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白杨礼赞》中,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 B: 《与朱元思书》叙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途中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创造出清新自然的意境,流露出对追求名利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 C: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D: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必须独立成段。 |
2、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统筹 真挚 锲合 高谈阔论 B: 聪颖 意境 旷远 身凌其境 C: 滞碍 附丽 海啸 轻描淡写 D: 劝械 寂寥 苟安 铢两悉称 |
3、 | 下列四个句子,有一个是错误的判断,请你选出来( ) A: 侦探小说《海底二万里》是俄罗斯作家凡尔纳的作品。B: 我们学过的课文《与朱元思书》、《马说》、《送东阳马生序》、《五柳先生传》中,“书”、“说”、“序”、“传”都是古代文体。 C: “夜,寂静无声,只有雨滴在嘀嘀嗒嗒地响着”。这句有语病。 D: 夸张是在描写人或事物时,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例如茨威格在《列夫·托尔斯泰》中对托尔斯泰的目光的描写,形容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 |
4、 | 下列哪一项文字最为精简,无冗词赘字( ) A: 那只瘦猫拥着四只小猫在喂奶。B: 他谈着从前的往事,令人感慨万千。 C: 长时间玩电脑,会影响危害视力健康。 D: 能拒绝种种所有名利物欲的诱惑,是一项智慧的事。 |
5、 | 鲁迅早年留学学习医学的国家是( ) A: 日本 B: 美国 C: 苏联 D: 英国 |
6、 | 加线的字解释正确的是:( )。 觥筹交错 ( ) A: 酒筹B: 筹略 C: 统筹 D: 谋划 |
7、 |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的第一节选取了一些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等,表现了祖国的贫困与落后。 B: 第二节中“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一句,紧承上句中“痛苦的希望”,表现了千百年来人们盼望着对美好生活的祈愿能“落到地面”,变成现实。 C: 第三节中以“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比喻思想解放的艰难,以“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比喻希望就在现在。 D: 第四节中“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两句,既是写自己,又是写这一代充满希望的青年。 |
8、 |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泰囧》这部喜剧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让人所有的烦恼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B: 如何在鳞次栉比的书架上选择优秀的读物,这是每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C: 莫言的长篇力作《蛙》,浓墨重彩地写了三个案例,描述三个产妇不同的心理。 D: 审丑文化、从众心理、群体效应和偶像崇拜,都为《江南Style》的流行推波助澜 , 使它成为妇孺皆知的“神曲”。 |
9、 | 下面各组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天簌 消声匿迹 污篾 自圆其说 B: 复盖 分崩离析 严竣 不知所措 C: 迁徙 光明正大 推崇 相辅相成 D: 彷徨 曲径通幽 决择 格物至知 |
10、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 B: 上课时咱们不能随心所欲 , 要遵守纪律 C: 假如一个人已经进入成年,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那么同样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D: 这个盗贼虽然能随机应变 , 但也难以逃脱人民警察的火眼金睛。 |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望夫石 望夫处,江悠悠。 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望夫石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 1 )王建诗中“化为石,不回头”与刘禹锡诗中“________”一句意思相近。( 2 )下面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句“望夫处,江悠悠”,采用了以动景衬静物的手法,也暗喻了思夫之情的绵绵不绝。 B: “行人归来石应语”中的“行人”,是指经过望夫石的过路人。 C: “终日望夫夫不归”一句中,“夫”字的叠用达到了意转声连、音韵悠扬的表达效果。 D: “望夫石”象征了恒久不变的忠贞之情,两首诗都是沿着这一传统指向进行立意的。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1 )下列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参差披拂(随风飘拂) B: 其岸势犬牙差互(狗的牙齿) C: 四面竹树环合(环绕合抱) D: 悄怆幽邃(凄凉) ( 2 )下列句子中的划线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潭西南而望 中峨冠而多髯者 B: 以其境过清 全石以为底 C: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坻,为屿 D: 乃记之而去 见渔人,乃大惊 ( 3 )下列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B: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译文: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C: 皆若空游无所依。译文:(潭中的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D: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译文:在阳光照耀下,水很清澈,阳光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 4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其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四个方面。 B: 第二段作者描写潭中鱼时采用了动静相结合的方法,如“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是写鱼的动态。第二段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直接描摹水,写鱼的主要目的是比衬出人的欢快心情。 C: 写岸上景物,则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青”、“翠”写颜色,“蒙络摇缀”写形貌,“参差披拂”写动态,寥寥数语,写得宛如图画。 D: 本文写景采用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到了小石潭以后,又采用定点观察的方式,由远及近写出小石潭以及周围景物的情况。 |
①《夜光杯》今年2月7日的一篇《医生的字》的文章提到有一位叫马红霞的医生写的病历单的字迹工整清秀,现今已是非常稀罕。我想起了另外一个关于手写的话题,那就是记(英文)笔记时,是手写好还是打字好?
②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论,因为不可否认的是打字的速度更快,当然要具有这种速度,必须受过专门的打字训练。但是有美国教授研究后认为,手写笔记有助于学生在教室里集中注意力,习惯于手写笔记的学生学习成绩也较好。较之喜欢用英文速写方法的学生,用普通书法记笔记的学生能学到更多知识,对信息的记忆也更持久,更乐意把握新的思路。和用键盘相比,手写能紧扣人的思维,使获得的信息更有条理。
③统计显示,听课时用键盘记笔记速度更快,打字和手写每分钟的速度之比大约是33字比22字。在短时期内,打字是有优势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一位教授____年做过一项调查,上课甫结束立即对学生进行跟踪,结果发现“打字族”能够回忆起更多的上课内容,对上课内容进行测验的成绩也比“手写族”要好一点。
④问题是这种优势是暂时的,经过24小时,“打字族”对自己记下的东西全忘记了,他们在键盘上敲下的长长的笔记太表面化,也太肤浅了,无助于他们回忆起上课的内容。相反,“手写族”能够持久记忆课堂讲课内容,甚至在一星期以后仍然对课堂上的一些概念有很好的掌握。很显然,手写会把听到的东西更深地记住。用普通书法记笔记更便于温习上课内容,因为它们较之速记法组织得更好。
⑤人们要问,“打字族”能记下较多的内容,为什么掌握的知识反而少呢?研究证实,打字是一种机械反应,对听到的东西是逐字逐句地记下;“手写族”记下较少的东西,但是在记下的同时也在思索,并且对内容有了一个消化。
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高科技含量的笔记本电脑人见人爱,它可以使打字更快,但恰恰对学习知识是有害的;手写可以增强对知识的记忆,然而有统计说,手写平均只能记下30%左右的内容,为了跟上讲课者的速度,手写会漏掉一些重要的限定词,省略掉一些关键的细节——所以手写还大有改进的余地。
( 1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镜子的妙用
①中国古代的铜镜有两种:一种是凹面镜,用来聚焦日光取火,也称阳燧;另一种是凸面镜,用来照人。
②晋人崔豹在《古今注》中有这样的记载:“燧,铜镜也,以铜为之,形如镜。照物则影倒,向日则火生。”根据物理光学原理,我们知道,对于凹面镜,物体在镜子的焦距以外,物体的像是倒着的;如果物体在焦距以内,则会得到比实物微大的正像。
③古人很早就了解了凹面镜的原理,那为什么他们要把照人的镜子做成凸面镜呢?这其中可能有两个原因。
④首先,凸镜的视野比较大。用平面镜照人,人必须站在镜子正前方才能照见;如果站得偏离正前方,照镜子的人在镜子中就看不到自己,看到的只是旁边的景物。凸镜的视野比较宽,照镜人即便稍微偏离镜子的正前方,也可以在镜子中看见自己。
⑤其次,凸镜中的像比实物小,这样一来,小镜子也可以看到比较大的场景。我们知道,要在平面镜中看清一个人的全身,镜子必须要做得很大才行,至少得有半人高;如果要看清楚照镜人的面孔,镜子也要做得有半张面孔大。古时候,铜是仅次于金和银的贵重金属。所以,在铸镜时,为了节约铜的使用量,同时又要使镜子能照见面孔或全身,把镜子做成凸镜,显然是更经济的一种选择。
⑥根据前面的介绍,我们知道,不管是平面镜、凸镜,还是凹镜,都有一个缺点,就是照镜子时,人得站在镜子正前方。凸镜略好,不过人的偏离角度也不能过大。有没有一种镜子允许人对镜子有比较大的偏离,而且还能照见人呢?也就是说,不管光线从什么角度射来,镜子都能够把光线沿着原来的方向反射回去。
⑦答案是肯定的。这种镜子被称为回射镜。如右图所示。把3个平面镜相互垂直地黏结到一起,形成一个角锥,就像空间坐标系的一个卦限一样。这个镜子的角锥就是一个回射镜。人只要站在角锥内部,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能看见自己完整的镜像。也就是说,处于角锥内部的任何一束光线,经过角锥反射后,会沿着平行于入射方向的方向反射回来。
⑧回射镜虽然有诸多优点,但是平面镜的交线不容易做得十分精密,照出的人影上往往有几道线,看起来很不舒服。所以,人们日常生活中并不使它们照人,而是用回射镜把光线反射回去。这种装置一般被称为回射器,也称逆反射器。
⑨通常,自行车尾部都有一个用塑料制作的小回射器。它由许多小格组成,每一格都是3格相互垂直的平面镜。在自行车后面行驶的汽车,可以凭借自己的车灯,很远就能发现前面的自行车。因为自行车上这个小小的回射器可以把车灯的光线反射回去,而不管汽车和自行车的相对位置怎样。回射器的用途很广泛。有一些用油漆画的行车线,采用的是另一种原理制成的回射器。这种回射器的原理是:入射光照射一个折射率较高的透明球体时,总有一部分光线经过全反射后沿原来的方向备反射回来。于是人们想办法在涂写路标的油漆中添加极细小的玻璃珠。用这种油漆写出的字,对光线有回射的本领。
⑩说到这里,我们知道了:镜子的功能,是对光线进行简单的反射;回射器的功能是将光线从哪里来再送回哪里去。
( 1 )简要归纳本文说明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材料一】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的宇宙航行员登上月球,在上边放置了一台重30千克的“角反射列阵”,它由100块石英制的角反射镜组成,排列成10行,每行10块。
【材料二】利用激光束测量月球和地球间的距离是目前最精确的方法,测量工具是一架天文望远镜、一台激光器和登月行动中留在月球上的角反射列阵。
在异国他乡,藤野先生给了鲁迅最及时、最急需的帮助;在革命岁月,母亲给了朱德最伟大、最无私的支持。在你的成长经历中,也有无数的人给你温暖、快乐、幸福……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忆起这其中的点点滴滴,你的心里一定充满了感激。你最想感谢的人是谁?赶快拿起笔把这感人的故事告诉大家。
请以“一个我最要感谢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