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厦门市新圩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的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A: 古代表示降职的词语有:谪、左迁;表示免官的词语有:罢、黜。
B: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称别人的父母为令尊、令堂,称自己的父母则为家严、家慈。
C: 古代秀才的四艺,也是文人的雅趣的指的是琴、棋、书、画。
D: “寒舍”“晚生”“拙笔”“阁下”都是谦辞。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中,李锐同学首当其冲 , 率先跑到终点,为我班赢得荣誉。
B: 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 , 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C: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颁奖盛典上夸夸其谈地说自己只是个讲故事的人。
D: 旅游局的干部说,建成后的西苑公园将会令游客留连忘返
3、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周易》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一种人文精神。
②作为中华民族的宝典,《周易》的思维术非常丰富。
③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整体思维、通变思维、“一致百虑”思维和忧患思维。
④《周易》是中国经学元典“六经”之一,并被《汉书 艺文志》推为群经之首。
⑤这种怃患情结,深深植根于对社会历史和民族郭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A: ④②⑤①③
B: ④②③①⑤
C: ③①②⑤④
D: ④①②⑤③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
A: 实行改革以后,这个厂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B: 同学们把校园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10月1日的国庆节。
C: 生态平衡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破坏它,实际上是危及人类自身。
D: 要坚决防止以偏概全、一叶蔽目的片面、急躁的情绪。
5、下列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中,唐僧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为徒弟,一路西行历经艰险,最终取得真经。
B: 哈克贝利和汤姆一起去了墓地。他们看见了,印第安人乔杀了罗宾逊大夫,后把刀塞到波特手里,冤枉他。汤姆他们害怕说出真相,会被印第安人乔杀死,所以他们用血立誓不说。
C: 智取生辰纲中,梁中书要杨志押送,杨志不要大张旗鼓,而要扮作客商,取大路往东京进发。晁盖、吴用等人扮作贩枣的客商,刘唐扮作卖酒的人,使计用蒙汗药药到杨志等人,劫了生辰纲。
D: 在小人国时,格列佛建议帮小人国制造火药和枪炮来巩固国防,但小人国国王却大为反感,因为他要以理智和仁慈来治理国家。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全部正确的一句是( )
A: 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帝在更衣室里”。
B: 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帝在更衣室里。”
C: 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帝在更衣室里。”
D: 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帝在更衣室里”。
7、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 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
B: 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斗呵狗的声音
C: 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
D: 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嫖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
8、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民群众对社会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深恶痛疾
B: 十年浩劫,致使他们夫妻分离,从此杳无消息
C: 他年近三十岁,留着“西洋装”的头,梳的蓬蓬的,油光可鉴
D: 这部小说凝聚了创作者毕生的智慧,构思非常巧妙,故事情节抑扬顿挫 , 引人入胜。
9、下列语段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群体性袭医事件与日俱增。在医院经常看见患者家属怒不可遏地要向医生讨说法。其实,医生群体里也有真正的白衣天使。为了保证春节期间的医疗安全,维护百姓的健康,他们放弃和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他们坚守岗位、恪尽职守,为病人吹毛求疵,品尝着另一番“年味”。


A: 与日俱增
B: 怒不可遏
C: 天伦之乐
D: 吹毛求疵
10、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A: 做任何事情都要按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 , 否则会让自己陷入效率低下的忙碌中。
B: 毕业晚会即将举行,一向热衷集体活动的明明同学上蹿下跳 , 做着各种准备工作。
C: 在间浮光掠影 , 在名篇佳作中流连忘返,都能让我们领悟美的真谛。
D: 如果不想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就必须择善而从 , 在真理的引领下前行。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上
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 1 )“晚云含雨却低徊”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 2 )诗歌三、四句于寻常的景物描写中蕴含了一个怎样的哲理?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 1 )甲文作者 (朝代)著名诗人 乙文中的“先生”是指他的号

( 2 )甲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

( 3 )解释加线的词语。
俨然 ③欣然 太守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渔人甚异之。
②好读书,不求甚解。

( 5 )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三个成语。

( 6 )第②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

( 7 )“乙文”中的“ ”体现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 ”体现了五柳先生的生活爱好,“ ”体现了五柳先生居室的简陋。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数钱

李书霞

①每个月父亲发饷的那天,家里就像过节一样,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②父亲踏进家门时,晚饭都已经准备好了。父亲坐下来,先不动筷子,而是伸手去怀里,掏出今天的工资,他将几张薄薄的钞票捏在手里,抖上两抖,把食指和拇指伸到嘴边,哈一哈气,开始一张张地数。当时的钱,最大面额是十块,主要是五块、两块和一块的,还有角币和分币。工资虽少,但细细地数起来,仍然要花费两三分钟。父亲数毕,报出数目,递给母亲。母亲笑眯眯地接了,走进卧房,把钱锁进一个隐秘的柜子里。她坐回饭桌旁,对着我们两个小人儿说:“存着,给你们交学费。”

③我早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尽情,抢过酒壶,给父亲的杯子里,倒上满满一杯酒。父亲笑眯眯地摸摸我的脑袋,左手端起酒杯,右手拿起筷子,对着桌上的回锅肉,点上几点,得到开饭的信号,我们欢喜雀跃,急不可耐地夹菜刨饭、大快朵颐。

几年后,全家人围着爸爸数钱的乐趣,被工资打卡剥夺了。不过,父亲最近又开始数钱。

⑤去年,父亲得了脑梗,治疗了半年,虽然康复了,但左手左脚仍不灵便。原本爱说爱笑的父亲也变成了一个木讷的老头子,不开口说话,问话也不回。精神的沉沦加速了健康的恶化,他整日蜷在沙发上,基本活动都取消了,右腿的肌肉也开始萎缩。我们对此焦虑万分,却束手无策。

⑥还是母亲有办法,她将买菜的零钱整理起来,央求父亲:“你帮我数数,有多少钱。”

⑦父亲坐在沙发上,抬起浑浊的眼睛,茫然地望了一会儿母亲,不吭声,伸出右手去拿钱,准备开数。

⑧“左手数。”母亲叮嘱道。

⑨父亲转头望向窗外,迟疑了一下,顺从地换了左手。他笨拙地将钞票一张张拿过来,把毛票归一类,块票归一类,姿势又吃力又别扭。数完以后,母亲问他:“多少钱?”

⑩“没记住。”父亲难为情地扯了下嘴角,算是回应。

⑪“再数数。”

⑫父亲又数一次,数过三四次,方才报出钱的数目。

⑬整理菜钱这件小事,令他的眼神重新活泛起来。一段时间后,父亲精神明显好了很多。他又主动揽下一项任务:拣谷粒。每天上午,父亲就戴上老花镜,坐在沙发上,慢慢把米粒中的谷粒选出来。隔三差五,又把母亲“不小心”弄混的黑豆和绿豆分开

⑭父亲和母亲心照不宣地玩着“数钱、选豆”的游戏,三个月后,父亲能独自站立了。一段时间后,他开始练习走路。刚开始,只能扶着沙发走;慢慢地,可以拄着拐杖走几步了;现在,活动空间更大了。两个老人家,又能一起到小区里散步了。

⑮父亲数钱,两种姿态,每一种姿态里,都饱含着父母相伴相携的情分。

( 1 )选文第②段画线部分,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何效果?
( 2 )选文第④段画线部分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
( 3 )选文第⑬段中画线部分“不小心”三个字有何深意?请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 4 )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文章分析。
( 5 )选文结尾说:“父亲数钱,两种姿态,每一种姿态里,都饱含着父母相伴相携的情分。”请你分别说说两种姿态里饱含着怎样的情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红心番薯

林清玄

①幼年时,一次我和大陆的小孩子吵架,他们骂:“番薯呀!番薯!”我们就回骂:“老芋呀!老芋!”对这两个名词我是疑惑的,回家询问了父亲。他打开一张老旧的地图,指着台湾说:“台湾的样子真是像极了红心的番薯,你们是这番薯的子弟呀!”我指着大陆说:“那,这大陆的形状就是一个大芋头了,所以大陆人是芋头的子弟?”父亲大笑起来,抚着我的头说:“憨囝仔,我们也是大陆来的,只是来得比较早而已。”

②然后他用笔从我们遥远的北方故乡有力地画下来,牵连到所居的台湾南部。我第一次认识到,芋头与番薯原来是极其相似的植物,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判然有别的;也第一次知道,原来在东北会落雪的故乡,也遍生着红心的番薯!

③在我居住的地方,巷口本来有一位卖糖番薯的老人,那些番薯长得很细小,却总像记录着什么心底的珍藏。有时我向老人买一个番薯,散步回来时吃,那蜜一样的滋味进了腹中,却有一点酸苦,因为老人的脸总使我想起在烽烟中奔走过的风霜。

④老人是离乱中幸存的老兵,家乡在山东偏远的小地方。有一回我们为了地瓜问题争辩起来,老人坚持台湾的红心番薯如何也比不上他家乡的红瓤地瓜,他的理由是:“台湾多雨水,地瓜哪有俺家乡的甜?俺家乡的地瓜真是甜得像蜜的!”老人说话的神情好像当时他已回到家乡,站在地瓜田里。看着他的神情,我才真正知道,番薯虽然卑微,它却连结着乡愁的土地,永远在相思的天地吐露新芽。

⑤父亲种的番薯收成后送了一大袋给我,放了许久,我突然想起巷口卖糖番薯的老人,便提去巷口送他,没想到老人因少有人吃地瓜而改行卖牛肉面了。我无奈地提番薯回家,把袋子丢在地上,一个番薯从袋口跳出来,破了,露出其中的鲜红血肉。这些无知的番薯,为何经过三十年,心还是红的!不肯改一点颜色?

⑥老人和父亲生长在不同背景的同一个年代,他们在颠沛流离的大时代里,只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人,可能只有那破了皮的红心番薯才能记录他们心里的颜色;那颜色如清晨的番薯花,曾经以卑微的累累球根互相拥抱、互相温暖,他们之所以能卑微地活过人世的烽火,是因为在心底的深处有着故乡的骄傲。

⑦我十岁时,父亲首次带我到都市来,行经一片工地,父亲在堆置的砖块缝中,一眼就辨认出几片番薯叶子。我们循着叶子的茎络,终于找到一株几乎被完全掩埋的根,父亲说:“你看看这番薯,根上只要有土,它就可以长出来。”如今我细想起来,那一株被埋在建筑工地的番薯,是有着逃难的身世,由于它的脚在泥土上,苦难也无法掩埋它。比起我种在高楼阳台的花盆中的番薯,它有着另外的命运和不同的幸福,就像我们远离了百年的战乱,住在看起来隐密而安全的大楼里,却有了失去泥土的悲哀。

⑧星空夜静,我站在阳台上仔细端凝盆中的红心番薯,发现它吸收了夜的露水,在细瘦的叶片上,片片冒出了水珠,每一片叶都沉默地小心地呼吸着。那时,我几乎听到了一个有泥土的大时代,上一代人的狂歌与低吟都埋在那小小的花盆中,只有静夜的敏感才能听见。

( 1 )联系全文内容,分别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说说题目“红心番薯”好在哪里。

( 2 )品味第④段的画线句,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这句话的妙处。

( 3 )文中的“父亲”和“老人”有哪些共同点?

( 4 )本文第①—⑥段,已经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了,为什么第⑦⑧段还要写工地上的番薯和阳台花盆中的番薯呢?

四、写作(分值:60分)
下面两题,选一题作文。

(一)题目:常常,我想起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常常想起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情景。在回味中品味真情,领悟生活。请撷取一个成长的片段,紧扣题意,写写你心中的记忆吧。

要求:①根据题目的语境补全标题。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书写工整,标点使用规范。

(二)袁枚写过一首名叫《所见》的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一次所见——牧童捕蝉——就被作者定格为一首诗。每天,各种“所见”扑进我们的眼睛,带给我们很多的感受和感想,请以“所见”为题,写一篇600字的作文。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樱花飞舞、黑夜我为你点灯”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