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堆龙德庆县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其中的“床”指的是 ( )

A: 窗户
B: 卧具
C: 井上的围栏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要全面继承和发挥中华文化传统。
B: 是否有坚强的意志,是一个合格党员的关键参考要素。
C: 双休日里,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 大力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坎坷 脑髓 妇孺皆知 拈轻怕重
B: 幅射 沉湎 周而复始 前扑后继
C: 喧嚷 锤炼 来势凶凶 栉风沐雨
D: 拮责 愧怍 威风凛凛 锋芒必露
4、

对《己亥杂诗》这首词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 “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B: “吟鞭”指诗人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C: “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D: “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作出牺牲。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文学几千年的发展史上,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经典,均有独领风骚的一代宗师。
B: 古往今来,无数风流人物不单凭借骄人的功绩留名青史,他们坦然面对人生种种境遇的心态更令世人佩服。
C: 昨夜一场大雪,早上出门一看,天晴了,整个城市尽在红装素裹之中。
D: 央视文化节目《国家宝藏》播出后,到省博物馆看展览的人趋之若骛
6、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通过实施运河综合保护二期工程,“一廊两带三居四园五河六址七路八桥”串珠成链,运河风情延绵传承,与西湖、西溪齐名的又一重量级旅游产品浮出水面。
B: 鉴别《钱塘湖春行》这首诗的意境美,就是要品味诗中物象所表达出来的境界和情趣。
C: 为了做好这件事,他常常忘乎所以 , 不知花了多少时间和经历。
D: 面对女儿不礼貌的回答,父亲气冲斗牛 , 恨不得打她一顿。
7、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觉出其中有什么________,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出来。

②为了追求光和热,有人宁愿________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③最终,这位收买专利权的商人按照合同________了自己的诺言

A: 奥秘 放弃 实现
B: 秘诀 舍弃 实现
C: 秘诀 放弃 履行
D: 奥秘 舍奔 履行
8、把下面的句子还原到文中的位置,正确的处是( )

比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说得是何等的好!

现在人们注重用传统经典来教育下一代,(A)一些家训和幼年启蒙读物重新受到关注。(B)其中有的是对行为举止的强调,今天看来虽然较为严格,但能有效规范人们的行为;有的是对道德情操的熏陶,意旨深远,直指伟大民族的精神源头。(C)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让人产生了敬畏之心。(D)可喜的是,不少人已经有了这样的认识。


A: A
B: B
C: C
D: D
9、对下面这首《渡桑干》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注:咸阳在并州西面,相距数百公里;桑干河在并州北面约200公里处。

A: 第一句写诗人远离家乡咸阳,在并州已经住了整整10年。
B: 第二句写10年来,诗人虽然日夜盼望能重返故乡,但始终仅仅是盼望而已。
C: 最后两句通过“渡河”“回首”的形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重返故乡的绝望心情。
D: 这首诗的成功在于运用形象、含蓄的表达技巧,抒发了诗人对客居地的热爱情感。
10、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出师表》;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如《陋室铭》。
B: 《文山先生文集》《宋学士文集》《柳河东集》《范文正公集》分别是文天祥、宋濂、柳宗元范仲淹的文集,其命名方式各不相同。
C: 科举制度时代,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由秀才去应试;乡试中举,第一名称“会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D: 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阴,如江阴市因地处长江以南而得名;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阳,如东阳市因地处东阳江以北而得名。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按要求答题。

送友人 薛涛
水团莱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注释】①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 1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 的景象。

( 2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俄而雪骤________

②撒盐空中差可________

③白雪纷纷何所________

④与儿女讲论文义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 3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 4 )与“撒盐空中差可拟”中“差”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差强人意
B: 参差不齐
C: 成绩差
D: 出公差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花边饺里的母爱
肖复兴
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过年过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
②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煞是好看,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惊带玩地吞进肚时,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③那些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但是,这些记忆,都是长到自己做了父亲的时候,才开始清晰起来,仿佛一直沉睡着,必须我们用经历的代价才可以把它唤醒。
④自从我能写几本书之后,家里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圣餐。我想起码不能让妈妈在吃这方面再受委屈了。我曾拉妈妈到外面的餐馆开开洋荤,她连连摇头:“妈老了,腿脚不利索了,懒得下楼啦!”我曾在菜市场买来新鲜的鱼肉或时令蔬菜,回到家里自己做,妈妈并不那么爱吃,只是尝几口便放下筷子。我便笑妈妈:“您呀,真是享不了福!”
⑤后来,我明白了,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花样翻新,妈妈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一贯制历久常新的最佳食谱。我知道惟一的方法是常包饺子。
⑥那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这一天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进盖帘一圈圈饺子之中,然后对妈妈说:“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
⑦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望着妈妈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
⑧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第二个饺子妈妈就咬着了糖馅,惊喜地叫了起来:“哟!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⑨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 , 用糖馅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 1 )简要概述本文主要记叙的两件事情。

( 2 )第③段中画线词语“它”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 3 )结合上下文来看,第③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 4 )根据神态描写,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第②段里,我和弟弟“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此时,看见这一幕的妈妈心里会这样想: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哦,我记得了。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那时人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

“阿!闰土哥,——你来了?……”

“老爷!……”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 1 )试对选文中人物外貌描写作简要赏析。
( 2 )探究闰土、杨二嫂语言描写的作用,写出你发现的结果。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走过了春和秋,走在阳光路上,花儿用笑脸告诉我,天空好晴朗;走过了风和雨,走在阳光路上,鸽子用哨音告诉我,幸福在前方。多少追梦的身影,奔跑着拥抱希望。阳光路上无限风光,阳光路上幸福成长,阳光路上前程宽广。
请以“阳光路上”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感;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不少于 600字;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2)请以“那目光,我永远的记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③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半死不活”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