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安溪恒兴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污涩 倾刻 拈轻怕重
B: 蹒跚 狡滑 沉默寡言
C: 厌卷 感慨 骇人听闻
D: 畏惧 悔恨 参差不齐
2、下列选项中,词性分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跑 提高 可以 是
B: 精神 以下 昨天 农民
C: 凌乱 悠闲 坏 非常
D: 趟 遍 千克 台
3、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条宽敞笔直的大道向校园深处延伸进去, ,建筑后边青山隐隐。

①道路两旁是四季葱绿的香樟树 ②四季葱绿的香樟树生长在道路两旁

③庄严的石头建筑位于校园深处 ④校园深处是庄严的石头建筑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4、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一场大雪过后,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 , 上山赏雪。
B: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C: 我最近老是失眠,总是半夜一两点就醒了,然后便翻来覆去地唾不着。
D: 他得罪了我,当我说要告诉老师时,他变得暴怒无常 , 开始向我求情。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根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华夏子孙很早就在与疫病作斗争,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B: 孩子叛逆是由于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及渴求自由独立的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的结果。
C: 为了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武汉多次发文倡导市民从光盘行动、分餐制等精细治餐做起。
D: 语文绝不仅仅是教会孩子听说读写的能力,更应该对孩子进行人文熏陶,帮助他们形成完善的人格。
6、

下列加下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永不朽(流传) 穆(严肃)
B: 天翻地(覆盖) 烧(烧,使烫伤)
C: 名其实(辜负) 瓦(碎石)
D: 精疲力(尽) 惊(扰乱;搅扰)
7、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正确的一项是( )

A: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
B: “七千多人呀!”莫马继续告诉我:“一天之内,全杀光了!”
C: 任何制度规定的出台,只是打造了一个“紧箍咒”,制度实施的效果如何,不仅要看“紧箍咒”本身的力度,也要看念“紧箍咒”的人如何作为?
D: 今天晚自习我班举行了《重阳佳节话敬老》的主题班会,大家踊跃发言,班会十分成功。
8、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观沧海》作者是东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B: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老舍的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
C: 《秋天》为读者描写了农家生活,表达了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D: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告诉人们在春天的大好时光可以尽情游乐,不要急着做计划。
9、

下列加线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美艳之(极点) 酷(相似,像) 脂粉(盒子)
B: 夜人静(深) 彻夜不(睡) 下午(雨后或雪后转晴)
C: 千山万(低谷) 方(北) 荷(持,拿)
D: 谷(日落) 秽(肮脏) 盛气人(侵犯;欺侮)
10、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云宵 百事通 眼花缭乱 不屑置辩
B: 推崇 渡假村 诚惶诚恐 轻歌曼舞
C: 驾驭 井冈山 自吹自擂 不攻自破
D: 要诀 哈密瓜 血雨腥风 相得益章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 1 )本诗语言有何特点?

( 2 )“应知故乡事”中的“应知”一词用得好,为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选自曹丕《典论·论文》)

【注】①傅毅:字武仲,东汉辞赋家。②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③班超:班固的弟弟,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④自休:(冗长松散)自己也止不住。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①自古而________

②武仲以能文________

能备善________

④家有帚________

( 2 )下列各项中划线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是以各所长

A: 计日还(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B: 激怒其众(司马迁《陈涉世家》)
C: 皆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 乃入见,问:“何战?”(《曹刿论战》)
( 3 )用“/”划分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夫 人 善 于 自 见

(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

②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张岱《湖心亭看雪》)

( 5 )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概述,文人相轻的原因是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照相的故事

许震

回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姑姑的一双儿女都会照相,一个在陈集公社开照相馆,一个在高集公社开门市,那时候,能开照相馆的可不是等闲之辈。相片在当时是个稀罕物,能照个全家福的绝对是小康人家。

表哥表姐到我家走亲戚的时候,常常带着照相机,借看望我父母的机会,顺便给亲朋好友照个相。红布一蒙,黑里透红,站好别动,一分钟就成。表哥表姐把自己的头盖在红布里,调好照相机,然后再把头从红布里抽出来,右手扬起,左手握住气棒一类的东西,说道:“往这里看!靠左一点,向右一点,收住下巴,抬抬头,笑一笑!”随着“滋”的一声响,人像定格,照片就照好了。

我家不算大的院子仿佛成了集市,村里的男男女女常常在这个时候到我家串门,有照相的,有看照相的,有蹭茶水吃瓜子的,母亲从里帘屋内进进出出,一会儿去端糖果,一会儿去倒茶水,拿出瓜子、糖果和茶水招待他们。平时脾气暴躁的父亲见谁几乎都要打招呼,给人家敬烟,让人家进屋喝茶水或者嗑瓜子,跟人家说中午或者晚上别走了,坐下来喝一些酒。有的一打招呼就进了我家正房,在八仙桌子旁坐下来,

从国际大事到家长里短,一直聊到傍晚月亮挂上树梢。

家里所有供村人享用的糖果和瓜子,包括烟酒,都是平时我父母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他们自己不吃不喝,也不让我们这些儿女吃喝。父亲说,能进咱家的门就是咱家的福气。

1979年,我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来不及与儿子、孙子照上一张全家福。

因为对照相有着神圣和美好的记忆,我军校一毕业,就用第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款傻瓜相机。拿到相机,我如获至宝,轻易不示人,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从箱子里翻出来,一遍又一遍地把玩。后来,认识妻子后,这款傻瓜相机记录起我的生活。

在这款相机拍摄的所有照片中,有一张照片令我印象最深刻,它是拍摄于山东聊城环城湖上的一张生活照。

1998年的春夏之交,一个难得的好天气。这个上午,我们带上两岁的儿子和七旬的母亲去环城湖上过周末。在碧波荡派的湖面上,我在船头划船,母亲和儿子坐在船中,妻子在船尾注视着他们。船在我的操纵下,时而急驶,时而缓游.母亲的面容慈祥,儿子的样子可爱,妻子挽起长长的秀发,竟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下船时,妻子立在一旁,母亲探着头、拉着儿子的手正要离船,我连忙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在我看来,照片上的船仿佛是我和妻子组成的小家,母亲照看着我的儿子,而我经常漂泊在船的外面,生活在部队这座大熔炉里。

自此之后,或许受了我的影响,妻子也爱上照相这一行,从我那台傻瓜相机开始,到后来的数码相机,再到后来的手机相机,妻子走到哪里拍到哪里,生活在哪里拍到哪里。

世事沧桑,时代变迁,照相的故事,见证着不回的时代,记录着不同的人生,诉说着人们对美好生活永远的向往和追求。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 1 )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个“照相的故事”?
( 2 )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有什么好处?
( 3 )品味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都是平时我父母从牙缝里出来的

②我连忙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 4 )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故宫博物院》节选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朗,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8公里。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金銮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 1 )这几段文字除主要采用了 的表达方式外,还采用了_____的表达方式。

( 2 )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故宫建筑的解说重点?

( 3 )找出第2段中的方位词,说说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 4 )分别概括一下太和殿的特征和功用。

( 5 )请结合自己掌握的历史文化知识简单地说一说,太和殿的装饰为什么有许多龙的图案?
我们是“龙”的传人,中国是“龙”的故乡, “龙”寄寓着人们美好的愿望,请你写出“龙”在中国还有哪些象征意义?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以“那一天,我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成功、后悔、感动、哭、笑……”等,再写作文。②紧扣题目,围绕中心组织材料,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③不少于5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谜人的笑脸”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