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重峦叠障 珠光宝气 自出心裁 B: 俯仰生姿 因地制宜 亭台轩榭 C: 别俱匠心 胸中有丘壑 高低屈曲 D: 雕镂琢磨 盘屈嶙峋 安静闲适 |
2、 |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否则,鸠占雀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B: 果然,十年之久,于豹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 C: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头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 D: 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断章取意造出来的。 |
3、 | 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心悦。(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鹊的气度不凡,表现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欣赏之情。) B: 淄博山水如画。如果说博山、淄川、沂源的风景如同一气呵成的写意山水画,那么桓台马踏湖就是工笔细作的江南画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淄博的山水之美,同时又区分了“博山、淄川、沂源”与“桓台马踏湖”风景的不同风格。) C: 在浪漫中呼吸的巴黎、在历史中行走的罗马、在花园里游憩的新加坡,为我们提供了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他山之石”。(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可供借鉴的多个角度。) D: 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我们用什么来记录青春呢?是厚积薄发还是匆匆碌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用读书积累来让青春过得有意义。) |
4、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阴晦huì 襁褓qiáng 妖娆ráo 恪尽职守kè B: 栖息qī 田圃pǔ 发窘jiǒnɡ 强聒不舍guō C: 抽噎yē 喑哑àn 风骚sāo 廓然无累kuò D: 褴褛lán 煞白shà 栈桥zhàn 五行缺土háng |
5、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市启动市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今年首批招收320人。B: 只有沿线的拆迁工作能顺利进行,是沿江风光带顺利施工的条件之一。 C: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发生,我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D: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
6、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爱无疆,爱得忘我无私,爱得天经地义.父爱犹如那幽幽芳香,沁人心脾。B: 在学习的道路上是没有捷径可寻的,要有一股韧劲,如果遇到一点困难就畏缩不前,半途而废 , 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C: 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110米栏比赛中,刘翔在家乡父老面前首当其冲冲过终点。 D: 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写得形象逼真,读完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
7、 | 依次填入下列序号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乐观、自信,是金晶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①我从小性格就像个男孩子,记得那时很爱看电影《佐罗》②看完后就觉得自己真成了里面的剑客③这位被称作“微笑天使”的姑娘 笑着说④后来在2001年我很自然地选择了学习击剑⑤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
8、 | 下列句子中重音、停连标识有误的一项是( ) (注:“ ”是重音标记,“∨”是停顿标记,“^”是连接标记。) A: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 混着∨青草味儿 , 还有各种花的香。 B: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 , 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C: 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D: 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 , 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
9、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似与游者相乐/山水之乐 ,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 念无与为乐者/微斯人,吾谁与归 C: 寻张怀民/未果,寻病终 D: 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 |
10、 | 下列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B: 他仍是教练眼中一个遵守纪律的队员,是老师眼中一个不耻下问的学生。 C: 为了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D: 郊游时,同学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夏昼偶作 柳宗元 ( 2 )诗歌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
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必先苦其心志 苦: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③主人日再食 食: ④媵人持汤沃灌 汤: ⑤右备容臭 臭: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3 )填空: 【甲】文中的画线句子属于 论据;【乙】文中作者外出求学的艰难经历,能证明【甲】文中的 的观点。( 4 )两文都写到个人修炼,历数种种磨难,但目的有所不同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自的目的是什么? 【甲】文中的“是人”: 【乙】文中的“余”: |
老柿树
陈敏
外爷家的院落前,长着一棵三人合抱粗的老柿树,高十丈余,树身硕大,傲立挺拔,遮住了一片天。没人知道他的年龄,据我外爷说,他记事起,它就那么高,那么大。
我的童年在外婆家度过,老柿树是我儿时的伙伴,柿树叶子圆润油亮,层层叠叠,像一把巨大的油纸伞,遮住了半个院子。我们坐在树荫下编织草帽、剥土豆,躲在树后吓唬暮归的大人小孩。古树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同时,也带来过不少的麻烦,于是,我外爷总说它像一个淘气的孩子,让人既爱怜又痛惜。
单说这爱吧,从夏到秋,柿树便舔欢着每一个行走在树下的人。仅那些从树上落下来的红艳艳的灰包蛋柿子就解了不少人的饥渴。
老柿树从不歇枝,年年枝繁叶茂。秋季柿子成熟时,外爷就慷慨地唤来左邻右舍,让他们随便摘,随便拿。生活在大树周围的邻家都得了树的恩惠,门前房后挂着一串串红红的柿饼、柿皮、柿轱辘,而我外爷则在最后才收拾残局,将那些碰烂了的没人要的柿子统统压进一口大瓮,开始预备酿制春节的“年酒”。柿子酿出的酒浓郁、醇香,是逢年过节招待贵客的“家宴陈酿”。
但它同时又是一棵烦恼树。老树除了招来各种鸟儿在上面筑巢外,也招来了猫头鹰。猫头鹰向来被视为“凶鸟”,只要它一叫,村里定有人驾鹤西归。这几乎很灵验,为此,我外爷经常在冬夜里,披衣下床,扛着竹竿出门,驱赶停留在树枝间叫声沉闷恐怖的猫头鹰。老柿树因此也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说谁在夜间从树下过,朝树根浇了一泡尿,结果闹了一夜肚子;谁将坠落在树下的鸟窝捡回家煨了炕,没过几天房子便着了火。更为不幸的是有一回,一个男孩上树摘柿子,惹怒了隐藏在枝叶间的一个马蜂窝,被蜂蛰得坠下了树,摔得不轻。他刁蛮的爹带着人马,锯子、刀斧恶狠狠赶来伐树。一村人都来看热闹,我外爷搂着树身说:要砍就把我也砍了吧!记忆中,那些大人因树吵吵嚷嚷了一个下午,我外爷外婆给那个小孩送了半年的饭。
不过,也有不少美好的传说:情窦初开的男女碰巧在树下相遇,他们的爱情便能生根发芽,修成正果;花开时节,从树下经过的准妈妈被柿花击中了头,定会生出个漂亮的女娃娃,被落下的柿子击中,一定能生个男娃……
这些传说让人们对老树更多了几分敬畏。
树木不老,人易老,人亦变。家乡在外爷外婆去世后一夜巨变。村里有劳动能力的人全都外出或打工或安家,只有为数不多的老人留了下来和古树一起见证着世间的沧桑。老树上的柿子也不再为人稀罕,一到秋天,成熟的柿子随着落叶铺满泥泞的小路,树下一片狼藉。
外爷的家也换了主人。新主人是我的一个远房舅舅,他对老树还一无所知,一搬进去就扬言是要砍掉遮住了院子阳光的老树。他给树列出了五大罪状,消息传到我耳朵,我的心犹如针锥。我在哀伤的同时又默默地在心里给为树祈祷了一番。
半年后,出差路过家门,忐 忑地将头伸出车外,将目光落在老树的地方,心突突地跳,想偷偷看一眼那棵长在我心中的古树是否还尚在人世。
大树依然昂首挺立在那里。我顿时乐坏了。哪路神仙保佑啊,我儿时的伙伴没有被砍。它还在。我像拥抱久别的亲人一样,冲出车门,奔向树,紧紧搂抱,隐约瞥见舅舅一步步向我走来。
我用诺诺的声音询问老树没有被伐的原因,听到的却是舅舅做的一个梦。
老树被砍伐的前一天晚上,舅舅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看见黑色的天空闪出一道光,顿时狂风大作,树干和树枝摇摇欲坠,仿佛在与风暴对话,他听不懂它们的对话。
突然,一声巨响,古树倒向一边,强风吹来,异常剧烈,整幢房子摇摇欲坠。
他在里面吓坏了。天哪,如果大树倒向他的房子,家毁人亡就在眼前。
他赤身裸体奔出门,向大树喊:别倒下去,挺住,你会挺住的,你不会倒的。他伸出双臂将其抱住,设法将它立稳……树枝在风中摇摆,呜呜咽咽的,像在哭泣。突然,树干剧烈摇晃,脚下的大地在抖动。此时,梦醒了。
以为是地震,舅舅从床上爬起,直奔窗户,推窗望去,外面风平浪静,老树依然安静地站在晨光中,他的心才缓缓放了下来。
舅舅说,他砍树的念头在梦醒之后就断了。
说话间,一个小小的东西落下来,轻轻地掉在我肩头,凉凉的,带着一丝甜意。侧眼细看,是一朵柿子花。
(选自《小说月刊》2016年第7期,有改动)
( 1 )阅读全文,根据文意填空。
段落 |
内容 |
①-⑤ |
________ |
⑥-⑦ |
老柿树留下美好传说,让人心生敬畏 |
⑧-⑩ |
________ |
⑾-⒆ |
老柿树依然挺立,“我” 喜出望外 |
①老树上的柿子也不再为人稀罕,一到秋天,成熟的柿子随着叶子铺满泥泞的小路,树下一片狼籍。(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②说话间,一个小小的东西落下来,轻轻地掉在我肩头,凉凉的 , 带着一丝甜意。侧眼细看,是一朵柿子花。(品味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 4 )本文内涵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荒漠中的苇 (王剑冰)
①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人们初开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朦胧的睡意。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有人不停地在后悔,应该走另一条国道的,是我等少数几个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五彩城。远远的五彩城直到我们走到了天黑,看到一颗好大的月亮,也没有见到它的踪影,旅途上的事情是不能凭美丽的想像来完成的。慢慢地我也没有了什么兴趣。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色的,很多都是粗糙的暗褐色的沙石,在公路的两边铺向无尽的远方。胡杨呢?红柳呢?几乎看不到什么植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去了。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够让视线有个起伏的弧度。沙海茫茫,真正是茫茫了。
②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是我们这一辆汽车,弱小的一叶扁舟样地在大海的波涛中翻涌。
③中间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醒来已是半下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躁地跑着。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不成风景的风景。就在这时,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乡才能看到的植物——苇!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看错了。当这种植物又一次在我的视线中出现的时候,我真正地看清了,是苇。
④在我的感觉里,苇属于弱者,弱者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芸芸众生”。群居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衡,才能产生力量,才会便于生存。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我曾在双台河口湿地保护区,在我的家乡渤海湾,在孙犁笔下的白洋淀,都看过面积逾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大芦苇荡。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像纤腰袅娜的女子,一群群相拥相携地在风中悠悠起舞。“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中对一位玉人的思念也是以这美丽的植物为衬物。作为一种最为古老的植物,苇给人们带来的总是美好的向往。很多的女孩借用了苇的名字,那是一种带有情感的、内涵丰富的、柔韧的、温馨的表达与体现。
⑤可眼前这些苇却显得这般瘦削,不成气势。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我想像不到在这样荒凉(不只是荒凉,简直是恐怖)的地方,怎么会有苇这种植物生长。是鸟的羽翅?是风的神力?她们真的不该诞生在这里。在白洋淀,沙家浜,苇正牵裳起舞,接受着游人的赞叹;在渤海湾,黄海滩,苇也是丰足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欢快地歌唱。
⑥这该是植物中的弱女子啊,给她一片(不,哪怕是一点)水,她就敢生根、发芽、开花、摇曳出一片星火,一片阳光。那确实是一小片水,好像是修路开挖出的低洼地,仅仅是存留的一点点雨水,而绝不会是人为的故意,她们就结伴地生长起来,那是多么少的伴儿啊。但女子们还是愿意有伴的,这是她们的天性。孤芳自赏的苇似乎不称为苇,况且在这样的地方她们别说孤芳,连群艳也无可夺目。如果不是我惺忪中的一瞥,一个王姓的男子也就同她们连一目的交情也错过了。
⑦那片水已经剩了一点点,而她们的长大,还不是借助那一点水吗?看她们的样子,也就是刚刚过了童年而进入青春期。那可是戈壁滩,是茫茫大漠,她们会摇曳,会挣扎多久呢?水涸地裂,沙丘涌动,她们都活不了。我已经看到,离水稍远的几株已经干枯颓折。
⑧不过我想,既然作为一种生命,站立于这个世界上,就有她生命的意义和可能。这个生命就会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直至呼出最后一息。苇,或被风收去,或被沙掩埋,都会以她最后的努力,度过她最美丽的时光。苇,你的意思不是萎,是伟!
⑨西部,戈壁,荒漠,苇,我把这样的字眼在寂寞的旅途上相连,竟就连出了一种美妙的景象。
围墙,有形无形,各种各样。开满鲜花的,引来朋友;钢筋水泥的,保护安全;无知的围墙,使人孤陋寡闻;冷脸的围墙,让你形单影只。围墙的里边,有你有我;围墙的外边,故事无限。走出围墙,可以领略世界沧桑的无限情怀。
请以“围墙外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