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明润 嘹亮 抖数 干躁
B: 贮蓄 喉咙 睫毛 响晴
C: 化妆 粗犷 干涩 澄清
D: 屋檐 凄冷 碣石 蟋蟀
2、

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真好啊”像一阵清凉的冯吹皴一池春水,美妙的涟就这样荡漾开去,让人心神怡!“真好啊”,蕴含着对生活的感恩、对困难的藐视和对幸福的提醒。一句朴的“真好啊”,普通的事也会蒙上理想化的色彩,糟糕的事不再让人忧心忡。在生活中要记得常说“真好啊”!

A: yǐ kuàng chún zhǒng
B: yī guǎng zhūn chōng
C: yī kuàng chún chōng
D: yǐ guǎng zhūn zhǒng
3、小江摘抄诗歌《月亮游向了他乡》时,不慎打乱了顺序,请帮他选出最佳的选项( )

①我在瓦盆里养尾月亮

②少年长大,月亮游向了他乡

③后来啊,花落了,瓦盆碎了

④小时候,榆钱开花哪噜噜黄


A: ④③②①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①④
D: ④①③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B: 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的冬天真得算个宝地。
C: 通过观看电影《战狼》,使我重新认识了“爱国”“血性”的真谛。
D: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5、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己。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

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

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

④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

⑤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都要经历才够完美。”

⑥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


A: ⑤②①③⑥④
B: ②①⑥③⑤④
C: ⑥②①③⑤④
D: ①③⑤⑥④②
6、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嗡(wōng) 酝(niàng) (zhuó)落
B: (zhù)蓄(xù) (léng)镜 粗(guǎng)
C: 咄(duó)逼人 高(miǎo) (jiáo)悴
D: 徘(huí) (dǎo)告 竦(zhì)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B: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C: 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D: 河水的来源除了地下水等之外,还有雨水也是它的来源之一。
8、

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唐代诗人杜甫,曾留下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千古名句,也曾抒发过“乱离难自救,终是老湘潭”的由衷感叹。
B: 为了让留学海外的儿子成为一位技艺精湛的艺术家,傅雷先生通过书信的方式主要对其进行艺术技巧方面的指导.这些书信汇编成册,就成了名著《傅雷家书》。
C: 《济南的冬天》中“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 从结构形式的角度看,“忧谗畏讥”“囊萤映雪”“耀武扬威”“破釜沉舟”四个短语,构成方式完全相同。
9、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颓唐 语无伦次 讪笑 水波粼粼
B: 恼髓 转弯抹角 污秽 一鼓作气
C: 迂回 洋洋得意 仄歪 长虚短叹
D: 诓骗 心旷神怡 懊悔 张皇失错
10、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深圳警方全力开展扫黑除恶的专项斗争,近期成功打掉流窜作案的一个犯罪团伙。
B: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是由于人们普遍意识到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的原因。
C: 如何加强共享单车规范停放的管理,维护环境秩序,目前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D: 远在老家的外公外婆在电话里说,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夏意

宋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释)①席:竹席。②流莺:即莺。流:指其鸣声婉转。

( 1 )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________、树阴满地、________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的 ________心情。
( 2 )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渑池道中,有车载瓦瓮,塞路。属天寒,冰雪凌滑,进退不。日向暮,官私客旅群队,铃铎数千,罗拥在后,无可奈何。有客刘颇者,扬鞭而至,问曰:“车中瓮值几钱?”答曰:“七八千。”颇遂开囊取缣,立偿之。命童仆登车,断其结络,悉推瓮崖下,须叟,车轻进,群噪而前。
【注释】①陶制的小口大腹容器。②向:将近。③铃铎:原系在牲口颈下铃,此处代指“牲口”。④缣:细绢。⑤结络:捆扎用的绳网。

( 1 )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题。
文中,两处加线词“于”的意思是 的;两处加点词“得”的意思是 的。
A.相同 B.不同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划线句,注意加线词的含义。
颇遂开囊取缣,立偿

( 3 )用自己的语言回答,载瓦瓮车“进退不得”的原因是、

( 4 )从刘颇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个性特征中的两大亮点: 。(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生命之芯
①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纵纵横横的葡萄藤。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那些叶子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支离破碎斑斑驳驳,不到半月,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摇曳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漏不下来。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尔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
②我是十分喜爱这些张扬的葡萄叶子的,但妻子对这些葡萄叶子却颇有微词,尤其是到了暮秋时分,那落叶总像扫不尽似的,往往清晨刚刚扫过,但中午或傍晚时就又落了厚厚一层,有时一天扫了五遍,但还总是扫不净,仿佛你一转身它就又落下了。
③妻子也想了许多的办法,费尽了周折,院子里却落叶依旧,这让妻子又气恼又无奈。这情景往往一直要到落雪时才能结束。
④去年的中秋,满架的葡萄又变紫了,妻子摘得一串不留。我很惋惜那些没有彻底紫透的葡萄,埋怨妻子说:“有些还没有完全熟透呢,怎么一下子就摘尽了?”妻子说,葡萄摘尽了,叶子落得就快,就不用像往年那样总是扫叶子了。我很不解,摘葡萄和扫落叶有什么关系呢?难道不摘葡萄那些叶子就永远不会凋落吗?
⑤果如妻子所说的那样,葡萄摘下后三四天,满架的叶子一下子就黄了,然后开始汹涌地凋落,一个夜晚或半天的工夫,庭院里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那些叶子显得十分憔悴,有的叶脉还青着,只是叶缘黄卷了一些,但却早早地凋落了。不到半月,葡萄藤上的叶子竟全落尽了,只剩下那些灰黑的老藤和那些褐色的新条在庭院上空寂寂地缱绻着,令人痛惜不已。
⑥难道作物也有它们自己的灵魂吗?它们在泥土和风雨中生长,它们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生命也就夭折了,无论这世界还有多么美好,无论岁月还有多么漫长,但它们却已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秋天里。
⑦果实或许就是作物们的梦想,或许就是作物们的灵魂。过早丢失了自己的果实,作物们生命的秋天就提前莅临了……我不由对葡萄叶充满了敬意。
⑧我们的生命果实是什么呢?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呢?我们生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我们是在为自己的生命使命而生活的吗?什么才是我们人类生命的真正秋天呢?
⑨春天的庭院里,坐在静静的葡萄架下,仰望那一簇一簇摇曳的绿叶,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无论是生命的,还是被我们视为非生命的;无论是一粒蛰伏在绿叶间的虫子,还是我们脚下的一粒泥土…… (选自《新语文学习》,有删改)

( 1 )从葡萄叶旺盛生长到葡萄叶子过早落尽,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痛惜不已→

( 2 )第①、⑤自然段都用了较多篇幅描写葡萄叶,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 3 )从上文画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句品味语言。
①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
②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

( 4 )下列对本文的评析不正确一项是( )

A: 本文以“我”对葡萄叶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形散而神聚。
B: 本文巧用对比,以妻子对葡萄叶的讨厌反衬“我”的喜爱。
C: “我”从葡萄叶子上得到人生有益的启迪,应该把握住美好年华,为实现人生价值而不懈努力。
D: 本文最后的省略号意味深长,言尽而意无穷。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读书人是幸福人

谢冕

①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它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②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感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认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③更为重要的是,读书人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歌德的诗句刻写出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⑤一个人一旦与书结缘,极大可能是注定了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说“极大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反面效果的。但我们所指读书,总是以其优良品质得以流传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到读书幸福,是从喜爱读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于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成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中,“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丧失”的是除了现实世界之外更为浩瀚更为丰富的世界。
B: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这句话在文中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C: 在第⑤段横线上补写一个呼应开头的结尾,这句话可写为: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
D: “一个人一旦与书结缘,他极大可能是注定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这句话中“极大可能”应该删去,删去后结论更明确、具体,更令人信服。
( 2 )第④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述了什么道理?
四、写作(分值:60分)
拼,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拼,是一段亮丽的奋进之旅;拼,可以驱走人生的阴霾,看到美好的风景。

请以《其实我也蛮拼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微笑德背后”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