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根据上下文,填写在空白处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B: ④②③① C: ③④①② D: ①②③④ |
2、 | 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山是静的,海是动的。山是呆板的,海是活泼的。________________从天边微波疯潮地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地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 ①如同病牛一般。 ②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 ③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 ④凝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 A: ②①④③ B: ④②③① C: ③④①② D: ①②③④ |
3、 | 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读书笔记,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在“语言的妙用”这一章里,作者斯威夫特以愤慨的心情谈到了妇女怎样和俗人、文盲联合起来反对取消日常的语言。B: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塑造的最好的人物形象之一,他与所有的英雄好汉都有不同之处,金圣叹称之为“上上人物”。 C: 《朝花夕拾》的序言《小引》采用散文式的笔法介绍了全书的内容、写作过程以及书名的含义等等。 |
4、 | 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蝉蜕(tuì) 尴尬(ɡān ɡà) 木屐(jī) 玉簪花(zān)B: 系上(jì) 斑蝥(máo) 缠络(luò) 攒成(zǎn) C: 桑葚(shèn) 臃肿(yōng) 花圃(pǔ) 掸子(dǎn) D: 菜畦(qí) 倜傥(tìtǎnɡ) 拗过去(ǎo) 弥漫(mí) |
5、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乡愁》的作者余光中、《那树》的作者王鼎钧都是台湾诗人、作家。B: 契诃夫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戏剧大师,代表作有喜剧《威尼斯商人》、悲剧《哈姆雷特》等。 C: 《墨子》一书辑录了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创始人墨子的言行,《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
6、 |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小明学习时一遇到疑问,总是主动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B: 许多名人背后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C: 斯科特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 D: 红军越过老山界后非常疲倦,躺在地上不一会就酣然入梦了。 |
7、 | 下面句子中的“而”字与“潭西南而望”一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化而为鸟 B: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C: 怒而飞 D: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
8、 | 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的原因是( ) A: 籍贯昌黎 B: 郡望昌黎 C: 被贬昌黎 D: 隐居昌黎 |
9、 |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委屈 决别 花枝招展 翻来覆去 B: 祷告 喉咙 人声鼎沸 自做主张 C: 殉职 坍塌 大相径庭 神采弈弈 D: 余晖 蜷伏 风流倜傥 拈轻怕重 |
10、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老师一宣布完这个消息,教室顿时风平浪静。 B: 爷爷最喜欢在晚饭后给我讲八路军英勇善战的故事。 C: 他打羽毛球如同摧枯拉朽 , 很快就胜利了。 D: 我军所到之处,敌人锐不可当 , 人民欢声雷动。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①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②,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③,河声入海遥。 帝乡④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①阙:指唐都城长安。许浑从故乡润州丹阳(今属江苏)第一次到长安去,是应召入京。②太华:即西岳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县境内;中条: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县东南。③迥:远。④帝乡:京都,指长安。 ( 1 )首联中“________”暗合诗题中的秋日,“________”点明诗人自己是漂泊之人。尾联以“到帝乡”与“梦渔樵”对照,含蓄地表达了________的矛盾心境。( 2 )赏析划线句。 |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却说玄德同行军民十馀万,大小车数千辆,挑担背包者不计其数。路过刘表之墓,玄德率众将拜于墓前,哭告曰:“辱弟备无德无才,负兄寄托之重,罪在备一身,与百姓无干。望兄英灵,垂救荆襄之民!”言甚悲切,军民无不下泪。忽哨马报说:“曹操大军已屯樊城,使人收拾船筏,即日渡江赶来也。”众将皆曰:“江陵要地,足可拒守。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玄德泣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百姓闻玄德此言,莫不伤感。 ( 1 )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________》,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________。( 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情节。 ( 3 )刘备自幼家贫,以织席贩履为业,而最终雄霸一方。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得以成就蜀汉大业的原因是什么? |
夏天的一条街道
苏童
①在阴雨天气里,期待明媚的夏天。
②街上水果店的柜台是比较特别的,它们做成一个斜面,用木条隔成几个大小相同的框子,一些瘦小的桃子、一些青绿色的酸苹果躺在里面,就像躺在荒凉的山坡上。水果店的女店员是一个和善的长相清秀的年轻姑娘,她总是安静地守着她的岗位,但是谁会因为她人好就跑到水果店去买那些难以入口的水果呢?人们因此习惯性地忽略了水果在夏季里的意义,他们经过寂寞的水果店和寂寞的女店员,去的是桥边的糖果店。糖果店的三个中年妇女一年四季在柜台后面吵吵嚷嚷的,对人的态度也很蛮横,其中一个妇女的眉角上有一个难看的刀疤,孩子走进去时她用沙哑的声音问:“买什么?”那个刀疤就也张大了嘴问:“买什么?”但即使这样,糖果店在夏天仍然是孩子们热爱的地方。
③糖果店的冷饮柜已经使用多年,每到夏季它就发出隆隆的欢叫声。一块黑板放在冷饮柜上,上面写着冷饮品种和价格:赤豆棒冰四分,奶油棒冰五分,冰砖一角,汽水(不连瓶)八分。女店员在夏季一次次怒气冲冲地打开冷饮机的盖子,掀掉一块棉垫子,孩子就伸出脑袋去看棉垫子下面排放得整整齐齐的冷饮。他会看见赤豆棒冰已经寥寥无几,奶油棒冰和冰砖却剩下很多,它们令人艳羡地躲避着炎热,呆在冰冷的雾气里。孩子也能理解这种现象,并不是奶油棒冰和冰砖不受欢迎,主要是它们的价格贵了几分钱。
④孩子小心地揭开棒冰纸的一角,看棒冰的赤豆是否很多,挨了女店员一通训斥,她说:“看什么看?都是机器做出来的,谁还存心欺负你?一天到晚就知道吃棒冰,吃棒冰,吃得肚子都结冰!”孩子嘴里吮着一根棒冰,手里拿着一个饭盒,在炎热的午后的街道上拼命奔跑。饭盒里的棒冰哐哐地撞击着,毒辣的阳光威胁着棒冰脆弱的生命,所以孩子知道要尽快地跑回家,好让家里人享受到一种完整的冰冷的快乐。
⑤最炎热的日子里,整个街道的麻石路面蒸腾着热气。人在街上走,感觉到塑料凉鞋下面的路快要燃烧了,手碰到路边的房屋墙壁,墙也是热的。人在街上走,怀疑世上的人们都被热晕了,灼热的空气中有一种类似喘息的声音,若有若无的,飘荡在耳边。饶舌的、嗓音洪亮的、无事生非的居民们都闭上了嘴巴,一味地追求通风。他们四仰八叉地躺在面向大街的门边,张着大嘴巴打着时断时续的呼噜,手里的扇子掉在地上也不知道。有线广播一如既往地开着,说评弹的艺人字正腔圆,又说到了武松醉打蒋门神的精彩部分,可他们仍然呼呼地睡,把人家的好心当了驴肝肺。
⑥太阳落山在夏季是那么艰难,但它毕竟是要落山的。放暑假的孩子关注太阳的动静,只是为了不失时机地早早跳到护城河里,享受夏季赐予的最大的快乐。黄昏时分驶过河面的各类船只小心谨慎,因为在这种时候,整个城市的码头、房顶、窗户和门洞里,都有可能有个男孩大叫一声,纵身跳进河水中。他们甚至要小心河面上漂浮的那些西瓜皮,因为有的西瓜皮是在河中游泳的孩子的泳帽,那些讨厌的孩子,他们头顶着半个西瓜皮,去抓来往船只的锚链。他们玩水还很爱惜力气,他们要求船家把他们带到河的上游或者下游去。
⑦于是站在石埠上洗涮的母亲看到了他们最担心的情景:他们的孩子手抓船锚,跟着驳船在河面上乘风破浪,一会儿就看不见了,母亲们喊破了嗓子,又有什么用?夜晚来临,人们把街道当成了露天的食堂,许多人家把晚餐的桌子搬到了街边,大人孩子坐在街上,嘴里塞满了食物,看着晚归的人们骑着自行车从自己身边经过。
⑧天色渐渐地黑了,街上的居民们几乎都在街上。有的人家切开了西瓜,一家人的脑袋围拢在一只破脸盆上方,大家有秩序地向脸盆里吐出瓜籽。有的人家的饭桌迟迟不撤,因为孩子还没回来;后来孩子就回来了,身上湿漉漉的。恼怒的父亲问儿子:“去哪儿了?”孩子不耐烦地说:“游泳啊,你不是知道的吗?”父亲就瞪着儿子处在发育中的身体,说:“吊船吊到哪儿去了?”儿子说:“里口。”
⑨父亲的眼珠子愤怒得快爆出来了:“让你不要吊船你又吊船,你找死啊?”就这样,当父亲的在街上赏了儿子一记响亮的耳光,左右邻居自然地围过来了。一些声音很愤怒,一些声音不知所云,一些声音语重心长,一些声音带着哀怨的哭腔,它们不可避免地交织起来,喧嚣起来,即使很远的地方也能听见这样丰富浑厚的声音。于是有人向这边匆匆跑来,有人手里还端着饭碗,他们这样跑着,炎热的夏季便在夜晚找到了它的生机。
(有删改)
( 1 )综观全文,明媚的夏天里孩子们期待什么?①太阳落山在夏季是那么艰难 , 但它毕竟是要落山的。
②他们的孩子手抓船锚,跟着驳船在河面上乘风破浪 , 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 5 )请从选材、语言和主题中,任选一角度,谈谈对本文的看法。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
童心
①那只是一条非常普通的围巾,可对于贫困的玛娅和她的妈妈来说,它是那么的漂亮,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即。那天,玛娅望着母亲的手轻轻掠过那条围巾时,有一个声音在心底告诉她,妈妈需要那条围巾。
②货主是个满脸慈祥的老人。岁月染白了他的头发和胡须,也在他脸颊上刻满了年轮的印迹。如果他穿红色衣服,再戴顶红色的圣诞帽一定像极了传说里的圣诞老人。玛娅心想,跟这样的老人一定很好打交道。
③每次走进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货主老人留意到了她,和蔼地问:“小姑娘,你想买下它吗?我可以便宜一点卖给你。”玛娅摇摇头窘迫地跑开了,因为她口袋里连一个硬币也没有啊!
④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暴风凛冽,雪花漫天。可玛娅的妈妈仍要天天出去到地里干农活。望着妈妈肩上披着的雪花,玛娅心疼极了。要是妈妈的脖子上有条围巾,也许就不会那么冷了。
⑤玛娅手里紧紧地攥着妈妈送给她的那串珍珠项链,在雪地里跑了很远很远的山路。听妈妈说,那串项链是妈妈的妈妈的妈妈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宝贝,能值不少钱。但玛娅只想用它换回一条围巾给妈妈。风雪中,她不知道摔了多少跤,多少次跑掉了鞋子。
⑥玛娅颤抖着双手把那串珍珠项链放到货主老人手里,说:“我想要那条围巾,因为我妈妈实在是太需要它了。我把项链押在您这儿,等我有钱了,再把它赎回去行吗?”
⑦“要是让你妈妈知道了你把这么贵重的项链押给我了,她会伤心的。你知道吗?”货主老人说。
⑧玛娅急了:“那您赊给我一条围巾吧,求求您了,我有钱了一定会把钱送来的。”说完,她可怜地盯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
⑨货主老人轻轻地抚摩着她的脑袋,和蔼地微笑着说:“爷爷知道你是个很有爱心的好姑娘。可是,这围巾我还是不能赊给你。不过我答应你,这条围巾会一直为你留着,等你凑够钱了来买走它。”
⑩玛娅走出小铺,风暴般的忧伤充斥着她的心,眼泪一下子也就流了出来。她开始有一点恨那个货主老人。他真的是太小气了。
⑪整个漫长的寒假,玛娅都非常忙碌。忙着在垃圾堆里找那些废塑料和旧报纸,忙着在山坡上采一些可以做药材的野草。这一切,都是瞒着妈妈干的。她努力地为得到那条围巾付出着辛勤的汗水的同时,冬天很快就过完了,可她攒的钱还是不能把它买回来。
⑫第二年春天,上初一的玛娅意外地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是那条让她魂牵梦萦的美丽的围巾,还有一封信。信是货主老人的孙女写来的,她在信里说:“寄这条围巾和写这封信给你是我爷爷临终前的遗愿、爷爷说他不是不想赊给你一条围巾。他只是想让你明白,要想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和理想,要想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应该靠自己的双手,而不是靠别人廉价的怜恤或者施舍。爷爷说希望你能原谅他的无情。”
⑬看完信,玛娅潸然泪下。她终于明白,其实谁也不能施舍给我们未来,除了自己。
( 1 )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①每次到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②说完,她可怜地盯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
( 2 )第4段中画线句子“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寒风凛冽,雪花漫天。”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文题“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的含义。作文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⑴人生难免会有一段难忘的日子,因为其间的某个细节、某句话、某个人,或者什么,就有了一段珍贵的人生。有了那样的日子,我们懂得了珍惜;有了那样的日子,我们开始变得坚毅和勇敢;有了那样的日子,才知道其实自己真的很棒……
请以“那些 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
⑵每一条路,都在聆听远方的呼唤;每一季麦香,都在渴望风的翅膀。每一份感动,都需要有人认领;每一双眼睛,都在等候深情的注视;每一颗心,都在期待着你的解读。
请以“这一刻,我读懂了你”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两个题目任选其一;若选第一个,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书写工整,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校名、班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