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昆明长水中澳国际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下划线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咀/味同栏/姗姗来迟
B: 取/根深能/
C: 求/怏怏不乐 立/相形见
D: 狡/闻名遐迩/
2、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欺(mán) (líng)俐 恐(xià)
B: (kuí)梧 赔(cháng) 乞(gài)
C: (diào)解 洋(yì) (kǎn)肩
D: 契(kē)夫 (diàn)记 (chù)生
3、

下列关于文章语句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中生动描绘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B: 《马说》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
C: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的意思是“把求学中的磨难当作足以快乐的事,就不知道吃穿的享受不如别人了”,来勉励马君则不要辜负良好的学习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所成就。
D: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意思是“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两句话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这是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
4、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你的同桌小明最近常在课堂上看《三国演义》,你怎么劝说他以达到既保护他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又能引导他重视课堂学习的目的?


A: “小明,你这样偷偷地看《三国演义》,不太好吧?”
B: “小明,你在课堂上偷偷地看《三国演义》,多耽误学习呀,别看了。”
C: “小明,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真值得一读。但如果在课堂上偷偷地看,既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又品尝不到读名著的快乐,更主要的是影响了课堂学习。我认为课后安排时间阅读更好,你觉得呢?”
D: “小明,《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真值得一读。在课堂上偷偷地看,既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又品尝不到读名著的快乐。最好课下看吧。”
5、

对下列文段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A: 开:放晴。
B: 薄:迫近。
C: 去:离开。
D: 国:国家。
6、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看到北斗系统的强大功能,民族自豪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B: 美国个别政客咄咄逼人 , 企图把自身抗疫不力的黑锅归咎中国。
C: 古今中外关于交友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汗牛充栋 , 不可胜数。
D: 今年国庆和中秋不期而遇 , 家国相拥,举国欢庆。
7、

下面各组没有错别字的是( )

A: 严历 畸形 油光可鉴
B: 隐蔽 虐杀 咳人听闻
C: 菜畦 弥漫 再接再厉
D: 桑椹 和谐 与时俱进
8、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童趣盎然的作品,作者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B: 《天净沙•秋思》、《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分别是马致远辛弃疾,“天净沙”、“西江月”均为词牌名。
C: 春秋战国时期的谋臣策士都很讲究劝谏的艺术,如《左传》中的曹刿,《战国策》中的邹忌。
D: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和吴敬梓笔下的范进,一个苦读一生却半个秀才也没捞到,饱受欺凌死去;一个耗尽大半生,50多岁才中举升迁.他们都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9、

下列关于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郭沫若《雷电颂》)运用排比和反复,突出表达了屈原呼唤正义力量、摧毁黑暗势力的强烈愿望。
B: “张这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鲁迅《故乡》),第二个“圆规”比喻杨二嫂,表现了她的尖酸刻薄,表达了“我”对她的厌恶之情。
C: “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王鼎钧《那树》),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树以人的特征,生动地描写了老树遭受砍伐的悲惨情景。
D: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运用夸张手法,极力表现用具之美和酒菜之贵,突出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苦闷。
10、给下列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将字母写在括号内。
( 1 )公与之( )
A: chéng
B: shèng
( 2 )战,勇气也( )
A: fū
B: fú
( 3 )又吴广之次所旁( )
A: jián
B: jiàn
( 4 )婢( )
A: biē
B: bì
( 5 )大丈夫时而动( )
A: xiāng
B: xiàng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 1 )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中“迷”字用的巧妙,请加以赏析。
(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 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 1 )解释下面画线词的意思。

而飞 ________

怪者也 ________

③水三千里 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②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逍遥” 是安闲自在的样子,“逍遥游” 就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但不是为所欲为。
B: 这是一只抓住了一个机遇,凭借着飓风,让自己遨游和自由飞翔的鲲鹏。这也是一只有着远大的目标并且内心蓄积了无穷力量的鲲鹏,它在《逍遥游》之中是最富有魅力的一个形象。
C: 鱼变为鸟,鲲变为鹏,以奇异的想象、夸张,描绘了鲲的变化和鹏展翅高飞的情景。
D: 本文展现出一个广阔壮丽的意境,显示了庄子奇特丰富的想象力,极富现实主义气息。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枯枝与鲜花

①那是一棵什么树呢?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繁花满枝,显出一种青春和欢乐来。这是什么样的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呢?
②清晨,走进园子,远远的,就看见一树鲜花,红的花,紫的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着。
③当我一步步走近那树时,才看清了,那不过是一株秋叶落尽的枯枝,缠绕着刚刚绽开的牵牛花。枯树,把它的身躯借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把鲜艳的花簪上了枯树的头顶。于是它们便复活了,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使你猛然间感到他们原本就是浑然一起的。
④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硬支持了它,所以你也得到了美。
⑤柔藤哟,你不厌弃那长者的衰老,以你的活力装点着它,所以你的美得到了发挥。
⑥我看过一些枯枝傲然地挺立着,身上落满了肮脏的鸟粪,脚下卷过萧条的风。我也看过一些牵牛花,找不到支撑,委弃在地上,被荒草吞没。
⑦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

( 1 )在第①段,作者描写了“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
①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不超过10个字)
②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称这是奇迹?(不超过10个字)

( 2 )在第③段中,作者写枯树和牵牛花各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

( 3 )阅读第④⑤⑥段,填写下面的空白。

文章的这部分运用了________ 的修辞方法和________ 的写法,表达了对枯树和柔藤________ 的生命现象的赞美。

( 4 )文章在结尾说“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你觉得作者从枯树和鲜花的生命现象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母亲的花布袋

苏颉


①在我家柜子里的角落里,时常会存放着一些洗得干干净净、叠得四四方方的布袋子,有些粗糙、有些扎眼、有些突兀,还有些温情脉脉,这个袋子有一个质朴的名字——花布袋。


②闲暇时,我有一项必修功课——整理这些个染上杂七杂八的袋袋,抚摸着母亲的这些“传家宝”:这个是用我们姊妹四个小时候穿了又改,改了又穿的花衣服缝制的;那件是用哥哥弟弟们敬畏的钟馗捉鬼挂画改做的;还有父亲的打着补丁凡立丁裤子缝制的;甚至还有装化肥的蛇皮袋等,加上母亲密密匝匝地粗针麻线,小时候的影像一幕幕就在眼前浮现。


③其实,在村里实行联产承包后,因为村民不再种植棉花,这种专门为收摘棉花而缝制的工具似乎早就应该束之高阁,退出历史舞台,但是精明能干、素以节俭著称的婆姨见缝插针,开动脑筋,让其能在上树采摘果子、下地挖菜时用处更加实用,并争相效仿。雨后的巷口村头,你经常能够看到婶婶、大妈们一个笸箩,一把“王麻子”剪刀,飞针走线制作“花布袋”:将一块布对折,两边缝合,四周加沿,上面留口,沿边角缀上两根长带子,足以绕腰一周系上,腾出两手来采摘作物;或者两根带子扎上跨在肩上运送农作物的简单用具,在家长里短、嬉笑斗闹中,只消一两个小时的功夫便可轻松完工,在一片啧啧称赞声中麻溜纯手工开赶制另一个,女人们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④在小城,这个灰头土脸的“潘多拉”在一开始出现时一度颇为尴尬:在“十指不沾阳春水”(意思是家庭条件好,养尊处优)的同事们窥探的眼神下,它一度灰溜溜地潜回宿舍,躲进角落里独自落寞。可是,一旦品尝过初春的小蒜、白蒿、槐花、桐花、荠荠菜;品味过炎夏的杏子、桃子、李子、樱桃果;享受过金秋雪梨、石榴、玉米、红枣苹果;分享过隆冬的核桃、大葱、小米、红豆、大萝卜;更不要说土鲜蛋,自家种植、压榨的葵花油、芝麻、绿豆等绿色食品了,一个个朋友对此都是盛赞不已、熟悉不过。


⑤在这条爱心食物链上,受惠的是我,受累的是弟。经常奔走在城乡两点一线上的他,总要早早起床赶来我家,配送老妈备好的物件。不凑巧遭遇到我家无人,就将拎着大包小袋东西寄存在门卫;有时候赶时间还要带着大包小件的去上班,搞得整天跟个小商小贩差不多。我决定要和母亲摊牌,口气极尽温和、诚恳、婉转,企图劝阻母亲在这个商品泛滥的年代改变思想,不要再惦记给我们带食物,但是一切都是徒劳:“卖的东西让孩子吃,我不放心!只要吃了好,管他别人怎么想!”“嫌多,吃不了可以送邻居,送同事!”母亲说着话又去地里挖菜去了,头也不回。


⑥花布袋,在母亲的坚持下,和琳琅满目的包装同在,一如既往地穿梭在城乡之间,带来的美味在舌尖上留下了无限的美好和记忆。习惯了它的存在,就发现它也可以有些新的去处:来而不往非礼也,于是乎归程里越来越多的大鱼、大肉、猪大排、小笼包、上海点心、潮式老婆饼、叫花鸡、香酥鸭、药品、衣物和年货等,一度也和它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亲切和留恋。


⑦母亲老了,走起路来摇摇欲坠,几乎是一阵风就会把她刮跑,花布袋一样在我眼前飘。路过门岗,知道可能不再有大爷喊我取东西的声音,径直而入,手机的铃声突然响起,一看是弟媳:“四姐,知道你喜欢吃人菡,我特地在地里采摘了一些,很新鲜的,记得去取啊!”,我回头一看,大爷正高喊着我的名字,大老远就能看见那灰白而温馨的身影。


⑧母亲不能自理了,意识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花布袋”也就停滞了脚步,不再往来于城乡之间,中断了母女之间这条绿色的运输线。偶尔整理衣物,从柜子角掉出来的一个“花布袋”,让我眼含热泪,唏嘘不已,仿佛看到了母亲年轻俊美的脸庞,红扑扑的,红富士一样的迷人。

( 1 )阅读全文,说一说“我”对花布袋的情感变化。

①小时候,“花布袋”是母亲的传家宝,“它”充满了“我”的童年回忆。

②在小城,________。

③习惯了“它”的存在,________。

④母亲不能自理了,________。

( 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语句。

①在“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同事们窥探的眼神下,它一度灰溜溜地潜回宿舍,躲进角落里独自落寞。

②母亲老了,走起路来摇摇欲坠,几乎是一阵风就会把她刮跑,花布袋一样在我眼前飘。

( 3 )请结合文章具体语句,说一说本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
( 4 )分析题目“母亲的花布袋”的含义和作用。
( 5 )结合文章主旨,说说你对文章结尾“(我)仿佛看到了母亲年轻俊美的脸庞,红扑扑的,红富士一样的迷人”这句话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无法选择父母,无法选择出生的历史时期与国家,也无法选择周遭环境。但是在这些无法选择之中,我们却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态度:是勇敢无畏还是胆小怯懦,是目标坚定还是随波逐流,我们能决定生活中哪些事情至关重要,哪些事情微不足道……
请以“我选择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①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勇敢、忍让、坚韧),使题目完整;
②要有真情实感。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ぉ定格.”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