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B: 我不知道成语“世外桃源”出自哪部著作? C: 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 D: 我每次读《阿长与《山海经》》的时候,都会被阿长那淳朴的爱所感动。 |
2、 | 下面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船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 B: “假如回到童年”话题征集活动,意在让人们回顾童年,真实感受时代的进步。 C: 长篇报告文学《大美昆曲》是一部赞美中国戏曲艺术,讴歌民族优秀文化的作品。 D: 是让你的生命更加朝气勃勃?还是让暮气滋长而举步不前?拷问着人生的选择。 |
3、 |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据新华社报道,缅北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已有至少2万余缅甸籍边民涌入中方境内临时避战。 B: 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 C: 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能力。 D: 华亭县关山莲花台风景区成为我省继崆峒山、麦积山、敦煌鸣沙山风景区后第四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
4、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王侯”古代君王的自称;“大兄”即“长兄”,古代对长辈的尊称。 B: 《回忆鲁迅先生》作者萧红,本文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先生。 C: 《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D: 陆定一的《老山界》以生动优美、真挚细腻的笔触,叙述了中央红军克服种种困难,翻越“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的故事。 |
5、 | 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意境最相似的一句诗是( ) A: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B: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C: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
6、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______没有大牌明星的登场,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______没有声嘶力竭的喊叫,只有安安静静地书写。节目开播以来,全国刮起了一股汉字听写风潮,还催生了一批“听写族______ A: ,;”。 B: 。;。” C: ,,”。 D: 。,。” |
7、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溃退 宛如 浩瀚 镌刻 B: 颁发 要塞 泄气 紧绷 C: 萧洒 凌空 遗嘱 轻盈 D: 油光可鉴 殚精竭虑 摧枯拉朽 眼花缭乱 |
8、 |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经济利益的驱动使越来越多的食品商贩抛弃了诚信经营的信条,越来越多的问题食品出现在市场。 B: 为切实保障网约车乘客的安全,有关各方将加强对驾驶员背景的核查,严防不合规的企业、车辆和人员杜绝入行业。 C: 今天,“美丽中国”已不是简单的描述性词语,而是中华民族上上下下共同追求的愿景。 D: 《战狼Ⅱ》反映出已经足够强大的中国,在拯救境外遇险同胞、捍卫世界和平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
9、 | 下列各组字词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逶迤 阴晦 潜滋喑长 销声匿迹 B: 惊赅 地痞 龙盘虎聚 自怨自艾 C: 谩骂 阔绰 彬彬有礼 眼花缭乱 D: 诬蔑 泮宫 斩钉截铁 金壁辉煌 |
10、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难道 难免 灾难 B: 中饭 中风 中暑 C: 宿舍 舍得 舍弃 D: 相宜 相距 相映 |
阅读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请从炼字角度赏析颔联。 |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 ①佳木秀而繁阴 ②以为陂池 ( 2 )下面加线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环滁皆山也 环而攻之而不胜 B: 其外修竹森然以高 乃重修岳阳楼 C: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起于鲁 D: 有吴蜀之巧 辍耕之陇上 ( 3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 )理解填空:甲乙选段都采用了①的写法,都抒发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②之情。( 5 )联系已学过的甲选段的全文内容,说说作者写甲文主要为了表现什么? |
蚊烟中的往事
迟子建
①如果是夏天,如果火烧云又把西边天映红了的话,我们喜欢将饭桌放置在院落里吃晚饭。当然,这时候必不可少的,是笼蚊烟,因为傍晚的蚊子很活跃。
②笼蚊烟其实很简单,先是用一蓬干树枝将火引着,让它燃烧一会儿,就赶紧抱来一捆蒿草,将它们均匀地散开,压在火上。这时丝丝缕缕的青烟就袅袅升起了,蚊子似乎很不习惯这股在我们闻来很清香的烟,它们远远地避开了。我们就可以轻松地吃晚饭了。
③这样对着青翠的菜园和绚丽晚景的晚饭,是别有风味的。饭桌上通常少不了一碗酱,这酱都是自己家做的。每年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一过,寒风还在肆虐的时候,做酱的工作就开始了。家庭主妇们煮熟了黄豆,把它捣碎,等它凉透了,再把它们揉捏成砖头的形状,用报纸一层又一层地裹了它们,放置起来。这种酱块到了清明之后,自然风干了,将它身上已经脆了的报纸撕下来,将酱块掰开,放到酱缸里,兑上水和盐,酱就开始了发酵的过程。酱喜欢阳光,所以大多数的人家不是把酱缸放在窗跟前,就是搁在菜园的中央,那都是接受阳光最多的地方。阳光和风真是好东西,用不了多久,酱就改变了颜色,由浅黄变为乳黄直至金黄,并且自然地把酱汁调和均匀了,香味隐约飘了出来,一些贪谗的人受不了它的诱惑,未等它充分发酵好,就盛着它吃了。
④夏日的晚餐桌旁,占统治地位的就是酱了。那些蘸酱菜有两个来源:野地和菜园。野地的菜自然就是野菜了,比如明叶菜、野鸡膀子、水芹菜、鸭子嘴、老桑芹和柳蒿芽。野菜通常要在开水中焯一下,让它们在沸水中打个滚,捞出来,用凉水拔了,攥干了再吃。
⑤因为有了酱,就有了采野菜的乐趣,你可以堂而皇之地提着篮子出了家门,就说是采野菜去了,你愿意在河边多流连一刻,看看浸在水中的柔软的云,是没人知道的;你愿意在山间偷偷地采一些浆果来吃,大人们依然是不知道的;反正有那么几种野菜横在篮子中,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踏入家门。
⑥天气越来越热的时候,它们就老了,吃不得了,这时候伺候晚餐桌上酱碗的,就得是园田中的蔬菜了。青葱、黄瓜、菠菜、生菜、香菜和小白菜水灵灵地闪亮登场了。园田中的菜适宜于生吃,只需把它们在清水中洗过则是。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这个人拿棵葱,那个人拿棵菠菜,另一个人则可能把香菜卷上一绺,大家纷纷把这些碧绿的蔬菜伸向酱碗,吃得激情飞扬的,而此时蚊烟静静地在半空浮悬,晚霞静悄悄地落着,天色越来越黯淡,大家的脸上就会呈现出那种知足的平和表情。
⑦我最钟情的酱,是炸鱼酱。鱼来自草甸子中的水泡子。水泡子里有鲫鱼、柳根和老头鱼。父亲用一根柳条杆为我做了杆鱼竿,虽然它不直溜,但钓起鱼来却不含糊。水泡子中的鱼不似河里的,它长不大,都是小鱼,而且由于是死水,鱼有股土腥味,所以决不能清蒸和调汤喝,只能放上浓重的调料煎炒烹炸。我钓回来的鱼,基本都是把它连着骨头剁成泥,舀上一碗黄酱,炸鱼酱吃了。只要晚餐桌上有一碗鱼酱,园田中的蔬菜就遭殃了,一盆青菜往往不够,再拔上一盆,可能还是不够,不把酱碗蘸得透出瓷器的亮色,我们的嘴是不会罢休的。
⑧酱缸其实是很娇气的,它像小孩子一样需要精心呵护着。它讨厌蚊虫,因此脸要蒙上一层白纱布,以防蚊虫飞进去,弄脏了它;它喜欢晒太阳,似乎还很害痒,要经常用一个木耙子捣一捣它,把它身上的白醭撇出去;它还惧怕雨水,所以酱缸旁通常要放着一块玻璃,一看雨要来了,就把它盖上去。我就很心疼家中的酱缸,有的时候在学校上课,一听到雷声轰隆隆地响起,就举手跟老师请假,撒谎说要上厕所,而我出了教室后会一路飞奔回家,冲进菜园,盖上酱缸。酱没被淋着,我却会在返回的路上被雨水打湿。
⑨蚊烟稀薄的时候,火烧云也像熟透了的草莓似的落了。我们吃完了晚饭,天也就越来越陈旧,蚊子又三三两两地回来了。我们把饭桌撤了,打扫干净笼蚊烟的灰烬,站在院子里盼着星星出来,或者是打着饱嗝去火炕上铺被窝。我还记得父亲酒足饭饱在院子中看天时,如果被飞回的蚊子给咬着了,他会得意地喊我妈妈出来,说他很招人稀罕,母蚊子又啃他的脸了!我们那时就都会发出快意的笑声,以为爸爸在开玩笑。长大后我才知道,父亲说得也没错,吸食人的血液的确实都是雌蚊,而雄蚊吮吸的则是植物的汁液。如今曾说过这话的父亲早已和着飘渺的蚊烟去另一个世界了。
⑩菜园依然青翠,火烧云也依然会在西边天燃烧,只是一家人坐在院落中笼起蚊烟吃晚饭的岁月一去不复返了,让我在回忆蚊烟的时候,为那股亲切而熟悉的气息的远去而深深地怅惘着。
( 1 )请仿照示例在空格中填出相关往事。笼蚊烟→________ →________→采野菜→炸鱼酱→________→被蚊咬
( 2 )选文第⑧段画线句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任选一种分析其表达效果。《论语》的温度
于丹
①对《论语》的情感,一向是“敬”而不“畏”的;对《论语》的感觉,从来是朴素而温暖的。
②在北方一个以温泉著称的小城里,曾经见过一口奇特的“问病泉”,据说任何人舒舒服服地泡进去,一下子就能感知到自己身体的病灶所在:有关节炎的人四肢关节就会麻酥酥有了感觉,有肠胃病的人肠胃间就会火辣辣涌起热流,而有皮肤病的人则周身通泰,洗掉一层蝉蜕一般……
③我眼中的《论语》,就是这样一眼温暖的“活水泉”。
④以我的学养和阅历,真要做《论语》的讲解和辨析,万万不敢。那就像是让我去做这眼温泉的化学成分分析一样,我没有能力拿出一份数据精准的化验报告。我所能承担的角色只是一个体验者,以身体之,以血验之,像两千多年中数以千万计泡过这眼温泉的人一样,用自己的身体最敏感的病灶去承受温泉的恩惠。
⑤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经典的价值或许并不在于令人敬畏到近乎膜拜,而恰恰在于它的包容与流动,可以让千古人群温暖地浸润其中,在每一个生命个体中以不同的感悟延展了殊途同归的价值。所谓“道不远人”,大概如此。
⑥我眼中真正的圣贤从来不拎着晦涩艰深的典故吓唬人,也从来不堆砌出佶屈聱牙的言语麻烦人。孔子说:“子欲无言”,子贡慌慌地问:“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益发淡定,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⑦这个世界上的简单真理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从不表现为一种外在的灌输,而是对于每个心灵内在的唤醒。
⑧《论语》中的简单真理所以穿越千古尘埃,让后世子子孙孙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质文明中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不至于因为选择的机遇过多而仓皇。受益的人也许“觉”在某一刻,怦然心动,醍醐灌顶;也许“悟”在漫漫岁月,用一生的历练完成一次不可复制的解读。
⑨真的要感谢《百家讲坛》用“心得”这个角度鼓励我走进《论语》,千颗心有千种所得,万颗心有万种所得,而我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心之得。我们在当下的生活解读中豁然开朗,圣人在千古之前就会缄默微笑。
⑩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那是将《论语》奉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渊源;而我宁愿说“半部《论语》修自身”,人人皆可视之为一眼温暖的“问病泉”。
⑪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不是被汉武帝罢黜了百家之后刻意独尊的“儒术”,不是与“道”“释”并称于庄严仪式的“儒教”,不是被穷究义理囿于考据的“儒学”。
⑫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是每个人心中有而口中无的简单真理。
⑬所以,我看《论语》的温度,不烫手,亦不冷漠,略高于体温,千古恒常。
( 1 )第④段画线句子中的“之”具体指代什么?作文:
请以“我真的长大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要有真情实感,立意正确,格调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