈覆辙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成都市教育局的热情邀请下,诗人郑愁予远道而来,与成都教师共享文学之乐。
B: 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C: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
D: 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
10、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升空,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开启了三十三天惊心动魄的太空之旅。
B: 这桌饭菜非常丰盛,耐人寻味 , 让人满口生津。
C: 富贵利禄对他而言,有如海市蜃楼 , 转眼成空。
D: 我和小学同学江东在上海不期而遇 , 开心极了。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问题。

迎 燕

(宋)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 1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表现的是春燕与人之间一种亲近和谐的关系。
B: 首联写燕子秋去春来,筑巢于屋檐之下的生活习性。
C: 颔联中“不下旧帘遮”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清贫困窘,令人略感凄凉。
D: 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自然朴实,笔调平易浅近。
( 2 )用自己的话说说“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一句的意思。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徐伯珍字文楚,东阳太末人也。伯珍少孤贫,学书无纸,常以竹箭、箬叶、甘蕉及地上学书。山水暴出,漂溺宅舍,村邻皆奔走;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积十年,究寻经史,游学者多依之。太守琅琊王昙生、吴郡张淹并加礼辟,伯珍应召便退,如此者凡十二焉。吴郡顾欢擿出《尚书》滞义,伯珍训答,甚有条理,儒者宗之。

宅南九里有高山,班固谓之九岩山,后汉龙丘萇隐处也。二年,伯珍移居之。门前生梓树,一年便合抱。家甚贫窭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对时人呼为四皓。建武四年,卒,年八十四。受业生凡千余人。

(选自《南史》卷七十六,有删节)

【注释】①琅琊王昙生、吴郡张淹:与下文的“吴郡顾欢”都是地名人名。②辟:征召(为官)。③龙丘萇:人名。④窭:贫穷。

( 1 )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

家 甚 贫 窭 兄 弟 四 人 皆 白 首 相 对 时 人 呼 为 四 皓

(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伯珍孤贫________ ②学无纸________

③山水出________ ④游学者多之________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

②受业生凡千余人。

( 4 )这篇短文给了你哪些人生启示?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一种幸福叫“文化快乐”

钱文忠

①幸福有很多种,幸福是多元的,但我认为,有一种幸福是必须生活在一种文化的、文明的、有教养的快乐之中的。

②由于我的经历比较独特,跟好多老人家都有过非常密切的接触。我有时候特别愿意从一些老人身上感受他们的幸福。

③我想举两位老人家的例子。一位是季羡林先生,他出生于1911年,清朝灭亡那一年。他从小经历战乱,即便在留德期间,躲开了国内的抗日战争,却仍置身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漩涡,天天要躲着炸弹。另一位是跟季先生几乎同龄的我的一个家族长辈——钱学森先生,他20世纪30年代去了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没有波及美国本土,他却曾以美国陆军上校的身份被派到德国去接受战争的洗礼。

④他们两人都历经苦难,甚至都有过吃不饱的经历,但是我觉得他们的人生都是幸福的。

⑤那段疯狂的岁月里,季先生不是被红卫兵拉去批斗,就是被安排在学生宿舍门口打铃。那时都是传呼电话,电话来了要说“几零几室、某某同学有客”,都这样叫的。季先生有一段时间就负责干这件事。后来季先生告诉我,他那段时间居然感觉很幸福。为什么?因为他终于可以每天偷偷地从家里抄两大张纸的梵文——古代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把它带到门口的值班室里,边喊电话的时候,他就边琢磨着怎么把它翻译出来。《罗摩衍那》的汉译版就是季先生在那段时间里独立完成的。

⑥跟季先生一样,钱学森的幸福也充满文化的快乐。他同样依仗着一种人文的滋养、一种文明的积淀,度过了非常快乐的人生。

⑦在钱学森图书馆(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先生把父亲所有的东西,包括父母的婚书都捐了出来)参观时,我发现钱先生的写字台是老式的,写字台的对面有一把非常小的椅子。我问钱永刚这椅子是谁的,他说是母亲蒋英的。原来钱学森先生每天做完非常高精尖的绝密研究之后,就会坐到这个桌子前去剪报,而蒋英就会坐在那把小椅子上陪着他,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有一天,蒋英让钱永刚去陪陪他爸爸,陪伴时不一定要说话,坐在那里就可以。

⑧钱永刚先生对我说,那次他才知道,快乐是可以很安静的,幸福是可以很宁静的,陪伴是可以不需要说话的。

⑨当一种生活真的有了幸福感以后,一件最普通的事情都会给我们带来幸福的感受。

⑩今天,在我们的国家正经历着快速发展和转变的时候,在我们享受物质财富、安宁和安全、越来越多的自由的时候,我们也要有一个思想准备,我们会面临更多的疑惑和困境。而我们对幸福的标准不再也不应该一致。幸福绝对不是一种,幸福绝对不等同于或者不仅仅等同于财富、地位、名誉等。请大家一定要记住,有一种幸福叫“文化快乐”!

(选自2013年3月27日《羊城晚报》,有删改)

【注:钱文忠出身于江南望族无锡钱氏,是季羡林先生的入室弟子,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 1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拥有一种人文的滋养、文明的积淀,可度过非常快乐的人生。
B: 打铃的季羡林先生觉得幸福,是因为他可以在值班室抄梵文。
C: 钱永刚先生认为幸福是可以很宁静的,陪伴人一定不要说话。
D: 幸福有很多种,是多元的,但绝对不是财富、地位、名誉等。
( 2 )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本文观点的是( )
A: 广州图书馆入口排长龙,书架前站满了不同年龄群体的读者。
B: 揭西石内梅花节,许多人前往西坑村赏梅、拍梅、写诗赋文。
C: 冷空气过后,安徽黄山雾凇沆砀,一片银白世界,黄山松披上银装。
D: 主持人董卿每晚抽时间读书,她的节目《朗读者》圈粉无数,掀起朗读热潮。
( 3 )文中说“当一种生活真的有了幸福感以后,一件最普通的事情都会给我们带来幸福的感受”,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请你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世界上最好的手
如果可以,我愿意承担你生命中所有的苦难;如果不可以,我愿意教会你去如何承担苦难,为此,我将自己降到和你一样的位置,这样的爱,你感受到了吗?
我和父亲一起旅游,记得是一个中午,到了一个山间小镇,我们走进一个小食店。
我们买好了就端着盘子找桌子。看到一张桌上只坐了一个年轻的母亲,打扮得很利索,短发,抱着孩子。我走过去问:“我们可以坐这儿吗?”
她微笑着点点头。我们就坐下吃起来。
那位母亲在照顾着她的孩子,喂他吃饭。她哄着孩子,--边笑,一边喂。他大大的眼睛,可能一岁多一点,很可爱,张大嘴巴等着妈妈的勺子,一口一口地吃。
我感觉到有点什么不对,是那个母亲的动作。她把孩子放在右腿上,双手抱着,然后用嘴咬着勺子的一端,很熟练地低头在她的盘子里舀菜、拨拉、再喂到孩子的嘴里。开始我以为她在逗孩子玩,但她那麻利的动作,告诉我有别的原因,可她的双手好像没有问题啊!
我们慢慢攀谈起来,她问我们从哪儿来,去哪儿玩。突然,我吃惊地发现:没有看到孩子的两只小手!对,只有手臂,两只袖子是空的。我偷偷拉拉父亲的衣角。
她大概感觉到了,继续那样喂着孩子,平静地说:“是个意外。”
她也没有说什么意外,我们也不好问。大概几个月前的事。反正后来就截肢了。右手只有上臂,左手好一点,但小手也是没有了。
我顿时感到很痛心,很难过。她对我父亲说,孩子的爸爸已经离开了家乡,去浙江打工。为的是赶快存点钱,要为孩子装一双“世界上最好的假手”。
“要世界上最好的。”她又喃喃地重复了一遍。
后来,我把心中的一个疑惑问了出来:“那么,你为什么要用嘴喂孩子吃饭呢?”
她解释道:“孩子失去双手时,还不记事。他还不知道将来的痛苦。但是他这一辈子注定了要用假肢,要用嘴和双脚来代替自己的双手。我是他妈妈,我不能让他现在就感到痛苦。我要让他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地开心。”
“所以,我要让他知道,妈妈也是用嘴做事的。开始我不熟练,慢慢地我就会了。你知道吗?孩子天天跟我在一起,看着我,很会模仿的,学得比我还快。他可以用嘴做好多好多的事了。所以,只要我在孩子面前,我就尽量用嘴做事。”她很自豪地说,就好像一名普通的母亲在夸奖自己的孩子考了第一名。
“我要好好保护他的牙齿。”她一面说着,一面开始收拾。我看着她熟练地用两手抱着孩子,轻轻地放进一个小车里,然后用嘴收拾着桌子,把一些杂物放进一个开口的包里,用牙一拉带子,把头挎了进去,包就到了肩上。
她跟孩子说:“和爷爷和阿姨说拜拜。”孩子就摇晃着小脑袋,咿呀着说:“拜拜。”然后她继续和孩子说着话,转身出了店门。看着母子俩快乐的背影,我在想,一个很普通的母亲,竟会如此伟大! (作者:绿 叶)

( 1 )文章开头直抒胸臆,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2 )文中写母亲打扮利索、动作熟练,从中你看出了这位母亲怎样的特点?

( 3 )母亲的开朗乐观无形中已经影响了孩子,试举一例说明。

( 4 )文中最好的手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
二是指:

( 5 )试从文章选材的角度,说说这篇文章在写作上给你的启示。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本学期,大家学习的六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有大量写景记游的散文,请运用你学到写景抒情的写法,以“我心中的美景”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迷惑的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