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学期开始了,我校初一学生大约有600个左右。(“大约”“左右”删掉其中一个) B: 我们只有掌握了扎实的语文基础,就能更好的学习其他学科。(把“掌握”改为“掌控”) C: 军训态度的好坏,决定了汇操比赛的成功。(把“成功”改为“成败”) D: 春天的松山湖,风景秀丽,是游玩的好季节。(“春天”“松山湖”对调位置) |
2、 |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潭西南而望 B: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C: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D: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3、 | 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嬉闹 萧索 自知之明 冥思遐想 B: 晨曦 谀词 与日俱增 佝偻承蜩 C: 藻饰 栖息 根深蒂固 格物致知 D: 诓骗 陨落 恼羞成怒 人情炼达 |
4、 |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交御 缩影 卑微 祸不单行 B: 鬈发 踌躇 马褂 沉默寡言 C: 焦燥 狼藉 默契 张目结舌 D: 赋闲 颓唐 锁屑 触目伤怀 |
5、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筵席(yán) 惘然(wǎng) 随声附和(hé) B: 拮据(jié) 拜谒(yè) 箪食壶浆(dān) C: 褴褛(lǔ) 阔绰(chuò) 无动于衷(zhōng) D: 觅食(mì) 告罄(qìn) 茅塞顿开(sè) |
6、 | 下面这首诗选自《三国演义》,“藐视吴臣若小儿,单刀赴会敢平欺。当年一段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它所称赞的人物是( ) A: 诸葛亮 B: 黄忠 C: 关羽 D: 张飞 |
7、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各地各部门都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重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B: 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C: 童话《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D: 在热烈的掌声中,胡锦涛发表题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的演讲。 |
8、 |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雨果,法国作家,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九三年》、《巴黎圣母院》、《羊脂球》。 B: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是条件复句。 C: 《三顾茅庐》节选自《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号湖海散人,明末清初著名小说家。 D: 鲁迅先生在其散文集《朝花夕拾》中回忆了许多人,其中藤野先生、阿长、闰土、孔乙己等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每天都自问新问题,养成刨根问底的习惯,我们的思维就会充满创造力和活力。 B: 面对我市篮球队的过早出局,他只觉得天旋地转,头重脚轻,连身子也情不自禁地摇晃起来。 C: 守在电视屏幕前,抗战老兵们聚精会神地观看着阅兵盛况,当听见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将裁军30万时,大家不约而同地响起热烈的掌声。 D: 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 , 终不愿意。 |
10、 |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香港迪士尼乐园建成以来,运营成绩一直差强人意 , 地方太小被认为是其不能吸引游客的原因之一。B: 九级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令日本的东北地区诸如福岛、仙台等地首当其冲。 C: 放眼望去,曾经鳞次栉比的城市楼群刹时被地震摧毁得满目疮痍,令人惧怕不已。 D: 考古学、历史学的专家、学者,包括对三国史怀有浓厚兴趣者都参与了讨论,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1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B: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C: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D: “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崇山峻岭。 ( 2 )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苏武传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①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②?且陛下春秋③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④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⑤?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⑥,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⑦,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宜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⑧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⑨,与武决⑩去。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注释】①亡:通“无”,没有。②信义安所见乎:信义在哪里显现呢?见:通“现”,显现。③春秋:年纪。④夷灭:被杀。⑤子卿尚复谁为乎:你又替谁(守节)呢?⑥亲近:皇帝的侍从。⑦斧钺:古代兵器;汤镬:古代大锅。⑧卫律:人名。与李陵一样,为投降单于的汉将。⑨衿:衣襟。⑩决:通“诀”。 【背景资料】本文段选自班固所著《汉书》中的《苏武传》。苏武作为汉使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达19年之久,始终没有投降。 ( 1 )下列选项中划线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陵见其至诚 A: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桃花源记》)B: 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C: 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D: 其真无马邪(《马说》)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 3 )结合文段说说苏武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材料一: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标识
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标识。
活动标识以数字“70”和代表国家形象的国徽五星及天安门作为设计核心元素,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主题。活动标识中,“70”设计成翻开历史新的一页的视觉效果,突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崭新形象,寓意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奋力谱写新篇章。“7”的造型又像节日的彩带,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飘动的效果与醒目的金色立体国徽五星及天安门所在的圆形构成了一动一静的互动关系,既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又蕴含了重大节日的欢庆气氛。活动标识可广泛用于各地各部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环境布置和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用品制作。
(节选自新华网)
材料二:
本报大连4月26日电记者安普忠、陈国全报道: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今天上午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
9时许,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按照国际惯例,剪彩后进行“掷瓶礼”。随着一瓶香槟酒摔碎舰艏,两舷喷射绚丽彩带,周边船舶一起鸣响汽笛,全场响起热烈掌声航空母舰在拖曳牵引下缓缓移出船坞,停靠码头。
第二艘航空母舰由我国自行研制,2013年11月开工,2015年3月开始坞内建造。目前,航空母舰主船体完成建造,动力、电力等主要系统设备安装到位。出坞下水是航空母舰建设的重大节点之一,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航空母舰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下一步,该航空母舰将按计划进行系统设备调试和舾装施工,并全面开展系泊试验。
(节选自《解放军报》有删节)
材料三:
退役军人张富清:95岁战斗英雄深藏功名60载最是本色感人心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湖北来凤县95岁老人张富清在身边人眼里,只是一位普通的离休干部。但是去年底,县里对退役军人进行信息采集时,却牵出了老人极不平凡的一段经历。
2018年底,张富清的儿子带着老人的资料到湖北来凤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进行信息采集,当工作人员看到老人军功章时,感到非常震惊 张富清的儿女只知道父亲是一名退役老兵。60多年来,他也从未向身边人提起过自己立下的战功。
1948年,张富清加入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参加过壶梯山战役、永丰城战役等多次战役,当突击队当前锋、打头阵。
在70年前的永丰城那场战役中,张富清和两位战友组成突击队,第一个跳下永丰城墙,和守卫的敌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当时子弹曾擦着他的头皮飞过,留下一道伤疤。
这场战一直打到天亮,张富清好毁了两座碉堡、获两挺机枪和四箱弹药,后来他知道,突击组的两位战友都在那场浪烈的战斗中牺牲了。
从部队转业后,张富清来到了湖北来风县,先后在县粮食局、银行等单位工作,1985年离休。七年前,88岁的张富清因病截去左腿,但他硬是凭借军人意志一点一点练习走路,重站了起来。
60多年来,老人深藏功与名,过着最平凡的生活,但信念始终未变。
(摘自央视网)
( 1 )从以上材料看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出坞下水是航空母舰建设的重大节点之一。
( 5 )材料三中的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永久的生命(节选)
严文井
①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边头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一颗臼齿,一段盲肠,一些头发,一点点和人开玩笑的兴味,这意味着他已经失去了那大半个青春。有限的岁月只能一度为你所有,它们既然离开,就永远不会再返回。智者对此也无能为力!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来洗涤,把它再补好。那存在过的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印迹。我们都非常可怜!
②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我们没有时间悲观。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一万年前是这样,一万年以后也是这样!在春天,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小牛犊,它们跳跳蹦蹦,炫耀它们遍身金黄的茸毛。永远的小牛犊,永远的金黄色茸毛!
③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是永久。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它充满了希望,永远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④我的伙伴们,我们的心应该感到舒畅,那些暴君们能够杀掉许多许多人,但是他们消灭不了生命。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我们将要以不声不响的爱情来赞美它。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⑤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 1 )选文第①段末尾写道:“我们都非常可怜!”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句子: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一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棵棵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
表达效果:
( 3 )选文第⑤段中“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句中“凋谢”和“不朽” 这两个词语的理解。①凋谢:________
②不朽:________
( 4 )“珍爱生命”是古往今来人们常常谈论的话题。请你写出一句与“珍爱生命”相关的名言警句(要求:不准抄袭选文中的相关语句,不准有错别字,否则不得分。)名言警句:
作文:
在生活中,一定有过这样那样的人或事,令你激动,令你兴奋,这些人或事给你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让你珍藏于心底。请以“ 的记忆”为题写一篇文章,把这些美好的记忆写下来。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充实,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③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