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数据说明,不管面对下行压力,市场主体仍然活力充沛,为中国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 B: 不是在道义上,就是在实践上,美国都没有资格对别国人权状况说三道四、指手画脚。 C: 因为顺德登革热疫情凶猛,所以医务工作者临危不惧,忘我奋战在防治疫情的第一线。 D: “人设”终究是人为设定,如果名实不副、德不配位、营销过度,形象则可能“逆转”。 |
2、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腼腆(diǎn) 绰刀(chāo) 度德量力(duó)B: 骈进(pián) 阴晦(huì) 强聒不舍(guō) C: 嗔怒(chēn) 庖官(páo) 面面相觑(xū) D: 鞭笞(chī) 拮据(jù) 五行缺土(xíng) |
3、 |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平静”“起伏”“清楚”“优雅”词性相同。B: “远离尘嚣”“克服困难”“锻炼身体”“庭院深深”都是动宾短语。 C: “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这个复句是假设关系。 D: “每年的运动会上,都有全市各所学校学生的广播体操表演。”这个句子的主干是 “广播体操表演”。 |
4、 | 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中种种苦涩,( ),历程中多少挫折,( ),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 ),但由于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地向上望,坚韧的生命终能超越所有的忧患与磨难,而从生活本身获得智慧。 B: 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使人失望流泪 C: 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催人衰老憔悴 D: 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
5、 |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都应该做到真和忍:真者,真诚相待,不虚情假意。忍者,宽容忍让,不针锋相对。 B: “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这是韩愈盛赞同时代书法家张旭的话。 C: “海啸”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去预测?我们应该尽快搞清楚这些问题。 D: 毕业50周年同学会现场,昔日的少年,今天的老人,你拉着我的手,我搂着你的腰,说啊、笑啊、哭啊……那场面真的是太感人了。 |
6、 |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光盘”行动是一家民问组织发起的公益活动,意在发扬人人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B: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道路绿化问题,在集中开展园林绿化专项整治活动中得到了解决。 C: 青年人应当把自己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紧密相连,刻苦学习,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为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力量。 D: 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市推广并通过了“天天都是旅游日”的惠民休闲旅游政策。 |
7、 | 王英的绰号是( ) A: 白花蛇 B: 插翅虎 C: 金毛犬 D: 矮脚虎 |
8、 |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电磁波辐射的最大危害在于这种时时刻刻围绕我们的杀手是无形的。_ 的是,日常工作、生活巾普通电器带来的低强度电磁波辐射,这种辐射污染不像农药中毒、噪音污染那样立竿见影,而是在不知不觉中缓慢地损害着人体。 B: 既然如此,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多 C: 一般说来,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少 D: 既然如此,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少 |
9、 | 根据语境下面划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古地名,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称他为“王龙标”。)B: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相信并佩服) C: 莫泊桑下车伊始就拿出一部具有决定意义的作品,使自己跻身于大师的行列。(原指官吏初到任所,这里指刚步入文坛。) D: 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君子固穷”出自《论语》,意思是“君子”能够安于贫穷。固,安守。) |
10、 | 下面五句话哪一项排序是准确的( ) ①因此,我们还要学会写得有感情。 ②怎样才能写得有感情呢? ③很多时候,记事也是为了传达感情。 ④总之,写作切忌虚假空泛,无实物、无真事、无真情。 ⑤关键是要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切感受,说出发自肺腑的话。 A: ②③①⑤④ B: ②①⑤③④ C: ③①②⑤④ D: ③⑤②①④ |
阅读《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片段,回答问题: ①我是干瘪的稻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是失修的路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第三节诗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7 )诗中的“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乙)濠州定远县①一弓手②,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③,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④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③村步:村埠头。步,通“埠”,码头。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 1 )解释下列画线的字: ①贻以金钗 ②人皆伏其精练 ③善用矛 ④盖乘隙也 ( 2 )用“/”划出句子的停顿。(每句标出一处) ①远 近皆 服 其 能 。 ②遂 曳 矛 而 斗。 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 4 )甲文中的喻皓和乙文中的弓手的共同点是 , 根据乙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弓手在与小偷决斗中取胜的原因。 |
如今且说雨村,因补授了应天府,一下马就有一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乃是两家争买一婢,各不相让,以至殴伤人命。彼时雨村即拘原告之人来审。那原告道:“被殴死者乃小人之主人。因那日买了一个丫头,不想是拐子拐来卖的。这拐子先已得了我家的银子,我家小爷原说第三日方是好日子,再接入门。这拐子便又悄悄的卖与薛家,被我们知道了,去找拿卖主,夺取丫头。无奈薛家原系金陵一霸,倚财仗势,众豪奴将我小主人竟打死了。凶身主仆已皆逃走,无影无踪,只剩了几个局外之人。小人告了一年的状,竟无人作主。望大老爷拘拿凶犯,剪恶除凶,以救孤寡,死者感戴天恩不尽!”
雨村听了大怒道:“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来的!”因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族中人拿来拷问,令他们实供藏在何处;一面再动海捕文书。正要发签时,只见案边立的一个门子使眼色儿,——不令他发签之意。雨村心下甚为疑怪,只得停了手,即时退堂,至密室,侍从皆退去,只留门子服侍。
这门子忙上来请安,笑问:“老爷一向加官进禄,八九年来就忘了我了?”雨村道:“却十分面善得紧,只是一时想不起来。”那门子笑道:“老爷真是贵人多忘事,把出身之地竟忘了。不记当年葫芦庙里之事?”雨村听了,如雷震一惊,方想起往事。原来这门子本是葫芦庙内一个小沙弥,因被火之后,无处安身,欲投别庙去修行,又耐不得清凉景况,因想这件生意倒还轻省热闹,遂趁年纪蓄了发,充了门子。雨村那里料得是他,便忙携手笑道:“原来是故人。”又让坐了好谈。这门子不敢坐。雨村笑道:“贫贱之交不可忘。你我故人也;二则此系私室,既欲长谈,岂有不坐之理?”这门子听说,方告了座,斜签着坐了。
( 1 )选文节选自长篇小说________,作者________。①遂趁年纪轻,蓄了发,充当门子。
②此系私室,既欲长谈,岂有不坐之理?
( 3 )用四个字概括选文中贾雨村态度的变化,这四个字是:怒→________→________→笑
( 4 )对文中四处“笑”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读书莫忘做笔记
汤欢
①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势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
②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从1914年开始至1980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著作不朽矣。”此外,在他看来相对于长篇大论的学术文章而言,笔记可长可短,有简洁之美,做笔记“可以自抒心得,亦可以记录人言;其态度可以严肃,亦可以诙谐,随意挥洒,有如行云流水,一任天机”,笔记实乃学术界的小品文。
③钱锺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200多本,3.5万多页。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国内, 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编》里那样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间游刃有余的文章。
④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不能勤笔”即不能勤于做笔记。他说自己读书虽然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这样的后果是不易检索,需要用的时候“几乎不容易寻到”。
⑤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便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若干年后,当我们重温当年的笔记,看到自己熟悉的字迹时,或许还会回想起某时某地写下这笔记时的情形,内心一定无比自得与安宁。
⑥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只记笔记却不温习,一样容易遗忘,时常巩固方能加深记忆,需要用时才能信手拈来;此外,“温故而知新”,在翻阅读书笔记时,往往能够前后贯通,发现新的问题。钱锺书当年就常常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杨绛听。
⑦做笔记需要时间,如钱锺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大约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但当你将做笔记看成是读书的一部分,认识到做笔记的益处,便不会认为这时间白白浪费了。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唯独读书不能快,做笔记不能急躁。
⑧时代在进步,电子笔记的出现让笔记的记录、保存和使用更为便捷:键盘输入、复制粘贴可以代替手写,电脑和手机客户端皆能同步保存;此外,这种云笔记还带有关键词检索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⑨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无论这笔记是手抄笔记还是电子笔记,它都会成为我们好读书之人一笔宝贵的财富。
( 1 )做读书笔记有哪些好处?摘录文中语句回答。任选一题作文。
①题目:渴望重见那份温情
②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商人请人们帮忙把陷在泥泞中的货车拖出来,并约定按每人出力的大小支付酬劳。两个滑头混在人群中,喊着响亮的号子,做出夸张的表情,但并不真正用力。事后,两个滑头只分到很少一点钱。他们去质问商人,商人说:“我没有注意你们的号子、表情,我只注意你们留下的脚印。”众人朝商人手指的方向望去,两个滑头的脚印都非常浅,而那些真正卖力气的人,脚印都深深地印在土地上。
要求:①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②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